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勺农女之金玉满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掌勺农女之金玉满堂-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幌褚桓稣5娜旰⒆樱且蛭鸬暮⒆有枰模∏∶挥小2灰拐虻娜肥俏业男难墒潜绕鹦∮愣裁炊蓟岜涞貌恢狄惶帷5背跷揖褪俏四苋盟驹谝桓龈叩牡胤狡鸩剑谜飧鍪郎显倜挥幸桓鋈四芮嵋锥运晕遥晕业募胰俗龀鋈魏紊撕Γ墒堑搅私裉欤也旁椒⒕醯茫绻∮愣话旆ㄏ褚桓稣5暮⒆右谎ご螅叶运睦⒕危岜任薹ㄈ盟辖跻掠袷车暮萌兆痈由钪亍!�
连城煜定定的看着宁慈的侧脸,忽然道:“小鱼儿也是我的孩子。”宁慈转过头看他,连城煜神态淡然的与她对视,继续道:“所以我也会好好的疼他。你说的不错,元宝这个孩子整日跟着自己的父母,活泼开朗,可小鱼儿却总是被丢下,所以性情上难免比别的孩子要迥异一些。趁他还小,我们,也不应当再放任他如此了,是不是?”
连城煜忽然起身走到了宁慈面前,弯下身将她端放于腿上的手握住,一双深邃的眸子就这么看着她:“即便我什么也没说,府中的人难道看不出来吗?我想让你和小鱼儿更加名正言顺一些,你说好不好?”
厨房前的小院子在一瞬间变得安静无比,宁慈皱着眉看着情绪有些异常的连城煜。她们一家人住到连府,已经将近三年,可是这三年他一直是斯文有礼,从未有过任何逾越之举,即便是府中下人如何看带她这个“远房表妹”和家主的关系,他从来都不会理会。
可是……可是今日……他为什么……
脑中灵光忽然一闪,宁慈隐隐有了一个猜测,可还没等她开口,原本安静的院子忽然被一阵嬉闹声打破!
元宝不知道从那个角落冲了出来,一边咯咯地笑着一边跑,身后还跟着急急忙忙的金玉:“你跑慢点儿!摔了!姨姨的粥粥很快就好了!”
元宝就像一阵小旋风似的,他一眼就瞧见了院子里的宁慈,顿时笑的更加欢腾,张着手臂倦鸟归巢一般的奔向她:“姨姨!”
连城煜在元宝出现的那一个已经放开了如意的手直起身子,甚至推开了一步。看着元宝欢腾的样子,他的眉眼中也染上了笑意。
金玉跟了过来,终于一把抓住了宁慈怀里的元宝,也对着连城煜微微一笑:“连公子,真是对不住,元宝他……”
连城煜笑了:“无妨。”他甚至蹲下身,对着元宝拍拍手:“元宝,来叔叔这里。”
元宝瞅了他一眼,很是听话的又转而投向了他的怀抱。后边的吉祥跟了过来,见到连城煜怀里的元宝,有些无措:“元宝!你咋能赖着叔叔呢!快……快下来!”
元宝对着吉祥做了个鬼脸,一扭头埋在了连城煜的怀抱里。
连城煜掂了掂元宝的小屁股,笑道:“我抱着他,没事。一些日子不见,又重了不少。”
三年的相处,若说当初住进来还带着些局促不安,那么现在吉祥已经能和连城煜说上几句话:“是啊,整日整日想着吃,能不长吗?”
