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边唐- 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米雪自长安回到安西也有一段时间了,到了安西之后她还去了一趟受降城。然后时跟着马璘一起返回的龟兹。

这一次大军准备席卷大食,安西密探们的作用依然是不可或缺。作为安西密探的大首领,米雪的重心自然是要转到葱山以西。长安那边,也就设了一个据点,留了鹰奴和部分密探,已经不再作为米雪关注的重点。

马璘发誓永不再入长安,因为米雪是他绝对的心腹,所以这件事情已经透漏给了米雪了。兴胡女子听到这句话,便明白了马璘已经不可能称帝了,所以这个念头也就彻底打消,把人力物力都往碛西调配,不再考虑帮助马璘称帝一事。

许久之后,马璘把情报收入怀里,转过头来看着米雪。

这个美丽的兴胡女子风采如昔,眼角眉梢却有着难掩的疲惫。

骄傲和倔强依然是写在脸上,马上又要离开了,眼底也能看出一丝浓浓的不舍。

她的骄傲,他其实是明白的。

曾经的经历,让她极为敏感,非常害怕被伤害,她的骄傲,便是她的甲胄,是她免于被伤害的外壳。

这个外壳,大概是永远也无法放下了。

“说实在的,这几年你太辛苦了。”

马璘看着米雪,温和道:“其实有些事情,你也可以放手交给赵扬他们,该歇息的时候,还是要多歇息一下。——恐怕还得支撑几年,等再过几年,咱们就都不用这么忙了。”

兴胡女子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这是在关心我么?”

“嗯?”

马璘微微怔了一下,有一段时间她已经没有这般口气说话了。这一年多时间以来,她基本都是以下属的姿态,称呼他将军的。

而在最开始的时候,她其实便是这个样子的,改口称呼他将军,也没有多长时间。

没等马璘回答,米雪已经微微低垂了头。

“将军……现在有些事情,还没法放手交给别人。这一次去大食……交流上我没问题,赵扬还不行——我不愿意提这个名字,他见我就只想上我——所以还是我亲自去做准备比较放心。”

兴胡女子又恢复了下属的样子,语气极为沉静,提起赵扬时眼底倒是起了一丝波澜,不过却只是厌烦而已。

马璘也知道赵扬喜欢她这件事情,显然赵扬并没入米雪的眼。

马璘自己也没有撮合两人的打算,赵扬太年轻了,这个时候一腔热血,似乎不在乎米雪的过往,然而若当真走到一起,未必就能过得好。米雪曾经的事情知道的人极多,赵扬亦是知情者,若两人当真走到一起了,那些事情说不定哪天就会冒出来,把两个人一同刺伤。

在马璘看来,赵扬于米雪而言绝非良配,当然若两人自己走到一起,马璘自然也不会干涉。这些都是私事,作为一个后世来人,自然是没有过问别人私事的毛病。

米雪这次来,本来是要辞行的。

到了这时,也就真的成了辞行了。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便都沉默了下来。除了具体的事务之外,当真是没有什么话好说。

也许这个女子在等他找个什么话题,马璘并不确定,不过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挽留的话说一句就够了。她毕竟会要离开的。不可能再改变。

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尴尬。不过并没有持续太久,兴胡女子默然向马璘躬身行礼,然后就迈步走出门去,依旧是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见到米雪离去,马璘长出了一口气,微微摇了摇头。

还真是骄傲啊。

骄傲的外壳之下,是无比的柔软。轻轻的触碰,便可能造成极大的伤害。

他很明白她的心思,也知道她的决定。他知道她的不舍,也知道她的倔强,对于她的决定,他只能是给予尊重。

她的过往他其实并不在乎,然而她自己太过在乎,所以便只能是如此。这些东西是不能被触及的,触及之后只会给她带来伤害。

不过之前便是如此,又没有什么改变。他也不能安慰她什么。所以只能让她离开。

大批的安西密探早已等在外面,见到米雪出来之后便一同上了战马。在这些部下面前。兴胡女子的神色已经恢复刚硬,并没有回头多看一眼,便即策马往龟兹城外而去。

她这次去大食,是要带着大量的安西密探一同过去的,毕竟安西密探的重心,也得转移到葱山以西。

碛西总督府便是原来的大都护府,依然是在龟兹城中。如今马家作坊区域已经比龟兹城大许多了,可由于日渐严重的污染问题已经不适合居住了,所以总督府依然是设在城中。

这一次米雪带着安西密探去河中,不准备走葱岭守捉——大龙池——护密——吐火罗这条已经打通的道路,而是准备到疏勒之后直接翻越葱岭,进入大唐的忠实属国东拔汗那,也就是后世的费尔干纳盆地。

