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4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撕牟黄稹�

    权衡利弊,日本朝野一致认为,那个如同鬼魅般崛起的唐秋离,已经成为大日本帝国圣战的最大障碍,他屹立于华北,大日本帝国的战略计划,就不能实施,在裕仁天皇和日军将领的心目中,号称支那魔鬼的唐秋离,已经取代了南京城里的蒋委员长,成为大日本帝国的头号敌人。

    田中弘一的使命,就是与南京政府签署秘密协议,腾出手来全力对付唐秋离,田中弘一之所以有把握完成使命,是因为南京城里潜伏的日本特工,把南京城的风吹草动,都事无巨细的汇报到本土,可一到南京,与联络人第一次会谈,却十分不顺利,主要是双方的期望和要求,相去甚远,没有谈判的基础。

    双方不欢而散,下游船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迎面过来的一艘游船上,几个打扮入时,神态放浪的纨绔子弟,挽着妖艳的美女,不停的变换各种姿势,拿着相机不停的拍照,似乎要把美景和美女,一起留在镜头里。

    那个眼泡略带浮肿的男人,一心想着刚才会谈时的情景,也没有注意到,他矮身钻进轿车,驶向军事委员会大楼的时候,一辆汽车不声不响的悄悄跟在他身后,几个一身黑色西装,礼帽压得极低的彪悍男人,一直目送他的汽车,驶进军事委员会大楼,留下两个人继续监视,汽车直接开往南京鸡鸭巷军统局本部。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着鼻子走

    第六百八十八章牵着鼻子走

    远在陕西黄河岸边吴堡渡口的唐秋离,根本不知道南京城里发生的一切,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冈村宁次身上,他“示之以有形”的计策,果然让冈村宁次有所反应,太原城内潜伏的情报人员传来情报,日本山西占领军,正在往太原集结兵力。(_——)

    冈村宁次不能不着急,他分析,唐秋离已经判断出自己下一步攻击方向,意识到黄河防线的空虚,第一步把民间武装拉上来救急,下一步,就是调动正规部队,加强黄河防线,他大张旗鼓的调集力量,也正说明他虚张声势,兵力空虚,这是个好机会,如果按照原来计划,等关东军南下部队进入到山西之后,再采取行动,唐秋离就部署完成了。

    失去这样的大好机会,冈村宁次终生都不会原谅自己,等唐秋离部署完毕,接下来的战事,结果如何很难预料,他决定不等待关东军部队到来,一面往太原集结兵力,一面给关东军南下部队去电报,催促他们加快进入山西的步伐。

    关东军南下部队指挥官岗村帧夫中将,却是有苦自知,虽然**师部队不再强硬阻击,寸步不让,可他的部队也是打得筋疲力尽,步履维艰,每天推进不过十余公里,一句话,去往天津的路,不好走,他给冈村宁次的回电是,尽量争取,至于何时按照冈村宁次的要求收复天津,进入山西,那得看天皇陛下的造化了。

    冈村宁次有动作,唐秋离自然也采取相应的对策,他电令唐秋生,苏鲁机动兵团,继续迟滞关东军南下部队的进军速度,确保黄河保卫战期间,不受其他日军部队的干扰,五月底,冈村宁次终于集结完兵力,这一次,他不惜血本,将最精锐的第八、第十一、第二十二师团,片山旅团,西野旅团,高岛战车联队、井一战车联队等部队,共计十万人,组成陕西占领军,选择柳林和风陵渡为突破口,一举突破黄河防线,占领**师战略后方。

    为此,他不惜放弃对阎锡山残部的追剿,放弃进军晋西北的计划,停止大规模扩大占领区行动,张家口失守之后,他也明白自己所面临的处境,进军晋西北,已无必要,回顾华北态势,山西占领军与平津地区的联系,似乎已被唐秋离切断。

    尽管不能确定,冈村宁次还是凭借着狐狸般的狡诈,感觉到这一点,所以,攻占陕西,摆脱不利局面,是他目前最佳的选择,关东军南下部队不能及时进入山西,打通山西与平津之间的联系,解除他后顾之忧,是他最大的遗憾。

    唐秋离得知冈村宁次集结重兵的消息之后,再一次调整作战计划,电令特战支队全体,由支队长唐秋泉带领,马上进入山西境内,作战目标是分散在各地的日军据点和小股部队,以大量杀伤日军有生力量为主,常风的太行山区野战兵团,以四个旅的兵力,隐蔽向晋西和晋南推进,准备切断冈村宁次进攻黄河防线日军的退路。

    他准备在黄河沿岸一带,吃掉这十万日军,山西的局面,就会有利得多,由太原出发,进攻吴堡渡口的日军,必然要经过吕梁山区,当然不能让他们走的舒服,从河防部队中,抽出部分精干部队,以连为单位,渡过黄河,进入吕梁山区,沿途骚扰日军,打击其运输补给线,疲惫日军。