院子里的氛围因为元宝这个乱入者,稍微缓和了一些。连城煜看了一眼坐在石蹬上的人,淡淡道:“去里面吧,石凳凉。”
厨房里的鸡丝粥和彩虹饺子很快就做好了,连府的饭厅内,大大的圆桌上就摆了这两样,因为连城煜的回来,宁慈又另外加了好几个菜。
元宝虽然活泼,可是更多时候的性子要娇一些,好比吃饭的时候就一定要人来喂。相比这一点,小鱼儿反倒不喜欢别人喂他吃饭,就是宁慈要喂他,他也吃的很是勉强,仿佛男子汉的尊严受到了折辱一般。
但凡是宁慈做的饭菜,两只小东西都吃的极快,这也是让家里人既开心又头疼的事情,虽说孩子吃得多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可要治他们的挑食,还得宁慈亲自来。
一顿饭吃完了,小鱼儿居然没有像往常那样粘着宁慈,反倒干干脆脆的擦了嘴巴跳下凳子,扯着满堂的衣裳就要走,宁慈有些诧异的看着满堂,满堂也只是嘿嘿一笑,飞快的吃了最后两只彩虹饺子,带着小鱼儿一溜烟儿跑掉了。
桌上的人都因为他们笑了出来,元宝见状,也哼哧哼哧的大口吃起来:“呜呜呜……小舅舅不带着我一起玩……”
吉祥简直被元宝可怜兮兮的模样惹得直笑:“那里还不快些吃!你要是像小鱼儿那样自己吃,不就吃得快了吗?”
宁慈看着元宝,不经意的笑了出来,转过头,就发现连城煜正看着自己。
宁慈冲他笑了笑,伸手为他再添了几只饺子:“多吃一些,出去外面忙忙碌碌的,总归吃不好。”
连城煜低头望向自己碗中的饺子,含笑吃了起来。
只要小鱼儿不粘着宁慈,她就能放心的做自己的事情。连城煜果真一吃完饭就离开了连府,只是出门的时候,他特地吩咐了下人,不得让宁姑娘自己在府中动手,若是哪个奴才袖着手在一旁看着,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管家连连点头,心中又将宁姑娘往主母的位子抬了抬。
就在连城煜刚走没多久的时候,阁老府忽然来了人。
“宁姑娘,大小姐和表小姐想请您过府一聚。”阁老府的家丁都十分收礼,言辞间也恭敬有加。
宁慈和刘月燕、刘敏鸢多少能算得上个手帕交。这些年,她每每去东桥镇的时候,刘府都会派人去请她过府小聚。
刘阁老年事已高,两姐妹都是极有孝心之人,时常会在宁慈这里学一些有利的饮食养生。宁慈也不吝啬,教了她们几道味道不错的药膳,刘阁老很是喜欢,一些老毛病也得到了缓解。得知是宁慈的功劳,刘阁老也不做那白吃之人,当初不夜镇提出要官府开具证明才能放人,还是刘阁老帮着递了句话,原本要些银钱才能打通这一关,结果十分容易就达成了。
虽说如意的确有去过刘府,可是向今日这样从东桥镇跑到端阳城请人,还真是少有的事情。且她才从东桥回来,在不夜镇的时候刘敏鸢也不曾说过要小聚,为何她回来了反而要小聚?
宁慈虽然心中觉得奇怪,但面上还是应下了。
端阳城和东桥镇离得不算远,宁慈每每从这条道上走,总是会不经意的望向窗外,看着那些高大壮实的树微微出神。她的身边坐着一言不发的辛旬和另一个手下,是专程负责保护她的安全。
马车停在刘府门口的时候,宁慈抚了抚面纱,确定无恙才下了马车。
刘府早已经有婢女等着,见到宁慈到了,笑着将她领进去。这个婢女是刘敏鸢的婢女阿和,跟刘敏鸢一样活泼好动,一路进去的时候,还叽叽喳喳的对宁慈说着表小姐下厨的时候又闹了哪些笑话,关着门如何如何赌气,大小姐劝了许久都没能将她劝出来。
“下厨?她今日下厨了?”宁慈好奇的问道。
阿和笑的眼睛亮晶晶的:“是啊宁姑娘,大小姐没法子,只好把您请过来,其实也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表小姐再过不久就要回京了,可是她觉得在阁老府中打扰了许久,应当尽一尽孝心,所以难免急躁了些,宁姑娘您别见怪。”
宁慈笑着摇摇头:“她没烧了厨房才是万幸。”
阿和闻言,笑的越发灿烂。
两人走到一处回廊的拐角,阿和在前头做了一个请的动作,走过这个回廊,再穿过一个月亮门就直接到刘敏鸢的闺房了。
“如意。”一个男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宁慈的身子猛地一顿,险些就要回头。阿和发现宁慈的异常,望向她问道:“姑娘,怎么了?”
