李治对于刘氏没什么感情,但是对着这个孩子却是十分喜欢,毕竟是长子,所以还屈尊绛贵的抱了一会儿。不过看着他那让孩子难受的抱孩子方式,长孙颖觉得最好趁着他们父子没有反目成仇的情况下,还是赶快把孩子抱走的好。要不然等会儿小家伙给他爹尿一身,以着他爹的洁癖程度,他不黑脸才怪。
“没看出来,你抱孩子的姿势挺在行的嘛。”李治围着长孙颖打转,嘴里头调侃道。
“这是女人的本能。”长孙颖也是学了一会儿,不过也许是这孩子在肚子里就被期待了太多的缘故,等生下来时,她也觉得十分投缘,跟着他十分亲切。
想着这个孩子将来的命运,她忍不住叹了口气,将着他与史书上那短短的几句话分开。
缘分已尽结下,她想改变命运的人,不知不觉又多了一个。
“既然是本能,”李治对抱孩子不在行,但对抱她却很熟练,在后面拥着她说道,“那不如你给我生个孩子?”
长孙颖听着这话,顿时感觉不对劲儿,回头看着他笑的跟想偷小母鸡的黄鼠狼一样,捂着孩子的耳朵无奈的说道,“你儿子还在这儿呢,注意点形象!”
“他不是还听不懂?让奶娘把她抱走。”看着那嫩到似乎戳戳就会红的脸,李治不得不感叹造化的神奇,但同时却涌起一种冲动,想要一个跟她的孩子。
看着他动手动脚的样子,长孙颖一整头疼,不得不应付着他,“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别这样,等,等天黑了再说。”
**
李治当上皇太子之后,并没有搬离原来的宫殿居住到东宫,一方面是皇帝不舍,一直不让他过去,而另外一方面,也是李治自己不想去。
“那个地方怪怪的,去住了几个人,结果都没有好下场,所以咱们就别去触霉头了。”李治在床上跟着长孙颖说起不去东宫住的时候,挺心有余悸的。
长孙颖想想,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唐朝皇宫是在隋皇宫的基础上新建的,从隋朝开始,住进去的太子杨勇,最后被弟弟抢了皇位。后面大唐的太子李建成,被弟弟杀了。再往后,最近的太子李承乾,却又是远谪他乡。
李治没有弟弟,但是却也不敢保证自己的位置稳如磐石,所以还是避避的好。
“你不是不信这个嘛,这会儿倒是村夫愚妇了。”长孙颖忍不住揶揄他,上次她求菩萨保佑嫂子身体好起来,却被他笑话,他还记得呢。
李治听着长孙颖这么说,不高兴的抓住她的纤腰,却是用力一顶,“你不是就喜欢村夫。”
“你,”长孙颖发现,要比不要脸,她真是越来越比不上看上去无比正人君子的太子殿下了。
**
李治的长子满月的时候,太宗为着这个重孙举办了满月宴。在丧失两个儿子之后,他显然也觉得皇家有新生子是个吉利的象征,所以宴会举办的很盛大,并且在宴会上喝高了,直接就跳起了舞。最后在他的带动下,一帮男人都趁着酒兴疯跳,长孙颖看到,不由得感叹陛下真是party高手,要是晚生个一千年,妥妥的夜店小王子啊。
刘氏的身份太低,上不了这种场合,所以孩子都是她在带着的。她抱着孩子硬着头皮受了一堆命妇的赞美,收了无数礼物之后,看着孩子的精神头不大好,便过去跟着王婵低声说道,“大娘子,孩子经不起太多人瞧,我还是先把它抱回去吧。”
王婵点了点头,新生儿都怕夭折,这会儿是喜事,要是闹不好变成丧事就糟糕了,所以她很痛快的同意了长孙颖的请求。
“喝酒伤身,你也少喝点。”长孙颖看着王婵的脸色,最后还是忍不住小声关心了一句。
她那里毕竟有孩子挡着,都还好说。王婵是女主人,没有少往她这里敬酒的,所以她这会儿已经有些上头了。
王婵听着这话,微微一怔,等回过神后对她点了点头,但什么话都没说。
**
等着长孙颖退席后,来跟着王婵敬酒的人眼色都怪怪的,王婵倒也不以为意,知道她娘家的姐姐借着敬酒机会凑上来,她才知道别人眼神奇怪的意思。
“怎么这么早就走了,又不是她要做月子,闹的这样神神秘秘,你们这良娣的架子还真大,半点儿都不给面子。”姐姐端了杯酒过来跟着王婵小声嘀咕道,王婵听了,半天没吱声。
她觉得自己忽然就明白,事儿都是从哪里起的。
很多时候,她们之间并没有矛盾,落到别人那里,就是波澜暗生了。
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是巴不得她们出矛盾。
武媚娘接近自己,替自己筹划,是看中了自己可以带给她好处,那她身边的这些家人们呢,她们当真是如同她们所说的那样,只是“关心”着自己?
