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腕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腕崛起-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离开涿州影城后,何沐他们的下一站并不是横店,而是嵩山少林寺,现在剧组小分队正在嵩山拍摄释然释空喜乐他们小时候的部分戏份,这部分拍摄不知道有什么难度或者重要性,萧放亲自过去督战,据说他已经在那里逗留了好几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ps:以后就不说一更两更了,基本都是连更两章,如有特殊情况再另行说明~】

第145章 小水点
    嵩山少林寺某间小屋子里。
    小女孩勉为其难的蹬着小板凳搅动炒勺里的菜,一副既认真又眼馋的模样,让人误以为那炒勺里有什么珍馐美味,其实里面不过是普通的西红柿炒鸡蛋,一道历史悠久的名菜。
    “咔,不错,休息一下,再拍下一条。”导演客气地说,其实小女孩表现的还不够完美,但他不愿说,差不多就行了,谁让这女孩的爸爸是萧放呢。
    “湘湘,你怎么在这儿?!”进入片场后,何沐首先注意到的不是扮演厨子和尚释菜的姜超,而是一眼就看到了古装扮相一本正经炒菜的萧湘。
    “叔叔!”萧湘好不容易见到熟人,一把抱住何沐的大腿不松手,这就是传说中的抱大腿吗?
    刚刚萧放还一直在旁边看着萧湘拍戏,不过刚刚他出去了一下,萧湘就有点不大自在了,毕竟都是些不认识的人,她很难放得开手脚演戏。
    何沐打量了萧湘一圈,她穿的衣服和李沁儿刚开始穿的那身很像,都是经过破旧僧袍改制而成,虽然衣服破破烂烂,但仍难掩女孩的天生丽质,难道,难道扮演儿童版喜乐的是萧湘!
    没错,就是她。
    这时候萧放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两串糖葫芦,一串是给湘湘的,一串,呃,本来是给自己的,不过小楠在场还是给她吧,小楠和萧湘是同“辈”中人,他身为长辈不好意思和晚辈争。
    何沐问萧放这是怎么个情况。
    萧放告诉何沐,本来何沐走后就要拍这部分戏的,后来确定演小喜乐的小演员出了点问题,结果就推了两天,公司一直在到处找合适的小演员,恰好那天他、大唐还有梓霖回京城,刚回家她的宝贝女儿就缠着她出去玩,暑假这么长时间她几乎都是在爷爷家度过。一点都不好玩。
    想要好玩是吧,萧放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女儿拐到了片场,扔给她一套衣服让她演小喜乐。
    萧湘开学之后才开始上一年级,现在也就是幼儿园巅峰水平,而实际上剧本中小喜乐的年龄要比她大一些,所以对她来讲这次的表演有些难度。当然最大的难题是她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表演。
    萧放只是抱着好玩的态度才让萧湘尝试的,公司并没有停止找寻合适的小演员。可是没想到萧湘第一次以小乞丐装扮亮相的时候竟然演的出奇的好,这让萧放相信自己的女儿有表演天赋,所以就让她留在了剧组,然后他才打电话给老婆大人请示,郝慧郝队长这才知道女儿被她那个不靠谱的老爸拐去混演艺圈了。
    架不住萧放萧湘父女的苦苦哀求,郝慧最终同意了,不过她有两点要求,一,演戏只是当做玩玩。以后不许再给女儿接戏,也不许她参加任何商业活动,上学了就该以学业为重;二,女儿不能用真实姓名,也就是说要给她取个艺名,以免将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到女儿的学习生活。
    这两点要求萧放都无条件答应了。他也就是让女儿玩玩,散散心解解闷,没指望她将来能成为一代影后什么的。
    “那湘湘的艺名是什么呢?”何沐问。
    “我还没想好呢,正好你来了,给我出出主意。”萧放很头疼,当初萧湘出生的时候起名字这件事就让他很头疼。最后还是他父亲萧老爷子取了一个“湘”作为小丫头的名字,不仅表达了萧老爷子对家乡的思念,还非常好听易记。
    “问问湘湘吧,”何沐蹲下抱住正在对付糖葫芦的萧湘,“湘湘,在你面前摆着一个机会,一个给自己取新名字的机会。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我不想换名字啊,干嘛要换名字,换了名字之前的名字怎么办,我很喜欢以前的名字啊,我……”萧湘像和尚念经一样絮絮叨叨。
    何沐忍无可忍夺过她的冰糖葫芦,“取新名字是用在演员表上了,平时还能用原来的名字,而且这个新名字必须取,不取就不给你吃!”
