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凰涅天下- 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宋的精锐步兵当然不止铁林军一支,但唯有这支军队的出身最复杂,集中了山贼强盗、水霸海寇、盐枭私贩、恶乞、凶痞、坊间好勇斗狠的相扑手、赌坊打手……都是些桀骜的狠角色,再经得四五年野狼般的训练,便养出了见血愈悍的狼性。
  禁军中有很多武阶比王德高的武将都有些佩服这位王夜叉,竟然能把这些毫无忠君忠国之念的贼贱之辈训练成呼喊着“大宋威武”勇猛搏杀的真正军人。
  曲端忽然想起一句话,据说是南廷卫国师在枢府集训将官时说的一句话:“即使最卑贱的人,也有他的荣耀心。真正的统兵之将,是能激发麾下每名士兵的荣耀心的将领。”
  无论王德是如何做到的,这样的铁林军,便是曲端今日这盘战棋中最好的棋子。
  金军已是“不战则死”之局,相当于“背水
  一战”,士气昂锐。面对这种“击破宋军就能回家”的决战锐气,宋军要么以更大的韧性慢慢磨掉金军的锐气,要么就是展现出比金军更强悍的锐气,将之压倒、击垮!
  他摆开步军在前、骑兵在后的阵势就是要让完颜宗懿以为他采取第一种方式,但曲端却出乎意料地用了第二种。
  原因很简单,他要防着永清的一万金军——那边的状况还不清楚,在形势没有落定之前,尽快歼灭完颜宗懿的两万大军才是稳妥的上策。
  要达到“尽快歼灭”的目的,不仅要从气势上压倒金军,还要一举挫下金军的锐气。一旦锐气受挫,士气就会跌落,当眼见“回家”无望时,陷入绝境的金军,就会陷入恐惧、慌乱,那些部属军就会动摇、崩溃,宋军再加力一击,便可大获全胜。
  那么,有什么能比一支步军向女真骑兵冲锋更能彻底地打击女真铁骑的骄傲?有什么能比一支步军向女真骑兵冲锋更能彻底展现宋军的悍战决死锐气?!
  曲端当然肯定完颜宗懿一定会用金军精锐——女真骑兵冲锋,因为完颜宗懿是位聪明的统将,他一定能看出宋军的右翼实力最弱,并且东面平野比西面更开阔,更适合金军骑兵冲锋。
  就像曲端打着消耗金军精锐战力的主意一样,完颜宗懿也起心用金军精锐消耗掉宋军右翼的实力,包括五千铁林军和四千武骑军,然后就有机会集中力量,对宋军薄弱的右翼发起雷霆一击,双方的优势兵力就会逆转。因此,向右翼发起冲锋的这五千骑兵,一定是金军精锐,即使不是精锐中的精锐——铁浮屠,也必然是部属骑军难敌的女真骑兵。
  当然,曲端并没有冀望五千铁林军能彻底顶住女真骑兵的冲锋,只是这五千步卒能顶住金骑的几波冲锋——那就足够了。
  这不是怀疑铁林军的战斗力,如果是在山地丘陵作战,他敢断言说铁林军不惧任何骑兵;但这里是河北平原。
  面对五千女真骑兵,仅仅靠着五千步卒冲杀搏战,就好比五千匹狼冲杀五千只虎,恐怕最终结果是全狼覆没。
  当然,即使铁林军全军覆没也不要紧。
  如果牺牲铁林军五千步卒,能换来保全或少牺牲大宋的精锐骑军,对曲端来说,根本不需要犹疑。不仅仅是铁林军,在曲端心中,大宋所有步军都一样,只要对保存精锐骑军有利,步军牺牲多少都是合算的。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利益取舍:步军可以很快重建,但骑军不能——只要有兵员、有器甲、有武官,就有步军;但骑军并非如此,即使有足够的战马,要建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骑军,难度是步军的数倍。
  更何况女真骑兵死一个就少一个
  ,用三个铁林步卒换一个女真骑兵,也是值得的!与胡虏拼兵员,中原朝廷向来不惧。
  但是,曲端也不能真让铁林军拼没了;否则,即使此战大获全胜,如果己方全灭一支军,他的辉煌战绩也会被减损几分——出于即将发生的雄州大战、保州大战的考虑,他绝不能让霸州大战的战绩因为覆灭一支步军而被张所和岳飞的战绩比下去!