    这个任务,非孙振邦的黄河河防守备兵团莫属,唐秋离的手里,也只有这么一支正规部队可用,命令下达的当天下午,孙振邦部队,正忙着准备,定边军事学院学员旅旅长蒋百里将军,意外地找上门来,递交一份请战报告,学员旅要求参加这次深入敌后的行动。

    理由非常充分,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可以检验学员的学习成果,唐秋离委婉拒绝,理由也很是拿得上桌面儿,这批学员,是**师各部队未来的基层指挥官,如果执行这样危险的任务,对精心培养的人才,是不负责任。

    说实话,这些学员,是唐秋离的宝贝疙瘩,他舍不得让这些未来的军官们去冒险,深入敌后,分散行动,各连队处于孤军作战状态,任何意外的情况都可能发生,全军覆没都是有的,能回来几人,谁也说不准,不能为了今天的饥荒,吃了明天的种子粮。

    蒋百里将军的态度,却很坚决,没有上过战场,听过枪炮声的军官,是不能胜任基层指挥员的责任的,早晚都要经历这一过程,好像是预料到唐秋离会拒绝,早有准备,拿出方案,学员旅不单独组建作战连队,以排级编制,分散到各个连队,接受野战部队的指挥。

    唐秋离为难了,他承认蒋百里将军说的有道理,可委实放心不下,正踌躇间,外面传来整齐洪亮的口令声,走出帐篷,当时一愣,定边军事学院的学员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全副武装,值星官一声口令,眼前一片手臂组成的森林,几千双眼睛注视着他,眼中是热切和期盼的光芒,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初生之犊不畏虎的意味,他明白了,这是集体请战,但方式有些另类,蒋百里将军的嘴角,挂上一丝满意的微笑。

    不能再拒绝,气可鼓而不可泄,蒋百里满意的离去,唐秋离审视参战人员名单,梅岭赫然列在上面,还担任排长的职务,夜幕低垂,春风之中带着黄土的气息,几百艘小船,趁着夜色,悄悄东渡黄河,船上载着二十几个混编连队建制的五千余名战士。

    夜色之中的黄河,波浪不见,只隐约看到无数的小黑点,颠簸在黄水的轻啸声中,直到再也看不见,唐秋离才怅然转身,梅婷和梅雪秀美的脸上,带着一丝忧郁之色,他知道为什么,就在部队出发之前,他特意把梅岭叫到师指挥部,细心的交代一切,又把跟随他一直征战的柯尔特手枪,送给梅岭,这一切,他没有告诉梅家姐妹。

    将士出征前,送别时的泪水,过于伤感,他不想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心里有什么阴影,其实,他内心的牵挂和担忧,不比姐妹俩少,但梅婷和梅雪,还是出现在送行的人群中,比他想象的要坚强,颠簸的小船,梅岭回头遥望对岸,没有一丝光亮,可他分明感觉到,姐夫和两个姐姐的目光,灼热着他的心。

    姐夫的是鼓励,姐姐的是担忧,梅岭的鼻子一酸,控制住情绪,摸摸腰间的手枪,瞪大眼睛往对岸看去,到处是一片黑沉沉的夜幕,对岸的黑暗更浓,朦胧群山似乎是一群蹲伏的野兽,随时准备吞噬一切,船身轻颤,触到陆地,已经到了对岸。

    梅岭的内心一阵紧张,激动、紧张,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恐惧,这个十九岁的大男孩儿,第一次知道全身战栗的滋味,连长低声的命令,听起来那么遥远,有不真实的感觉,跟随战友跳下小船,河水没膝,冰凉刺骨,带着春天的寒意,梅岭的头脑,一下子清醒起来,他记起自己的职务,忙按照事先规定的信号,联络战友,清点人数,随即,几十个连队,按照作战计划,箭头般射向不同的方向,梅岭深吸一口气,带着部队,投入到未知的黑暗中,小船返回,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深入吕梁山区的部队,是迎着日军挺进,冈村宁次并不知道,已经有五千多**师士兵,进入山西,他给进攻吴堡渡口部队的命令只有一个字“快”抢时间,跟唐秋离抢时间,吴堡是他重点进攻地段,可直驱定边,最好把唐秋离的主要守备兵力,都吸引到这个方向,为攻击风陵渡的部队,突击西安创造条件。

    冈村宁次在吴堡渡口方向,投入了六万兵力,三个野战炮兵联队,并亲自担任指挥官,在吕梁山区,遭到了中**队连续不断的骚扰和袭击,冈村宁次吸取了在太行山区的经验教训,根本不和小股敌人纠缠,遇到袭击,马上派出略超过敌人的兵力,进行紧追不舍的围剿,大队不做丝毫停顿。

    可这种袭击也太频繁了,每前进几公里,就会吃到子弹,该死的支那山地,到处都适合打伏击,卑鄙的支那胆小鬼,只会躲起来偷偷打枪的干活,几乎所有的日军指挥官暴跳如雷,都在恶毒的咒骂,这种不间断的小规模骚扰,让习惯主力决战的日军指挥官很不适应,找不到对手的愤怒,几乎燃烧了他们的神经。