宁慈不经意的望了一眼身后,除了假山怪石和一个小荷塘,根本连个鬼影都没有,她摇摇头:没有,只是觉得园中的摆设似乎和上一次过来有些不同。”话毕,宁慈对阿和说:“你……方才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阿和也望了望身后,笑着摇摇头:“没有什么声音啊。”
宁慈笑了笑:“唔,想必是我听错了,咱们走吧。”
刘敏鸢的院子外面,有一套从画舫上搬下来的藤桌藤椅。那些事藤桌藤椅是按照宁慈画出的图纸做出来的,十分独特,是如今的商铺里都买不到的样式,刘敏鸢喜欢的不得了,死乞白赖的向宁慈讨了一副,就这么摆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每日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喝些花茶,好不惬意。
十里不同天,端阳城还是阴阴郁郁的天气,到了东桥镇之后忽然就好了起来,阳光明媚的。刘敏鸢院子前的藤椅上,已经坐了一个人。
浅色蓝锻锦衣配上八宝簇珠白玉钗,让刘月燕越发的高贵典雅,见到宁慈过来,她笑着放下手中的茶盏,起身相迎:“可算是把你找来了。”
虽说是闺中好友,可毕竟是阁老千金,无论刘月燕说过多少回她不必拘泥,宁慈每回见到她,礼数都是做足了的。
“刘小姐。”宁慈隔着些距离微微福身,刘月燕立马露出了不悦的神情,将她扶住带到了藤椅边上请她入座:“说过多少回这些无用的礼数都省了,你回回都记不住!”
宁慈笑而不语,直接望向紧闭着的闺门。
刘月燕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有些无奈道:“原本是叫这个小妮子请你过府的,哪晓得她竟然给忘了个一干二净。说好放她出去玩,回来得做好黄精聪耳粥,哪晓得她去了回来,玩倒是玩了个够本,该做的一样没做。最后自己在厨房琢磨了许久,烧糊了好几个锅子,接着就把自己关起来了,说是忘记将你请过来,所以我们一定都怪她。”
宁慈有些无力扶额:“她这个牛角尖,倒也钻的很有创意。”
刘月燕扑哧一笑:“也就只有你治得住她,我算是没有法子了,还得麻烦你了。”
宁慈又看了一眼房门:“她就一直在里头?”
刘月燕点点头:“一直没出来过,也不晓得在里头做什么。”
宁慈笑了笑,起身走到房门口,伸手敲了敲门:“敏鸢。”
没有人应她,宁慈放下手,淡淡道:“不是自诩豪气干云的大周儿女吗?哪个大周儿女像你这样,要躲起来,也得先把厨房烧了泻泻火再躲起来不是?”
身后的刘月燕险些将一口茶水喷出来,她擦了擦嘴,笑着摇摇头。
“宁慈你这个坏女人!我都已经够难过了你还讥讽我!”房屋里终于传来了闷闷的声音,宁慈听她说话,就晓得她没什么大事。
“既然你这么见不得我,那我就回去了,可怜一代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大周儿女,就要这么败给一碗黄精聪耳粥,真是个悲伤的故事……”宁慈端端的站在门口,不急不缓的落井下石,话毕就作势要走,结果还没转身,紧闭着的大门忽然就被打开了!
刘敏鸢眼睛红红的,看着宁慈的目光也有些复杂,她撅着嘴低着头,似乎有些小情绪。宁慈没想到不过是一碗粥而已,她居然能红了眼。当日在不夜镇中,她当众让她屈服道歉,她都没掉一滴眼泪。
刘月燕也瞧见了刘敏鸢的异样,赶忙走过来:“怎么了,是不是有哪里不舒服?”