    这小子湘湘乖了,思考了一会儿,问:“小湘湘行不行啊?”她觉得这个名字挺萌的,很契合自己的气质。
    萧放反对,“容易和网络歌手香香搞混了,再换一个吧。”他看向何沐,意思是你别为难我闺女了,你帮她想啊。
    何沐不假思索道,“要不这样吧,‘湘’的偏旁是‘三点水’,干脆叫‘小水’吧。”
    萧放萧湘齐齐摇头。
    “那小水水?”
    萧放萧湘猛摇头。
    “小水点怎么样?”
    萧湘还在惯性的摇头,萧放摸着下巴想了想,“好吧,就这个了。”他摸着萧湘的头发,“以后你做演员的时候就是小水点了。”
    不要以为何沐演的是成年释然,萧湘演的是童年喜乐他们就不会有交集,其实他们也是有对手戏的,因为萧湘除了演童年喜乐还要演释然和喜乐的女儿,在大结局的时候会出现。
    为了照顾萧湘,让她尽快完成所有戏份,导演在拍完小喜乐的戏份后直接拍大结局,需要出场的演员何沐、李沁儿、姜超、小水点都集中在少室山下一间仿古酒楼,花了两个小时拍完了这部分的内容,到时候电视剧播出的时候,后面的演员表上会出现“喜乐——小水点”和“丫头——小水点”的字样,剧中释然的女儿就叫丫头。
    何沐萧放都觉得“小水点”这个名字只是昙花一现,属于一次性产品,估计以后也不会再用了,所以取的随便了点,没怎么用心,等到小水点大红大紫后唯有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听了何沐这家伙的。
    少林寺事了之后,何沐和李沁儿等人回横店,萧放带着兴奋的女儿回京,何沐的车也由他的司机曹小军帮着开了回去。
    这时候已经进入八月份,内地影市依然热闹。
    越战越勇,次周票房高达1500万,两周累计2600万,成绩喜人。
    霸气依旧,第三周依然强势收获4800万,累计票房高达2。2亿,基本锁定了07年的票房冠军宝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亚洲小天王周杰轮自导自编自演的也在开始在内地小范围放映,凭借周杰轮无与伦比的人气,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第二周扩大放映规模后也不容小觑。
    还有就是被视为宿命之敌的也将在3号登陆内地院线,发行方光线传媒信心十足,称超过易如反掌。
    ——————
    “哥,你在想什么?”飞机上李沁儿问何沐,在剧中喜乐对释然的称呼已经从“二师兄”变成了“哥”,两人的情侣关系基本确认,沁儿自然而然的把这种称呼带到了现实中。
    “我在想后面的戏。”何沐想了想说,他是在想后面的戏,不过不是的,而是他下面的作品。
    虎狼自和之后,获利颇丰,一跃成为影视行业的排头兵,萧放利用手上的资金和资源,先后投资了笵冰冰工作室的和一部小成本电视剧,这两部戏要么是正在开拍,要么是即将开拍,都没有何沐的份,至于何沐在完成和之后该何去何从一直是公司讨论的重点。
    以何沐现在的人气和知名度,当然是趁热打铁再推出一部何沐主打的电视剧才划算,可公司手头上并没有高质量的剧本,萧放是不会用那种剧本毁了何沐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信誉的,可是把何沐借给别的公司他又不甘心,这样一来至少三个月何沐都不能为虎狼拍戏了。
    而何沐自己是很想在电影圈发展的,可惜公司在电影方面的资源不多,没法给他太多支持,他只能等自己名气更大一些,到时候自然会有片商找他拍电影。
    至于电视剧,有好的剧本他还是会投入极大热情的,问题是如今剧本满天飞,但质量上乘的剧本几乎都是一线编剧的作品,可他们的作品又都是专门提供给大公司的,萧放虽然认识刘恒、高满堂这些名编,但想从他们手上搞到剧本却基本不大可能。
    看来想要好剧本还要靠自己,何沐心想,和基本都是他促成的,说明他在选剧本方面还是有一定眼光的,而且写作能力他也有,他的一些博文在网上很受推崇,至于精力,他现在每天只要睡三四个小时就能维持一天的精力充沛,多余的时间闲着也是闲着,或许他是时候该给自己找点事做了。
    在动笔之前,何沐觉得应该给自己充充电,多看一些杂七杂八的书,这能很好的弥补他年龄太小的短板。
    受王刚的影响,最近何沐对古玩收藏之类的东西感兴趣,想看这方面的书籍,他又不知道该看什么好,这时候他又想起了李文化,作为书海万事通的他应该可以给自己不错的推荐。
    巧合的是李文化现在正在接待一个客人,恰恰和古玩收藏有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

第146章 新剧初露端倪
    天地玄黄一直致力于网络小说的出版宣发工作,这在公司起步初期是很有战略眼光了,将那些传统出版公司不屑一顾的网络文字变废为宝,创造了和等多个销量奇迹,也为天地玄黄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w w。 v  m)
