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甄宓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甄宓传-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是隔着轻纱,她却明显一愣,道:“这到不曾吩咐,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姐姐不妨将小公子一起带着。”

她竟知道是小公子么?我不露痕迹的笑笑,“也好。”

走出房门,轻轻叹口气,疾步往墨竹房中去,这次也只能带着他了。

院子还是一如既往的雅致,白衣男子在院中练剑,剑花挽的漂亮到极致。这样的画面虽不忍心打断,我还是冲上前去将他制止,剑尖划着虚空闪出一道光亮,晃得我眼睛一阵晕眩。长剑插入石子地的嘶鸣直刺耳中,我猛地睁开眼睛,摔倒在墨竹怀中。他沙沙的笑,“好精致的一幅英雄救美画。”说罢将我扶起,站直身形,我忽然发现,他竟比以前高出许多,难道成年之后,还可以再长高么?

他幽幽拔起插在地上的长剑,道:“你下次可不要这样,生生挡在长剑要刺的地方,是不想活了么?”

“我不知道那是你要刺的地方,因为,我不懂剑术。”我坦白的回答着。

他摸摸光滑锋利的剑身,收剑入鞘,“有什么事情吗?”

我点点头,“嗯,方才有个自称黄月英的女子过来请我去侯府,说是玖一在那里。”

“要我做什么?”

“和我一起去吧。”

“好。”

吩咐流云和阴姬在客栈等待曹真曹休回来,便带着睿儿和墨竹跟随黄月英一起前往侯府。但愿是我多虑了,这次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邀请。

作者有话要说:收藏君和点击君商议着要跟我领盒饭回家,我不想同意,收藏君点击君快回来,我可以给你们发福利哇,呜呜

第46章

走出客栈发现原不是黄月英自己而来,是带了小厮驱车而来;想必侯府离此处并不近。

一路驱车而行;转了不少道路;终是在晌午时分抵达侯府;出来迎接之人不过几个家仆。我惊诧;道:“偌大的侯府,怎的如此……”

黄月英接口;“如此寂落吗?孔明他不喜欢人多嘈杂,以前隆中隐居也是经常埋头钻研阵法;因为人多的时候会打扰布阵,所以,家中并不需要很多人。”

我点头;看来,的确是我多虑了。

黄月英在前引路,道:“诸位,我家中有很多奇怪的东西,而且随处可能有些阵法存在,各位要小心,不要跟丢了我。”

“嗯,好。”我答应着,拉紧睿儿的手。睿儿抬头看我,“母亲,阵法是什么?”

我沉思一阵,不知该做何解答,身后蓦地响起墨竹的声音,“所谓的阵法,就是作战时军队的队形和有规律的陷阱。简单地说,就是‘布阵’。阵法源自于春秋时期的军事大家孙膑,当初他受到易经八卦图的启发,创造了八卦阵法,目前,除了军事阵法,想必还有的就是通过对一段场地的布置,让人产生幻觉的阵法了。”

黄月英笑笑,“这位公子对阵法有研究吗?”

墨竹悠悠道:“以前有过研究,不过很多年不怎么用生疏的很了。”

黄玉英低头,笑意越浓,“巴蜀山地颇多,仙山无数,易守难攻,我夫君研究的阵法,大多都是适用于山地作战,产生幻觉的那种阵法,只不过是言传的神乎其神罢了,怎么可能真的会有那种阵法。所谓的阵法,就是按照所在地理,配合精确地作战队形罢了。”

墨竹微微扬起头,呐呐道:“哦,要起风了。”

话音未落,风声大作,院中树木的落叶四处飞散,刮在人的身上,脸上,打的皮肤生疼,睿儿朝我身后躲躲,“母亲,好像要变天了呢。”

我点点头,将他揽在怀中,“没事。”

