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权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权贵-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流行就好啊?流行感冒也流行,我看不怎么好。”

    许小曼道。

    “嘿,我们班有个男生,长得苦大仇深,女朋友都找不到,头发一染,立马好多女孩子追。”

    许小婷亲昵地搂着自己姐姐道。

    许小曼看了桌上的礼品,都是那个年代常见的麦乳精之类的,嗔怪道:“大力你刚参加工作,小婷还在读书,还都不富裕,花这冤枉钱干嘛?”

    她围起围裙开始做菜。

    王大力道:“什么叫冤枉钱?姐,这叫一份价钱一分货!邓公说了,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这是执行领导指示呢!姐,你信不信我会很快发起来?”

    又来了!夏小洛为之绝倒。

    “好好好,你们都发财我才高兴呢,我这个穷姐姐也好沾点光。”

    许小曼笑着说。

    许小婷蹦蹦跳跳地跟着许小曼到了走廊的公共厨房,道:“姐姐,我帮你做菜。”

    夏小洛想起前世一个颇为流行的词汇——“卖萌”。

    许小曼道:“你可是从来不做饭的,今天这么乖,一定有什么事儿要求我吧?还带了那么多礼品。”

    许小婷撒娇道:“姐姐,看你说的,好像我没事求你就不跟你带礼物似的,等会啊,大力有件事要请姐夫帮忙,你可一定要支持。”

    许小曼停止了淘米的动作做,正容道:“你可挺好了,坑蒙拐骗的事情,我们家夏近东可不做。”

    许小婷道:“你放心吧,大力做的都是合法生意,要是违法的事情,我也不会让他干啊,何况还拉上姐夫?”

    王大力在里面一直竖着耳朵认真听着呢,他大大咧咧地说:“姐,大力我做得都是合法生意,靠违法违规做生意,那叫没本事,法律是高压线,我从来不碰,一碰就死了,我就在线边上溜一圈,要领会政策,把我政策,充分利用政策,姐,你听过这句话没?全国人民十亿倒,还有一亿在思考,思考怎么倒。”

    王大力迈着方步,侃侃而谈。

    夏小洛看着他志得意满的样子,感觉有点好笑。

    未来二十年商场变幻莫测,财富规律几经改写。

    改革开放初期赚钱靠胆子就够了,李东生曾经说过,80年代末90年代初,赚钱特容易,就是溜着西瓜皮都能赚钱。

    二十一世纪则要靠技术、信息、知识、科学管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小姨夫的胆色和虎虎生威的活力,倒是令他敬佩,如果经过自己这个绝世高人的点拨,倒是能成就一番大业。

    “嘿嘿,是啊,大力说得对,现在啊,是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那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夏近东走了进来,有点自我解嘲地道。

    他看见王大力头上的那撮儿妖艳的黄毛,皱了一下眉头。

    夏近东所言非虚,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和90年代初,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收入曾远远低于体力劳动者,一个卖茶叶蛋的小贩,一个月收入能有五六百,而一个科级干部的月工资也就不到一百块钱,这在经济学也曾经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小问题,学术圈称之为“脑体倒挂”。

    王大力立马满脸堆笑,脸上的志得意满消失无踪,热情地道:“姐夫,你回来了。”

    夏近东不冷不热地笑了一下,没有再看他,却问夏小洛,道:“你那个考全县第一的小朋友怎么还没来?”

    夏小洛一看墙上的挂钟,都十二点了,道:“马上就来了吧。”

    正在这时候,田凤才也到了,一看屋里这么多人,有点害羞地叫了一声:“阿姨好。”他不确认哪个是夏小洛的父亲,所以没敢叫叔叔。

    许小曼看他手里提满了礼物,知道他家境贫寒,嗔怪道:“哎呀,你一个小孩子,买这些东西干嘛?浪费钱。”

    田凤才挠挠头,道:“我第一次来,总不能空着手吧。”

    夏近东把他拉进屋里,让他坐下,亲自倒了一杯茶叶水递给他,田凤才有点受宠若惊,在他眼里,夏近东无疑是城里的“大干部”。

    夏近东夸赞道:“小伙子不错,你的事情我听说了,真了不起,真争气,要读书学文化,肚里没有一点墨水,迟早要吃大亏,也不会做出大成就!”

