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竟小琉球岛距离日本四岛距离太过遥远,再加上大明对倭寇深恶痛绝,故而除了倭寇外日本国的人并不敢住在小琉球岛上。
护卫们已经把港口上一座气派的宅院收拾出来给李云天当落脚的地方,相对于镇里很显然港口更加安全。
这座宅院是一个三进三出的格局,在港口和镇上已经是难得的住宅,看得出来住在里面的人非富即贵。
前院的客厅里挂着一幅写得龙飞凤舞的字“紫气东来”,上面并没有落款,看样子出自此间宅院主人之手。
“这是谁家的宅子?”来到客厅里,李云天望着那幅字不动声色地问跟在身后的赵思国。
“禀王爷,这是青木明心老爷的宅子。”赵思国闻言连忙向李云天一躬身,沉声回答,“清木明心老爷是小琉球岛最大的海商,生意做得很大。”
“青木明心。”李云天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脸上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根据他手里掌握的资料,青木明心是沿海倭寇中势力最大的倭寇首领,不仅打家劫舍而且还经营走私生意,大明海上的走私生意据说已经被其垄断,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可谓黑白两道通吃,是一个手眼通天的棘手人物。
虽然没人知道青木明心的来历,不过李云天很清楚这个家伙一定是大明人氏,否则的话绝难写出一手如此的好字来,如果他是日本国的人的话单凭这份书法的本事定能轻而易举地在一个大名那里谋得一份不错的差事。
因此,青木明心只不过是一个化名而已,是为了防止被大明查出其真实身份而牵连家里的人所采用的一种手段。
“吩咐下去,查查这个青木明心是否被咱们给俘虏了或者向咱们投降了?”随后,李云天转身神情严肃地吩咐了一名武官一句,青木明心是他此次收复小琉球岛最想抓的人,所以一定不能让其成为漏网之鱼。
青木明心能在倭寇中有如此大的势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海上走私生意,而且与大明沿海地方官府的关系密切,如果能将其拿下的话那么就能一举清除掉大明的海上走私网络,给那些走私商一个沉重的打击,维护了地方经济秩序。
“禀王爷,青木明心老爷很少在这里住,听说他通常都住在日本国九州岛的家里。”不等那名武官领命,一旁的赵思国开口向李云天解释道,“两个月前青木明心老爷来过一次,在这里住了几天就走了。”
“便宜他了。”李云天闻言眉头微微一皱,看来这个青木明心倒有自知之明,清楚距离大明咫尺之遥的小琉球岛并不安全,故而跑到了日本国的九州岛躲了起来。
“禀王爷,我们在镇上找到数名百姓。”这是,一名武官快步从门外走来,向李云天一拱手后沉声禀告。
“带上来!”李云天早就料到一时间镇上的人绝对难以在仓皇中全部逃脱,于是在客厅正前方上首位的座位坐下后沉声吩咐道。
那名武官闻言向李云天一躬身,随后冲着院子里挥了一下手,院子里几名神情惊恐、穿着大明服饰的男女就被带了进来。
“大老爷饶命,我等并不是倭寇而是大明逃难来的百姓,并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刚进门那几名男女就跪了下去,神色惊惶地向李云天磕着头,口中连连求饶,领头的一个中年男子说的竟然是一口纯正的江南话。
“并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李云天闻言顿时冷笑了一声,冷冷地等着中年男子说道,“如果没有你们给那些倭寇提供衣食住行,他们岂会盘踞在此地四处侵扰我大明沿海府县,你们看似无辜其实则是他们的帮凶!”