  为了确保铁林军的损失不过于惨重,当这五千步军发起冲锋时,后面的四千武骑军也驰马冲向金军右翼。
  ***
  在这正面宽度长达二里的右翼战线上,铁林军五千步卒的横向战线只拉开了二百步,将东面的侧翼空了出来,留给了后方的武骑军。仅二百步的横距使铁林军的纵深拉大,等于增大了抵抗骑兵穿透的厚度。
  二百步的横距也让乌古邻率领的一千骑兵能够完全覆盖铁林军的横向战线。
  后方的四千女真骑兵从一二里外的金军右阵起步,战马完全跑将起来,却受阻于乌古邻的骑兵,没法对铁林军进行正面的高速冲击。
  蒲察鹘拔鲁只得下令骑兵从东侧冲击。
  此时,武骑军却已排开弦月阵形冲上来。
  面临这种景况,蒲察鹘拔鲁不得不放弃“先消灭这些步军”的想法,分出三千骑迎战四千武骑军。
  如此一来,五千铁林军的迎战骑兵,事实上只有两千骑。
  而乌古邻率领的一千骑兵的第一次冲锋虽然给铁林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但完全没能击垮他们,反而更让这些长嚎的家伙更加疯狂。
  尽管如此,却仍然很难说哪一方更有优势。
  不能结阵而战的步兵,即使有三倍兵力,仍然未必能够战胜骑兵。何况这是骑兵中精锐,每人都有着丰富的搏杀技巧和经验,并且有着丝毫不逊于铁林军的敢死勇气,更何况,金军也到了非破釜沉舟不能杀出一出生路的绝境,在绝望之下,同样爆发出了他们最悍不畏死的一面。
  


☆、北回悲歌(五)

  “呜——”悠远苍凉的角号声响起。
  脚步声纷沓而杂乱;一队队宋俘被女真辅兵阿里喜从后军阵里驱赶到前军和左翼阵前,向宋军的前军和左翼两处战阵同时发起进攻——准确的说,是金军驱赶着宋俘逼阵。
  一万宋俘以四百人为一队,被编成了二十五个方阵;在阿里喜的鞭打喝骂下踉跄向前;但凡有反抗或走得慢的;阿里喜挥刀便杀;一万宋俘在威吓下只得战战兢兢向前。在这些俘虏的后方;各有三四千契丹骑兵;都执缰倚马;等着号角声一响就上马冲锋。
  曲端目光波澜不惊,弧度刚毅的下巴却绷紧了,似乎带着凌厉果决之色,沉思片刻,便号令左右。
  顷刻,从城内驰出数名轻骑快马传令。
  不一会,从南城、西城二门跑出二三百后勤步卒,提着一捆捆直刀奔向前军和左翼的前锋阵地。
  从右翼战场传来的杀声吼声激亢嘶厉,这两边的战场却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似乎连空气都凝结了。前锋阵前的宋军步卒已经能看到宋人俘虏踩着杂乱的步子,身体因为恐惧而摇摆着,他们握着直刀的手不由攥紧。
  杂乱的步声越来越近,即使这些宋俘再不愿意,也渐渐逼近了宋军的前锋步阵。
  三百步。
  宋军的神臂弓没有放箭。
  两百步。
  宋军的元戎弩没有放箭。
  孔敬宗微微吁了口气。
  一百二十步。
  宋军的硬弓仍然没有放箭。
  黑穆尔哈哈大笑,道:“果如都护所料,曲端心有顾忌,不敢射杀这些俘虏。”
  完颜宗懿右手摸着下颌,摇了摇头,“还难断定。”
  倏地,宋军城头响起牛角号声,代表前军和左翼的白色、黑色两杆大旗被执旗手奋臂举起,左右摇展一下。
  随着号声旗动,前军战阵前,列阵在战车车门正前方三十步、每队六人的重甲步兵都冲前二十步,将右手直刀掷了出去。与此同时,左翼战阵前锋的宋军步兵冲前三十步,掷出右手直刀。
  这些直刀刀直如剑,刀面宽四寸,仅重十斤,在训练有素的士兵用力抛掷下,最远的能落在五十步外,最近的也有三十几步。
  孔敬宗吃惊地睁眼,“曲端这是……难不成还想阵前策反宋俘?”
