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奸雄天下- 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霸突鲁安答!”忽必烈洪亮的声音,已经从大帐外面传了进来,然后就见幕帘再次被挑起,一个庞大的蒙古汉子已经出现在了霸突鲁面前。

霸突鲁还未曾反应过来,忽必烈就径自走到一张胡床那里坐了下来,见霸突鲁想要跪拜,便很豪气的一挥手:“不必跪了!还是说正经事儿吧。霸突鲁安答,你手里还有多少人?李璮那贼又有多少?”

才站了一半的霸突鲁又缓缓坐了下去,哦了一声道:“回禀大汗,属下被李坛打败了,五个万人队的兵马,现在只剩下两万四五千勇士了……”

“只剩两万四五千?昨天还有两万八千啊,难道你又和李坛打了一仗?”

“不是和李贼打的,而是汪德臣那个逆贼叛了!足足带走了三千人,都的汪家的精锐!”

“原来如此,”忽必烈摇摇头,“汉人嘛,终究不可靠。回头屠了巩昌汪家就是!”

“李璮的兵可能有十万了!”

“十万?这是太原城里所有的伪唐军?”

霸突鲁焦躁道:“不是太原的,就是李璮带到娘子关的……连营数十里,声势浩大啊!”

“怎会那么多?”忽必烈一愣,他也有细作,当然知道李璮有多少本钱。

霸突鲁苦笑:“还不是山西这里的一钱汉纷纷归附?李璮的兵刚出太原的时候最多五万,现在……估摸有十万了!”

“无妨,十万乌合之众罢了,”忽必烈笑着摇摇头,“朕带来五万大军,合上你的兵一共七万五千,就在井陉关前与李贼会战!”

“那陈贼……”

“往顺德路去了,”忽必烈一笑,“估计那贼还不知道太原之战的结果,否则他只需守真定城,大蒙古就要失去中原了。”

如果陈德兴留守真定城,忽必烈无论如何不敢往井陉关而来。而霸突鲁腹背受敌,两万几千蒙古大军就丢干净了——这样忽必烈挥军入中原的战略就算彻底破产,丢了山西、河北、燕云,还损失了五万蒙古大军。虽然在河南抢了些地盘,但是靠余下的十几万蒙古军肯定挡不住李璮、陈德兴还有一堆北地汉侯和南朝藩镇的围攻。

看着霸突鲁僵硬的神色,忽必烈畅快大笑道:“看来天命还在朕这一边,朕是真命天子!李璮、陈德兴如此优势,竟然也不能一举将朕击破,待朕铲灭李璮,陈德兴就孤掌难鸣,也不难收拾掉。”

霸突鲁被忽必烈这么一鼓舞,仿佛也有了点信心,望着忽必烈道:“明日可能就要决战了,大汗有何谋划布置?”

忽必烈半闭眼睛,仿佛在仔细思索,过了半晌,才认真地道:“汉人的兵法说:以正合,以奇胜。朕的五万大军至此,已经是用奇了,明日一役便以正合,以正胜吧!只要朕的大纛出现在井陉关前,李璮的十万乌合必将不战而溃!”

……

夜间山风掠过,将无数篝火吹得缭乱,火光照耀着成千上万的大唐战士面孔上,一片光影晃动。

这些或年轻或年长的汉家武士,刚刚饱餐一顿,人人都满怀憧憬,不仅是因为胡虏压迫华夏的年月很快就要过去了,还因为他们这些人很快就将是大唐的复国功臣,等到这一战打完,就该封士爵,受田庄,与国同休了——这可是自古以来的普通战士都不敢想的犒赏!

中国人虽然讲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这句名言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平民匹夫追随明主去开国兴邦,所求的就是成为王侯将相的那一丝机会!就和承平时候的读书人一样,求的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那么一丝机会。

至于在乱世中当不上王侯将相,在承平时中不了进士的那万万千千的战士和读书人怎么办?

为战士的,就是那一将功成后的万骨枯?为书生的,就是后世文豪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现在陈德兴给万万千千参与这个大时代的汉家战士一种几乎人人有份的奖励方式,封士赐田!而不是去遥望难以企及的将相王侯。

有了这个“封士赐田”的奖励,这大明也好大唐也罢,都算是走上军国主义不归路了——陈德兴弄出来的士爵制其实就是王与大兵共天下,和沙俄和帝德差不多。一代大帝在的时候还好,不在了那就是军队拥有国家了……

身为一个具有后世眼光的穿越者,陈德兴并没有选用最完善,最先进,最公平,最有利于长期发展的制度来改造中国。而是无所不用其极,将一切能够激励战士意志的猛药都加了倍的给这个垂死挣扎的民族服用下去了,已经到了完全不顾将来的地步!

不过眼下,汉家武士的斗志,的确被激励到了最高!哪怕只是山寨了“陈德兴军国主义”的东唐的战士们,此刻也都红着眼睛在等待决战!

李璮所在的大营周遭,此刻燃起了更多的火炬和篝火,将半边天空映照得通红。

火光之下,就能看见一排排的三弓床弩和一堆堆的天雷箭,还有床弩周围忙碌备战的唐军炮军士卒的身影!