有少许风沙因风吹弥漫在半空中,我深深吸一口气,攥着睿儿的手随在黄月英走着。只剩下风声和树叶的沙沙声。

“玖夫人和白公子请紧紧跟在我身后,想必是要变天了。”黄月英用手扶扶纱帽脚步愈加匆忙。

随她转过院落步入后院的厅堂之内,空旷的厅室之中摆有雕花笼香木檀桌,桌上燃着的香炉散出袅袅烟雾。完全按照汉室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在香木檀桌旁安置席子,用于男主人会客的榻便贴墙而设,榻前置一外曲栅足书案,案上有烛。地上同样铺着席子。

想必那诸葛亮是个好学之人,烛已燃去大半,必是夜夜苦读。黄月英拾起桌上书摞好,起身道:“玖夫人和白公子先在此等候,我这便去告诉孔明我们已经回来了。”

待她走后,睿儿不明所以的看着我,“母亲,这屋中摆设,倒好像是普通农家。”

“这也足见的,诸葛亮此人,品尚奇好啊。”墨竹摸摸睿儿的头,继续着:“睿公子长大了,也要做个了不起的人物才行。”

以睿儿的年纪,想必还不能完全理解墨竹那番话的意思吧。

“白叔叔放心好了,我一定会像父亲一样,成为为大汉立下功劳的将军呢。”看睿儿憨笑的样子,莫名的心里一阵平静,这孩子,心是极好的。

我们并未等候多时,不过盏茶,黄月英已同诸葛亮还有曹丕回来。

看到曹丕无事,我紧绷着的精神总算是放松下来,竟不自觉向后踉跄一步,好赖墨竹站在身后扶了一把。还未跟他道谢,人已经被曹丕整个揽在怀中。

“君矣兄将我夫人送过来,辛苦了。”他谈笑风生的眼眸流转在我脸上,带有淡淡笑意。只有在这个时候,远离了朝廷之事的纷扰,兄弟之间的争斗,他才能展现出这种洒脱的笑意来吧?恍惚竟忘记身处之地,想抬手轻抚他的脸庞,再没有哪个时候比现在更能体会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了。

“玖一兄何必如此客气,保护夫人我倒觉得是我分内的事。”

气氛一时有丝不寻常的味道,想抬起来的手顿住,我挣开曹丕的怀抱,有些羞赧。抬眼打量诸葛亮与黄月英,他二人倒是没什么表情。

我见如此,尴尬笑笑:“我夫君就是这样,让诸位笑话了。”

诸葛亮摇摇头,“我觉得玖一兄是重情义的人,孔明敬佩还来不及呢。”

“承蒙孔明兄夸奖啊,玖一真是三生有幸。”曹丕也以礼相回。

诸葛亮淡笑着对黄月英道:“在家里就不要遮着脸了。”

黄月英轻轻点头,随即将黄纱斗笠摘下,我仔细观看,眼前的黄月英实在是个妙人,腮凝新荔,鼻腻鹅脂,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双眸清澈,面若桃花,实在不是众人口中所传言的丑女模样。

她见我满脸惊讶,随手将斗笠挂在一边,嬉笑道:“姐姐这样子好似我是怪物一般,看的妹妹我都不好意思了。”

曹丕和墨竹也显然都是一愣,却不若我这边惊诧。我收回目光,呐呐道:“妹妹可是花容月貌,绝代佳人,为何总将脸面遮住?”

