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多才的艾迪丝是骄傲的,她有些骄傲有些好奇地打量眼前的这个文质彬彬,一脸温柔的中国男子,温和一笑:“你好,我是艾迪丝。我会尽快帮你熟悉美国的生活的。”
就这样开始了两人的交往,艾迪丝的知性、独立、理性、博学多才深深地吸引着胡适,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这个初到美国的中国小青年。
在往后的交往中,胡适为艾迪丝的风采才华深深折服,并在日记里写道:“女士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肩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惟一人耳!”
有情人难成眷属,尽管两人心心相印,在精神上唯一能彼此共鸣,但毕业后还是不得不分离,每年只能靠寥寥几封信来寄托相思。
艾迪丝的出现让胡适不能自已,抱着这具温热的身体,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好像两个灵魂在共鸣、颤抖。
胡适心里感慨万千:正这个是个大自己几岁的美国女人引导自己成为一个自信理想,成熟有思想的男人。
咳咳!
良久,两人恋恋不舍地松开,稍稍冷静一下。胡适有些心虚地看了看门外,见没人,静悄悄的,心里偷偷地舒了口气,顺手把门关上。
“呵呵。胡,你还是那么谨慎细微。”艾迪丝微笑道,一双美目贪婪地凝视胡适。
再次见面,这个男人更成熟了,也更有成就感了,他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思想界的重要人物了。
艾迪丝的眼里多了些骄傲。刚才胡适的表现让她很满意,这个男人还是属于她的,至少在精神上是。
“艾迪丝,你,怎么来了?”胡适惊讶道。
“想你了,忍不住就过来了。没打扰你吧?”艾迪丝俏皮一笑,毫不掩饰眼中的火辣。
这美国妹子还是那么直接豪爽,还有热情依旧。胡适讪然一笑,样子有些害羞。“呵呵。真让我惊喜,感觉就像梦一样。”
“这次,我们全家都过来了,现在就住在一个朋友家。”
艾迪丝笑着道。
“威廉姆斯教授和夫人也来了?我要去拜访他们。”胡适道。
住在威廉姆斯教授家里的那段日子,他得到了威廉姆斯家庭的很多帮助,每个成员都热情地帮助他。
“嗯。他们也想念你了。我们都为你取得的成就骄傲。”艾迪丝欣赏地看着胡适,心道:
这个男人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改变了这个千年国家的传统,让这个国家在文化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他也成为最有名气的学者。
艾迪丝一直关注着胡适,胡适取得的每个成绩她都记在心里,并且从心底分享他的成就。
胡适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心里有些激动,新文化运动的突破的确值得骄傲,但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改变还远远不够。
想到这个国家的局面,他心底的一丝骄傲马上就荡然无存,反而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不少。
“对了,你们这么突然来上海?”胡适问道。
“我们是经过这里的,在上海休息几天后,我们就继续坐船去南华。”艾迪丝解释道,看着胡适憔悴的脸,她心痛不已,“你还好吗?我想听听你的情况,听说,你病了?”
“是生了场病,我向学校请了一年假。不过现在现在好多了,正好有朋友在这里工作,我闲着就过来帮帮忙。”
胡适心里一暖,要是艾迪丝晚来一天,他可能要去杭州休养了。不过,艾迪丝的到来让胡适的心有些激动,让他隐隐觉得自己的形成要变动了。
“我知道街口有见咖啡馆不错,我们去那坐吧!”胡适提议道。
“好!”
别后诉衷情,心中有太多的思念要倾述,在附近的咖啡馆里,两人度过了愉快的一天。浓郁的咖啡香味,萦绕在彼此心中淡淡的温馨,在心里久久不去。
看着胡适成熟温雅的脸庞艾迪丝甜甜一笑。她已经三十几岁了,保养得很好,还是那么嫩白剔透。不过至今未婚,主要是因为没人能像像他这样触碰自己的灵魂。
“这种咖啡味道真棒!我好像从来没喝过。”艾迪丝赞道。
“这是上海最新流行的苏门答腊咖啡,味道独特,我来这里一次,就记住了。”胡适解释道。
“苏门答腊?那就是南华了。没想到那里竟然有如此美妙的咖啡。”艾迪丝笑道。
对于威廉姆斯一家要去南华,胡适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你们这么想到要去南华呢?”
“你离开美国后,我爸爸就转到洛杉矶的威廉大学任职,他对地质很感兴趣,不久前威廉大学派出部分教师到南华分校,我爸爸是其中一个。
同时他还接受石油公司的委托,研究一个在苏门答腊岛上的地质项目。我也跟着来了,我想南华距离你比较近。”
艾迪丝有些动情道,隔着他太平洋思想一个人实在太不容易了,每次只有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或者偶尔的一封信才能让她疯狂的思念能稍稍遏制。
他有他的生活,她不想搅乱他,只是当爸爸威廉姆斯教授考虑是否要去南华的时候,她马上就施加了肯定的影响。嗯,哪怕见一面也好!
