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不知道宋慎手中有多少钱,但是石文谅确信他是没有这么多的!
宋慎盯着他看了一眼,“你的股份,我买下了!”
第388章 进京求援
石文谅转头震惊地看向宋慎,他没有想到宋慎会是这么坚决,竟是想要直接把他驱逐出去!这也是他的公司!
“你不能这样做!”石文谅叫道。
宋慎没有理会,转头看向其他人,“还有谁不想再要股份的?我可以一并买下!”
“既然宋总这么厉害,那把我的股份也一起买下算了!”谢勋平和石文谅站到了一起,也是冷笑道。
“好!”宋慎一口答应下来,没有犹豫,既然已经闹翻,宋慎就不怕掀桌子。
众人均是一愣,也是看出来宋慎决心之大,怕是在征询意见之前,就已经打定主意要如此行事了!难怪公司会就此事专门交代会议,这是想要决定以后的发展方向!
“既然是这样,我也退出好了。我老了,不想两边来回折腾了!”黄文川又加了一把火,这叫所有人都是一愣,黄文川是老资历了,这时候说老,叫宋慎有些心酸,黄文川于他有恩,他一直都是记得的。
宋慎怔怔看了黄文川两眼,咬了咬牙,“好!”
周运财也是跟着道:“我的也退了吧!”
宋慎点头,没有再多说,转头看向最后两人,高少木摇头,贾礼宾没有在意石文谅的眼色,盯着前方的杯子不说话,如此,宋慎便明白这最后两人是不愿退出了。
宋慎当即打电话请了律师,合同很简单,一个股权转让书,双方签了字,宋慎依次给他们打了先前投资的钱数,黄文川最高为五百万,其他三人各三百万,宋慎一共花费了一千四百万,他的股份也由57%上升至76。5%。
一切似乎都像是回归到原点一般,不过,宋慎心里却是没有太多颓废的想法,时间已经越来越紧急了,按照这样的速度,春拍是绝对难以阻止好的,所以宋慎不得不采取更多的措施。
事后,黄文川叫了宋慎留下来,两人站在阳台上。
“你有自己的想法,我是老了,很多思想是跟不上你们年轻人了,留下来只能成为你的障碍。我也知道你手里有蔡益铭给的两千万,再加上贷款五千万,是能够全部买下股份的。我退出来,你或许能够少了更多的掣肘,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错误,你是有本事的,出去闯一闯也好!”黄文川说道。
宋慎“嗯”了一声没有多说,他相信黄文川说的是真的,但是这件事情让他还是有些难以接受,不过,黄文川做的也对,只有他退出,其他人也才会跟着退出,而他自己恰恰则是宋慎面前最大的障碍。
“我这段时间为拍卖会准备了不少东西,你有时间过来取一下吧!”黄文川似乎真是老了,说话声也是低了很多,以前那股子舍我其谁的气势也早已不见。
宋慎点了点头,“好!谢谢!”
黄文川笑了笑,没有再多说。
两人就在阳台上站了很久,直到宋慎离开。
因为发生了这件事,叫宋慎心情很是不好,但是时间太短,他也顾不得生气,驾车回到建邺,把自己这几天想要拜访的名单交给了甄洁茹与李益两人,他想叫他们两个接着跑下去。
吩咐完毕,宋慎去找了何沈秋,说起了这件事。
何沈秋面色瞬间就变了,“怎么会闹翻了呢?接下来可怎么办呀?”
宋慎笑了笑,比划着两人的身高道:“怕什么?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
接着又道:“放心吧,接下来,由我来安排拍品的事情,你专心做好准备,甚至现在就要开始把一切都考虑齐全,我去一趟京城!”
何沈秋看着宋慎自信的眼神,点了点头没有多说,在他想来,宋慎既然是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那么在京城也应该是有些影响力的,认识一些大收藏家朋友也在情理之中,这件事情交给他倒也算是靠谱。
殊不知,目前为止,就是宋慎自己也是心虚得很,他哪里有什么大收藏家朋友,就是在京城认识的人一双手都能数的清,又哪里会有多少底气?
好在这时候高少木打来电话,说是联系好了一些拍品,具体还需要宋慎一一过目。
宋慎也没有道谢,说了几句辛苦,便挂了电话。
接着,何沈秋送他到机场,搭乘最近的航班,他将赶往京城求援。
到了北京,他先给礼老打了电话。
礼老很是惊奇,调侃道:“这不年不节的,又没有什么通知,你怎么来京城了?”
宋慎干干一笑,“找您有事,想要求您帮个忙。”
礼老也没有推辞,“我马上就要下班,你到故宫这边吧!”
