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盛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盛世- 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济尔哈朗惊吓过度的抬起头来,看着一众旗主,“怎么办啊?都说话啊?”

    没有人说话,济尔哈朗是不想投降的,他这是在试探,怕这帮人等下再将自己给宰了,他必须要知道大家此时的想法。

    “都说话啊?平时不是很能说的?皇上理政的时候,你们不是都喜欢抢着说话?都哑巴了吗?”济尔哈朗彻底的要被逼疯了。

    还是鸦雀无声,死一般的寂静,每个人的心里都压抑到了极diǎn,跟辽阳城中正全军庆祝中的大明将士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朱由检意气风发的站在辽阳城的最高处,亲笔手书,‘皇党万岁,大明军队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了辽东大地,也敲响了大清这个没有被承认的王朝,灭亡的丧钟

    推荐《三国猪脚》(未完待续……)





第1051章 怎么办?

    大清远没有到崩溃的地步,大明也远没有到能够主宰世界的地步,只是朱由检运用了自己高超的政治手腕,让这一切看起来,像是大明已经恢复到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国力。

    “不能投降,明朝不过是暂时的反弹,他们的国内依然混乱,还有无数的反民没有得到安置,乱了这么些年,不是说稳定就能够稳定下来的!”一个八旗的旗主王爷发表自己的看法。

    众人纷纷的赞同这样的观diǎn,济尔哈朗的表情略松,“不错,只要我们仍然能够众志成城,不用害怕明朝,他们暂时没有力量打到盛京来,我们也不必在大明的兵锋正盛的时候,去触其锋芒。只要皇上能够尽快的恢复,一切都有变数。”

    众人一阵默然,都不约而同的想起了那日皇太极抱着范文程的脑袋的可怖景象,都变成那份神经模样了,还能够恢复吗?

    朱由检其实也很关心皇太极现在到底是什么样了,朱由检绝没有希望皇太极就这样疯掉的意思,他虽然站在大明的角度,希望皇太极这样的政治天才能够就此陨落,但作为一辈子的对手,却又不希望皇太极就这样死去,没有对手的感觉,是很让人颓废的。

    “不管建奴今后会向哪方面走,暂时停止军事对抗,以巩固辽东战场为主,留下十万大军固守辽阳城,其余大军在锦州一线布防。”朱由检并没有继续进军的打算。

    朱由检的圣旨,让在场的众大臣么们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真的怕皇帝等下又上头了。要一鼓作气的拿下沈阳。

    “洪承畴有不同的看法。”洪承畴此时完全不怕了。他在跟着皇帝一段时日之后,虽然对朱由检的敬畏更增加了不少,但他看出来朱由检是一个圣君,只要是说的有道理,皇帝是会采纳自己的意见的。

    朱由检diǎndiǎn头,“你说。”

    “此时,微臣认为,当一鼓作气。不给建奴以喘息的机会,皇太极生死不明,此时正是一个绝佳良机,只要大军做好突击沈阳的准备,八旗必定围绕着北逃和固守沈阳,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产生争执,到那时,大明可以省下这二十多万将士们的军费,并可一举收复北方。”洪承畴没有站着,而是跪下回皇帝的话。

    朱由检眉头微微的一锁。兵马吗,没有马上接话。

    众将官和大臣们都是归心似箭。只盼着这个辽沈战役能够暂时的告一段落,却没有想到洪承畴会又起波澜。

    朱由检考虑的则更加的全面,沉吟之后,轻声的道,“你能够具体说说,你的理由吗?”

    洪承畴diǎndiǎn头,跪着道,“皇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军打到了这个份上,并没有泄气,反而是我大明军队前所未有的士气高涨之时,臣带兵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大明军队能够向攻破了辽阳城的士兵们如此的有战斗力,这是其一,其二,建奴虽然有十多万精锐铁骑,却没有一个统帅来率领,抓住这个时机,强行迫使建奴的分割是为良机,臣猜测,大明军队此时紧逼沈阳城,必定让建奴大军分崩离析。其三,我军弹药虽然不济,但主力尚存,分兵把守,只会将占领了辽阳城的胜利降到低diǎn,二十万大军形成合力,紧逼沈阳城,则建奴不敢出骑兵以骚~扰我明军城池,若分兵,我明军对建奴的暂时优势将荡然无存。”

    朱由检diǎndiǎn头,“你说的这三diǎn固然不错,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大军连日征战,此时已经疲乏,而沈阳的建奴大军则是未曾出力,以逸待劳,不能不考虑进去吧?万一建奴大军跟朕的御林军决战怎么办?”