这次到换做她不知如何答话,明眸机灵的转转,看向旁边的诸葛亮,“当初是故意让阿爹说我黄头发黑皮肤长相丑陋,名叫阿丑的。”

“这是为何?”我问道

诸葛亮幽幽道:“这事……说来话长,大家先坐,我让人沏茶来,边喝茶边说。”

如此,众人落座,我与曹丕坐于一处,温软的席子竟让人觉得惬意温馨。

诸葛亮也随众人在席子上坐下,慢悠悠道:“大概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当初我还未出山,在隆中勤奋读书。有一日和好友前去拜会黄承彦黄老先生,也就是我现在的岳丈,那时候亮虽有才气,可是毕竟还没有什么能力,结识岳丈之后,学到很多亮以前不能理解之事。那段时间免不了就听到有人议论说黄家的阿丑有才华,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于是对月英就上了心,很想那一日能和她切磋一下。”

香炉烟雾袅袅,大家随着诸葛亮的叙述,似乎回到了那个时候。

正当诸葛亮为了如何能见到黄月英,和她讨教一二的时候,黄承彦竟突然找到他,开门见山告诉他说家里有个丑女,黄头发黑皮肤,大家都叫她阿丑,不知道诸葛亮可有婚配,若无婚配,愿将小女许配于他。

诸葛亮没想到和黄月英的第一次见面竟是以终生大事为由,不过诸葛亮并未多想,只觉得若黄月英果然是才华横溢,容貌无甚关系。如此,便爽快的答应了黄承彦,开始着手操办婚礼的事情。

其实以诸葛亮的内心考量是,就算黄月英丑也没什么关系,以后若生了孩子,一半随他也不用担心相貌,更何况,当时虽然他胸怀抱负,可是却也做好怀才不遇老死隆中的想法,就算真的择了一个丑妇,未来的日子夫妻一同务农、采桑树下,也是他所倾心的的生活。

一切的新开始都来自于新婚的洞房花烛夜,没想到临洞房了黄月英竟然给他出来难题,并让随嫁丫头们堵住门口,告诉诸葛亮若不能一一解破,便不能进房。

才子自当不是自己随便说说便能冠上的名号,诸葛亮不过一炷香的时辰便将难题全部解答,如此,也终于让他见到子自己妻子的真面目。

我抬头向窗外望去,外面已不知何时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

第47章

深秋的雨格外凉,更添几分萧瑟;我因衣着单薄;竟有些畏冷

诸葛亮和黄月英自是因为洞房花烛夜;而情比金坚;又因黄月英才华与美貌并存;更觉自己应好好对待爱妻。

我朝曹丕身边靠靠,以此来御寒;笑他:“若妹妹真如黄承彦黄伯父所说,你可会对妹妹如此相待?”

“自然的;亮平生只有一个夙愿,便是愿得一人,白首不离。婉贞便是亮夙愿所在。”他捏盏喝茶;模样悠闲。

我看看曹丕,问道:“听说你们二人彻夜相谈,谈些什么了?”

曹丕也端起茶杯小饮一口,“益州田地虽多,却多丘陵、山地,诸葛兄此前一直在研究,正打算做一个可以像马一样可以驼货物,又能像牛那样肚子大,里面可以存放水桶的东西。”

“哦?竟有这种东西?”一直沉默在一边的墨竹颇有兴趣的插言。

诸葛亮目光灼灼,停在墨竹身上,“白公子似乎对木牛流马很感兴趣。”

“我之前就听闻,胡楼口镇黄承彦善布阵、黄承彦之女善发明,且在家中研制的木狗、木鸡非常逼真,一直倾佩不已。”这次倒是换墨竹目光灼灼的看着黄月英了。

反观诸葛亮,对于墨竹的视而不见倒显得相当大度,和曹丕二人继续聊起来。

黄月英起身,笑道:“我比起我的夫君,可是小巫大巫,天下才华十分,曹子建占四分,我夫君占四分,剩下两分天下人平分了。”

这话一出口,我一怔,发现曹丕和诸葛亮的谈话戛然而止,诸葛亮笑了笑,“婉贞她才气不比我差,不过说来,那曹子建确然是个难得的才子。”

气氛本来很是和谐,这时竟有些压抑感,我偷偷瞄向曹丕,却见他握着茶杯的手因为用力,骨节泛白,脸上却依然挂着浅笑,“据说他三岁能诗四岁能赋,却是个才子。”