宋慎应下,又急着赶车去了故宫。
宋慎也知道礼老是在故宫博物院工作,赶到地方时,正见到礼老站在广场上等候,宋慎连忙跑过去,有些气喘。
礼老摆了摆手,“京城的交通我是知道的,你也不用多解释,我带你去吃全聚德吃烤鸭,有事待会再说。”
宋慎喘着气,知道这事也不急于一时,便跟在礼老后面走了起来。
到达全聚德,里面刚好空了一桌,两人也没有再挑拣,便坐了过去。
吃了点烤鸭,礼老这才问道:“说吧,急急忙忙跑过来有什么事情?”
宋慎尴尬一笑,解释了自己前段时间开拍卖行的事情,又解释了没有观礼邀请的原由,提到今天发生的事情,说到自己的无奈,最后则是道:“我真是没辙了,这一场拍卖会又不是小型的,几十上百件古玩拿上去,瞎丢人!这一场拍卖会下来,至少也要数百件,这么多古玩,我一个人肯定是拿不下来的,我这是向您求助了!”
礼老笑看着宋慎说话,见他纠结郁闷,便更多了欢笑。
“你是想怎么样?难道想要我去帮你拉客户?或者是找货源?是后者吧?”礼老一眼便看出问题所在。
宋慎点头,“拍品实在凑不够,还差了很大的一部分缺口,所以就想着您老能够帮着介绍几位大收藏家,哪怕他们一人提供两件,这也是极大的收获了。”
“你太高看我了。”礼老笑骂道。
第389章 观复博物馆
礼老闷头吃烤鸭,不再多说,宋慎心中便有了谱,放下心来,开口大吃起来。
京城烤鸭肥而不腻,味道极醇厚,再加上泼了油似的鲜红色,更叫人胃口大开,宋慎自从扬城出来,心情一直不是很好,所以更谈不上吃东西,到了此时,也不和礼老多说,闷头大吃。
礼老有些小郁闷,本以为自己不回应会叫宋慎坐卧不宁,没想到他竟是大吃大喝,很是一副豁达的样子,见到盘中鸭子又少了一大块,他的胃口也是忽然好了起来。
吃完晚饭,礼老拍了拍肚子,笑道:“走,把你的想法给我再详细说一说!”
两人也没有坐车,就缓步走在大街上聊了起来。
宋慎谈及自己的想法,尤其说道上次来京城时的所闻所感,提及潘家园的红火和琉璃厂的衰落,最后道:“古玩交易自古以来就是真假并存的,这种在众多赝品中发现真品,在赝品中捡漏,是收藏者们极大的一项乐趣,也是古玩收藏过程中最大的快感体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古代与现代的不同点,最重要的则是在于收藏的群体发生了更加显著的变化。”
“古代能够有余力搞收藏的都是些什么人?高官大富,即使稍差也都是些知识分子这些少数的社会精英,他们有更多的财力,也有更多的知识来辨别真赝。而现在的收藏群体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社会精英或者说是上层游戏转变为全民收藏,这种全民性要求市场必须进一步降低收藏的门槛,提高服务意识。对于平民百姓来讲,他们是没有任何的经验或者说是知识来鉴别古玩真伪的,有很多人靠网上搜索,如果网上说的那些东西能够完全适用,还要咱们这些专门搞鉴定的干嘛?”
“全民收藏的趋势在进一步扩大化,古玩收藏就要适应这样的市场需求,潘家园本身就是搞艺术品搞仿品出名,大家也都一直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它能够成长起来,而琉璃厂作为数百年来国内最为著名的古玩收藏交流基地,它的定位就是在于真品,但是因为它不搞真品了,所以也就没落了下来。在我的心目中,集雅轩就是要打造成为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一面旗帜,一面所有人看到都能够完全信任的旗帜,成为行业中的标杆!”
宋慎说到最后,自己已是心潮澎湃,这是他思考了很久的事情,这是他为自己确定的新的事业基点,也是他奋斗的目标!第一次在礼老面前说起来,吐露了心声,他感到很是轻松起来。
礼步繁看到宋慎激动的样子,心中涌起波澜,他毕生都工作在故宫博物院中,但是他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平日也会在古玩市场中转一转看一看,很多现象也是看得多了,拍卖行里规则多,而且是潜规则多,霸王条款多,已是不争的事实。拍卖会在拍卖结束后,概不负责古玩真伪已经成为惯例,而宋慎想要打破这把枷锁,成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礼步繁很是欣慰,为国内能够出现这样的良心企业而欣慰。
礼步繁没有太过激动,而是郑重问道:“如果真是这样做的,你应该能够想到,接下来或许会有一些压力,你能支撑的住吗?”
宋慎沉默片刻,坚定道:“这件事情我一定能够做下去!”
礼步繁笑道:“好!我支持你!”
因为时间已晚,礼步繁邀请宋慎去他家里住下,宋慎托说已经订好酒店,送了礼老回家,宋慎则是找了酒店住下。
晚上时,接到王若彤的来电,对面沉默了半响,方才道:“对不起。”
宋慎笑道:“你有什么对不起的?”
