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隧洞取火,创意来自于挖井。但隧洞要更小一些,在地上,挖掘一个直径仅有15厘米左右的深洞,逐渐下探,直到开采出地下天然气。而在逐步探洞的过程中,隧洞洞壁经常出现弯曲或倾斜的现象,这个时候,百姓会在弯点以下的隧洞中,填满粘石。待干燥后,粘石的硬度,甚至超过了周边地带的岩石。
当粘石彻底坚硬后,再进行重新校正性探挖,使得隧洞变得相对垂直。
这种粘石,孙茂霖以前就听说过,所以,当她觉察到,黏合剂将决定‘以石代木’的成败之后,立刻果断的进行了汇报。
报告的最后,孙茂霖还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
木制建筑,不能全然取消,但现在巨木难找,所以高大建筑也就越来越少了。为了改善这样的窘境,国家必须出台一个法令,保护林木的法令。
而为了使得‘护林法’得到彻底执行,她创造性的提出了‘功德林’的建议。现在的中国百姓,每姓,每族,都有自家的祖林,就是祖坟林。每代人的坟墓,都在祖林中,顺势修建。
所以,国家应该在全国各地,寻求合适的地带,普遍种植林木,然后把阵亡将士的骸骨、流民的尸体,全部安葬在功德林中。
掘坟是缺德的事情,有了坟茔的树林,又具备鬼怪的氛围,任谁也没有胆量去伐木了。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巨木自然就会长成。到那个时候,皇帝一道旨意,巨木也就出来了。
直看到此,孙茂霖才稍稍露出来太监的陋习:想起一出是一出,并且没有什么道德约束力。
她的这个想法是这样的:先以迁功臣将士的骸骨,入葬功德林为借口,保养树木,等树木成材之后,再翻脸掘坟盗林。汗!
看着孙茂霖的报告,小朱心中震惊莫名。
因为她这法子虽说有点阴险,或者蛮横,但却给小朱出了一个课题,那就是:环境保护,防沙固林!如果现在开始运作,对中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小朱有着四百年的认识,所以小朱知道环境恶化的危险。同时他也知道,以后的建筑材料,木材将不可避免的让出主角位置。那么自己索性借用‘功德林’的概念,把环境保护摆上日程。
说干就干,小朱连忙把孙茂霖的报告提交给了内阁,内阁对孙茂霖利用功德林培养巨木建材的概念,表示了极度的愤慨。
但同时,他们也认为,将边军、流民的尸骸,用功德林来安葬的方法,确实可行。当得知小朱‘只想育林,不想取木’之后,他们都很高兴。
这样一来,问题就好办多了,命令九边各省,首先在张家口、黄羊滩、黄河沿线、长城外沿儿,普遍栽种松、柏、杨、槐。好组成一片又一片的功德林,然后各地的政府出面,将失散的骸骨,逐渐迁移进功德林。
当然不是所有的家族都拥有祖林,没点多年的积累和财势,是不可能的,所以,广大农民阶级,一般是以村为单位,寻找祖坟安置地点,久而久之,沧海桑田,祖坟也就没了。
而功德林这个概念的提出,为中国民间传统的墓葬文化,带来了新的曙光,因为功德林相对固定,区域不小,又是好多好多个家族共享的祖林,那么保护起来,不用国家花费太多的精力,百姓就可以尽心维护。林子大了,绿化带也就起来了,防沙固沙,保护环境也就上档次了。
在功德林的分配上,原则是每树一坟,遇到大家族的,可以双树一坟,四树一坟,或者八树一坟,但前提是您得多交点钱。这钱也不干别的,就是平时养林护林之用,初步估算,这个项目,还可以解决十三、四万户家庭的闲置劳动力。
每片功德林前,都立上石碑,书写一堆皇恩浩荡、不可砍伐的套话,这事儿也就成了。
但这件事的应用时间,可绝不会短,十年树木嘛!为此,小朱专门调阅了户部的帐表,发觉还有300万两银子的闲钱。于是大笔一挥,叫温体仁拨给户部,专门用做功德林的种植工作。注意,是每年300万,连拨十年。
孙茂霖的事情,就暂时告一段落了,因为她的研究工作,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孙姑娘,不会出现在紫禁城了。她将会同梁九、肋尼,一同走遍大河上下,好进一步完善建筑新法。小朱也乐得轻松了。
小朱现在经常和温体仁研究报表,现在已经是每月一报的规矩了,最近时日,因为同番夷的商事越来越紧密,阿拉伯数字,已经悄然出现在帐表之中,只是因为温体仁怕别人骂他奇技淫巧,是以报表上,是三行不同顺序的数字。
‘12345’是一行,从左到右。‘一二三四五六’是一列,从上到下,‘壹贰叁肆伍陆柒’再是从上到下的一列。大家各取所好就是。但这样一来,这报表该怎么布局呢?大家想通了这个关节没有?两个竖列,加上一行横列,放在一张纸上,如何布局,才不觉得乱?