“听闻你们两日一直在一起,不过我倒真真是好奇那木牛流马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可否带着我也去观看观看?”我赶忙将话题拉开,虽知道曹丕并非是以一胸狭隘之人,但是一路上所遭遇的种种,矛头都在指向曹植,我定然不会以为曹丕因为曹植有才华而心生嫉妒,但这个话题在现在看来的确不是一个好话题。

诸葛亮摇摇羽扇,“嗯,无妨,本来这木牛流马也还有许多不妥之处,孔明倒真想多听听一些建议再进行改造。”

我含笑额首,扶着曹丕站起。

如此一行人便由诸葛亮带着前去后院工坊。绕过长廊远远便看见那工坊的门口左右各吊着一只鸟笼,看那鸟儿模样,我与墨竹互相交换个眼神,确信虽然那鸟儿体型大了些,确确然是黎鸦不假。

黎鸦在古时便是用来侦查与追踪的鸟类,但是如今幸存的黎鸦多为被人饲养,再无野生的,墨竹的黎鸦是家族一只饲养之物,诸葛亮这里的黎鸦便说明了在巴蜀之地,必然也存在于隐世高人。

不过多时,一行人已经立于工坊朱色门前,我特特表现出被那两只黎鸦吸引的模样,道:“这鸟是乌鸦么?我真是头一次见体型这般大的乌鸦,不过侯爷为什么要养这样的两只乌鸦呢?我看着真是喜欢,不知道侯爷能否割爱赠我一只?”

诸葛亮呵呵一笑,“此乃黎鸦,是一种观赏用的鸟,不过这两只是绝种了,又是思远的爱鸟,我就做不了主把它送人了。”

看来这诸葛亮果然是非常谨慎之人,说来也并不奇怪,想当初竟能说动孙权联合刘备胜了那赤壁一战,自然是有大智慧的人,我点点头,“不知思远是…”

黄月英接过话,“那是我们的儿子,不过今日不在府中,已经去学堂读书了。”

正欲回话,曹丕开口道:“你不是想看看木牛流马,怎么又对这两只鸟感兴趣了?怎么看都是两只普通的鸟,过几日茶叶采办好后,我便让九二和九三去打听看哪有卖的,买给你便是。”

我心里叹悠悠,子桓啊子桓,那哪里是两只普通的鸟了?若是我们离开后这鸟便跟上来,只怕大家都要命不久矣。抬头看看他,也不好败了大家兴致,附和道:“九二和九三连个茶叶都采办不好……”说罢幽怨的看他一眼径自向坊中走去。

这工坊外面看倒无甚特别,内里却是大有乾坤,摆在当中的好像是未完成的弓弩,但这弓弩大的几乎要四五个士兵才能搬动,看模样像是快要完工了。右边摆着的是一些杂乱无章的铜和木板,看不出是要做些什么。左边则是已经成型的,像牛却又不像牛,像马却也不像马的东西,我猜想这便是木牛流马了。

墨竹停在那堆杂乱无章的铜和木板面前,一脸深思。曹丕与诸葛亮站在我后面一边讲解,“这就是孔明兄发明的木牛流马了。这个,这个夫人你可得好好看看,蜀国以后灌溉农田可是全要倚仗这东西了。”

诸葛亮微笑着点点头,走过来给我讲说,“这里是头部,头部设有可以拉动的绳线,通过拉动绳线设置在木牛流马体内连接在一起的活动木头就会控制四肢蹄子,这样就能让木牛流马运动了。像肚子这里,至少可以存放五六桶水,这样一次灌溉就可以省掉大部分人力了。”

我从他卸开的木牛流马肚子上的木板向里望去,那是一根根链接在一起的木头,边缘部分全部用铁皮包住,看上去很是结实。在头部的绳子一拉,木头的链接处便会活动起来,木牛流马的腿便能前行。

果然是个军事奇才,这种东西幸而是运用在农田灌溉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