这一条道路极为险峻,米雪这次也是想趁着这个机会打通这条道路,为安西军来去葱岭南北开辟一条新的通道。这条路若能成功打通,将来跨越葱山就多了一条通道。

不走葱山南麓而走这一条路这件事情,米雪并没有告诉马璘,而是自己做的决定。

马璘对她极为信任,安西密探的事务全部都委托给了她,可以说就是一个甩手掌柜。

离开了龟兹城许久了,米雪抿了抿嘴唇,回头看了一眼,然后转过头来,继续向着前方驰去。

有些事情,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与其自取其辱,不如永远埋在心里。

他应该明白,不过她不会说出来。

自长安回来,去受降城找到他之后,已经见过不少次了,也该知足了。

马蹄敲打着冰冷的地面,如同雷鸣一般。冰冷的土地腾起的烟尘极少,龟兹城渐渐地消失在视野之中。

美丽的兴胡女子抿着嘴唇,再也没有回头。

……

这个冬天,安西这边亦是有着巨大的变化。

两座学堂终于是彻底建立起来了,建筑大量使用了马家作坊的新材料,青灰色的建筑看上去极为冷峻。从长安城招募而来的文人们一批批的到了安西,如今正在学习着马璘编制的各种小册子,为学堂的开学做着准备。

里面的东西,其实他们也不懂,不过马璘对他们要求极为简单,能够做到照本宣科就是了。在学堂里担任教习的待遇极高,足以将他们留在这里。

安西四镇和碛西三州汉民子弟中招募的少年人,也都做好了进入学堂学习的准备。他们早就到了这里,经过了一个冬天建校的锻炼,已经是有所成长。

聚在安西的商人越来越多,除了胡商之外,汉族商人也有不少,马大将军没有了兔死狗烹的危险,碛西变得更加兴旺,中原的大商人们也开始把目光投向这片土地。

马家作坊生产的各种东西,都被他们源源不断的运走,留下大量的财富。有着冒险精神的,居然开始尝试越过葱山,把生意伸展到河中去。比如蜀中裴氏,已经开始参与都督府的招标,承担了一些运送物资的任务。

冬日里安西的发展并没有停顿,反而是显得蒸蒸日上。

汉族商人进入碛西,马璘是极为愿意的,这本就是他努力的目标之一。所以对于将视野投向这片土地的汉族商人,马璘也给予了极大的优待。

有部分文人没有选择在学堂任职,而是直接去了河中,准备在那里建功立业。在学堂是没有官做的,到了河中却有官做,这些人是愿意为了功名拼一把的,所以才会这般选择。

第四百六十四章开学典礼

河中距离长安更远,对于这些文人们而言,选择翻越葱山是更难的事情,所以选择到河中的自然是更受优待。不过碛西两座学堂的待遇也足够的好,对于不想翻越葱山的文士们而言,这也是极好的选择。

安西炮院和安西技术学院的正式开学,是在至德二年的三月初。

由于马璘对这两座学堂极为重视,所以学堂开学亦是办得极为热闹。两座学堂的学子超过千人,不单是有碛西汉民子弟,也吸引了大量沙州、甘州、凉州等河西陇右的贫家子弟。想要去长安混个出身极为艰难,对于这些汉家子弟而言,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进身之阶。当然,对这些贫家子弟吸引力最大的,还是学堂学子堪比安西新军士卒的优厚待遇了。

站在新建的礼堂之内,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少年郎,马璘心中也是无法平静。

这两座学堂的建立,代表着一切事情终于是走上了正轨,踏上了他所预定的轨道。

这两座学堂不单单是为碛西培养军官和工匠,同时也是他为后世所埋下的两颗种子,学子们在这里要学到的,不单是操作火炮的技艺和制造军械的法子,也会学到他想让他们明白的道理。

那些东西,都被他用春秋笔法写在了那些小册子里。

一个人不可能将这个时代的人们改变太多,然而终究会有一个开始。有些东西不改变,单单只有军械之利,终究是不足凭恃的。

汉家文明是他所看重的。然而在保留汉家文明骨架的同时。也必须要为之注入一些新的东西。才能让这古老的文明再次鲜活起来,这样才能有更久远的生命力。

将来的煌煌大唐,也许还会有一个皇室在上面,然而……终究会不一样了。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改变就要从少年人开始。