要不说温体仁是九孔玲珑心呢!他衍生出了一个漂亮的记账方法出来:穿透式丁字总分记账法。
所有的总分账,都采用丁字形记账法。左借右贷,上下余额。而且,因为温体仁进士出身,为了便于查阅,还进行了穿透式的标注。总账上的每笔钱的旁边,会标注一个小小的记号,如果想查询明细,可以直接按照小小的记号,去翻阅明细分类账。便捷,清晰。
“皇上,今岁的国入,应为5800万两白银,其中,有1400万,是内帑的,要不,臣明日,便将这内帑划拨到宫里如何?”
“乖乖,5千多万,这么多啊?太好了!”
“呵呵,皇上,国库丰盈,实在是盛世之兆啊,这国入之中,有1400万的内帑银,明日可否迁入宫里呢?”
“温先生啊,你对朕好,朕明白的,但这1400万,朕就先不要了,张彝宪前天回来了,因为增加了滦河皇庄的经营,所以交过来的可是不少,加上前几年的积攒,内帑现在有300万的余额了。足够朕的用度了。”
“皇上,天子的威仪,还是要考虑的,民家还每年置办几身新装呢,何况皇家!要不,臣做主,替宫里置办点物件如何?”
“呃,”小朱琢磨了琢磨,说的也对,何况这钱,名义上就是小朱的。
“也罢,就有劳先生了,不过,额度嘛,不可超过50万。”
“遵旨!”温体仁挺高兴,他是首辅,既不缺钱,又不缺信任,估计他幸福的快哼哼了。
“对了,先生,陈洪绶前段日子说,想用花绣,将宫里的画像留一份丝档,不知道您怎么看?”
“呃,”
温体仁面带难色的看了看小朱,又扭头看了看旁边伺候的绯儿,没吱声。搞得小朱莫名其妙的看了看绯儿,心说,‘绯儿听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何况这档子小事儿,你看她干什么?’
见小朱会错了意,绯儿连忙出面:
“哎呀,咱们万岁爷怎么又犯糊涂了不成?丝档,死当!听着、瞧着,一百个不吉利的。偏那个陈洪绶是个书呆子,竟然连这都不知道。再有,顾绣、湘绣,原本是精品的宝物,可是绣个花鸟鱼虫、诗词歌赋什么的,倒也都无所谓,可偏偏一针一针的去绣先帝,就又变成大不敬了,万岁爷可是明白了没有啊?”
“切,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这算怎么论的?”
绯儿的声音,悦耳清脆,语速还快,听起来真的很舒服,她说的这些,小朱又不是很在乎,于是,顺手就刮了一下绯儿的下巴,这个动作在这个时代里,简直是轻浮无比,温体仁连忙把脑袋一低,假装没看见。绯儿也羞嗔的两手一推了,顺势躲开几步。
“先生,我看,这谐音的问题,就没必要在意了,回头找些绣娘来吧,这事儿,朕准啦!”
“呵呵,皇上,德娘娘说的,确实是实情!不如再沉沉,待臣想个托辞之后,再行此事!”
“嗯,哦对了,今天陈洪绶刚好当值,要不,咱们先过到武英殿那边去找他一趟。看他怎么个说法,如何?”
“也好,陈老莲的画技,臣等每观一次,便增长一分见识,很难得的机会啊!”
“那就走着,绯儿,你也一起来吧。”
等到了武英殿,小朱、温体仁、绯儿他们三个差点没吓掉了魂,因为陈洪绶正满脸血红的跪在武英殿前迎驾呢!他身后,同样是满脸血红的几个小太监。这场景,是要多吓人有多吓人,多亏了是白天。
“快起来,快起来,陈卿家,你这是怎么啦?”
“回皇上,臣不知万岁驾到,惊架失礼,祈请圣上降罪责罚!”
“哎呀,你这,你是不是那里受伤了?”
“回禀皇上,臣谢皇上体贴之恩,臣没有受伤,只是臣想看看,人物面孔上的光亮,是如何反射的,因此,同几位公公一起,用朱砂涂面。然后好互相观察。”
小朱又想晕!这都哪儿跟哪儿啊?连忙命令他们,净面之后,再过来说话。等他们洗脸期间,温体仁忽然满脸奸臣像的开口了。
“皇上,臣倒是想起来了,当年董其昌年轻时,曾扮成戏中的韦陀先生,为一名江南花魁画肖像,取韦陀望观音之旧事,结果,博得美人一笑哩。”
呵呵,实在是惊异!怎么这个时代的文人们,都这么行为艺术啊?小朱匪夷所思的瞪大了眼睛,一时语塞。只听温体仁继续说道:
“如今,既然陈洪绶想留绣品存档,不若,叫那些绣娘,打扮成戏中的七仙女,这样一来,就是九天仙子绣先帝,真真好彩头啊!”
“哎!”小朱抬手拍了拍温体仁的肩膀,很是激动的感叹道:“真真难为先生啦!”
“呵呵,呵呵!”温体仁得意的笑着,两个眼睛都没了。
“对了,董其昌是谁啊?”