    这话不知道是说给田凤才听的,还是说给王大力听的。

    王大力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想说些什么,却没有出口,干笑一声,帮许小曼择菜去了。

    田凤才情绪慢慢平稳了,捧着茶杯道:“嗯,您说得对。我父亲是个赤脚医生,文革期间被下放的,他原来在新阳市工作呢,他也这么教育我。我认为,知识是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读书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读书,没文化一定不会成功。”

    “好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很恰当。”夏近东对眼前这个小伙子很欣赏。

    心道,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仅仅儿子聪明,就连他交的朋友都这么聪明。

    闲谈之中,饭菜已经上座,王大力还去楼下的小商店买了一扎冰镇的青岛啤酒。

    大家热热闹闹地围了一桌子,边吃边聊。

    夏近东一个劲儿往田凤才碗里夹菜,对王大力倒爱理不理,王大力倒泰然自若,估计是受夏近东冷落惯了。

    他敬了夏近东一杯酒,道:“姐夫,我看好您,您是做大事的人,一定能当上高官,我祝您步步高升。”

    礼多人不怪,在夏近东眼里,他只是个没文化没追求的暴发户,而且关键是太过于高调嚣张,好像有了钱就有了一切,真是井底之蛙。

    这会儿他放低了姿态,夏近东对他的嫌恶稍减。

    夏近东和他碰了一杯,一饮而尽,道:“借你吉言,不过我可没什么野心,只求个平平稳稳就行了。”

    王大力道:“姐夫,我这就要批评你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许小婷拉了他一下,道:“姐夫这是低调,你懂啥!”她生怕姐夫生气。

    王大力好像醒悟过来了,也不再多说,又敬了夏近东一杯,道:“姐夫你是文化人,我没文化。”

    “嘿嘿,文化有啥用?做原子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么。”夏近东淡然道。

    “嘿,怎么没用,用处大了!邓公说了,要尊重知识分子,尊重科学,那领导说的话还能有错?”

    他这句话断章取义,不伦不类,不过大意却不差。

    夏近东脸色微微好转,王大力谄笑着道:“姐夫,有个事情要请你帮忙。”

    “啥事?”

    “嘿嘿,小事儿,我们公司引进了一批黄帝牌内功魔掌,您不是医学研究生么,想让您作为专家帮我们撑撑场面,帮我们指导指导。”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王



第29章 新阳市,我来了。

    夏小洛不禁莞尔,心道,这小姨夫可是挺会说话的,明明把老爸当成苦力使用,还戴了个领导的高帽子。

    老爸答应了,毕竟是亲人。

    “你放心吧,姐夫,不会让你白干!一天,给你开一百块钱工资!”

    王大力牛气哄哄地伸出一个指头。

    夏近东把筷子不轻不重地往桌子上一排,道:“大力,你要以为我是为了钱帮你的忙,你就花钱请别人吧,你不是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么?”

    王大力立马讪笑道:“姐夫,你别生气,我不是这意思,我那几个臭钱在你眼里算个屁啊,姐夫你是高人,我是俗人,你哪儿能跟我一般架子!”

    夏小洛看他瞬间变脸,自然得很,又能屈能伸,心说,倒是个人才,倘若为我所用,倒不是一个不错的股肱之臣。

    夏近东又问田凤才他们卖书的情况怎样,田凤才记着夏小洛的嘱托,没有把他们挣了两万块钱这件事说出来,含含糊糊支应过去,却把夏小洛“知识就是财富”那段宏论转述了一下。

    两人的观点深得夏近东认同,旁边的王大力却不屑一顾,心道,老子高中毕业不照样风生水起?别看我学历低,可是咱能力强!

    饭毕,夏小洛把半袋子书籍送给了田凤才,田凤才喜出望外,道:“我本来想自己买呢,没想到你提前买了,到开学的时候我还给你。”

    “还什么还?你留着吧。”

    “你不看看多浪费,再说了,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样可以督促我快点读完。”

    田凤才着急要走,他还要把那辆自行车骑回去,夏小洛道:“我送送你。”

    许小曼又把他带来的一些礼品拎了出来,非要他带回家,说:“带回去给你父亲尝尝!”

    两人推攘了半天,许小曼坚决不收,田凤才只好无奈留下。

    夏小洛直把他送到县城东关,两人依依惜别,约好一开学就一起玩,夏小洛才回到家来。

    回到家以后,小姨和姨夫还没走,他凑过去问:“姨夫,你们到哪儿卖那个什么内功魔掌?”

    王大力得意地笑道:“在新阳市图书馆!你想去吧?”

    他显然看出了夏小洛的意图。

    夏小洛点点头,王大力大方地说:“想来就来呗,反正住酒店住我的房子都不要钱,不是,都是公家的钱。”

    夏小洛一声欢呼:“新阳市,我来了!”

    夏小洛倒不是多么向往新阳市,他只是想有个机会到新阳市走一走,看一看,深入感受一下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

    重生前他编撰《华夏民营企业三十年》的时候,也查过不少的资料,但资料总归是资料,哪有现实来的鲜活?