“是这样啊?”胡适小小地惊讶道。
“最近南华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经常都能碰到南华的广告,不少人都移民南华了,包括工人、学者。感觉就像欧洲人不停地跑到纽约一样。”
胡适笑道。在纽约的时候,两人曾经度过了一年毕生难忘的日子。
“这样我的旅行肯定会很精彩了,请说那里风光秀丽,或许到了南华我可以写个专栏或者去学校去教书一段时间也不错。”艾迪丝笑道。
“要不,你也去吧!就当旅行,或者陪陪我也行,反正你现在也在休假。”艾迪丝期待道,一双美目流露出浓浓的不舍让胡适心里一柔,顺势点头。
“太好了,我们又可以在一起了,至少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讨论彼此关心的问题。知道吗,短短几年,这个世界完全变了样。”
艾迪丝兴奋道。
在精神上,两人有很多共鸣,她很喜欢这种和胡适相互讨论的交往方式,超越*,超越婚姻,淡淡的,有种摄人心魄的力量。
日落黄昏,给整座城市笼罩上朦胧的美,让人心醉,仿佛康奈尔大学的校园黄昏小道。
“哎呀!我忘记通知宋女士了,她可能在等我了。”艾迪丝突然惊讶道。
两人回到商务印书馆,果然看见门口停着一辆气派的汽车。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宋美龄女士,她是个让人佩服的女性,在商业和社会慈善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这位是我的朋友胡适先生,他是个大才子。”
艾迪丝笑道,有些骄傲地看着胡适。
“胡先生,你好!一直都想认识你呢!没想到你竟然是艾迪丝的朋友,真是太好了。”
宋美龄笑道,目光落在艾迪丝微微泛红的脸上,又看了看脸色有些拘谨的胡适,若有所思。
“宋小姐,你好。我也听说过你的名字,可谓新女性的代表啊。”胡适微笑道。
看着光彩照人的宋美龄,他心里暗暗警惕,因为这个女人很不简单,他那在商务印书馆的朋友还告诉胡适,这个宋美龄还是商务印书馆的幕后老板之一,而且在上海报界有很强大的实力。
别人不敢报道的新闻,她旗下的《大公报》就悍然不惧地报道出来,哪怕是政府或者上海青帮也没少受她的报纸的批评。
而这个女人照样活得好好的,半根汗毛也没掉,在上海,她是个人物!
胡适是学者,不是呆子,见宋美龄和威廉姆斯一家交好,马上联想到,这个女人应该能南华的关系很近。
“晚上我们为威廉姆斯教授一家接风洗尘,胡先生,上车吧!”宋美龄的语气有种不容拒绝的气势,她说完不等胡适拒绝,一屁股坐进车里,女强人的风范表露无疑。
在威廉庄园,胡适见到了威廉姆斯夫妇,众人一番寒暄。
“宋,这里真是太美了,像个梦幻宫殿似的。”艾迪丝参观威廉花园,兴奋道。胡适跟在身旁,一向注重精神享受的他也不得不认同艾迪丝的话。
“房子是我朋友的。他们去了南华了,空了下来,希望你们住得满意。呵呵,这里有足够的客房,你们可以随意挑选,有事吩咐管家就可以了。”宋美龄道。
“真是太遗憾了。我还想谢谢主人呢。”艾迪丝遗憾道。
“没关系。等你去了南华后,很快就可以和他们见面了,他们都是非常慷慨的人。”宋美龄笑道。她热情地带艾迪丝参观一圈后,就回家了,留下胡适是威廉姆斯一家。
少了宋美龄这个电灯泡,艾迪丝两人心里轻松多了,经过楼下舞厅的时候,艾迪丝笑问道:“胡,你不要邀请我跳舞吗?”
