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敏笑道:“我本来好好的,你却给我吃归元丹,几乎把我害死哩!”
王紫霜气愤愤道:“你这人呀!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要不给你吃归元丹,你还不早死了哩!”
于志敏嘻嘻笑道:“我那能就死?我死了双剑如何合璧?刚才我手脚冰冷僵直,不过是施术之后,一种反射的现象。因为黄老前辈病得太久,而且五脉已断其三,所以我受的反射也越重,就是你不给我吃药,让我静静睡上一时三刻,也自能复原。当时我佥内气护真脉,外表是死,其实不死,你给我吃归元丹,虽然是好,但是,丹气立刻政心,骨髓如炙,原是假死,几乎给你弄成真死!”
王紫霜才(炫)恍(书)然(网)大悟,嗔道:“你为什么不早说?”
于志敏笑道:“当时施术救人,那能够说话?”
王紫霜小嘴一噘道:“好!好!你以后就真死,我也不管你!”装出一脸愁容,更显得娇痴可爱。
于志敏嘻嘻笑着,却不再说。
老婆婆怕他两人闹僵,忙挽着王紫霜的手笑道:“傻丫头!闹吧!多闹一点,才!显得更亲热!”
王紫霜起先是“噗哧!”一笑,却又心里一羞,低下头去,嘟噜一句:“婆婆也要打趣人家!”就这样嘻嘻哈哈来到前厅。
这时,前厅已摆上五张大桌,和四张小矮桌,上面的菜肴,都已冰冷了。原来这些菜肴,还是预备来吃午餐的;因为那一男一女到来一闹,后来又因认亲、治病,所以黄家上下,除了小孩子之外,全没用过午餐。
说起黄家,已经是四代同堂,人口也上了七八十。如果排起辈份,王紫霜只能算是最小一辈。但是,这一家,谁也不当她是小辈,除了黄纲伦夫妇爱把她四成“傻丫头”之外,其他的人不是叫她做姑娘,就是称她为姐姐、妹妹,说起话来,此初时要顺口得多。这是因为坐席的时候,老婆婆就对她说:“傻丫头!我见你把我喊成曾祖姑,曾祖姨的,听起来也蛮蹩扭,她们都叫我婆婆,你也就叫婆婆罢!反正是一家人,叫婆婆更显得亲热些!”
这一天,黄家上下无不喜气洋洋了--第一、是于王两人,替他们却敌消灾。第二、是老婆婆巧遇她的外曾孙女。第三、是于志敏治好了老公公缠绵的宿疾,从死神的手中把他的命夺了回来,而且比未病前更加硬朗。--所以,在欢笑声中,老婆婆笑道:“现在我不恼那两位武当后辈了,我反而要谢谢他哩,如果不是他们把于公子和傻丫头引来,我们那有这么大的喜事?”
于志敏到底是外人,免不了谦逊一番,才道:“婆婆!那两名武当小子是怎样来的?”
老婆婆笑道:“这个我也不大清楚,只好问问汉明,才能够说得出来!”于志敏忙转口问黄汉明。
黄汉明皱一皱眉道:“提起那两位小子,确也有点气人--今天中午,我在山上猎到一只梅花鹿,刚一回到院前,就遇上那两位小子,开口就问起爹爹的名号。我当时就觉得很奇奇怪,回问他们姓名,和找爹爹有什么事?那男的自称为向忠,女的自称为贾绿苹,是同门师兄妹,那男的又说,为的是要报爹爹在十年前,杀死他父亲向金堂的仇……”
黄纲伦喝道:“胡说!二十年前,我已经封剑归田,闭门潜修,那有杀过什么人来?”
黄汉明嚅嚅道:“当时,明儿也是对他们解释,争奈那少年向忠一口咬定说有人说的,无论如何也要见真章。我被迫无奈,才约他往空场那边比划,那知一出手,他们就施展起武当派的剑术……”
黄纲伦“咦?”一声道:“武当派?我和武当派人从未结过梁子,他们为什么找我麻烦,你当时问过他是谁的门徒没有?”
黄汉明道:“儿解释也解释过了,问也问过了,但是他们以‘横竖是拚个死活,何必惊动师门?’一语来搪塞一味蛮横无理,不肯说出是谁的门下,所以才想把他擒来问个清楚。
那知他们确存拚命的意志,招招毒辣凶狠,几乎落个两败,幸而于公于及时解开,不然,真个不堪设想。”
黄纲伦脸色凝重,极力苦思,也想不出一个道理来,苦笑一声道:“这真是天上飞来的横祸,从那里说起?”
于志敏道:“依晚辈看来,当时那两人情急拚命的样子,说是报仇似乎不假,也许有人想暗害黄老前辈,故意挑拨那两个小子前来寻仇,也说不定?”于志敏这个揣测颇近情理,但是,这一种看法,后来几乎使他自送了性命。
黄纲伦点头道:“于公子这种说法很有可能,只是,老朽一生来,得罪不少黑道上的朋友,究竟是谁嫁祸东吴,却不易推测了!”言下不胜吁唏。
王紫霜笑道:“公公!那两个小子把一套武当剑法,都还没有学全,就敢来报仇寻衅,正不必怕他!”