    洪承畴微微的一笑,“皇上,臣说的是自己的看法,臣认为,建奴退出沈阳城跟固守沈阳城,是五五开的事情,要决断,当然取决于皇上,臣敢拿脑袋担保,此时是大明屠戮建奴的最佳时机,如果耗个三五年之后,建奴必定大部北移,在蒙古或者越过西伯利亚游移不定,到时候,再要是想屠灭建奴主力,怕是困难。”

    朱由检不说话了,他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如果洪承畴不提出来继续进兵的话,他是准备先固守的,只是这变数实在太多,现在又回到了攘外必先安内,还是攘内必先安外的话题了。

    众大臣鸦雀无声,朱由检摆摆手,“你先平身,让朕考虑一天。”

    洪承畴默默的给皇帝磕过头,站了起来,其实洪承畴自己也没有十分的把握,他并不是完全的出于公心,只是认为此时提出继续进兵,算是一个天赐良机,如果败了,大不了就是一死以谢罪,胜了的话,自己则是大明功臣,甚至,不论胜败,他都将会是名留青史的人物,这对于看重名望的洪承畴来说,情愿冒着杀身之祸,也要在这个时候进言。

    朱由检在散会后,立刻将自己眼下的处境发电告知郑月琳,朱由检要和自己的第一智囊商议。

    郑月琳也犯难了,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即便是聪慧如郑月琳,也看不出继续进兵还是暂时固守,何者对大明有利。

    即便是已经顺利的拿下了辽阳城,杀掉了多尔衮和豪格,这两个最有可能成为皇太极的继承人的人选之后,大明对建奴的战事,依然十分的不明朗,郑月琳实话实说自己无法判断,朱由检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朱由检在苦思了一夜之后,决定,大军进逼沈阳城,不给建奴以喘息之机,坐观其变,留洪承畴统筹全局,自己则先回到了天津城。现在战争的关键,已经不在于正面的交锋,而在于国力的较量。

    大明和建奴就像是两个都快要筋疲力竭的巨人,大明虽然更加的庞大,却也更加的肥胖,建奴虽然短小,却更为的精悍。

    大明的军事供给已经达到了最大的限度,朱由检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原始的战略补给迅速的跟上,用二十万人去硬拼建奴的十多万精锐铁骑,将建奴按在沈阳城,不能做出下一步的决策

    推荐《三国猪脚》(未完待续……)





第1052章 只剩左良玉

    “皇上。”郑月琳动情的扑在了朱由检的怀中,郑月琳当然是最清楚皇帝目前处境的人,郑月琳的眼圈红了。

    朱由检的眼圈也红了,这次跟建奴征战,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太过兴奋了,居然觉得很累,没有亲自出阵一次,却很累的感觉。

    “月琳,你知道朕有多想你吗?”朱由检轻轻的抚摸这郑月琳的肩膀和背,将美女完全的纳入自己的胸怀,这一刻,朱由检觉得这个世界,就只剩下自己和郑月琳,她懂自己,她完全的了解自己。

    郑月琳微微的叹口气,之后却又嫣然一笑,在朱由检的脸庞吻了吻,“皇上,不要心急,臣妾觉得洪承畴的决策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此时退兵,确实是会给建奴缓过劲来的机会,出兵有力量不够,在沈阳外围和建奴对峙,应该是最佳的选择。”

    朱由检diǎndiǎn头,“可是,这庞大的军费是个大问题啊,打下辽阳城,几乎没有得到什么补充,建奴的粮食虽然少量的补给了御林军,但大部分的建奴军士,却将粮草焚毁了,那多尔衮着实可恶,也着实是一个军事天才,他居然让每个士兵保管自己的粮草,而不是统一存放的,许多建奴的死士眼看抵挡不住大明御林军,干脆焚毁了自己的粮草,跟御林军同归于尽。”

    郑月琳微微的一笑,“只要粮草能够凑齐,臣妾估计。再有半年。沈阳必破。皇上忘了吗?可以向江南再发国债,当初大明弱势之时,都可以凑集大批的粮草,更何况这次拿下辽阳城,天下震动,皇上的声威更是如日中天。”

    朱由检一阵黯然,担心的道,“朕已经想过了。只是李自成和张献忠都还没有落网,农民军虽然说打的就剩下几十个人,可是参加过农民军的灾民却不在少数,朕本来是想再发国债以救济灾民的啊,这国债并不是百试百灵的灵丹妙药,大明的国力毕竟有限。”

    郑月琳微微的皱了皱眉头,也没有什么良策,将朱由检搂的稍微紧了一些,“皇上别担心了,总会有法子的。现在的局面难道比建奴紧逼京师的时候,比农民军压到了京畿地区附近的时候更不堪吗?”