“当然。”
美酒、音乐,还有庄园里那个小而精致的图书馆让胡适和威廉一家度过了美好的几天。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让人不能自拔。
几天后,威廉姆斯一家从上海出发,下南洋,船上多了个尊贵的客人。
第144章少说多做
南华,占地开阔,的司徒山庄经过紧张施工,已经有几分“雕镂玉砌,古色古典,建筑成群”的模样了。
这是一座司徒南准备打造的江南园林风格的庄园。在一间精致的竹屋里,林一民笑着把从上海发来的电报递给司徒南道:“宋小姐真有本事,我好不容易又送礼又说尽好话才把章太炎大师忽悠下南洋,她轻轻的,使个美人计就把胡大才子迷到南洋来了。”
“胡适和艾迪丝?威廉姆斯?”司徒南微微一愣,想起胡适和艾迪丝?威廉姆斯之间的韵事,不由得摇摇头,觉得有些可惜。
要说这个时代,真正让司徒南佩服的文人极少,就算大名鼎鼎的章太炎在司徒南眼里也只是觉得那个“章疯子”对南华的文化发展很有用而已,对章本人,司徒南自然也欣赏他的才学和风骨,但不会引起心底的共鸣。
但对于胡适,司徒南心里有种特别的感觉,很喜欢胡适提倡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的做法,觉得他是个实在人。
书生意气必不可少,在这个时代也是最廉价的,因为喊几句漂亮的口号不是太难的事。
南华更需要的是真真正正、踏踏实实,耐性做人做事的人,工业建设更需要埋头苦干,不抱怨不气馁,不轻易改弦易辙,认准目标就坚定前进。
这方面,中国人吃了太多亏,很多事情开了个好头却经常半途而废,让人惋惜。
胡适是个非常务实的人,受他的导师杜威影响,他的一生都实践着实用主义哲学:踏实耐性,不喊空大话,不偏激,这样的人才才称得上司徒南心中的大家风范!
“少爷,你好像对他很感兴趣?”林一民笑问道。
“嗯。胡适百年难遇,他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他的气质和南华非常相符!”
司徒南赞道,心里有些期待。要不是当初在美国的时候太忙,他早有心思去认识胡适了。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林一民有些惊讶,还是第一次听司徒南如此高地评价一个人,而且还是文人。
司徒南笑笑,不再解释,只留下一句“胡适来了,安排见个面”就出去打猎了。??????
为了欢迎章太炎和徐家兄弟到来,吕碧成在家中为他们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洗尘宴会。
身兼两职的伍连德也出席了宴会,热烈欢迎章太炎他们的到来。
“章老,真是不巧啊。刚不久,司徒美登总理就带着考察团出访了,其他人也忙得不可开交,有什么怠慢之处,请多多谅解啊!”
伍连德恳切道。
教育部对章太炎可是非常重视,章太炎在国内也是可以直接跟总统面谈的人,因此在面子上一定不能让他感觉呗冷落。
“伍先生别这样说,我就一个闲人,有些好奇,就来南华走走看看而已。南华能派出大使团出访,真让人刮目相看啊。”章太炎感叹道。
在伍连德没来之前,吕碧成就把南华的事情跟他简单介绍了,他知道现在南华缺人,一边要建设工业,一边要完善国家政权,一群新丁一下子要管理偌大的国家,着实不容易。
没有见到司徒美登,章太炎心里有些遗憾,不过通过吕碧成他也可以知道南华的很多情况。
“章先生,南华现在缺少人才啊,想到国家的未来都压在我肩上,我压力大啊。”伍连德倒苦水道。
现在南华的资源大量地向工业建设倾斜,本来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跑到工地或者各种建设规划单位,留给教育系统的人才就少了。
现在伍连德手里除了钱,手里也没人才,他恳切道:“希望章先生能在南华多留些日子,有很多教育的问题我要请教你呢。同时呢,我希望你号召一些学者教师到南华来,就算不是名师大家,普通的教师也行,总之多多益善。”
“是啊!大学问家不容易请得动,但他们朋友、学生却很适合南华。南华需要大量的中小学教师,只要识字,懂得一些基础原理就可以了。”吕碧成插嘴道。
对南华而言,一个名师大家还不如100小学老师重要。一个大师可以培养出若干个专家学者。
一个小学老师一年可以培养几十上百人未来国家建设的工人,而数量庞大的工人才是南华工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
所以,南华刚刚通过了一项4年义务教育法案,所有华人孩子都要接受四年的义务教育,争取在十年内扫除文盲。
这一举措也汇集亚齐、巴塔克等地少数民族,同时也包括人口众多的爪哇、巽他族等族土著,不过名额有限制。
就算如此,仍然有不少开明的爪哇土著把他们孩子送进学校接受教育,特别在城市里,那些已经慢慢地在南华工业建设中收益的土著更是热情高涨。对他们而已,上华语学校和以前上荷兰语学校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唯一的差别可能就是现在上学可以免费,毕业后容易在华人老板的工厂、农场找到一份好工作,甚至可以去政府上班。
章太炎看了一唱一和的伍连德和吕碧成,想了一下,明白他们的意思,他点点头,笑道:“没问题,我这几年在全国各地讲学,跟各地的院校都有联系,出面号召国内的青年到南华支援这里同胞的教育自然没问题。”
“那真是谢谢章先生了。”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