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遗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唐遗玉- 第5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341章 阎选、熟人

上元节这天,遗玉一大早就进了宫去,恰李泰被李孝恭邀去喝酒,就约了下午酉时之前到宫外去接她,晚上两人一起到西市去赏灯观月。

一进宫,遗玉先就韦贵妃那里去报道,她来的不算早,华容殿侧宽敞的暖阁中,已有几位王妃到场,同一群品级不高的妃嫔陪着韦贵妃说话,听见门外宫女通报,说是魏王妃到了,都各自停下了话头,转脸去看,就见那橱门上的苏慕扇帷被人拨开,一名丽人款款而来。

却是一袭海棠红衫曳地,齐胸瑞锦,一条金丝攥珠带,窄袖掐腰,两鬓松松,髻若惊鸿,镂金菱花嵌碧钗,金丝香木蝉玉,一粒朱砂娥心点,更衬雪骨冰肌,顾盼之间,神采奕奕,目光所及,是将旁人都照黯。

今年宫中阎选,提前三个月就召集了各省各地适龄的名门闺秀,才女佳人,女子多有争胜之心,且今天要考量的有可能是日后要争宠的对象,故而今天在场的妇人们,都有精心地梳妆打扮,就连年老色衰的韦贵妃,都穿了一身紫红,描了花钿,扑了粉面。

若单论容貌,就是现在暖阁里,也有两三位曾经得宠的年轻嫔妃,是在遗玉之上,但有几人能像遗玉,在这样好的年华里,被尽心地宠爱,女人是水,有情则润,美的不只是一张皮相,还有一颗鲜活饱满的心。

看遗玉走近,几位年纪小的王妃懂事地站起身,待遗玉对韦贵妃行了礼,才又重新落座。

韦贵妃见遗玉今天肯来,面上就带了笑:“起这么早,早膳可是吃过了么?若是没来得及,本宫让人盛碗燕窝先给你垫垫,等下先把人看过一遍,中午开了宴再吃。”

遗玉乖巧应话:“出门前吃了东西,这会儿不饿。”

韦贵妃点头:“那好,再等等几个睡懒觉的,迟些再让那些媛人过来。”

吴王妃缺席,遗玉刚好同赵聘容邻座,两人前几日在宫里天天都见,一来志趣相投,二来都是这两年才新育了子女,不管是私下还是场面上,都有聊不完的话,就凑成了一桌,品着宫里清晨采雪冲的云山黄叶,低声交谈。

盏茶后,陆续又来了几个人,把暖阁里几张红绒短榻都坐满,德妃和杨妃称病缺席,这两位后宫大头都没有到场,卢书晴级别不够,也没能来,剩下一位荣宠正盛的徐婕妤,也因伴驾没来。

该来的人都到了,韦贵妃示下,让人到殿后去领那些三天前就进往京城参加阎选的媛人。

就隔着两道走廊,不一会儿人就被带来,遗玉正听赵聘容绘声绘色地讲着楚王家的小世子李行云调皮捣蛋的趣事,余光里一群装扮得体的女子规规矩矩地排着队走进来,她是头也没抬。

下头窃窃私语的不光是她们两个,因而韦贵妃只是看了遗玉她们一眼,便将目光转移到那群年轻的媛人身上。

“从左边起,自己先报了家门,名姓,年岁还有生月。”

遗玉这是第一次亲见后宫选婚,知道没有后世那么严谨,但听韦贵妃一开口,还是忍不住笑出声,知道的这是给皇子王孙们挑选妻妾,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查户口的呢。

韦贵妃开口的时候,榻上一众妇人都自觉没了声音,她这一声笑,很是突兀,被不少人听见,几个胆大的媛人都抬头去看这发声的是谁,循声找见贵妃娘娘左侧第二张茶几后,侧坐的一名肤白如雪,光彩照人的美人儿,稍一迟愣,又赶紧低下头去,心中都在好奇,这地位显然不一般的年轻女子是哪一位。