  黑穆尔仰鼻嗤笑,道:“那些生口有胆反抗的早就杀了,留下的胆小怕死,手里拿着刀,也不过是纸样子。”
  便见宋军掷刀的上千步卒都转身回奔,跑回原来位置,并从地上拾起自己的兵刃,严阵以待。
  最前面的几百宋俘似乎被宋军掷过来的直刀吓住了,脚步顿然滞住。“向前!不前杀!”阿里喜前后奔跑着,甩起皮鞭劈头盖
  脸的抽打,俘虏队伍又被逼着向前走。
  八十步。
  宋军仍然没有放箭。
  前面俘虏阵内的阿里喜开始引弓射箭,但对列阵在最前面、穿了步人甲的宋军步兵产生不了多大的杀伤力。
  便听宋军阵内响起吼声,那是几百上千人同时发出的吼声,伴随着每字一声“嘭!”重鼓擂动,让人的心跳不由得振起。
  “吾辈何人?”吼声高亢激昂。
  “华夏!”
  数千道声音如同海潮,一浪一浪迭次而高,“华夏!华夏!!华夏!!!”
  “匈奴犯我——”
  “杀!”
  “突厥犯我——”
  “杀!!”
  “胡虏犯我——”
  “杀!!!”
  前军和左翼前锋的数千步卒齐齐跺脚,仰首长吼:
  “杀!”
  “拿刀杀虏!”
  “拿刀杀虏!!”
  ……
  这吼声如同黄钟大吕,震撼耳鼓,又仿佛催动全身血液涌流,而勇气也似乎在血液的勃勃涌动中滋生出来。最前面的宋俘阵形乱了起来,一些人咬牙冲前拿起直刀,有人回身吼道:“我们人多,跟这些金狗拼了!”“左右是死,不如拼了!”宋俘阵中鼓噪起来。
  阿里喜举弓向那些拿刀的宋俘射箭,用才学会的生硬宋话大声喝骂:“不前,杀!”一些俘虏被射中,又有一些遭到池鱼之殃,四周的俘虏都尖叫着窜奔,那些拿刀的俘虏猫着身子在阵内窜动。
  一千阿里喜在一万人的俘虏阵中实在是少数,挥刀斩杀、射箭杀人都已弹压不住,一些阿里喜被混乱的人群撞倒,转眼被七八只脚狠踩上去;一些阿里喜被四五个俘虏围攻,拿刀的没拿刀的都扑上去,刀砍拳打脚踢,被俘以来遭的那些罪、被逼冲阵的恐惧和怒气似乎都在这时集中发泄出来。
  完颜宗懿手臂挥下,“传令,骑兵冲锋!”
  “呜!呜!呜——”高亢凌厉的羊角号声吹响。
  宋军前锋阵内暴起震吼:“宋人蹲身!”
  绝大多数宋俘都下意识地蹲下抱头,便听头顶上方“咻!咻!咻!……”前军车阵的元戎弩和左翼步阵弓射后的平端弩同时弩箭发射,半空中黑压压一片,密集如雨。
  大部分阿里喜都没听懂这句宋话,于是中箭的也有大半,也有很多一千多宋俘没有反应过来蹲下去,瞬间都被箭射中,惨叫声四起。
  这时后方已经蹄声雷动,七千契丹骑兵呼啸着冲杀过来,蹲下去的宋俘刚站起来就被这声势嚇得脸色惨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跑啊!”俘虏顿时如决堤的洪水般,狂乱叫着往前奔……眼看上万人潮就要冲破宋军的车阵和步阵——除非万箭射杀!
