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玩人生-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慎再次指向那卷江陵县志时,女人忙不迭失地便拿了出来,笑容勉强带着哀求,宋慎微微摇头,却不提一句,朝着老板道:“怎么会想到搜集县志?”
老板苦笑,“这也是从别家店里接手的,像这种文献性古籍,除了专门研究的,谁还会在意?”
“这十八本我全要了,老板给开个价吧!”宋慎点着头,便再次指向那些橱窗内的古籍道。
老板一下子愣住了,那女人也是笑了一跳,笑容更加牵强了。
老板反应过来,“真的?你买回去不一定用得到的!”
“没事,我是在小地方开古玩店的,这些古籍拿回去可以当做门面摆设的。”
老板听说宋慎是同行,笑意越发真诚了,他略一沉吟,试探道:“反正小店也维持不下去了,你若是把十八本古籍都拿下,我就给你个优惠价,总价二十万如何?”
“十五万!”宋慎眉头一皱,对方果真是商人,到了此时还不忘记再去赚一笔。
老板面色微苦,“十五万实在太低,十八本县志也算是难得了!”
“十五万不少了。”宋慎也不让步,他是行里人,当然也是知道行情,这些古籍出价到十五万,宋慎是给对方留够了利润空间的。
半响,老板点头应下,“好!”
宋慎拎着老板送的一个小竹箱,接着便走出了宝文斋,他隐隐听到里面传来两声叹息。
主箱是编织而成,体积小又轻便,里面铺了软布,十八本书便被放在里面,宋慎拎着倒觉得这样装书有种进京赶考的错觉。
情形其实并非想象中的那样严重,宋慎买笔墨纸砚的那几家生意红火自不必说,他挑了一家百年老字号“清韵阁”,这家老店门前还有一个大致的简介,上面大体是说了创始的年代是在光绪四年,也就是1878年,算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字号了。
走进店里,清幽古雅,里面游客也不少,但所有人谨守静字诀,就是交流起来也都只是窃窃私语着。
清韵阁主营繁杂,书画瓷器玉石印章,店内装饰格局也相对更大。其实,相对来说,宋慎的集雅轩经营范围更广一些,宋慎当然也明白专营或许会更好,但是没有核心技术能力,专营便难以起到效果,杂乱经营倒是像超市更多一些。
转了一圈,宋慎审视眼前古玩店,便多了重视之意,因为他发现,眼前古玩竟都是标价与本身价值相匹配,哪怕就是赝品,店家也都要在在名称后面加个括号,里面写上一个“伪”字。
众所周知,古玩交易水深,就是因为在价值上有更多上下浮动的空间,这种空间随着买卖双方谈判,不断被压缩下去,挤出多少水分全在于顾客本身水平。而这家古玩店在标价上竟是少有动手脚,即使价钱比市价高出一两分,但绝对是有数的,做派俨然与平常古玩店差异甚大。
宋慎稍稍思忖,便也明白这其中意思,琉璃厂本身已经不再是古玩交易市场,反而成为京城古玩交易的一个符号的象征,即使再衰败,也是会有很多游客途径此地。而一般的古玩店卖假货,赚了昧心钱,那些买了假货的旅客下次也许就不会再过来了。
而清韵阁的做法实则处于更长久的考虑,而且店铺本身也是可以面相京城广阔的本地市场,有很多人外行人想要买古玩送礼,他自己不懂,那肯定就要找一家信誉好的,这时候清韵斋这一类古玩店便成为了首选,价钱上高了一两分钟,对于送礼人来讲,根本就不会在乎。
想到在扬城也这样做的可行性,宋慎不禁摇了摇头,扬城本身市场就不大,这样搞是能够搞起来,但是置其他古玩行于何地?这种模式,肯定早有人注意到了,但在扬城之所以没人去做,还是不想打破旧有秩序罢了。
宋慎大采购一样的装扮很快吸引了很多人注意,销售员过来搭讪,询问所需。
宋慎指了指眼前的一个青花博古笔筒,“把这件帮我包起来吧!”
销售员是个年轻小伙,见到自己随口一问,竟是得了宋慎回应,当场买下一样东西,心中啧啧称奇,嘴上却是道:“好嘞!你稍等!”
小伙子偷偷瞄了瞄笔筒价格,这才注意到笔筒价钱并不高,不过两千多块,后面标注的伪字也让他心中热情降了几分,不过他仍是小心地拿了一个包装盒,将笔筒放了进去。
宋慎便坐在红木椅子上,心想着,自己笔墨纸砚都买了,再加上一个笔筒,要不要再去找个笔架?
不等他多想,便听到有人问道:“这是你买的笔筒?”