韦贵妃也听见了遗玉的笑声,只是扭头又瞥了她一眼,倒是没说她什么,抬手示意那左边第一个发呆的小姑娘上前自报家门。

“家、家父是青州刺史赵德雁,小女今年、今年虚岁十四,是九月生的,名、名唤彩莲。”

小姑娘紧张,说话一直打磕绊,遗玉听的有趣,却懒得抬头去看,赵小姐唯唯诺诺地说完,大概是没得韦贵妃喜欢,连句敷衍的话都没赏,就让退回去,轮了第二个人上来。

“小女孙传香拜见贵妃,拜见诸位娘娘同王妃,家父是太原县令孙郑会,小女是腊月生的,上个月刚满十四。”

这个是口齿伶俐了,可惜年纪尚轻,只知道表现,而忘了对象,弄巧成拙,也没能得这上座一群女贵的喜欢,依旧是被草草带过去。

接下来,又挨着报了几人,有几个说话老实又不结巴的,都被座上的妃子们主动提问,比如说擅长什么,识字书画如何,等等。

如此过了七八个,遗玉听着没了先前有趣,乏味之余,又同赵聘容聊起正在学爬的小雨点,是没注意到,下面那群媛人当中,有一个神色异样,不时小意抬头望她的官家小姐。

“好了,下一个吧。”韦贵妃说着话,瞅向下一个人,见了对方年纪,微微皱眉,今年阎选为了几位小皇子,是特意挑了十一到十五岁大的,但眼前这一身素蓝的小姐,显然是过了十五的妙龄。

“小女宋晴媛,家父乃是扬州都督府长史宋恩孝,腊月生,今年刚过十七岁。”

语毕,座上便有几人交头接耳,奇怪地议论着这位宋小姐的年纪。

遗玉乍一听到“宋晴媛”这个名字,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只觉得耳熟,不怪她记性不好,这两年她经历了太多人事,几乎没有去回忆过扬州城那位让人牙痒痒的宋小姐。

她觉得这名字熟,生了好奇心,于是打那群媛人进屋到现在,头一次抬头去看。

宋心慈虽这两年长开的了些,但人还是那副温顺柔弱的模样,遗玉见到这似曾相识的人脸,几乎是下一瞬间,便将掉在脑后的回忆都又重捡了起来。

当年卢俊被迫遵照卢智的要求,远离长安,流落到扬州城,落魄之下,就在河口做脚夫,一次意外搭救了这位不慎落水的宋小姐,后来被当时还是都督府上典军的宋父收进府里做马夫,两个人日久生情,就私定了终身。

后来宋母同宋小姐到城外烧香,不甚被匪徒绑架,勒索宋家,卢俊单枪匹马地将她们母女救出虎口,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得了心存感激的宋父许诺,也就一时脑热提出了要求,欲讨那年轻貌美的宋小姐为妻。

这本该是英雄救美,以身相许的一桩佳话,却因宋家二老的势利眼,成了一出恩将仇报的闹剧。

知书达理的宋小姐早被高官之子内定了,卢俊最终被宋母诬以偷窃之命棍棒打出了宋家,又成了河口上卖力为生的脚夫,而那宋小姐在和卢俊山盟海誓之后,因着父母之命忍痛割爱,做了一条白眼狼。

故事到这里,还没完,大概人生就是此起彼伏的,宋父因想着升官发财,胆大地搜集了当时的都督府长史胡季泰盗卖私盐的证据,哪知没等他揭发上司,就被胡季泰反咬一口,沦为阶下囚。

而回忆从这里开始,才是真正惹遗玉气恼的地方,她二哥识人不清,那怪他二哥不长眼,但那宋心慈几次承蒙她兄长搭救,恩断义绝之后,却还不忘利用卢俊的一片痴情,惑他去劫狱,去救她那白眼狼父母,几次置卢俊于险境,若非是阴差阳错被她遇上,还不知下场是死是活。