    但李文化的目标绝不是在网文这一个领域独占鳌头,随着书商们越来越重视网络,网络文学出版竞争越来越激烈,天地玄黄也不可能始终独一无二,像前两个月何沐向李文化推荐的天涯连载历史小说,这部公司高价挖了过去,如今销量也非常好。
    所以天地玄黄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在坚守原有网络阵地的同时发展和传统文学、传统文化人接触,这样也有利于拓宽天地玄黄的发展路线,提升天地玄黄的品牌价值,马未都就是李文化接触的第一个传统文化人。
    马未都在文学界不太出名,虽然发表过一些文学作品和古玩收藏类书籍,但并没有形成广泛影响力,之前和王朔、刘震云合伙开影视公司到最后也不了了之,不过在收藏界他绝对是大亨级的人物,不仅藏品众多,还创办了国内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像马未都这种文化界的大人物,他想出书肯定有无数的出版社和书商抢着跟他合作,毕竟以前他的那些书销量虽然不是太高,但都是有赚头的,而且还得了不少奖,再加上马未都的影响力,这书还是值得出的,可马未都偏偏选中了致力于网络文学实体出版的天地玄黄,这点让李文化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经马未都点透,李文化才知道他这是卖给萧放父亲一个面子。
    萧老爷子是个学者型的官员,沉醉于古典文化,玩的都是书画陶瓷之类的高雅物件。他也收藏,虽然藏品不多,但是一副吴道子的画绝对算是个中精品,当初观复开馆的时候,萧老爷子曾把这幅画借给马未都展览,两人算是很好的朋友。
    马未都曾在萧老爷子的书房里看到了,他也读过这本书。也很喜欢,那时候还未大火。老爷子说这是他一个子侄辈送他的。书也是那位子侄的公司策划的,马未都也第一次知道天地玄黄这个名字。
    后来马未都想要写一部集多类藏品于大成的收藏类图书,他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天地玄黄,这名字太好记了,有萧老爷子这层关系,再加上火遍全国,天地玄黄的成绩有目共睹,他们的宣传发行能力非常强,部部都是畅销书。马未都虽然不差钱,但也希望自己的心血之作能有更多人喜欢、阅读,并通过图书的影响力让更多普通人了解收藏,重视古典文化。
    与其让那些国有出版社简单化的处理,不如交给天地玄黄这家民营图书公司仔细策划一番,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于是就有了后面马未都和李文化的见面,何沐打电话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两人第三次见面了。
    李文化对于马未都的青睐还是有点受宠若惊的。毕竟是大文化家,在国内收藏界具有空前的影响力。不过冷静下来后李文化就开始有点别样心思了,那就是他能否把马未都的书做好,毕竟收藏类书籍非常小众,看看马未都前作和的销量就知道,口碑虽好。但销量一般,影响力仅限于他们这个圈子,这类图书难有大作为,甚至可能砸了天地玄黄部部畅销书的金字招牌。
    经过短暂的思考后,李文化还是欣然接受了马未都的授权,决定打造一部收藏类超级畅销书,即便不成功对公司也是有好处的。毕竟一直在网文圈子里容易让人思维僵化,要明白更大的天空,切不可舍本逐末。
    第一次见面李文化和马未都更多的是了解彼此,并聊了聊古玩收藏,李文化博学多识,马未都博古通今,两人相谈甚欢。
    第二次见面李文化看了马未都的部分手稿,对这部书有了大概了解,一本肯定是出不全的,必须走系列路线。
    第三次见面李文化向马未都提出了他的建议——上百家讲坛,把这部书用“讲”的方式说出来。
    既品三国的易中天之后,又成功打造了讲论语的于丹,这个节目不仅捧红了这些文化人,带动了社会关注文化的风气,也捧出了几本超级畅销书,依然在热销榜上,势头更猛,两本书压在上面让李文化很有点不爽。
    通过推广马未都这个人和他的书,这是李文化和他的团队想出来的宣传手段,他把参加的好处一一罗列出来,马未都思索了一会儿就同意了,而且以他的身份地位想要在开讲基本没什么难度,制片人还巴不得能请到他呢。
    这件事谈得差不多,接下来李文化就要开始和制作组联系了,cctv他也也是有些人脉的。这时候何沐打来电话,把自己的问题说了说,挂掉何沐的电话后,李文化的大脑飞快的转了一圈,然后对马未都说:“马老师,我又想到了一个主意,不如咱们拍一部电视剧,一部以您的经历为蓝本,主要讲述古玩收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