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三姐儿就是其中的一人。
她正在准备天道书院的入学考试!
原来桃花岛上也有天道教的道人,他们是墨影娘安排来的,目的是传教和招募新道人——影娘已经受够了那些字都认不得一箩筐的低素质神棍了,这些家伙对天道教的理解就是跳大神!有的家伙还冷不丁来个什么太一神附体,口吐白沫,胡言乱语,最后被人抓住吊起来打。如果不是天道教在大明土地上没有审判权,墨影娘都有烧人的冲动了。
所以天道教的道人们就来了文化人扎堆的桃花岛,还带来了许多天道教三经和入门级的数理化教科书。
而杜十三姐儿就向这些道人要了天道教三经和数理化教科书在自学。准备申请流放辽东省——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去印度、南番或新大陆,他们还可以申请去北方地,不过每个省的名额都有限——然后去考明都天道书院。
可没想到,她的想法被老爹杜闻给发现了。
第655章新生
“大人,女儿没有错!”
在一间破的四面漏风的茅屋里面,正有一场家人间的争吵在上演着。
杜闻杜老秀才怒气冲冲,几乎全白了的胡子在轻轻颤抖,这是让他的宝贝女儿给气的。
一个容貌端庄秀丽,脸架子和奸臣贾似道有几分神似的中年妇人,则坐在一条板凳上捂着脸哭泣。在她身边摆了张桌子,桌子上面只有些糙米饭,一点野菜,一碗海带,还有一条大黄鱼——这就是一家四口的年夜饭了。
杜闻的小儿子则目光定定地看着那条鱼,一个劲儿咽着唾沫。身为义门子弟,他的生活其实算不上富裕(如果杜闻是官身的话,那家里面的生活就非常富裕了),但总归是衣食无忧。鱼肉荤腥也时常能够吃到的。
可是自打到了桃花岛,那可真是食不果腹了。明军只给了他们发了糙米、盐和一些海带,连油都没有给,更别说是鱼和肉了。这样的荤腥,杜闻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吃到了。今天因为是年三十,看管桃花岛的大明海军发了善心,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些盐腌的黄鱼,一户发了一条。杜十三姐还特意要了条大的——这丫头脸皮厚,和男人说话不脸红,长得又漂亮,自然能从那些士爵兵那里得到些好处了。
而杜十三姐儿,这会儿则把几本天道教的书紧紧抱在怀里,俏丽的脸庞上赫然就是一个巴掌印,看来杜老秀才是真打啊!
老秀才咆哮着道:“还不把这些大逆不道的禁书都去烧了!”
“不能烧!”杜十三姐儿把这几本书抱得更紧了,这是她的宝贝,也是她的希望。
女孩子是很聪明的,天道教三经已经吃透了,虽然不能一字不漏的背出来,但是其中的大意和重要内容,她都牢记在心。至于一本名叫《数理化入门合集》(这是考天道书院的自习教材)的书,她已经读懂了三分之一,再有两个月应该就能学通了。到时候,她就能去考天道书院!至少能考进最容易考的天道系……两年毕业,只要考试得个优等,就是蓝衣道姑了。可以去主持一间小小的天道观,还可以去天道教开办的童子书院当院长。
在女孩子看来,这就是杜家人的一条出路!
杜家的子弟都是读书人,种地放牧就别想了。而且又是“罪徒”,身份明摆着,肯定不能考个小官来做。那么到了流放地后怎么活下去?
做买卖?杜家人有多少本钱,又懂多少生意经?
当兵?杜家的那些人有这样的力气吗?
女孩子想来想去,最后发现,如果她不想去北地的青楼里面卖笑的话,也就只有去混天道教了!天道教明显不排斥自己这样的“罪徒”,而且天道教还有女子的一席之地。
现在的首席天道使和日本大教方主持都是女子!虽然能得到这样的地位必然有非同一般的机遇,不是杜十三姐儿这样的身份敢想的。但是十三姐儿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做到小教方甚至中教方主持道人的。天道教的道人现在分成白衣天道使,紫衣道士,红衣道士,黑衣道士,蓝衣道人和青衣道人等六个级别。从黑衣道士开始就有资格小教方的主持,而从天道书院毕业的道人都一律得授蓝衣,就是说只要再上升一级就行了。
一个小教方的主持可就是一个县市天道教的一把手,至少能管几间道观和几所童子书院。虽然不是官,但是地位和权力同大宋的一县教谕相当甚至还略大一些!至于道人的薪俸和各项福利,杜十三姐也打听过了。天道教给道人们的待遇可不算低啊!
而且,天道教不禁道人结婚生子,自己说不定还能在教中得到一段美满姻缘……
杜十三姐儿已经退到了茅屋的门口,满眼泪花地看着自己的秀才老爹,“大人,女儿不孝,女儿想要好好活着,想要过好日子……天道教和天道书院就是女儿唯一的出头机会!”
