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唐传奇-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由放下面纱,背过身去。那贵公子见有如此佳人,早就忘了一切,刚想命令手下人动手,却被李月“哼!”了一声,吓一大跳,他见佳人躲在李月身后,心中醋意大发,马鞭一指喝道:“我父亲是当朝左相陈希烈,你们是什么人,识相的乖乖跟我回府,否则休怪我手下无情!”
    李月闻言冷冷地说道:“陈相国的儿子不是传说为儒雅之士吗?怎么会是这样一个混帐东西!”那公子先一听,脸略有点红,儒雅之士那是说他大哥,他从小被祖母宠坏了,长大后跟一帮王子王孙到处胡作非为,渐成京城一霸。待他听李月后面说的“混帐东西”时,心中大怒,他报过名后,还没人敢这样说他呢!他手一挥,后面的几十名大汉叫嚣着冲上来,李月冷冷一笑,顺手在身旁的一座大石狮上轻轻一拍,那石狮轰然倒下成了一堆粉末,那群大汉见状吓得一下子全都止步,只叫喊却无一人敢上前,李月又一脚轻轻踢起一块石头,那石头在空中裂成数十块,直向大汉们击去,只听一阵清脆的响声,所有人的兵器都断成数截,掉在地上,大多数人手上只剩个刀柄。风平和风叶骇然相视,这等碎狮断刃的功夫是他们闻所未闻的,恐怕连师尊青阳真人也做不到。尤其是空中碎石击刃,风平看得清清楚楚,裂碎的石子不多不少,刚好可以和对方的兵器数相符。风平心中被极度震撼,师祖长乐来后,告诉过他,武学无止境,目前铁剑门武功最高的不是他长乐,而是另有其人,风平现在才明白,长乐指的就是李月。
    那公子一下楞住了,他身后有一人悄悄附耳向他说了几句,估计也是个武林高手,那公子不甘心的看了一眼赵绿敏,只得悻悻地问道:“你果然厉害,今天就算我栽了,你敢留下姓名吗?”
    “我叫李月!就住在京师。”一语出,对方所有的人一起惊呼!竟然是武举状元,李月的威名已经传遍京师,人人皆知,那公子也被吓出一身冷汗,却是别的原因,昨天他听父亲感慨,这李月居然敢把权相杨国忠的侄子给砍了,他虽一向横行,却不笨,口中说声”得罪!”一挥手,率手下迅速离去。
    这时,赵绿敏已无心郊游,悄悄告诉李月想回去,李月因要连夜赶回军营,问清风平他们的住址后,遂护送赵绿敏回家。
    很快李月带着即墨来拜访青阳。李月的底细,青阳非常明白,十五年前就是他和长虚从赵王府把李月接到铁剑观,按辈分,李月是他的师叔,师尊长乐去年回通天峰静修,就告诉过他,休要小看李月,铁剑观要好好抓住李月这棵大树,将来才能得到大的发展。几年前李月帮铁剑观解决了财政危机,才真正让青阳改变了对李月的偏见,所以他带着众弟子迎出门来,见面就给李月跪下,“参见师叔!”弄得身后的风平他们惊疑不止。李月忙把青阳扶起说道:“我虽是长乐李瑶的师弟,却不是你的师叔,我不是铁剑门道士,所以今后莫要多礼,我和大家都是平辈相交。”
    青阳被李月扶起,心中却是狂跳不止,刚才李月扶他时,他用了十二分的劲道试探,到了李月那里,竟如泥牛入海,无影无踪,李月的功力竟如此深不可测,让青阳慨然叹服!
    众人进屋坐定,李月开门见山地让他们回去,不要搅武林大会这淌浑水,青阳不动声色地问李月原因,李月就把太子遇刺的事说了一便,不过他隐去了风强的下落,风平眼里露出一丝哀伤,他为老对手风强而难过。青阳感慨地说道:“我知道郯王作梗不准百官给我们担保,中间就是那青牛在捣鬼,想不到他竟然把风强害死了,在终南派中,不忘本的就风强一人了,我们这就回去!为风强举哀。”他又对风平他们说道:“我们若赢了,如果太子和郯王同时要拉拢我们,我们怎么办,所以我决定不参加这次比赛了!长乐师尊那边,我自去解释,马上收拾,我们连夜赶回终南山!”