而营寨之中,更能看见唐军大队大队的人马,结成队列,出营向东而去。行军队列燃起的火炬,在山间道路中犹如一条火龙一般,盘旋舞动,舒张着爪牙!

这些士兵都是前往井陉关下列阵备战的,李璮的大军驻扎在娘子关以西的绵蔓河两岸,连营下了二三十里,李璮本人的大营则距离娘子关最近,离开预设的战场井陉关前最远。因此方才半夜,大军就要开拔了。

大队人马井井有条,哪怕是夜间开拔,也无多少紊乱。现在开向战场的,显然就是一支士气高昂,训练有素的精锐!只是比起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陈家士爵军、八旗军,他们还不够强大。而在明日一役中,他们面对的敌人,却强大的有点超过李璮的预计了。

“这是绵蔓河,这是甘陶河,”井陉关内,忽必烈敲击着羊皮地图,对周围的蒙古将领说,“高祖三年,汉将韩信便在绵蔓河边背水一战,击败了兵力超过其几倍的赵军。

而如今,朕也要来一个背水而战。出动一万怯薛军,换上寻常军将的皮盔,在柳叶铁甲外罩上皮袍,打上霸突鲁所部的旗号,再合上忽鲁歹的左翼第四万人队(忽必烈带来的生力军)。一定能引李璮用精锐来猛攻,等到他的精锐力气耗尽,朕再打出九斿白纛,投入全部大军反攻,必定可以大败李璮。因为李璮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多是乌合,就是他的精锐,也比不上陈贼的士爵、八旗,只要猛挫其锋,定然可以大获全胜!”

忽必烈站了起来,绷着嘴角冷冷地看着满帐篷肃然的军官,他抬首向天:“成吉思汗正在长生天上注视着我们……大蒙古国的命运,就看明日之一搏了!”

第473章变数起?

天色已明,晨风舞动。山野之间一夜的湿气在天亮的时候已经慢慢升了起来,仿佛就是一层薄薄的雾气。偶尔一两声鸟兽啼鸣,却让这个清晨显得更加静谧。

而无数把凝结着清晨露水的战刀长枪,就在绵蔓河以西的平地上闪动!

李璮的大军在昨晚就纷纷离开营地开了上来,天色未亮就开始布列战阵。现在已经在绵蔓河西五里的平地上展开了十里长的阵列,摆在中间的是李璮的嫡系大唐府兵,依附李璮的各路豪强则分列左右。总兵力约有八万之众!密密麻麻的,仿佛一直延伸到天边。

而同他们对阵的,则是背绵蔓河而列阵的两万蒙古军。一半穿着皮盔皮甲,队形尚算整齐;而另外一半似乎连甲都没有,只戴了顶皮盔,队形也散漫的很。不过最让人感到诧异的是这两个蒙古万人队居然没有骑马!

蒙古人居然不骑马就上战场了!当然不是没有马,虽然在这场南下行动中他们的马倒毙极多,但还没有到无马可起的地步。他们选择步战的原因,是李璮军中的天雷箭总是惊扰战马——蒙古人的马还不适应硝烟弥漫的战场,因为它们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

让战马适应爆炸声和烟火,是需要花钱的!而忽必烈还没有阔气到花个上百万贯去购买炮仗训练战马。目前在唐宋元明四国之中,只有北明的战马让炮仗调教过了——东唐西元都不舍得花钱,南宋根本没几匹战马,也就不麻烦了。

百数十架三弓床弩被推上了战场,其中约百架属于东唐军,余下的三四十架都是蒙古人的。

三弓床弩的边上,还竖起了一面面遮挡箭簇的旁牌。防守的蒙古人还在旁牌前面放置了不少草草扎成的鹿砦拒马。

天雷箭已经装好,一条条引线已经点燃。随着指挥炮军的军官猛地挥动手中的红旗,大喝一声:“发!”每一架三弓弩都弹射出了天雷箭!

双方的三弓床弩相聚不过两里开外,在这个距离上发射天雷箭要命中人体是很难的,但是轰击阵列却是一打一个准!好在两边的炮兵都没有什么经验,不知道在这个距离上轰击步骑方阵比轰击对方炮兵阵地划算多了——其实陈德兴也不知道这个理儿,他到底不是后世学军事出生的,不知道十六世纪、十七世纪精确度不佳欧洲炮兵就是这么玩儿的。

轰轰轰!