    只有冈村宁次保持平和的心态,类似的情形,在太行山区就领教过了,唐秋离玩不出什么新花样,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迟滞皇军的推进速度,为自己调集兵力争取时间而已,更证明他守备黄河发现兵力空虚的事实,支那有句成语说得好“欲盖弥彰。”

    一路上,丢下不少的尸体和缺胳膊少腿儿的士兵,三天之后,冈村宁次终于看到了奔流不息的黄河,麦芒一般的激流,翻滚着细浪,打着漩涡东流而去,看得他眼前发晕,顺利到达目的地,让他顿时亢奋起来,可一清点部队,有些傻眼了。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九章 吴堡渡口

    第六百八十九章吴堡渡口

    冈村宁次集结十万兵力,兵分两处,亲自指挥其中一路六万人,从太原出发,由山西柳林逼近黄河东岸,对面,就是吴堡渡口,另一路,由风陵渡西渡黄河,攻占西安,路途不同,由太原到晋南,多出十几天的路程,冈村宁次等不及两地同时发动进攻,他的用意,在柳林猛攻,吸引唐秋离的河防部队主力于此,为风陵渡方向的部队创造有利条件。{}

    到了黄河岸边,也看到了滔滔河水,清点部队,他大吃一惊,由太原到柳林这一路上,不断遭到**师小股部队的骚扰,主力不做停留,不断的分兵追剿,沿着吕梁山一路羊粪蛋儿似的撒下兵力,竟然用去了一万余人,他可用于进攻吴堡渡口的兵力,不过五万余人。

    他考虑再三,认为这是唐秋离的计策,诱使自己分兵,以减少吴堡渡口的正面压力,联络分散的部队,得到的回复基本一致,与**师零散武装激战于吕梁山脉中,一时无法抽身,歼灭支那武装后,尽速归队。

    实情的确如此,唐秋离命令深入敌后迟滞和分散日军兵力的部队,二十几个连队,都在吕梁山中,与兵力超过自己一倍以上的日军周旋,每天不知道要打几次遭遇战,五千余兵力,与一万多日军交战,并且是在敌人的后方,日军可随时调集临近的部队前来支援,**师部队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他们迟滞、疲惫、分散日军兵力的任务完成了,可也给自己带来了困难和危险。

    冈村宁次的心情轻松起来,唐秋离越是这样做,越说明他防守河防的兵力空虚,望远镜头里,河对岸的吴堡,看不出明显的防御工事,也见不到各种各样碉堡之类的火力点,就像是没有看到对面大兵压境似的平静如常,冈村宁次多少有些疑惑,要是看到对岸森严壁垒,如临大敌,倒是合乎常理,这种情况,让他多少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他绝不相信,吴堡渡口没有防守的兵力。

    冈村宁次冷笑了,还是唐秋离的诡计,故弄玄虚,那就用大炮说话,让支那人明白,什么是战无不胜的大日本皇军,他命令炮兵,马上炮击对岸吴堡,把所有看到和可疑的目标,尽数摧毁,为渡河部队开辟出登陆场。

    两个野战炮兵联队,几百门火炮,同时炮击,呼啸的金属弹丸,撕破空气,带着刺耳的尖啸,越过宽阔的河面,落在吴堡渡口,火光闪闪,硝烟弥漫,巨大的烟柱翻滚升腾,仅有的几栋建筑物化为废墟,大地颤抖,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吴堡笼罩在一片火海与硝烟之中。

    一个多小时的猛烈炮火停止,炮击的效果,让冈村宁次很满意,他亲眼看到,炮击刚刚停下,无数的支那人,惊慌失措往后面跑去,即使是没有遭到炮击的地方,也有人拼命逃跑,看身上的衣着,杂乱得很,根本不是什么正规部队,这就是唐秋离所谓的河防部队,受他鼓惑而来的定边武装平民,一群乌合之众,冈村宁次嘴角的嘲讽意味更浓了。

    两个联队的日军,作为第一波次的渡河攻击部队,乘坐冲锋舟和橡皮艇,下饺子似的来到岸边,河面上热闹起来,有动力的冲锋舟很快就行驶到河面中央,后面是几百艘橡皮艇,冈村宁次忽然有些紧张,正在渡河的部队,是最易遭受攻击,冲锋舟抵达岸边,日军士兵已经开始登上西岸,只有极其微弱的零星火力进行还击。

    根本对登岸的日军士兵产生不了威胁,日军士兵在西岸建立稳固的登陆点,轻重机枪、迫击炮和三八式步枪开始进行火力压制,紧接着,乘坐橡皮艇的日军士兵,也登上西岸,五千余日军士兵,羊群一般涌上西岸,并开始向纵深发展,抵抗的枪声消失了,日军士兵紧追不舍,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