如果只跟长孙颖之间没有任何问题,一团和气,那么她们这些人又怎么显出自己的能耐,怎么被她或者她看中呢。
想到这里,王婵几乎要忍不住笑了出来。
她们告诉她,她对她不敬;她们告诉她,她很危险。她们让她恐惧,让她紧张,让她不得不靠近她们。
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玩着这样的把戏。可惜自己,竟然连拆穿都不能。
王婵提起了酒壶,给自己斟了杯酒,然后冲着姐姐举起来一饮而尽,“她怎么翻腾也越不过我去,何必在乎那么多?喝酒吧。”
**
唐人对于起名字也没什么讲究,李治给孩子起了名字叫李忠,长孙颖听着皱了皱眉眉头,忍不住吐槽,“你这招数也太俗套了,就不怕人笑话。”
李治贵为太子,还能对谁忠心?无非是皇帝!他这是借此表明自己的态度,难怪皇帝会高兴。
“俗套怕什么,好用就好。”李治看着软趴趴的小婴儿,很随意的说道。他觉得自从这里多了个孩子之后,好像多了数倍东西,似乎连着自己的空间都侵占了。原本这种情况他该去别处寻欢作乐的,只是后来他发现自己也不讨厌这种氛围,于是仍然在这里盘桓的太多。
好吧,说白了,他甚至觉得长孙颖抱着孩子的样子格外漂亮,甚至像是会发光。
不过,就是因为两个人感情好,一些事情才让他变得格外束手束脚。
“最近天气好像挺热的?”李治在那里绕了半天的话,然后忽然对长孙颖这么说。
“是啊,”长孙颖拢了拢被孩子拉的有些散开的衣领,平常有奶妈,她只是偶尔抱抱而已,不过李治每次这个时候都盯着她,叫着她有些奇怪。
“那,你有没有想过去哪里避暑?”李治兴致勃勃的提议道。
“你身体又不舒服了?”长孙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她还经得起热,就是李治一遇到夏天就很难熬,他这么问让她怀疑他是不是身体又有问题了。
“没,我没事。”李治看了看孩子皮肤下那点红的地方,伸出手去抠了抠,然后说道,“孩子都长痱子了,我在想,你们好像还没去过汤泉宫……”
“是没去过,”长孙颖听着这话有些惊喜,“你能陪我们去?”
“我哪里有空,”李治苦笑了一下,然后搭在她肩膀上,“不过就是想,这会儿那里正舒服,不如我叫人把宫殿收拾下,你带着孩子去那里住几个月,等热的这会儿过了再回来。”
长孙颖听着他这话,有些怀疑的看了他一眼,李治听了却是一笑,“怎么,舍不得我?”
“少臭美了。”长孙颖嘀咕一句,却是摸不准他的意图,“你这实在让人怀疑是变着法儿的将我打入冷宫。”
“要真那样,还要费力让你去汤泉宫啊。”李治敲了下她的头,然后正色说道,“是因为大姐跟兕子今年夏天都不怎么好,所以我想着让她们去那修养一阵子。可是,你知道的,大姐极重规矩,恐怕不会去。要是你去了,我就能以让她陪你的名义去了。”
李治说的大姐是指长乐公主,她身体一直不大好,自从李承乾离了长安后,更是一下就病倒了下来,将着所有人都急坏了。所有人都知道她这是心病,却也不敢提,只能想办法缓解她的病情。
长安城盛夏苦热,的确是住到别处舒服些。
“那好吧。”长乐公主也是长孙颖的嫂子,她的病情长孙颖也很忧心,这是义不容辞的事情,所以她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李治见她愿意去汤泉宫,心里头松了口气,暗想着她脾气好,反正等回来时木已成舟,大约生几天气就能缓过神来。怎么都比留在这里,见着那场面难受的好。
人生总有许多不得已,等他坐上这个位置,才明白往上走一步,离天越近,压力便也越大,不得已也会更多。
作者有话要说:说防盗的妹子,默,这个我真心不知道怎么办。完全没有防盗,但是不知道怎么,jj抽的厉害~~o(>_<)o ~~我也没办法啊。
另外,这个有人说道王婵的问题,声明这是架空,人物都是按照我自己喜好写的,跟历史无关,捂脸,请不要深究。李治,李世民,长孙无忌,太子等等,都按照我自己的喜好有所损益,小说不就是这样么O(∩_∩)O~
☆、第74章 黑锅
长孙颖在走之前,还发生了两件小插曲,一件是六月薛延陀派他的侄子突利设来唐下聘,献马五千匹,牛、橐驼一万头、羊十万口。可突利设喜冲冲而来,却败兴而归,因为太宗又加条件,让真珠可汗在灵州亲自亲迎,才愿意嫁女儿。
太宗这个要求就是强人所难了。他忽然提出来,真珠可汗根本无法如期到达,于是太宗就借口聘财没有准备好,将公主下嫁会使其它各族轻视大唐,直接下诏拒绝了薛延陀的请婚,让着新兴公主嫁给了长孙曦。
面对皇帝的失言,李治不大痛快,但是却也深知如今自己的位置不便宜多说话,只能深深的忍着了。
不过这婚事倒也体面,长孙曦是长孙家的族人,也就是长孙颖的父亲长孙无忌的曾祖父的四弟的孙子,公主下嫁给长孙家,也算是皇帝对长孙家恩宠有家了。