    在送走青阳他们后,李月带着即墨也连夜赶回了军营。
第二十五章 云涌
    天宝十二年三月,有御史参少林寺弟子不守清规,在京内多处酒楼聚众饮酒,在民众中影响极坏,不用说这又是杨国忠他们的嫁祸之计了,自从收了寿王,终南派的陈放自然也成了郯王的坐上宾,郯王答应支持终南派,打击少林以削弱太子的势力。本来就对少林寺有了成见的李隆基闻报勃然大怒,不听太子分辨,命将少林派逐出京城,不准参加本届大会。
    没有了铁剑观和少林寺的竞争,陈放连着击败铁骑堡的万云天和江南周家家主周世晨,终于夺走了'武林第一高手'的金牌,终南派也蝉联总分第一,为武林第一大门派,因此得了一百名羽林军的名额。但新人排行榜的第一名却由名不见经传的华山剑派的司马云夺走,这是一个三十七、八岁的黑瘦汉子,重伤陈放弟子陈华(即原来的风华)后夺冠,他的武功风格简洁狠毒,被郯王一眼相中,收拢后成了他的心腹,果然在李月的意料之中,在司马云表达了希望从军的意愿后,郯王把他也推荐为羽林校尉,为将来自己的夺位埋下伏笔。
    天宝十二年四月,右相杨国忠提交太子遇刺事件报告,各种证据及刺客证词均直指郢王,李隆基至此终于对这个自己曾经最看中的前太子深深失望了,但他依然以一种父子情谊,命郢王和朔方节度副使、奉信王阿布思即刻回京面圣,又命将刺客邢縡公斩于市,可怜当年的玄剑,被郯王出卖,替风强死在了长安街头。
    几乎在杨国忠提交报告的同一时候,灵州的阿布思府内,郢王李瑛、奉信王阿布思和契丹及突厥特使正在密谈,这是他们第三次和契丹它们接触了,阿布思妻子的母亲是契丹大贺氏贵族,现在的契丹联盟首领就是阿布思的妻舅。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公元389年,他们战败于拓跋魏,唐朝初年,契丹八部开始组成部落联盟。联盟长由大贺氏选出。此外,还有一些契丹部落受唐朝统辖,不在联盟之内。契丹大贺氏联盟曾反复背唐,附唐或依附于突厥。
    天宝十一年末,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率部以剿匪为名,屠杀契丹日连部的两个部族近一万人,无论男女老幼几乎被屠杀殆尽,仅留数百老幼作为战俘解往京城请功。消息传到契丹联盟,引起契丹联盟的激烈争吵,在观望数月后,大唐皇帝非但没有降罪安庆绪,反予重赏,契丹联盟首领决定背唐投靠突厥。
    就在这时,阿不思遣密使来契丹,密谋反唐,恩怨分明的契丹人为报族人之仇,也开始和突厥接洽。经过数轮谈判后,三方终于在灵州秘密达成协议。突厥不出面,借道契丹接应阿布思和李瑛,助李瑛占据太原以北,然后两家合兵东西夹击幽州。就在达成协议后数天,圣旨到,指李瑛刺杀太子,命他立即返京请罪,知道中计的李瑛后悔勾结契丹,欲回京请罪,阿布思却劝李瑛自立为北帝,李瑛不允,两人发生矛盾,阿布思遂囚禁李瑛,仍借李瑛之名行事。
    契丹依约借道突厥陈兵北境,要求唐玄宗交出去年年末率兵屠杀契丹两个部落的安庆绪,整个大唐帝国为之震惊,李隆基大怒,边荒野部也敢触犯天威,命令范阳军和朔方军北击契丹,但数天后消息传来,安禄山借口军中爆发马瘟,准备不足拒绝出兵,而郢王和阿布思却借口平契丹,擅自率二万兵挥师北上。
    依大唐军制,郢王不得旨而擅往,此举即同谋反,因涉及皇室,京城的百官们却一反常态,皆沉默不语,惟郯王一系反映激烈,兵部尚书、右相杨国忠指出,郢王和阿布思决非平乱,而是勾结契丹借机谋反,要求皇上出关内军前往平叛。李隆基在犹豫间,又接到紧急军报,契丹攻陷云州,屠军民数万,阿布思占领朔州,兵锋却直指北都太原。杨国忠再次请兵,这时群臣也纷纷要求平阿不思,李隆基终于决定出关内军平乱,杨国忠遂荐赋闲在京的前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为正,其族弟杨国嗣为副将,领兵五万连同太原三万驻军共八万军平阿不思的叛乱,有大臣奏鲜于仲通前败于南诏,不宜再领军,杨国忠却申辩鲜于仲通非战之过,应准予其戴罪立功。帝准,降旨因朔方节度副使、奉信王阿布思叛乱,命鲜于仲通和杨国嗣率军五万平叛,太原尹、北都留守裴宽受其节制,另命宦官边令诚为监军,即日出发,这一天是四月二十五日。
    李月和李国臣已于四月十日率军出发,进行行军拉力赛,目标九原。由于朝中纷乱,所以两人走得都很低调,除了兵部外,就几乎不为人所知。经过两个月魔鬼般的训练,李月的黑旗军由一支老弱之军,脱胎换骨后成了一支精锐之师,在临行前,李月做了战前动员,只用一通鼓,全军便集合完毕,李月和荔非元礼站在点将台之上,见全军站如一条直线,气势森严、士气高昂,“好一支威武之师!”荔非元礼脱口赞道。“李月兄果然是帅才,只用两个月时间就把一支老弱军训练得如此精锐。”
    “李国臣将军的军队也不输于此吧!”