黄纲伦莞尔笑道:“我并不是怕他,而是,恐怕这样闹了下去,会引起武当派和我少林派的纷争,将来循环报复,又不知要有多少高手因此而丧命罢了!”
于志敏道:“老前辈先请出几位和武当派有渊源的人,向武当的掌门人解释清楚,那怕他再来寻衅?”
黄纲伦一拍掌道:“你这计策可行!我们也只有这一着棋可走了!”
大计已定,各人开怀痛饮,直吃到戌末亥初,方才散席。当夜,老婆婆把于志敏安顿在靠近自己一间耳房里安憩,自己却和王紫霜同一张床铺,唧唧哝哝说了一夜。第二天清晨,于志敏梳洗完毕,见老婆婆的房门紧闭,知道她祖孙两人还没有醒来,自己枯坐无聊,顺步走出院外,却遇上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子喊道:“于家哥哥!你带我打猎去!”
于志敏看那小孩子,生得眉清目秀,惹人锺爱,也就上前牵着他的小手道:“小弟弟!
你先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孩子道:“我叫黄小权,我都认识你,为什么你不认识我?”
于志敏见他说得天真,不由得失笑,却不好再加解释,只好笑道:“这里的山上我都不熟悉,怎能带你打猎?”
小权指着一个远远的山头一指道:“我懂!我知道那山上有老虎、有梅花鹿、有香獐、还有……啊!还有多多的别种野兽哩,公公和爸爸常往那边打猎,每一次都带了很多野兽回来,就是不肯带我去,说我年纪小,我要到什么时候才大嘛?”停一停又道:“于家哥哥!
你肯不肯带我去嘛?”一双渴望的眼珠在闪动着。
于志敏笑道:“带就带,可是,你得听话,不然你就在这里等着我回来!”
小权听说于志敏肯带他,喜得他雀跃起来,满口答应着。于志敏笑骂道:“你这小猴子,把人都闹了来,就走不成了,快伏在我背上!”蹲下来把小权搭在背上,。。双脚一跺,身形已如一道闪光,飞出七八十丈,接连几个起落,已去得无影无踪。本来院外也有几个黄家的大人,起先见于志敏和小权说笑,认为他年小投缘,也不过来打扰,那知转眼之间,两人都已失去;那些人恐怕有失,急忙回院传说,却遇上老婆婆走了出来笑道:“不用说,我知道了!”
原来,于志敏梳洗的时候,王紫霜和老婆婆都已醒了过来,只是还想在床懒上一会,享受一下家庭的温馨。不久之后,王紫霜忽听到空中起了轻微的啸声,急忙对老婆婆道:“他又不知道往那里顽皮了!婆婆赶快告诉他们,省得慌乱!”
老婆婆惊道:“你说谁顽皮?”
王紫霜笑道:“就是他呀!他往高处飞跃时,就会引起轻微的破空啸声,我听得很清楚!”
老婆婆这回也听明白王紫霜说谁了,失笑道:“尽是他呀,他呀的,叫人难猜,我就去说!”
王紫霜心里一笑,脸儿一红,握起粉拳,轻轻地捶在老婆婆的背上。老婆婆笑了一笑,也不理她,一步一步走出门外,吩咐家人分头办事去了。
再说,于志敏带了小权走到山上,玩了一会,又杀了两只老虎,因为连日来都骑在马上,没有练习过绝顶的轻功。当即把小权放上一棵最高的树梢,叮嘱了几句,然后在附近施展了一会,自己觉得功力似乎又有进步,看看日影微斜,找了小权下来,正待回转,却又被小权磨着他教拳法。于志敏没奈何,只好数了一套猴王拳,一遍又一遍,好容易使他记住,才道:“这套拳法,很有点用处,要好好地练习,别对人家说省得别人来磨我!”小权也很聪敏,一一答应了。于志敏才找了两根山藤,捆好了虎的后腿,揹了小权,说声:“你攀紧了,别掉下去,这次我没有多馀的手来抱着你!”待小权把他揽实,说声:“小心!”两手分携着两虎,双脚用力一蹬,“嗤--嗤--”的啸声,电般的身形,迳往黄家院落飞回。
这时,黄家的人已经等得久了,小权的父亲--黄家第三代--黄传泽,与及小权的妈妈卓琼香,更是急得像热石上的蚂蚁般团团转。大家都站立院外,仰望着天空,盼望着这世内高人,突然地出现,果然,王紫霜忽而一笑道:“来了”话声甫毕,各人也听到很轻微的啸声,一个庞大的黄白相间的影子像星丸下坠,眼睛一花,于志敏已笑吟吟地提着两只死虎站在地上,小权从他的背上跳了下来,一跳一蹦地投进他妈妈的怀里,笑道:“妈!于家哥哥飞得真快,窒得我透不过气来!”
黄纲伦上前摇着于志敏道:“于公子!你这套绝艺,是怎样学得来的?”言下不胜感慨。
老婆婆笑骂道:“别尽说废话了!快点进去吃饭办事,才是正经!”