杜老秀跺着脚咆哮,“邪教!邪教!我杜家人岂可和邪教为伍!”
“邪教?”杜十三姐儿仿佛是嘲讽地一笑,“这话儿您也就关起门来在家里面说说,敢去和外面的道人说么?敢去和外面的明军说么?”她冷笑一声,娇媚的面孔上露出了从来都没有过的认真,“大人,对如今的杜家来说,天道教就是以往的孔孟之道!杜家子弟若还想出人头地,就只能走天道教的路子!只有这一条路了!大人,女儿要好好活下去,所以女儿要去考天道书院!”
说完这话,女孩子头也不回的就冲了出去,一边哭着鼻子一边往桃花岛上的天道教道观奔去……
……
就在杜十三姐儿为了自己的幸福和前途,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的时候。在舟山岛上,却正在上演合家团圆的大戏。
这是陈德兴多年以来,第一次和自己的亲生父母一起度过这个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
早在十月底,陈淮清就带着自己的妻子、妾室、双修伴侣(就是那个天竺波罗家的空行母)和一大堆没有名分的家伎,还有一大堆儿女,乘坐着一艘六千石载重的超大号福船,从泉州府过来舟山岛了。
看到陈淮清日益庞大的姬妾队伍,陈德兴也有些无语,大概是之前四十年终日苦读的日子压抑久了,陈淮清自打六年前高中进士(文进士)后就开始纵情声色。府里面的姬妾歌女从无到有,越来越多。得到了达玛波罗空行母后,更仿佛喜欢上了胡姬,这回从泉州带来的女人里面,就有几个金发碧眼,身材婀娜的女人。这老头子几十年的修德,存天理灭人欲的道理已经到了精深的地步,可败坏起来却只是眨眼的功夫!
不过看老头子的身子骨仿佛还很硬朗,没有被酒色掏空的样子,看来这色老头并没有把打小苦练起来的武艺给扔了。既然如此,陈德兴也就懒得规劝亲爹要修身养性了。
“大人,两浙宣抚使的差遣,也只有麻烦您了。现在,泉州那边可放得下来么?”
就在陈淮清抵达的次日,也就是大年三十的上午。父子二人就在舟山行辕的书房里面关起门来议论起公务了。
现在虽然是战时,但年还是要过的。无论留守在舟山的军队,还是散布于两浙和闽粤战场上的大军,从今天开始直到正月十五,都不会有什么大任务了,除非宋军在年节中发动反攻。各部都会就地留守,训练量也降低到了维持作战本领不衰退的地步,侦察的范围也缩小到了明军控制区内。
此外,军队的火食也按照最高标准进行安排。负责军需的官员,早在十二月初就开始准备了,在辽东、辽中的冰天雪地中冻得硬邦邦的牛肉和牛肉用冰块覆盖着,整船整船的运到舟山和泉州——如今北地的经济虽然很不发达,工商百业和南方一比就只能用凋敝二字形容。
但是北地的食品却非常丰富——人少地多嘛,吃的自然就多了——基本没有挨饿的,肉类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便是普通的农民一个月也能吃上好几回油汪汪的红烧肉。若是士爵、八旗之家,顿顿开荤也不稀奇的。因此明军的伙食过去一直非常不错,这次南征却因为远离后方,且运输困难,让出征的将士们吃的差了一些。现在正好利用过年,让下面的将士们好好补一补。
不过这样好吃好喝的日子也就是年节的十几日而已。随着大量军户兵的加入,前线明军的肉食供应恐怕还得紧张上很长一段时间。
江南五路理论上都应该有不少军户兵的,不过眼下却只有两浙的六个县存在军户,每县大约三四千户,六县一共是两万多户。是户而不是口,两万多户下面大约有不到十五万口,另外还多达几十万的佃农(包括家属)将会被这两万多户军户地主所控制——现在还没有被控制,但是将来一定跑不了!哪怕法律上规定佃户有人身自由,他们也会因为欠下高利贷而变成实际上的农奴!人多地少下的佃租农业就是这德行……因为人多地少,地主自然处于优势,租子高、利钱重是肯定的。
同时,由于佃户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在无力承担租子和利息或急需要用钱的时候,他们的第一选择肯定不是把自己饿死或是卖儿卖女,而是增加债务,最后整个儿被债务淹没!