    “我听李抱玉之言,他们那一千老弱军也变得军纪森严,士气高昂,但体质上却要输于我们,他们最多只能越野跑三十里且没有负重,我们却能负重跑五十里。”
    “那时我们练了太玄经的原因,还有伙食和后勤都要比他们要好得多。”
    李月转过身来,对着一千军队高声说道:“临行前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所有的细节你们的队正已交代清楚,我在这里只说两个字—必胜!!”
    “必胜!必胜!”
    全军一齐振臂高呼,气势如山崩地裂。
    一队队士兵依次出发了。
    李月静静地看着北方,在那里此时正风起云涌,他能否把握风云,一战而名震天下呢?
第二十六章 太原
    鲜于仲通是十天后才抵达太原,这并不是他不知兵,而是副将杨国嗣的安排,对于这个副将,主将鲜于仲通是有苦难言,杨国忠只是不好荐自己族人为正罢了,他鲜于仲通若不识相,恐怕不到太原就会被罢掉了。杨国嗣根据杨国忠的安排,将这支京师最精锐的金吾军进行了大换血,所有校尉以上的军官全部换掉,要么是杨家子弟,要么是自己从剑南带回的亲信,总而言之,杨国忠就是要利用这个机会将这支军队改组成杨家军。
    在出兵的同时,杨国忠派密使去了突厥,说服突厥可汗放弃对契丹的支持,在重金的诱惑下,突厥可汗勉强同意不再支持契丹,其实它充其量不过是扮演借道和乘火打劫的角色而已,不出一兵一卒,道已借,钱也得,何乐而不为,至于以后,若有便宜可占,他也不会放弃的。
    在突厥背约的情况下,契丹内部也有了不同的声音,反对出兵的人认为屠杀云州数万人,已经报了大仇,如果真的得罪唐朝,将来不好收场,契丹盟主勉强同意不再南进接应阿布思,止步于云州,他舍不得放弃云州城,唐朝的一个边境小城就强过契丹联盟目前所在的土城数倍。
    当鲜于仲通他们的大军到达太原时,李月率领一千军队已经从九原返回,他们是从西路行军,所以没有碰到契丹军和阿布思叛军。这次行军拉力,李月他们异常顺利,按规定,步兵军中除了校尉以上军官可以骑马外,还有二十匹马用来拉后勤物资,由于李月的后勤供应在十天前就由赵王府在各地的商家沿途设点解决了,没有任何后勤包袱,那二十匹马就用来运载途中的病伤员,一路上吃的好,睡的好,尽管是长途急行军,竟要比平时的训练还要轻松,在途中李月依旧设立竞赛机制,他把整个路程分为二十个赛段,每天一个赛段,奖惩标准略高于平时,所以一路上士兵们都是士气高昂。
    而李国臣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的大部分士兵训练得也很优秀,但正是平时缺少训练的后勤兵拖了后腿,二十匹马全部用来载后勤物资,十五天下来,他已经落后李月近五天的路程,而且士兵们普遍开始不满,李月的奖励已经由小道消息传到李国臣士兵的耳朵里,相比之下,无论银子、伙食、装备,他们都差得实在太多,据说李月军中有一人,累计已经拿到近八百两银子的奖励,让李国臣的士兵们眼睛都红了,对于这些,李国臣也知道,他却有苦难言,本来就是李月手下的败将,被杨国忠硬压上了一个额外的比赛,当他得知赵王府出钱出物支持李月时,也向朔方军提出过类似的要求,不但一分钱没拿到,还被节度使安思顺以延误军假狠狠一顿训斥,让他着实恼火,不过军人不认输的本性,让他依然以十二万分的精神投入到训练之中,以他丰富的带兵经验,硬将一千老弱军也带成了一支精兵。
    李月回师时绕道太原是想看看平叛的情况,此时的太原由于云州和朔州的失陷而人心惶惶,更加之云州被屠,大量的难民涌入太原,一时间太原形势大乱,有无数达官贵人都已打点好行装,风声一有不对,即逃往长安。
    李月命军队驻扎在太原城外,赵王别府早准备了一百顶大帐,饮食后勤由鱼香酒楼负责,为此鱼香酒楼专门歇业了五日。
    李月单身一人进城去拜访主帅鲜于仲通,在城门口处,李月竟惊讶的发现有数十伙军士正聚众赌博,他找到一名负责城门防守的参军校尉问道:“此处为军事要地,为何有如此多军人在聚众赌博,那校尉是太原当地守兵,见李月是都尉,不敢怠慢,嘴一撇回道:“禀报将军,赌博的人都是从京师来的精锐部队,我们是太原守备军,管不了他们。”他特地把精锐二字咬得很重。
    “那为何不向他们的军官报告?”
    这时旁边的另一名军官接口说道:“他们的军官在军营里赌,所谓大有大赌,小有小赌,军官们在营赌银子,这些士兵们则在外面赌饷银、赌老婆、赌晚饭。”
    “连晚饭也赌?”李月惊讶的问道。
    那个军官却象见到外星人似的看着李月:“晚饭只能吃三成饱,当然可赌!”
    “你们太原守备军也是这样吗?”
    “全天下的士兵们都是这样,我们当然也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