遗玉欣赏有孝心的人,但用别人的性命去成全自己的孝道,这种寡廉鲜耻的行为,是最让遗玉不齿这位大孝的宋小姐的地方。

后来李泰和她出面解决了这起案子,因卢俊的请求,还了宋父一个清白,宋父宋母至此才知是错将珠玉当石弃,一文不值的穷小子原是魏王爷的内兄,为了攀上李泰这棵大树,那宋小姐竟是生了同卢俊重修旧好的心思,还在狱中,便去勾缠卢俊,又是送帕子,又是忆往事,生怕卢俊忘了曾同她有一份情,是全然忘记了她当日的不仁不义。

遗玉最记得她一句口头禅,什么欠你的这辈子还不清,只能来世再报。

哪来的那么多来世,下辈子是不是为人都说不准,就这么轻易给许了出去,听起来是够情深够意重,其实就是缺乏责任心,没担当。

遗玉对宋心慈好感全无,想起这些还不算是陈年的旧账,至今看见她仍然觉得牙痒痒,得见她混在阎选的媛人队伍里,还用着一双楚楚可怜的眼睛偷偷地打量着自己,心情自不是一般的烦闷。

“怎么了?”赵聘容见她望着那群媛人,皱着眉头,碰了碰她手肘,问道。

“看见个熟人,”遗玉道。

“哦?”赵聘容来了兴趣,“是哪一位?”

“就是正说话的这个,”遗玉看着正被韦贵妃提问的宋心慈,对方显然也已发现她认出了自己,竟还冲她僵硬地笑了笑。

这世上是有两种人,你不能和她论理,一是傻子,一是厚脸皮。

遗玉收回目光,低头喝茶,恰这时韦贵妃将注意放在了半天没有开口的遗玉身上,问道:“看了这么多,魏王妃可有中意的?”

来了,遗玉又打起精神,她就知道韦贵妃没这么容易让她混过去。

“娘娘也知道,王爷眼界之高,非是等闲之辈,连正眼都不会瞧,可这些——”遗玉故意打了个停顿,面露为难之色,捏着保养的细白圆润的手指,在那十名个媛人身上一划,腕上价值不菲的红翡翠珠串晃迷了人眼,打了个圈,收回来,停在颔下,嘴角上挂的弧度,不言而喻。

那群媛人是听出她的意思,有几个不服气的咬了咬嘴唇,但抬头看见坐上如玉似画的遗玉,短短片刻,方才还颇有自信的几个,神形上都不自觉地现出了畏缩。

韦贵妃扫了她们一眼,是没发现一个争气的,张了张嘴,最终是没话对遗玉说。

“好了,送她们下去吧,让御膳房准备宴席,咱们吃过了,下午再看一批。”

第342章 多心

黄昏时候,遗玉从宫里出来,李泰那驾青棚紫红顶的马车已等在宫门外。

阿生老远看见她施施然地走过来,便下了驾座,等她领着平彤走近了,才撩开帘子,遗玉刚挨到车边,就见从里面伸出一只手,她抓着上了车,顺着李泰的力道,在她身边坐下,阿生遮好了帘子,平彤在他空出的另一边驾座上坐下,抄着袖子,对用目光询问她的阿生摇摇头。

“怎么了?”李泰见她脸上有点闷闷不乐,就问道。

“你还记得咱们两年前到扬州去吗?”遗玉道,“那个被冤狱的宋典军,现在好像是升官做了扬州都督府上的长史。”

李泰想了想,记起那么个人,“宋恩孝?”