这个时代的宗族势力仍然十分强大,一宗之主除了享有各种权利之外,也承担着不少义务,例如婚嫁丧娶,长孙无忌这房就逃不了干系。李治一看皇帝嫁女儿的排场,立马让着长孙颖带着长乐公主在婚事前出发,闹得长孙颖偷笑不已,调侃他只顾着自己的姐姐,就不顾着妹妹了。
因为长乐公主是长媳,她再怎么贤惠,遇到这种事情也不得不帮忙。而婚礼又是件折腾人的事情,她抱恙主持,李治自然担心。
新兴公主只是宫妃所生的女儿,而长乐公主则是他的亲姐姐,谁亲谁疏,自然一目了然。
不过因着这一辙,等着一堆人上路时,却又加上了个高阳公主。原来房遗爱被皇帝派去高丽了,泉苏盖文谋乱之后,也不敢自己称帝,所以立了个傀儡皇帝宝藏王,房遗爱这群人的出使,便是被宝藏王邀请的。
高阳公主对丈夫的这次出行担忧的很,她听说泉苏盖文凶狠异常,连着国君都敢杀,这种人有什么不敢做的。不过房遗爱自己胆子倒是大得很,他觉得泉苏盖文不是个笨蛋,知道什么人可以惹,什么人不可以惹。他如今一心想要并吞朝鲜半岛,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触怒大唐的,所以此次出使是有惊无险,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房遗爱平时在小事上都听高阳公主的,但是这种大事却坚持异常,所以让高阳公主没办法,只能让着他自己去了。只是高阳公主一个人在家呆孩子,怎么都恍恍惚惚的,后来听说长孙颖跟长乐公主要去骊山,于是也找着长乐公主撒了个娇,要求一同去了。
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放,等着长孙颖出京时,队伍里却又加了两位公主,一个是城阳公主,一位是新城公主,竟然也都是因为婚姻之事心情烦闷,一同出来散心的。
城阳公主的问题算是历史遗留问题了。杜荷过世后,皇帝一直想要为她另选佳婿,可城阳公主对着杜荷并未忘情,皇帝派人来劝,她也不反驳,只是坐在那里垂泪,不同意不反驳。日子久了,这种无声的对抗闹得太宗也十分窝火,最后还是李治看着势头不大对,劝着不要逼迫太过,等来年再说,才将着此事圆了过去。这会儿李治怕太宗看着她又想起这种事,所以赶紧将人送出去。
至于最小的新城公主也因为婚姻之事郁郁寡欢,那便是另外一桩公案了。
去年年末的时候,太宗亲口将新城公主许给了魏征之子魏叔玉,甚至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还动过念头想让她跟着魏叔玉在魏征病榻前成婚,替魏征冲冲喜。虽然这事情后来被魏征劝阻了,但是新城公主成为魏家妇的事情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大家都知道等着魏征三年孝期过后,便是该为这两位举办婚礼了。
可谁想到今年六月,有人诬告说魏徵将所有进谏的言辞都抄录了一份,并给了负责纪录皇帝言行的起居郎褚遂良,想让褚遂良把所有内容都记载下来,写入史书,以彰显自己的功劳和君主的过错。
这事情要是在魏征活着,绝对没有人敢说,可这个时候魏征已经死了啊,再多的脏水泼到他头上,他自己也是无法辩驳的。而且因为他曾经举荐过杜正伦和侯君集,说他们是出将入相之才,可堪大用,但最后杜正伦却因为泄露天子言语而被贬谪,侯君集又是因为太子的事情被杀,皇帝听说在杜正伦被贬谪后,侯君集还去送杜正伦金带,便觉得他们私相授受,必为朋党。而魏征提拔他们,也肯定是结党营私,沽名钓誉,于是直接将着他的封号赏赐都给夺了。停婚仆碑,废了新城公主和魏叔玉的婚事。
老实说,太宗这事情干的的确不怎么地道。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都是死者为大,纵然有什么错误也都一笑泯恩仇了,甚至还有美谥的传统,像是这样跟死人较劲儿的,还真是少见。
况且,他这脸变得也太快了。
事情发展到最后,这件事影响最大的还是新城公主。她虽然年纪还小,跟着魏叔玉也没什么感情,但这并不代表她对这事情没什么看法。老实说新城公主对此事是感觉十分羞愧的,但她生性腼腆,所以也不多言语,只是安静的时间比以往更长了。晋阳公主看着妹妹如此,生怕她闷出病来,所以干脆出游时也将着她带上了,希望人多热闹些,能让她快活过来。
就这么一路五位公主,各个都压力山大,让着长孙颖不禁头疼万分,暗道自己到底是出来旅游还是来给当知心姐姐的啊。
不过这也有好处,至少看着这几位天之骄女都过的如此不顺,自己小日子里的那些个烦恼也都不足挂齿了,长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