  就在这当口,宋
  军前军和左翼的步阵突然各“裂开”一条通路,通道的尽头正是已经打开的南城、西城侧门。
  宋阵内再起震吼:“宋人列队,过道入城。违者,杀!”
  那些抓着直刀的宋俘最先反应过来,撒开脚丫子冲向通道。慌乱冲向宋军车阵、步阵的宋俘都迎来了弩箭射杀和兵刃击杀。在鲜血教训下,所有宋俘都挤着往通道跑。
  但两边通道都只一丈宽,四五千宋俘要想全部通过,绝非短时间能完成,更何况,人人抢着挤着向前,踩踏倒下无数,逃跑速度反而又慢了许多。
  而金骑冲锋不过半刻的事,落在后面的宋俘被金骑击杀或撞飞,很多宋俘恐慌下乱窜反而死于马下,哭声、嚎声、惨叫声冲天,成了金骑单方面的屠杀。
  目睹此状,战阵前方的宋军都红了眼。
  宋军弓手弩手狠狠朝着马身射箭,就算箭矢误中宋俘,总好过死在胡虏蹄下。宋军步卒握着兵刃的手背都暴起了青筋,当金骑冲到阵前时,立功封赏的战意夹杂着对同胞被屠杀的愤怒仇恨一起喷发出来,狂吼着“杀!”那种凶狠剽悍堪比铁林军反冲锋女真铁骑的气势。
  曲端脸庞冷峻,目光依旧波澜不惊,但双手负在背后这个细微动作却表露出他心底的满意。
  即使这些宋俘最终活下来的只是少数,但御史也不能弹劾他“不仁”。战场上只有两个字:“胜”和“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所谓“仁义”都是混扯。但为了堵住那些文官的嘴,耍些手段是必须的——就像那些直刀、那两条通道,尽管对挽救宋俘性命起不了多少作用,但足够让他应对文官的指责。同时还可利用金人的残暴来激发宋军的怒气杀伐,这对赢得这场战斗无疑更加有利。
  金军骑兵很快和前军、左翼的宋军交战。
  宋军前军战场是天武军的车阵机弩和鸳鸯步阵,四千契丹轻骑兵比起完颜宗英覆灭的那三千女真前锋铁骑,其战斗力差了不止一筹,尽管天武军这时也没有岳飞的骁骑军相助,但对付这四千契丹轻骑完全不居下风,第一线的车阵稳稳阻断了契丹骑兵的冲锋。
  而向宋俘开通的那条丈宽通道,虽然还没有关闭,但因为俘虏的堆涌,契丹骑兵照样冲不进来,加上通道两边都用战车相隔,奔跑逃向城门的俘虏人群也无法扰乱天武军的阵形。
  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左翼战场的宣威军和振武军阵中,那些临时从西城内调出的偏厢车很好地阻隔了通道,保护了这两支步军的阵形。
  相比起来,宣威军和振武军这种没有车营的步射兵战阵给契丹轻骑造成的冲锋阻碍小于天武军,但这一万人的步阵纪律严明,步卒和弓弩手配合默
  契,三千契丹骑兵的迭次冲锋也没能冲散它的阵形。
  而契丹骑兵来回冲锋的持久力远不如女真骑兵,加上宋军以逸待劳,经过一个时辰的拼杀,契丹骑兵渐渐变得疲惫。
  很明显,宋军在前军、左翼这两个战场都占据了上风,而七千契丹骑兵的落败,也只是时间的长短,一旦人马俱疲,就是宋军“马上步兵”弓射反攻的时候。
  ***
  在右翼战场上,分成了明显的两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