    他现在已经在头脑中酝酿中出一个商业项目的雏形。

    夏小洛很“贪财”,更喜欢有一种绝对的主动权。

    他才不愿意做个“狗头军师”后世被称为“咨询机构”、“智库”、“企业外脑”的角色,要玩咱就玩真的,要做真正的幕后掌控者。

    他更想“见识”一下小姨夫王大力的商业头脑,然后寻个机会把他收为麾下。

    企业早期发展,有限的资金往往难以支撑大量的开支,在构建之初,大多机构不健全,难以完全按现代企业制度去建立,激烈和约束不对称。

    这种情况下,维系企业的往往是亲情或者其他社会关系,抑或是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和领导力。

    这一现象并不仅仅在华夏,而是在整个东亚都是如此。

    简而言之,东方是“网络型经济”,这个网络不是指互联网络,而是社会关系网络,亲缘、地缘、族缘、血缘如同一道道橡皮筋形成一个有弹性而不易崩坏的网络,而西方则是“契约型经济”,讲究权利和义务的对等,简单明了。

    所以,在创业之处,寻找一个可靠的代理人和合作伙伴,是当务之急,自己身边的人,对商业有激情,而且能凑合上得了台面的,恐怕就只有小姨夫王大力了。

    虽然他身上有不少毛病,可是瘸子里面挑将军,也只能是他。

    夏小洛认为,人,有毛病不可怕,太完美才可怕,试想你面对的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你怎么利用他?怎么驾驭他?

    和王大力的约定在周末,这几天他没事就到新华书店看书,屈小元叫他去打游戏他也不去,重生前的那辈子,他学习特差。

    上天眷顾,让他重来一次,带着重生前的知识体系回到过去,现在更要查漏补缺,把水平提高到一个前世不敢奢望的层次。

    其他时间,他也去看看杨老师,他也看看他的经济学方面的书籍,杨景初问他:“你看的懂么?”

    他摇摇头,表示看不懂。

    杨景初心道:“假若连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都看的懂,自己真是见了妖怪了,还好,他只是孩子般好奇而已。”

    何诗韵去和母亲去北京旅游了,要去两个星期,夏小洛有点黯然神伤,他有点对这个小萌萝莉恋恋不舍了。

    不过两人告别的时候,何诗韵好像一点依依惜别的感觉都没有,对即将要去的北京城很是向往,这向往把她离开夏小洛的那一点忧伤冲的无影无踪。

    毕竟她还是不知人间愁滋味的小小少女。

    到了周六,夏小洛一大早起来,和父亲一起吃了简单的早餐,乘坐短途客车去新阳市。

    夏小洛和父亲下楼的时候,看了一眼对面副局长王俊伟家的大门,大门在昏暗的楼道里,发着幽暗的光,给人一种颓败的感觉,好像一个默默无言紧闭着的嘴巴。

    按说联合调查组下来也有一个星期了,王俊伟应该早已经得到了消息,现在形势对他大为不利,而他家却出奇的平静,每天一下班,一家人就大门紧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低调得让人有点匪夷所思。

    俗话说,爱叫的狗不要人,咬人的狗不会叫,莫非王俊伟在酝酿什么大的行动?这太过于沉默的王家人却让夏小洛有点惴惴不安。

    不过,他迅速地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钱局长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且父亲夏近东也在暗处,即使闹个鸡飞蛋打,也是钱局长倒霉,碍不着自己老爸的事情。

    想到这里夏小洛阴暗地一笑,弄得对面吃油条喝胡辣汤的父亲脊背感觉一阵凉意,这孩子,怎么这么吓人啊。

    父子二人坐上了去新阳市的班车,那时候的班车还很简陋,也很小,是后世称为“小巴”的车子,车厢里满是瓜子皮,冰棍儿包装袋,十多个座位,为了多卖票,中间还加了一条凳子,车子也不按点发,而是司机开着车围着洛水县饶了大半圈,直到所有位置坐满了才走。

    从改革开放初期,直到90年代初期,商品服务市场上,还一直是供给不足的时代,呈现出紧缺经济的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就很难保证了,直到乘客们催促再三,司机才骂骂咧咧地往新阳市方向开去。

    看到如此恶劣地服务,客车上依然座无虚席,司机骂骂咧咧,乘客们仍然敢怒不敢言,夏小洛不禁感叹,后世一位大企业家说90年代就是溜着西瓜皮也能赚钱,还真是所言非虚。这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资本还在沉睡或者刚刚苏醒,谁先转变观念,谁就能抢占商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