黄纲伦哈哈一笑,挽着于志敏竟自进去。
于志敏随着黄纲伦进得厅上,只见四壁挂起不少的书画,当中挂有一幅大红绫,上面贴有斗天的“囍”字,不由得一惊道:“老前辈!你府上谁的喜事?”
黄纲伦神秘地一笑道:“喝了酒再说罢!”把于志敏安置在下首坐了。老婆婆也把王紫霜安置在于志敏的旁边,又招了年轻的两对孙儿孙媳,坐在两旁,各人也都在其馀的桌上入座。
此时,厅里静悄悄地,每一人都睁大了眼睛,等待着老婆婆宣布一件重大的事情。王紫霜一看到这种安排,回想到先前问老婆婆办什么喜事,老婆婆却不肯说;又回想夜里老婆婆对她说的话,也猜中了几分,心里不断地卜卜跳,惟有于志敏却仍然莫名其妙,看王紫霜那付紧张样子,以为她必然知道多少,嘴皮动了几动,用“传音入密”的方法问道:“霜妹!
他们搞些什么?”殊不知这一问,却问出了毛病。
王紫霜瞪他一眼,嗔道:“不知道!”
黄纲伦和老婆婆只看到两小的嘴唇微动,竖眉瞪眼,不知就里。老婆婆笑道:“你两人且慢着急,我老婆婆总会替你们作主,先喝这三杯酒罢!”旁坐的孙媳立即替他两人筛满了酒。王紫霜因为听出老婆婆话里的意思,更急得满脸通红,如坐针毡,心里却想不出逃席的方法。
酒到半酣,老婆婆才笑笑对于志敏道:“孩于!你们苦了那么久了!你不必瞒我,昨夜里紫霜这孩子把你的事情,已经说了很清楚,你也不必为难,纵然是你祖父在这里,我也还可以替你作主。在昨天,我已经知道你们两人彼此都有很深的情意,所以,在今天,我才敢和你办了这桩喜事……”看到于王两人浑身震栗的样子,又笑道:“不要怕羞!孩于!你们有什么装饰的东西,就交给我替你们交换,就算彼此都有个寄托……”
这一场事,完全在王紫霜的意中,却出了于志敏的意外。王紫霜虽然事前已经猜中,但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前,决定平生第一件大事,也不免显得无限娇羞,把一个头低得几乎贴在胸前,轻轻瞄了于志敏一眼,心想:“在酆都、在南溪、你都说得那么好,这回看你怎样说?”
于志敏一听老婆婆说出来的话,紧张得几乎晕倒,过了半晌,才脸红红地,嚅嚅道:
“小子年纪还小,而且尚未禀明家父……”
老婆婆笑道:“你不要腐迂了!我是叫你们交换下定啊!你不是邀了紫霜这孩子一同往滇池寻父么?你两人不正了名份,起居饮食怎样方便?年纪小是事实,但是和定亲并没有什么关系,古时还有指腹为婚的事实哩!至于你父亲那边更加不必担心,有我替你们作主,他也决不会反对。”接着又挤他一句道:“至于你心里愿不愿意,我老婆子就不知道,要是不必过于勉强。”
这一挤,可真个厉害,于志敏本来已经是百万分的愿意,那能说出相反的话来?只好道:“还不知道霜妹的意思呢?”王紫霜听了,心里暗恨,幽怨地瞄他一眼。
老婆婆笑骂道:“你这孩子真会敬刁!别噜噜囌囌,推三阻四了,快点拿信物来,我替你交过去是正经!”
于志敏这不便再说什么,含情地望了王紫霜一眼,从胸前解下一个小小的金锁,双手捧给老婆婆。
老婆婆接过了金锁,回头在王紫霜耳边轻轻道:“孩子!我替你完成一件心事了,把这金锁收起来罢!你也要拿一样东西给人家!”正想替她挂上金锁,那知王紫霜“嘤!”一声,离座而起,风一般溜到后面去。隔不多久,她朝厅上探一探头,叫声:“婆婆!你来!”
老婆婆笑着进去,良久良久才拿一尊小小的玉佛出来,亲手把它挂在于志敏的胸前,笑道:“你那霜妹说,这尊玉佛是她小时候妈妈给她佩带的,你别替她弄丢了!”
于志敏忙向婆婆拜谢。
各人都同声对他道喜。
于王这桩亲事是定下来了,王紫霜差人答答地,再也不肯出来,到了第二天偶然见到于志敏,也还是腼腆地,显得生分不少,反使于志敏平添无限轻愁。两人在黄家住了半个月,于志敏再也呆不下去了,不断催促王紫霜向老婆婆辞行;王紫霜也觉得这样呆下去,对自己固然没有什么好处,阻挠了于志敏寻父之志,更会使他伤心,也就答应了。临别之日,老婆婆又对他两人叮嘱一番,要他俩早日完成亲事,不必等待找到于冕而致误了光阴。
这时已经是仲冬季节,山高风劲,雪花飞舞。但是,于王两人仍然马不停蹄地,在重山峻领里走着。因为当天起程太晏,所以走到大关的时候,天气已经快黑,于王两人好找客栈安歇。可是,这里的地名虽然叫做“大关”,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