如果不是小朱的手还在温体仁的肩膀上,估计老温就非晕过去不可,一旁的绯儿撇撇嘴,开口回答道:
“董其昌是松江画派的掌门人,万岁拿温相打笑话呢吧?”
“哦,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无论是尴尬的小朱,还是快气死的温体仁,都没敢再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聊,正冷场的时候,一旁早回来的陈洪绶,忽然拱手说道:
“万岁,董其昌,上个月没了!”
“哦?”小朱心中大喜,当事人都死了,这太好了!但嘴中却叹息着说道:“真是可惜了啊!”
“是啊,不过启禀皇上,其昌身后,家财万贯,良田千倾,但都是他巧取豪夺而来,因此,前些日子听说,夏官洪大人想清理董田呢!”
董其昌是个天才的画家,也是个拥有伟大成就的画家,但这位艺术大师的做人,却很有问题,所以,他的财产虽多,但很多都不是正道儿来的,为此,还发生万民抄董家,官兵非但不管,还互相击掌庆贺的怪事儿。
陈洪绶也是画家,虽说对董其昌为人不是很感冒,但出于同行敬重的原因,想借这次机会,向小朱求情呢。
但小朱知道,洪承畴其实是在借这个机会,整理天下田亩呢。表面上,是在处理董其昌,其实,是先借着一个失势的豪门,打造一个标准判罚案例出来,以后再有豪门大户,甚至官宦藩王,就可以照此办理了。
但今天因为小朱不知道董其昌,有些露怯,所以,从心理上,小朱已经想帮帮董其昌了。
况且,洪承畴的手段,过于苟峻,如果董家田产案处理的过于严厉,等将来其他人醒悟过来时,土地改革的施行难度,就大了去了。
于是,小朱回头叫温体仁去找洪承畴,多少给董其昌的后人,留点家底。虽说老董的儿子,据说比老爹好不到哪里去,但毕竟是艺术大师的后人嘛,也照顾一下算啦!至于原则性的指标:
董家核定田亩1000亩。人均20亩,这是最高限额了。地税是,人均5亩之内,按良、薄、贫,分别征收三等税率。最高10%。差别为10%的10%。就是10、9、8%
人均5亩到10亩的范围内,按按良、薄、贫,分别征收三等税率。最高20%。差别是20%的10%,就是20、18、16%。
人均10亩到20亩的范围内,按良、薄、贫,分别征收三等税率。最高30%。分别是,30、27、24%。
超过20亩的范围,如果确实有正当的来路,或者花大价钱购买的土地,按良、薄、贫,分别征收三等税率。最高50%。分别是50、45、40%。
这样的税率,很类似‘超额超率累进’税率。
注:穿透式丁字总分记账法,是本人参与公司eRP改造时,大家集思广益做的一个尝试,效果却非常差劲,怨声载道,好多人狗血我们,但应用于400年前的明代,想来足够了。
;
第十六章:振贫吊死
第十六章:振贫吊死,
温体仁最近挺忙活的,因为在温体仁的心境之中,存了一分妒火,他嫉妒的对象,是次辅周延儒。他身为首辅大学士,本应该拿‘宰相肚里能撑船’来严格要求自己。
但很可惜,温体仁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他为了能将风头盖过周延儒,最近一直在殚精竭虑的想点子,搞创意。‘九天仙子绣先皇’的idea,只是其中之一,他还想出了两个很另类的主意出来。
先不说温体仁为什么嫉妒周延儒,咱们先看看温体仁的建议吧:
“标点符号?红白官送?”
小朱举着这份奏折,很是啼笑皆非。温体仁从骨子里,是一个传统文人,他对欧洲那些东西,其实是很不感冒的。这次倒好,竟然伙同汤若望两人,琢磨出这两条来,实在令小朱很是惊讶。
“启奏万岁,鸿儒大家,自然勿需理会标点符号,但是黯首万民,所学有限,引进西洋标点,实在百利而无一害。”
听他这么说着,小朱心中进行盘算,纯粹意义上的标点符号在中国传统中是不存在的,但广义上来看,矣、哉、也、耳,但、然、亦、是,这些字样,却担负其标点符号的任务。另外,一般在人名、地名下标有横线,也是最早的符号之一。
所以,作为学者,阅读起来不存在问题,但对于像小朱这样的人来说,看起来就确实费劲了许多。
那些依靠《初萌百句暨半千字文刻本》来扫盲的老百姓,看起文章典籍来就更加费劲了。因此,引进标点符号嘛!确实应该。
“这汤若望总结了……”
小朱低下头,凑近奏折,费劲的阅读起来。半晌,小朱才抬起头,非常害怕的问道:
“怎么会有二十三种之多?”
汤若望总结的标点:逗号、句号、顿号、引号、冒号、书引号、数引号……
这么多,前几种小朱还算了解,但后面的,他就整个疯掉了。尤其有一个符号,叫做‘大言引’的,竟然是用于引用圣人、君主言语之用。看起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