不过这对陈德兴来说却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他通过军户制控制了军户,也就间接控制了被军户地主控制的农民。这样他在把军户派遣去海外的时候,也就会有相当多的佃户被一起带走。而相比单个的军户,传承十几代人抱团的义门实在太强大了,不狠狠敲坏砸碎,是很难把他们整个儿移走的,这也是陈德兴非得和江南义门过不去的原因。
但是陈德兴的目的只是砸碎义门,并没有打算消灭每一个属于义门的成员。
这些人其实还是很有用的!这也是陈德兴把陈淮清从泉州招来的原因。
第656章红脸、白脸
桃花岛天道观。
这是一座大而简陋的天道观。因为桃花岛上没有什么常驻居民,几乎所有的住客都是临时的。无论是大明海军南洋舰队陆战一旅,还是被他们看守起来的近万江南义门成员,都只是暂时的住客。因而这座天道观也是暂时的。不过主持这所天道观的道姑却不是个寻常角色,她就是刚刚披上黑衣的“首席黑衣道姑”小爱——之所以有这样的绰号,是因为小爱的黑色道袍是陈德兴亲自披在她身上的!
而把小爱派到桃花岛上担任道观主持,其实也彰显了陈德兴还有墨影娘对“教化”江南义门子弟的重视程度。在陈德兴看来,江南义门子弟中的聪明人是很不少的。这种专门用来应付科举考试的义门制度,如果用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人工选种培育高智商学霸。
几乎所有的义门子就是为读书考试而生的,每个人都会异常刻苦地学习,最后能够脱颖而出考中进士的必然是智商较高的人。而且越是聪明往往越能在年轻力壮时中进士,这样他们留下子嗣机会也会远远大于其他义门子——义门子讲究先中进士后讨老婆,所以很多一辈子没有中进士的义门子最后都没有娶上老婆……
所以江南义门就是个聪明人云集的地方!同样出身义门的陈德兴本人是深有体会的。因为他的灵魂很深刻地感受到了“聪明”二字的含义。譬如这一世他有超强的记忆力,几乎过目不忘。
但同时他也深刻地理解到了“高智低能”是怎么一回事儿!
因而陈德兴现在需要解放的,不仅是被义门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还有义门学霸们的思想。
而解放聪明人思想的办法,自然是孟子的办法: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穷则思变……对,就是穷则思变——穷了,思想就会变化!
从白富美变成了白穷美的杜十三姐儿,就是穷则思变的典型。离家(如果她还有家的话)出走后,便一头扎进了桃花岛天道观,报名参加了短期学校——就是个补习班。
住进了桃花观的宿舍,杜十三姐儿才发现,这座又大又破的临时道观里面,居然已经有了上百个离家出走的义门子和义门女!还被编成了男女两班,跟着道人或道姑学习天道教三经还有那本《数理化入门》,看来都是在为报考天道书院做准备的。高智商学霸们中间果然不乏聪明人啊!
而天道教要想真正长久兴旺,也离不开这些聪明人的参与——早期的天道教道人,大多出身明教,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群跳大神的!用他们来迷惑辽地的野生鞑子,用他们来鼓动不识字的北地穷苦汉人是足够了。
可是随着大明帝国的成立,天道教又被赋予了建立基础教育体系的责任。大明虽然有教育部,但是大明教育部的经费远远比不上天道教。而且,陈德兴从一开始就依托天道教发展新式教育。现在自然要天道教去开设更多的“教会学校”了,将来还要他们去开办“教会医院”。
这些事情,靠那些明教出身的神棍可干不了,所以必须引入新鲜血液!而这些文化基础相当扎实,脑子又聪明的义门子、义门女,就是天道教需要的新鲜血液——要不然还怎么办?别看陈德兴闹出一个什么科学神教,其实他的部下至少九成是文盲!剩下一成中大部分也就识得几箩筐字。真正的“高级知识分子”,不是高级军官就是高级文官或者在天道书院当老师。可没功夫去搞广泛的新式教育。
……
“大人,江南义门是怎么回事儿,儿岂会不知?”
杜十三姐开始新生活的同时,陈德兴正和自己的老爹在定海军港的岸边迈步。军港里面空空荡荡,没有多少船,也没有多少兵。之前汇集在定海港的舰队,现在大多分散去了福建、广东和两浙沿海,留在定海的并不多。而且今天又是年三十,除了必须的岗哨,其他的士兵都在准备过节——其实就是休假和吃顿好的。
陈德兴今天也没有什么公务。攻略两浙的战争进行的很慢,因为每攻下一县,就要招募军户,重分土地。这可都是要花功夫进行的。如果不是这样打,而是拉拢义门,只取大城。两浙倒是不难打,但是陈明却无法将根基扎下去,也就没有办法调动两浙的人力物力用于开拓殖民地了。
而两浙义门,自然也是人力物力的一部分。
所以得到空闲的陈德兴,就和亲爹陈淮清说起处理江南义门的事情了。
“大人,还记得‘天竺之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