“大老爷饶命!”中年男子闻言脸色顿时大变,和身后的几个人忙不迭地向李云天磕着头,“大老爷,小人只不过想要活下去而已,并没有想要伤害任何人,请大老爷明察。”
“你们确实是活下去了,可大明沿海府县的那些百姓可就遭了殃!”李云天面无表情地等着中年男子,冷笑着说道。
“大老爷,民女承认民女等人都有罪,可是最大的罪在于地方上那些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欺压良善的贪官污吏和地方豪强,若非如此我等也不会背井离乡来到这荒蛮的小琉球岛上!”听闻此言,一名跪在中年男子身后的少女禁不住抬起了头,咬着牙向李云天说道。
李云天微微一怔,随后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那名穿着粗布衣衫的少女,觉得这名少女的胆子挺大的,竟然敢出言反驳自己,并把矛头指向了沿海的地方官府和当地的豪门大族,可谓一语中的。
“海兰,这就是大明平定了交趾叛乱并击败北元的镇国公,现在已经贵为大明的忠武王!”这时,立在一旁的赵思国急了,连忙开口向那名少女说道,“还不快向王爷谢罪,王爷已经赦免了镇上百姓的罪责。”
“民女冒犯王爷,请王爷治罪。”那名少女闻言怔了怔,随后连忙以头触地,诚惶诚恐地谢罪,她万万没有想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年轻的明军武官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镇国公,如今更是已经贵为忠武王。
李云天平交趾、定辽东、清两淮等事迹早已经传遍了小琉球岛和琼州岛,故而即便是倭寇也知道大明出了一个进士出身的勋贵,文韬武略,功绩赫赫,在两个岛上的百姓中可谓有着赫赫威名。
中年男子等人得知李云天已经赦免了他们通倭之罪,脸上的神色顿时缓和了下来,但心情同时也变得更加局促,他们都知道李云天的威名故而不由自主地就感到莫名的敬畏。
“这是皇上的恩典,皇上初登大宝不想大动干戈,你们要谢的话就谢皇上。”李云天闻言面无表情地说道,“以后尔等要洗心革面,切莫再做这种助纣为虐的事情。”
“小民等人叩谢皇上天恩。”中年男子连忙再度磕了一个头,高声回答,“王爷,小民等人以后必定本本分分,再也不做那些糊涂事。”
“叩谢皇上天恩。”他身后跪着的几个人见状也跟着磕头谢恩。
“王爷,求您救救民女的母亲,民女愿意当牛做马伺候。”磕完头后,那个名叫海兰的少女抬起头,眼眶通红地向李云天哀求道。
“王爷,求您救救小人的岳母,小人定当结草衔环相报。”赵思国这时也跪了下去,向李云天磕了一个头说道。
海兰姓张,父亲张兴是鸡笼港的一名铁匠,母亲刘氏因为患病卧床故而无法随着家人一起逃进深山,所以张海兰就选择留下来陪刘氏,两人不得已藏在了家中的柴房室里,用柴木把四周堵得严严实实,不成想还是很快就被搜查的明军士兵发现,继而被带来见李云天。
“好好医治她的母亲。”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后,李云天沉声吩咐了屋子里的一名武官,既然小琉球岛上的百姓已经得到赦免,那么就是大明的子民,他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王爷,小人的妾室快要临盆,请王爷让小人带着妾室回去生产。”那名中年人闻言连忙向李云天祈求道,如果不是他的小妾临近生产而无法动身的话,那么他一定会带着小妾逃往山里。
李云天闻言向先前的那名武官点了一下头,中年人见状顿时大喜,再度向李云天磕了一个头,然后爬起来倒退着出了房间,飞也似地跑出了院子。
“王爷,小的这就进山把乡亲们喊回来。”赵思国望了一眼消失在院门处的中年人,抬头向李云天请命,既然镇上的百姓已经得到了赦免那么就没有必要再躲在山里,现在山里正是蚊虫多发的季节,窝在山里的感觉确实不怎么好受。
“现在时局未稳不宜前去安抚。”李云天知道赵思国立功心切,微微一笑后说道,“去看看你岳母吧,等时机成熟了会有人前去通知你。”
“谢王爷恩典。”赵思国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向李云天磕了一个头,然后和张海兰快步离开,他与张海兰其实只是定亲而已,说刘氏是他的岳母的话有些为时尚早。
李云天知道此时留在镇里的人肯定都有什么迫不得已的难处,因此让剩下的几名男女各自回去,在明军水师尚未控制住鸡笼镇局势的时候不得离开住的地方。
“王爷,我们在后院发现了一间地下室,里面有大量的金银珠宝等财物。”赵思国等人走后不久,李云天正在与雷婷和柳雯晴谈笑的时候,吴子言快步走了进来,沉声禀告道。
“噢?”李云天闻言觉得有些意外,他还以为青木明心会把财物都放在九州岛的家里,没想到这座宅院里竟然会有青木明心所存放的财物。
“走,看看去!”不过随后李云天就明白是怎么回事,笑着领着雷婷和柳雯晴向后院走去,所谓狡兔三窟,像青木民心这种狡猾之辈肯定不会把所有的财物都放在一个地方,以免被人一网打尽。
第894章两大倭寇
青木明心的地下室修建得十分巧妙,入口在后院一座假山的山洞里,如果不仔细查找的话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个不大的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山洞里竟然别有洞天。