两边的炮兵阵地上面,突然就升起一团团的烟柱,各个姿态不同地直升上天。烟柱起先还是一团团升起,到了后来就是一排排的几乎同时升起。

三弓床弩的零件,旁牌鹿砦的碎片,隐约还能看到人体给掀上了天空!不多时,数量处于劣势的蒙古人的三弓床弩就全都哑了火。战场上只剩下了属于唐军的七八十架三弓床弩再继续发射天雷箭了。而射击的目标,变成了绵蔓河岸边的蒙古军阵。蒙古人阵地很快被笼罩在蓝黑色的烟雾当中。火药的味道充斥在战场上,缓缓流动,让身处前线的蒙古战士有些喘不过气儿来了。

用三弓床弩进行的炮击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已经打出去一千多枚天雷箭。几乎打光了李璮从太原带来的天雷箭库存。当最后一次天雷箭齐射结束的时候。大队大队的唐军府兵已经开始冲锋了!这是他们在太原之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步兵应该在天雷箭制造出来的硝烟没有散开的时候发动冲锋。

忽必烈站在高处,瞪大了眼睛看着前方的交战,因为他站在高处,视线相当良好,没有被烟雾遮挡,所以将前方的战斗看得一清二楚。

这场战役,可以说让这位蒙古大汗大开眼界了——作战从天雷箭对轰开始,然后是借助火药爆燃的烟雾掩护步兵冲锋……很显然,李璮的脑子并不笨,还是非常善于总结经验的。

唐军的第一波攻势非常迅猛,站在高处俯瞰,人群已经不是在涌动,而是在倾泻而下!皮甲持锐的大唐府兵,山崩一般的冲过来——他们并没有形成严密的阵形,而是在冲锋中散乱起来,一群群的向前!唐军的下级军官都站在队首,举着唐式大横刀引领着士兵前进,无数的长枪在晨光照耀下起伏着向前。整个战场,几乎都被士兵塞满!声嘶力竭的呐喊声音传来,忽必烈听不清他们在吼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唐军精锐的士气高昂。

忽必烈突然意识到,李璮开创的这个东唐,并不是一个没落王朝,而是如朝霞般初升新兴的国家!而且已经打出了一点气势,上上下下正是志气高昂的时候儿。和南边那个宋国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怪不得霸突鲁会被唐军打得惨败,之前自己太过轻敌了。

不过今天,这场交战的胜利,还是属于大蒙古的!

……

李璮这时也立马站在高处,举着单筒望远镜,目不转睛地看着战场。

今天的进攻几乎是一锤子买卖,第一波攻势就投入了羽林军和金吾卫的一万两千人去冲击蒙古军左翼那些“无甲”的步兵。同时,还出动了领军卫的八千人去冲蒙古军右翼,以牵制那些有甲的蒙古人。

因为在李璮看来,那些新附而来的山西豪强的人马是不能打硬仗的,顶天就是打个顺风仗——这些军将必须要好生整理,训练,装备,再分配土地,使之拥有一定财力之后,才能成为真正的战兵(战兵当然要有财力,秦锐士、魏武卒、隋唐府兵,都是有经济基础的,倒是明朝中后期的军户大多破产成了穷光蛋)。不过现在,只能让他们跟着大唐府兵背后。

冲锋的距离不过几百步(相当于1000米),战场上的硝烟还没有散尽,冲撞便在战线各处上演了。可能是由于硝烟遮挡了视线,蒙古人的弓箭没有显示出什么威力,只是胡乱抛射了几阵箭雨。

“杀鞑子,杀鞑子啦!”

大唐府兵呐喊着,无数根夹钢长枪组成的长枪从林一样的阵线,猛地就冲撞上蒙古人的战阵!虽然不是骑兵冲阵,但是高速运动的步兵加上长枪同样拥有不差的冲力。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李璮的士兵为了赶在硝烟散尽前冲击蒙古军阵,跑得太快,加速太早,以至于阵形散乱无法维持了。

“长生天保佑蒙古人!”

与此同时,仿佛用尽浑身气力才发出的呐喊声同样在蒙古军阵中响起。然后就是一阵阵猛烈的铁器和兵刃碰撞的声音……

“守住了!”

“竟然没有突破?难道是背水一战的效果?”

随着一阵山风吹散了弥漫战场的硝烟,忽必烈和李璮同时看清楚了战场上的形势。

那些看似散乱,“没有披甲”的蒙古人,居然顶住了唐军精锐的冲击!只是稍稍向后退了几步,然后就在一阵“长生天保佑蒙古人”的呐喊声中止住了后退的脚步!

血腥的战斗随即展开,双方碰撞在一起,扭打成一团。兵刃刺入人体的擦擦擦擦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不断响起,双方的士兵不断倒下,人命仿佛被要钱一般的互相消耗着。在兵器碰撞,刀枪入肉和垂死惨叫中夹杂着的,还有刀刃枪尖在铠甲上滑过的刺耳声音。

战了总有一个多时辰,身处第一线的大唐府兵已经发现不对了。不少蒙古人的皮袍子已经被利刃割开,露出了里面的柳叶铁甲——这是一种由掠自西夏的匠户打造的冷锻甲!不但极难打造,而且还需要质量极佳的铁料(应该是一种低碳钢,不含硫磷,因而可以冷锻,而冷锻的过程可以让铁片的质地更加紧密,又不会造成铁片中的碳被氧化)不加热烧红,生生锻打而成!每一副都价值数百贯,曾经是世界上最好的甲(现在是北明军的钢甲最好)。

即使在大蒙古国,也只有护卫大汗的怯薛军能装备得起真正的冷锻柳叶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