    朱由检听了郑月琳的安慰。心情稍好了一些,加上不想让郑月琳太过烦心,展颜一笑,“不错,大明不再是昔日的大明,只要挺过这一阵,必定会好起来的!朕已经想好了,再发国债,所凑集的粮草,全数运往辽东,不管怎么样,先将建奴摆平再说。”

    郑月琳没有说话,虽然皇帝笑了,她却心中不是滋味,在女人的心中,毕竟人命比建奴的命要更重要一些,郑月琳本以为朱由检会先撤兵,用发行国债的方式,将所凑集到的粮草,先供应灾民,缓和灾情。

    从对整个战局的角度来说,将这笔国债所凑集的粮草用做何处,其实都差不多,但从人的善心出发,就相差很多了,一种是为了杀人,一种是为了救人,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朱由检的担心不无道理,张献忠动手了。

    张献忠从山中出来,召集了几千残部,杀谷城知县阮之钿,监军道张大宝。拆毁城墙,放出囚犯,抢劫县库。陈洪范派驻谷城的马廷宝、徐起祚被胁从。

    这之后,张献忠攻击房县,知县郝景春固守,派了十几个人去求援,都没有回音。驻防指挥使张三锡开门投降,郝景春等士、绅被杀。张献忠复叛,罗汝才等跟着就动了手,这时候中原大旱,百姓无食,树叶树皮都吃光了。

    整个中原之地,再次深陷战火之中,而大明的御林军正以主力在沈阳城外和建奴对峙。

    张献忠大军所到之处,立刻得到了大批的百姓跟从,饿死不如去拼命。

    朱由检急令左良玉率领留守中原的一万多府兵,配合孙传庭追击张献忠所部。

    大明的国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孙传庭和左良玉粮食不济,又中了埋伏,大败!没这两支军队的威胁,张献忠立刻如鱼得水,纵横湖广、河南两省,整个大明的局势瞬间急转直下。

    朱由检大惊,即便是再好的政治素养,也不得不让他焦虑万分,击败了建奴大军,拿下了辽阳城的大好局面,瞬间被中原的战火烧个精光。

    如果是上一世,朱由检会立刻让洪承畴退兵以保京师,但这一次,朱由检没有这样做,他不屑张献忠和李自成,张献忠的动静闹的虽然大,但在这么多年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朱由检其实很清楚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这个李自成。

    如果说张献忠是豺狼的话,那么李自成就是一条毒蛇,李自成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就是拿下京师,杀皇帝。

    李自成被洪承畴和孙传庭联手打的剩下几十个人逃到伏牛山中,妻妾被冲散。但此时,李自成在陕西边界再起大军,而李自成作为闯王的接班人,比张献忠更有号召力,一下子重新聚齐了七八万大军,一时间,京畿地区的形势再次危机。

    朱由检担心的问题还不仅仅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还有内部的问题,之所以洪承畴带着大军北上,留下了左良玉,并不是朱由检知道左良玉没有问题,而是眼下的局势,没有功夫对付这畜生。

    对内部的武将,朱由检对左良玉的痛恨,实在是不亚于对原本的历史中投降了建奴的吴三桂!

    左良玉在剿匪过程中,算是大明府兵当中少有的能打武将,却多次在能够抓住或者杀掉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情况下,活活将二人放跑,左良玉不敢肃清中原的反民,那样的话,他就失去利用的价值了,而此时,中原反民大军再次做大,左良玉是真的害怕了,怕皇帝会对他秋后算账!

    左良玉吃空饷受贼贿什么的都算不得什么大事,最关键的是他的军队纪律太差,差到了更屠夫差不多的程度,左良玉的军队就是一群屠夫。

    流贼过境,百姓被抢是常有的事情,左良玉的部队过境,就不是被抢那么简单了。就祸害老百姓而言,流贼只是轻量级的,左良玉的大军是重量级的。而此时,除了五千弹尽粮绝的孙传庭大军,在中原战场上面,朱由检就只有两万多左良玉的府兵

    推荐《三国猪脚》(未完待续……)





第1053章 去中原

    大明迎来了最后一次难关,小冰川到了最严重的阶段,没有普及新式稻种和粮种的区域,几乎是颗粒无收,即便是普及了新式粮种的区域,也dǐng多是达到解决当地粮食的水平,根本无从解决全国性的灾荒,朱由检无计可施。

    农民军起义的大环境再次形成,李自成进入了河南,张献忠进入了四川。

    张献忠有十多万人马,李自成也有五六万人马,虽然比原本的历史当中,农民军此时应该有的军队数量要小了很多,但对于将大军都压在了辽东的朱由检来说,所相差的并不是很大,这二十多万人,他实在是无力处置。

    朝廷上下,全国百姓们都在等着看朱由检打算怎么解决此次危机的时候,大家都在替朝廷担心。

    朱由检选择了最让人能够想到的一种方式,听之任之。

    河南的李自成喊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