说起来也是青木明心倒霉,原本明军水师将士和李云天的护卫已经将院子里里里外外地搜查了两遍都没能发现那个地下室入口。
不久前一个在后院巡逻的士兵感到尿急,于是离开队伍跑到假山的这个山洞里去撒尿,尿柱恰好落在了铺在入口的青石板上,与青石板相撞发出的细微异常声响引起了那名士兵的注意。
于是,那名士兵撒完尿后顾不上尿骚味俯身查看了一下被他一泡尿浇湿的地板,很快就惊讶地发现了青石板下面竟然是中空的,于是连忙向巡逻队的小队长报告,那名小队长又逐级上报,把吴子言等中高级武官给吸引了过去。
开始时大家根本没想到这个地下室是一个存放财物的地方,还以为里面躲藏着人,于是进行了一番连蒙带吓,可是里面丝毫没有反应。
等派人进入地下室查看后,众人才惊讶地发现地下室里根本就没人,里面堆满了让人眼花缭乱的金银珠宝,吴子言于是急忙赶来向李云天禀告。
地下室。
李云天在雷婷和柳雯晴等人的陪同下查看着地下室的几个房间,里面皆堆满了一箱箱的金银珠宝,架子上更是密密麻麻地摆着古董和珊瑚等物,看得人有些眼花缭乱。
依照李云天的推算,这几个房间里的财物加在一起的话至少也价值三四百万两银子,由此可见青木明心果然财力惊人,也侧面反应出其势力强大。
“把这些财物登记造册,皇上有谕令,平定倭寇时一切缴获皆归讲武堂调用。”李云天来到三株高大的红珊瑚树前,先是吩咐了吴子言一句,随后指着那三株红珊瑚树说道,“将这三株以讲武堂的名义送进宫里,给太皇太后、太后和胡仙子。”
胡仙子指的是被宣德帝废了的胡皇后,说起来也很是奇怪,虽然孙太后现在才是太后,但是无论是朝廷上还是宫里都会把胡皇后排在孙太后的前面,而张太皇太后也是在把胡皇后列于孙太后之上。
孙太后对此并无不满,她知道当年宣德帝废后言不正名不顺,再加上张太皇太后和宣德帝都对胡皇后恩宠有加,因此她也安心居于胡皇后之下,再怎么说她的儿子已经当了皇上,她在后宫里已经没什么好争的了。
明军水师在小琉球岛上发现了如此大的一笔财物,势必朝廷中有人会眼红,因此李云天就未雨绸缪,把那三株价值连城的红珊瑚树送给了张太皇太后等人,这样一来别人要想在张太皇太后面前非议此事的话李云天也就不用担心。
值得一提的是,给后宫送礼有着诸多的规矩,最起码的一条是要分清先后主次,张太皇太后当然是排在第一位的了,所获得也是最大最好的那株红珊瑚树,其次就是孙太后,然后才是胡皇后。
虽然胡皇后的实际地位要高于孙太后,但是孙太后是大明的太后,正统帝的嫡母,李云天这些臣子在正式场合自然要把孙太后排在胡皇后前面了。
“卑职记下了。”吴子言闻言向李云天一躬身,沉声应了下来。
“对了,吩咐下去,在镇上设立赈济处,倭寇逃走前在镇上烧杀抢掠,一定要安置好镇上的百姓,使得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李云天起身离开了地下室,走出假山山洞的时候想起了一件事情,开口吩咐了跟在后面的吴子言。
“卑职这就去办。”吴子言知道李云天心系镇上百姓的安危,于是不敢怠慢,向李云天躬身行礼后急匆匆地离开。
“相公,你好像很器重他”等吴子言走后,雷婷望了一眼他的背影,微笑着说道。
李云天乘明扬号出海以来就把吴子言带在了身边,让他协助处理明军水师的一些事务,吴子言是水师的人对水师的一些具体情形比较了解。
雷婷知道李云天是在刻意栽培吴子言,这正是李云天的用人之道,李云天与大明其他官员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勇于放权,将权力下放给手下的武官们。
毕竟李云天再厉害也只不过是一个人而已,根本就没有精力来面面兼顾,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力提拔一些精明强干又值得他信任的人来协助他处理手头的事务,吴子言和许多讲武堂出身的年轻武官都得到了他的重用。
这使得李云天所指定的政策被忠实地得以执行,讲武堂下属各衙门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运作。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他是一块璞玉,如果能细心雕琢一番的话定能成就一番大业,水师需要他这样的人才。”李云天并没有否认对吴子言的欣赏,向雷婷笑了笑后向柳雯晴说道,“晴儿,你以后要多栽培他。”
“晴儿记下了。”柳雯晴闻言微微一笑,向李云天一颔首应了下来,李云天的看人的眼光通常都很准,看来吴子言以后在水师的前途无限。
下午,李云天在青木明心大宅前院的客厅里见了归附山口惠子的那群倭寇的三大首领,一是向李云天表示臣服之意,二来也是想见识一下传言中大明忠武王的英姿。
李云天端坐在客厅正前方的太师椅上,水师的一众武官分坐在下方左右两侧,一个个正襟危坐。
当山口惠子领着刀疤脸倭寇首领三人进门时,现场武官的视线顿时集中在了山口惠子的身上,脸上纷纷流露出诧异的神色。
屋里的武官都已经听说了山口惠子一连击败三名倭寇中的高手,进而成为了那些主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