宋慎一抬头,见到一位老者,他点了点头,“是的,刚买的。”
“嗯,不错。”老者背着手弯着腰,盯着盒子里的笔筒看了眼赞道。
宋慎面上一笑,“还可以吧。”
“你心里的得意都掩饰不住,这是捡漏了?”老者看到宋慎表情,根据以往经验,便猜测出一些。
“算是吧。”宋慎对于这样的小漏已经可以泰然处之了,所以说出来的话让对方听来却是觉得不爽利。
“什么算是可以吧?得了便宜还卖乖!捡漏就那么容易?”老者吹胡子瞪眼道。
宋慎面上讪讪一笑,遇到老古董大概最是难说理不过,也不需与他们争辩,发挥尊老的传统顺着点来,便是最好的方法。
“捡漏?费老,是谁捡漏了?”眼前老者似乎颇有些名气,这时候还有人匆匆跑过来搭讪。

第353章 做旧

走过来的是位中年男子,他先是朝着桌子上看了一眼,也没细看,便先朝着老者道:“费老,没想到是您来了,您应该先打声招呼,我也好亲自去迎接。”
费老摇了摇头,“我也只是路过,顺便就过来看一看,不必这么客气。”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这才仔细看向桌上红色包装的盒子,只是第一眼,他便是愣住了,问道:“这是刚买的?”
宋慎点了点头,他注意到对方是从楼上下来而不是从外面进来,又说出刚才那等话来,这说明对方极有可能就是清韵阁的老板,当然,他在人家店里捡漏并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中年男子见到宋慎答复,也顾不得惊讶,拿起笔筒便细细看了起来。
中年男子的行为称得上是不礼貌,但是宋慎并没有计较,只是坐着等待着。
半响,中年男子放下笔筒朝着宋慎勉强一笑,“你是第二个在清韵阁捡漏的。”
宋慎面上一笑,倒是不好多说什么,在人家的地盘占了人家便宜,无论说什么话,都不是很合适,他当然也好奇第一个是谁,不过转头见到费老,他便没有再问。
中年男子似乎也是反映过来,知道自己着相了,便酸酸地道:“第一个确实是费老。不过,你捡一个漏,抵得上清韵斋半个月利润了。”
宋慎朝着对方伸出了手,笑道:“咱们也算是同行了,认识一下,我叫宋慎,在扬城开了一家古玩店。”
“穆雷,清韵斋。”中年男子与宋慎握了手,介绍道。
费老一直乐呵呵地站在一旁看着两人,这时候便笑道:“小穆,怎么样?又打眼了吧?”
“这段时间比较忙,前段时间又发生了好些事情,所以对店里古玩的鉴定就松懈了,没想到就这几天功夫就被小兄弟捡了漏,也不知道该说是小兄弟的幸运,还是我的不幸。”穆雷这时候也不再耿耿于怀,自己打眼就是打眼了,总不能朝人家再要回来,而且即使宋慎真是给了他,他就好意思接回去?
费老点了点头,“你也不必着急,事情很快就会有眉目了,也就在这几天吧!”
穆雷面上大喜,惊诧道:“找到窝点了?”
费老摇了摇头,“这事不好多说。”
穆雷这才意识到身边还有宋慎站在一旁,便缓了缓神色朝着宋慎道:“宋老板在扬城也有古玩铺子?具体是做什么的?”
宋慎听他们话语间留了口,便知道自己应该离开了,不过刚要开口就听到穆雷这样问,他就只得回道:“只是小铺子罢了,市场小,所以经营的也杂,书画瓷器玉石都有涉及,看起来也比不上清韵斋气派,倒像是杂货铺一般了。”
穆雷笑道:“宋老板谦虚了,凭着你的眼力与实力,贵店规模肯定也是不小的。”
宋慎笑笑便没再言语。
费老则是笑着问道:“看来小宋老板所学繁杂,要不然也不会业务经营的这么广泛。你对瓷器有研究吗?”
宋慎微微一怔,说道:“略有了解。”
费老面上一笑,道“谦虚是个好习惯,但是不能过度谦虚了。小穆,你去把那个青花梅瓶拿过来。”
穆雷略微迟疑,看向费老,“这样好吗?”
“没关系,小宋既然是你的同行,也叫他多了解一些,以后再见到相似的东西,也好规避开,总比一点都不清楚的强。”费老挥了挥手,穆雷便走了出去。
宋慎心中疑惑,心里想着那梅瓶定是有古怪,所以也是有了期待感。
这工夫,费老便与宋慎多聊了几句,谈及古玩,说起瓷器,提起扬城瘦西湖美景。
费老不经意再次见到宋慎手边编织竹箱也是有了兴致,指着竹箱道:“小宋这趟走来,大有收获吧!”
“采购了不少的东西,不过京城物价有些贵了。”宋慎抱怨道,他心中自是明白对方是想要看竹箱里的东西,他却故意没有提及。
没想到费老毫不在意,“哦?物价是贵了点,让我看看你买的什么?”
宋慎这时候便不好再推拒,只得把竹箱推了过去。
费老打开盖子,见到里面整齐的摆放着笔墨纸砚,毕竟在京城浸淫已久,只一眼,他就看出其中来历,嘴中便笑道:“难怪你会抱怨,你买的东西都是同类中品质最为上乘的,价钱当然要高一些。”
说罢,他瞥见最下方露出的泛黄的古籍纸张,就问道:“里面好像还有古籍?”