看着这些年轻的汉家子弟,马璘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开了口。

“你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叫做安西。自侯君集大将军征高昌起。我大唐经营这片土地,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不过咱们拥有这片土地,可不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要说清这个,就要从汉朝武帝时候说起……”

巨大的礼堂之内,马大将军激昂的声音在里面回荡着。一千多少年儿郎目光炯炯看着上面,听大将军细细述说汉人经略西域的历史。

从霍去病开河西走廊,到西域都护府的建立,从陈汤都赖水击杀匈奴单于,到魏晋时在西域的屯田经营,中原大乱时屯田士卒后人的艰辛留守。高昌国的建立,最后才是大唐经略碛西的百年征战……

没有人比马璘更了解这段历史。一个个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的名字被马璘提起,近千年的时间,一个个被人们遗忘了的故事,在他的讲述之下都变得活灵活现起来。

站在高台之上的他,此刻便如一个布道者一般。少年子弟们目光炯炯,聚精会神的听着,周围的安西军将们也都听得入了神。

“……你们应该已经清楚了,脚下的这片土地并非是一开始就是我们的,这里和中原的土地一样,都是先民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拓出来的。如何开拓出来?靠的只有两个字,铁与血!”

“铁,便是我们手里的刀剑,血,便是无畏的勇气!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要学的,是杀人的技艺!来日我们要做的,就是以铁血精神,用大唐的剑为大唐的犁开拓土地!”

“这个世界足够的大!大到你们根本无法想象!中原的土地上已经足够的拥挤,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开拓!碛西是我们的,河中也是我们的,大食是我们的,更西方的大秦,同样也会是我们的!”

“蛮族是不会主动让出这些土地的,所以就需要我们把他们赶走!今日大唐之军队,已经和以往大不相同,所以我需要诸位在这里,学习这些杀人的技艺!”

“当然,你们要学的,也不单单是杀人的技艺而已。很多本将军对你们的期望,你们在书中慢慢就会读懂!”

“……”

讲完了碛西的历史,马璘又继续说了很多很多。他不知道他们能听懂多少,不过终究会给他们留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种煽动性的演讲,他其实也是驾轻就熟,还为了今天准备了一晚上的稿子,然而不知不觉中,稿子已经被他抛到了脑后。他讲出来的东西,远比他之前准备的要多得多。

他所知道的懂得的,都想让这些少年人知道。他们是碛西的将来,亦是大唐的将来。汉家文化将会笼罩四方,而大唐帝国本身也将改变,真正的改变将会从碛西开始,从这两座学堂开始,从这些初露锋芒的少年人开始。

播下了种子,就有希望。

站在讲坛之上,滔滔不绝的讲着,这一刻的马璘,与以往是全然不同的。

对外是铁血的军人,对内有初步的平等精神,这便是马璘对他们的期望。

这一次的演讲,持续的时间极长,甚至比他在河中忠烈祠落成时讲的时间还要长。偌大的礼堂里,所有人安静地听着,注视着台上的大将军。

很多人并不明白,这样的演讲他们以后再也不会听到了。这般推心置腹的说话,对于马璘而言其实也并不寻常。这个时候,他的心中亦是激动的。

碛西和长安方面的关系确定,新一轮的向西扩张即将展开,而精神层面上的一些改变,就将从这里开始,从这两座学堂开始。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妇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梁启超的这段话,作为结尾自然是最合适的。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马璘自己已经是平静下来了。这样的一段话,单纯是为了激励这些少年郎,虽然是慷慨激昂地说着,这个时候他倒是已经不激动了。

这一段话,乃是准备稿子时就备好了的。谈不上玩弄人心,不过讲完之后,礼堂内的高呼呐喊声瞬间爆发出来,如同山呼海啸一般。不单是这些少年学子,周围的安西军将们亦是齐声高呼,极为激动。他们都是军中的少壮派,比马璘要小得多,亦可算是少年人的行列。

本就极为热闹的开学典礼,这时便是达到了最**。而这最后的一段话,很快就在碛西传扬开来。

马璘在震耳的高呼声中下了高台,高芊芊迎了上来,眼中满是星星。

“夫君……你刚才的样子,就好像浑身在发光……”

边上的杨幼娘用力点头,小脸通红显得极为兴奋。

马璘笑了笑,两个丫头都还小,自然也容易被这等话感染。被喜欢的女子这般看着,感觉自然不错。

开学典礼这就算结束了,这次用的是安西炮院的礼堂,安西技术学院的学子们也就离开了,回到另一片建筑群中,开始了第一次的正式学习。炮院的学子们亦是如此,有了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