遗玉点点头。

“他怎么了?”李泰是想不出,一个远在扬州的长史,是怎么惹着她不高兴。

“不是他怎么了,是他家的小姐,”遗玉皱眉,不大乐意地提起那段往事:“就是我二哥在扬州流浪时候,一开始中意的那位宋小姐,今儿我在宫里见着她,就在今年参选的媛人里头。”

宋心慈年纪不小了,也就比遗玉弱上一岁半岁,看今天宫里头那些妃嫔的反应,都是意外有这么个大龄的小姐混在一片妙龄少女里头。

遗玉没记错的话,那宋心慈在扬州是曾有过一桩亲事的,还同武家的一个什么表哥牵扯不清,本身就不是什么守节的女子,那宋家莫不是想要攀龙附凤想疯了,还敢把她送到长安来参加阎选。

李泰看出她在担忧,“你是担心什么?”

遗玉叹气道:“我是看她没被宫里相中,怕她逗留在长安,妄图富贵,打听到我二哥的消息,再去纠缠我二哥。”

不怪她多心,当初他们离开扬州时,宋心慈在牢里就对卢俊表现出了恋恋不舍,现在卢俊可不单是魏王内兄这么简单一个身份,就称是当朝年轻武将里的第一人也不为过,前途一片锦绣光明,京中想要攀附的女子不在少数。

这两人确曾有过一段情,她也不敢保证,卢俊隔了这么久,真再见到这么个人,还会不会记起那份旧情。

“虽是外官之女,但其父也算列在五品之中,纳做妾室,并不为过。”李泰和遗玉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显然不同。

遗玉听李泰蹦出这两句话,当即就甩开他的手,没好气地瞪他:“纳什么妾,我二哥新婚就上战场,嫂子在家苦等他一年,他刚回来就想纳妾,想都别想。这宋心慈又不是什么好女子,真嫁进我卢家,我娘还能过安生日子吗?”

“这是卢俊的事。”李泰面不改色地指出一点。

遗玉听了这句话,脸色有些难看,不想同他生气,可就是忍不住,于是撇过头,闷声道:“对,要怎么样都是他的事,那殿下纳不纳妃也是您的事,同我没关系。今天在宫里见了许多漂亮小姐,贵妃娘娘给您中意了两个样貌文采都出色的,不如明天我就请了她们回府去喝茶,给殿下过目瞧瞧,看入不入您眼。”

李泰目光一沉,默了默,想到她跟着自己所受的束缚,才冒头的一点不悦消散,他眼中露出几分无奈,不顾她甩脱,强握了她一只手,把这闹心的娇人拉进怀里,低头道:“又乱说话,我不过是就事论事,也能踩着你的尾巴。”

遗玉撅着嘴,白他一眼,“你哪里就事论事了?”

实际上,遗玉所知的卢俊,大多时候就是一位疼爱她又对她言听计从的兄长,但私底下,李泰要比她知道的多,比方说,卢俊时不常会同鄂公府上的小公子到平康坊去喝酒,花牌点过,夜也留过几次。

李泰不以为卢俊是个专情之人,但他不想对遗玉直说,便换了一种口气,道:“卢俊宅中添人是迟早的事,是你看的太重,硬将你的期许套用在他身上,你要知道,他不是我。”

李泰一语点破关键,遗玉头顶宛若一盆冷水浇下来,她抓着李泰的手,闷不吭声,半晌才软了态度,小声道:“他要是喜欢,我也管不着他,但就不能是那宋小姐。”

卢俊遇上宋心慈,除了被利用,就没过一件好事,她有所预感,两人再牵扯上,他肯定会被那个女人祸害。

西市不比东都会,贵族很少来往,便没遇上熟人,没有骚扰,遗玉同李泰就像寻常百姓一样,随着人流,观赏街头的千姿百态的花灯,买了不少零碎的小玩意儿,又到安澜河边放了一盏天灯,比肩赏月,情到浓时,遗玉才磨磨唧唧掏了去年七夕时候欠李泰的一封情信送他,因着一年一回,用辞难免煽情,洋洋洒洒写了三大张,是把他远征在外,自己对他的思念担忧都尽述其中。

李泰是极喜欢她对自己表露感情,被她成功地讨了欢心,半夜回府,也就加倍还了她热情,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