刘敏鸢摇摇头不说话,宁慈打量着她的神色,淡淡道:“那粥还做不做了?”
刘敏鸢又用一种很是复杂的眼神看了看宁慈,嘟着嘴,点点头。
这样总比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来得强,刘月燕吩咐厨房重新准备材料,让宁慈和刘敏鸢一起过去。刘敏鸢对着宁慈,忽然间就失去了往日的热情,耷拉着脑袋走在最前头,宁慈和刘月燕跟在后头,刘月燕带着些歉意道:“别看她都十八岁了,就是这个性子最让人头疼,你应当是晓得的,别和她一般见识。”
刘月燕已经十九岁,去年就已经许了人家,夫家是端阳城中的一个书香世家,身家清白,对上刘府,算是攀高枝儿了,可是刘月燕的夫君才华横溢,守着家规不许入仕途,如今是禄庄书院的先生,刘阁老十分满意,刘月燕也倾心不已。
只是刘阁老年事已高,刘月燕不忍令父亲孤独终老,这才回到府中日日陪伴,夫君段清衡也十分理解,与家中商量过后,兄长和父母都理解,便让夫妻两个都回来陪陪刘阁老。如今再加上一个,阁老府中当真是一点儿也不冷清。
宁慈自然是不会和刘敏鸢计较,她想着她方才那个扭捏的样子,调侃道:“无事,兴许是她有什么少女心事,不愿告诉我们。”
原本在前头走得好好的刘敏鸢忽的步子一顿,转过身对着身后两个人嚷嚷:“你们胡咧咧什么!什么少女心事!真是讨厌!”话还没说完,一张脸已经红了。
刘月燕和宁慈对望一眼——还真是少女心事啊。
最后,宁慈在厨房里手把手的教了刘敏鸢如何熬好黄精聪耳粥。这道药膳是用来健脾益气,升阳聪耳的,黄精、茯苓、葛根还有糯米四位要先泡上一个半盏茶,再以文火煮成粥。所以无非是一个火候的把我。偏偏刘敏鸢今日当真是有些心浮气躁,这才烧掉了好几只锅子。
刘府的厨房里,宁慈白皙的手捏着一只小勺子,袖子顺着光滑的皮肤滑下,露出了一个成色极好的玉镯子,越发衬得她肤白如雪。
刘敏鸢在一旁盯着她看,越看越入迷。
不知道为什么,宁慈下厨的时候,真的真的很好看!每一个低眉抬眼的瞬间都带着无尽的美丽,偶尔扇一扇香气嗅嗅,眉眼弯弯似乎是笑了的时候,能直接让她给看呆住!
刘敏鸢不是没见过宁慈不戴面纱的样子,事实上她不戴面纱要更好看,五官精致,眼睛大而黑,睫毛长长,更是肤如凝脂。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常年戴着面纱,有一回她曾在不夜镇里听旁人议论,说这个宁姑娘总是以面纱示人,长得丑倒是不至于,一定是脸上有疤痕有胎记什么的!
她当时就把这话告诉了宁慈,可是宁慈丝毫不介意,那面纱也不曾摘下过,就这么任由旁人说她其实是个丑姑娘。
明明已经问了许多次,这一回刘敏鸢还是忍不住问:“宁慈,你为何总要戴着面纱?你又不丑……”
宁慈捏着勺子的手微微一顿,她自然是晓得今日的刘敏鸢有多不正常,这个问题她以前也问过,她都是随意的回答一下就糊弄过去了,可是今日似乎不大能糊弄过去。是以宁慈笑了笑,微微垂下眼,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打下一片阴影:“因为摘下面纱,反而不认得自己。”
这……是什么意思?
刘敏鸢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你……你什么意思啊?明明戴着面纱才认不出自己。”
透过那薄薄的面纱,刘敏鸢觉得宁慈的嘴角应该是微微上翘的,她还想追问,可是宁慈再一次跟她打了马虎眼,淡淡的说了句:“也许吧。”
她就是这个样子,回回说话都说的晦暗不明不清不楚!难道男人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