“嗯,是一些地方县志之类的。”宋慎回应着,又见费老再不说话,心中便明白对方没有开口拒绝便是想要翻看了。
宋慎无奈,只得把箱子中上层的那些笔墨纸砚掏出了放到桌子上,这才显露出其中的古籍来,费老伸手拿出古籍翻看起来。
不片刻,穆雷手中拿着一个青花梅瓶走回来,见到费老正在翻阅古籍,他便把梅瓶悄悄放到桌子上,抬手示意宋慎鉴赏。
宋慎点头上前,拿起青花梅瓶便看了起来。
准确来说,这是青花人物故事纹梅瓶,看底款是明代嘉靖年制,梅瓶本身也是极为周正,釉质细腻洁白,质地致密,胎壁薄厚均匀,施釉较为精细,正是嘉靖朝前期的特点。
宋慎看着眼前青花瓷器,并不觉得有何奇怪之处,可是对方为何会要让自己看一看?听着两人对话里的意思,这瓷器还是有古怪的。
宋慎又想到平常会用到的接底、重新施釉之类的现象,但仅凭肉眼确实看不出任何古怪之处。他便只好尝试着用了异能。
只是第一眼,宋慎便不得不惊讶起来,眼前瓷器竟是泛着微微的白芒!这说明眼前的瓷器烧制只是近年来的事情,也许都不会超过十年,但最奇怪的是瓷器却没有新制瓷器的那种耀眼贼光。
按理说一件新出窑的瓷器,整器各方面都会表现出一种全新的状态,釉面净明新亮,受光线照射后,釉层内的矿物质颗粒年轻活跃,通过釉面反射出来的光波强烈耀眼,飘浮游离,活力、能量、强度都处在最高状态。
而随着年代的延长,釉中的各种矿物质在接受自然界当中物理、化学的作用下,逐年的氧化老化,其活力、能量、强度也逐年的减弱,釉层开始老化变旧,釉面开始逐渐的熟旧温润。受光照射后,釉面表光明亮耀眼的强度逐渐减弱,游离程度逐渐降低。釉层中的内光逐渐下沉,密集度和厚度逐渐增加,亮度和飘浮度逐渐减低。这种变化现象,年代越久远,变化越明显。
所以,有眼力的玩家仅凭一双肉眼就能通过釉光的变化来大致判断新老,而眼前梅瓶竟是表现出一种老态,而是还是属于自然的老化,这如何不叫宋慎惊讶。
宋慎抬眼见到费老已经停止百~万小!说,两人便坐在一旁盯着他,宋慎忍不住问道:“这瓷器如何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两人没有回应,而是对视了一眼,穆雷是惊讶,而费老则是欣赏。
“还是先说一说,你是如何发现瓷器是作假的吧?有没有比较高明的理论依据?”费老问道。
宋慎微微惊诧,没能想到对方第一句会是这样问,略一迟疑,宋慎还是说道:“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看着感觉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呃?”费老与穆雷两人面面相觑,都是没想到宋慎的答案会是这样。
“这倒是也有可能,接触的瓷器多了,很多人都会对瓷器又感觉,有些物件假了那就是假的。”费老自己倒是开始替宋慎解释了。
宋慎点头,他当然不会说出自己有异能的事情,“我就是感觉不太对,梅瓶给我的感觉跟平时相差并不大,但是看着总觉得有种违和感,但究竟表现在哪里又着实说不清。”
费老点头,“这是新进流入京城的造假瓷器,造假者水准相当之高,我们平日所见做旧瓷器都是通过磨损、剥釉、戳破气泡,去火光等多道程序作假,这些技术因为常见,而且在釉面上有极大的破绽,所以我们很快就能鉴定出来。但是这种新出现的造假瓷器,却是弥补了这一缺陷,它甚至已经做到和老旧物件毫无差别了。”
宋慎也是惊讶起来,市面上出现的很多高仿瓷器,在釉面,胎质仿的烧的都很到位,唯独釉面的老化状态是多年来一直难以攻破的技术。因为自然老化必然涉及到使用的问题,物件被使用,其表面就必然存在划痕,那些划痕看起来就像是牛毛纹痕迹。
这种老化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磨损,而老瓷器在在经历长时间的使用后,在这些磨损的细碎划痕里,会逐渐渗透上油渍和灰尘,形成致密的包浆。而目前市面上的通用做旧方法就是磨损,就是用老牛皮夹砂子磨釉面,使瓷器退却火光,但是,这种方法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缺陷,那就是划痕朝向会很均匀有规律,这是与使用中无规律的细碎划痕是完全不同的。

第354章 研讨会

“您的意思是目前出现一种极为成熟的做旧新技术?”宋慎问道。
“嗯。”费老点了点头,“最重要的是,大多数的从业者或是藏家水平有限,他们无法识别出这种做旧的技术,如果这种技术一旦泛滥成灾,对于整个瓷器交易体系会出现不可估量的影响。”
宋慎当然能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种做旧技术会极大的扰乱瓷器交易市场,造成群体性恐慌,最终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