“我才听说我外公他撤资了,这给你造成不小的压力吧?”王若彤低声道。
宋慎笑了笑,“哪有什么压力?我手里还有一些钱,股份收购回来其实也是蛮好的,至少我的话语权大大加强,再也没人唱反调了!”
“那拍卖会准备的怎么样了?”王若彤大概也知道一些事情,所以能够一下子问到点子上。
宋慎愣了一下,“我现在已经在京城了,正在联系一些朋友,应该能够帮着解决一批吧!”他自己并不确定礼老有多大的能量,在他想来,礼老身份特殊,这么多年也应该是接触到不少的收藏家或是古玩商吧。
王若彤也听出宋慎语气中的不自信,便道:“我这边还有一些收藏,也一并交给你吧!”
“不用,不用,你的生意也要做下去,哪能做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事情。放心吧,我能够处理好的!”宋慎肯定道,自从古韵走了之后,敛韵斋的生意一直都没有起色,想必王若彤所说的几样古玩,也是她家里资助的,用来摆门面的吧,宋慎当然不能要。
要是闲聊几句,说了晚安,让王若彤不要担心,宋慎便挂断电话,心中不由一叹……
宋慎还在吃着早餐就接到礼老电话,说是要出发了,宋慎匆匆吃了东西乘车去见了礼老。
“今个儿先去见的那位,你肯定是认识的。”礼老第一句话便是这样说道。
宋慎有些讶然,他可不认得什么大收藏家,“是哪一位?”
礼老朝着宋慎看了一眼,神秘一笑,“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宋慎也不多想,跟着礼老进了地铁站台,他们也没想着再去打车,这光景,打车都不一定比乘地铁快,若是遇上堵车,一天基本上就不用干事了。
宋慎看着方向是去朝阳区的,心里估算着,难道会是王老王荣久,又或者是仅有一面之缘的费玉思?当然,这两人的家庭住址宋慎都是不知道的,但是他也只认得这两人,难道还会有第三人?
那处地点有些偏僻,两人又乘了公交车才到了地点。
直到门前,宋慎抬头才看到门上“观复博物馆”几个字,心头猛然想起马先生这位名人来。
马先生以前是位文学青年,任职与京城某杂志做编辑,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
马先生在八十年代就开始搞收藏,九十年代时,他的收藏已具规模,有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并在九六年建立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这是国内第一家私人博物馆,马先生也由此名声大噪。
这位也一直是宋慎追赶的目标,上次在琉璃厂时,宋慎还见到了博物馆的旧址,这家博物馆在零四年之前,还是一直在琉璃厂那边待着的,之后便搬迁到了这里,并在今年更名为观复博物馆,宋慎实在没有想到礼老会带着他来这里。
观复博物馆的位置有些偏僻,到处可见拆迁后的废墟,观复博物馆就这样矗立在一堆废墟中,像是废墟中的一个孤岛,孤独地挺立着。从远到近看,没有想象中的辉煌和雄伟,二层红顶白楼,感觉和民宅差不多,很平民化。
宋慎比较惊讶的是,礼老径直就朝着里面走进去,竟是连票都没买,那两位守着大门的保安很是客气的鞠躬弯腰问好,宋慎跟着走进去也是受到了如此礼遇,转头看到售票处有些拥挤,宋慎不得不感到一股子优越感油然而生。
走进大门,里面居然别有洞天:仿古瓷砖铺地,花草精致陈设,浓浓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古色古香的家具馆里,藏品的摆放极具特色,整个布置就像一个完整的家。红木椅子和条案摆设成的“客厅”、黄花梨的架子床、柜子等摆设成的“卧室”,以及将各个部分相互分隔开的古屏风,都显得有条有理。瞬间,这种平民化带来的亲切感从内心迸发出来。
观复博物馆应该是设有陶瓷馆、家具馆、工艺馆、油画馆、门窗馆和多功能馆等六个展馆,但只是进了家具馆,两人便径直穿了过去,走到后面一处挂着“闲人免进”门牌之处,礼老朝着前面示意了一下,宋慎看到门上挂着馆长的门牌,便明白自己应该是敲这扇门。
四周偶有工作人员走过,但都是看了一眼,见到礼老在一旁,便没有多嘴,宋慎敲了门,里面传来有些沙哑的回应,“请进!”
开门,请礼老先进,宋慎做的很是周到,没办法,有求于人,必先礼下于人。
宋慎还在外面,就听到里面传来声音,“礼老,您怎么来了?”
马先生不过五十多岁,而礼老早已七十多,这一句礼老并不是怪事。
礼老笑了笑,正巧宋慎这时候走进来,他便指了指宋慎道:“喏,来帮你介绍一位年轻的朋友,也是搞收藏的,现在和我一个单位。”
宋慎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