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啊,带洪先生下去安排住处。”
洪承畴见他这么说,只能随小厮退下。至于郑芝龙说调动的事,就随他去了。何况也可以从调动这件事来看皇上究竟是如何安排他洪承畴的,如果皇上准了郑芝龙的调命,基本上可以说,洪承畴这辈子就要在福建水师里呆着了。
洪承畴一走,郑家两兄弟就围了上来。郑芝豹开口道:
“大哥,你看这姓洪的来做什么?”
郑芝龙皱眉思虑了一会后道:“按照邸报上来说,这洪承畴犯了欺君的大罪,是给罚到我们这来做参军的。他一个从二品的提督给降到我们这来做六品参军,估计没有什么花样。若是皇上有想动我们的心思,怎得也要派个官品高点的过来。他现在可得听咱们的,又是同乡,我估计他耍不了什么花样!”
郑芝虎崩着脸道:“大哥,我总看这姓洪的不顺眼!”
郑芝龙瞪了他一眼道:“以后他可就在你船上,不要弄出什么事来,怎么说他也是皇上派来的!收拾下你的性子,咱们现在都有了个好出身,光宗耀祖着呢!”
郑芝虎虽然心里不服,但在他大哥面前哪敢顶嘴,只好唯唯诺诺的应了!
此后,洪承畴就到了郑芝虎的旗舰上做参军。期间也没有什么事情,一般的文书岂会难道进士出身的洪承畴。现在福建水师处于休养期,并没有什么大动作,最多的都是让士兵出来在甲板上演练。洪承畴用心记忆,却也让他明白船中水手,士兵所司的职位。只是未见识过实战,不知这水上作战与陆地作战有何区别。
洪承畴这边想着,那边就有圣旨给郑芝龙。这圣旨不是由福建巡抚熊文灿转交,而是京里派了禁卫过来传旨。接到旨意后,郑芝龙忙让两兄弟过来商议。
“大哥,这么急找我们来有什么事?”
郑芝龙拿出圣旨道:“这是今日皇上宣的圣旨,说是南洋有海寇杨禄骚扰商船,命我兄弟派水师去将他灭了!”
郑芝虎诧异道:“皇上怎么知道杨禄那王八蛋?”
郑芝龙摇摇头道:“谁晓得,也许是附近省份的官老爷们派出去的商船遭到袭击,所以才向皇上奏了一本。”
“那大哥我们怎么办?要是灭了杨禄,那我们不是亏了好些生意!”
郑芝龙盘算一会才道:“打还是要打的,不打也要作个样子!芝虎,你去把杨禄灭了也好,这厮对咱们也越来越不敬。不过你下手有方寸点,给他留几条船,他不是还有个弟弟跟他干嘛!留着他就是了!”
“芝虎明白!”
很快郑芝虎就升帆起航,带领三十几艘巨舰前往杨禄活动的海域。洪承畴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可以见识到海战,满脸的兴奋不已。但接下来的海上行程,却让洪承畴呕吐不已。尽管洪承畴识水性,但哪经过这大风大浪,开始的时候吐得胆汁都快出来了。
看得郑芝虎一干武将大笑不已,仿佛看到自己比读书人高明的地方,对洪承畴也没有那么冷漠了。过了几天,洪承畴适应了,但人还是病怏怏的。郑芝虎他们商议海上事务也不避讳他了,因为在他们看来,就洪承畴这样的弱书生在海上能成什么事!
所以洪承畴一路观察,也慢慢懂得战船在海上要注意的事项。在海上不管什么船,天气很重要。如果遇到暴雨台风,那可就是船毁人亡。作战呢,要注意阵型,风向。因为海战之前都会有一场炮轰,如何在肉搏战之前击毁对方,是头等重要的事。对于如何避开藏有暗礁的地区这些航线问题,就不是他一下子能搞懂的。
跟杨禄的一场海战完全没有什么悬念,他们在澎湖岛的南面截住了杨禄的船队,一阵炮轰就让海盗们做了鸟兽散。给郑芝虎船队围住的几条船,也是手到擒来。郑芝虎还示威似的带人冲上敌舰,将里边的人斩杀殆尽。海战不留活口,这是洪承畴听老水手说的,不想这么快就见识了一遍。
洪承畴毕竟是带过兵的,没有多久他就已经熟悉了海战的大概方略,同时他内心更倾向于将敌人消灭于远处,而不是象郑芝虎那样近身搏斗来消灭敌人。
不过说来也怪,至从洪承畴到了他们水师后,每修整了半个一个月的样子,就有上头来人让他们剿灭海盗,或者让他们远航护卫。只不过这几次不是圣上的皇命,而是福建巡抚熊文灿的宪令!郑芝龙也没有办法,只好让郑芝虎去把些不开眼的小贼灭了!比起郑家兄弟的郁闷,洪承畴渐渐习惯船上的生活。
第六卷 攘外先安内 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建船厂
更新时间:2008…10…14 23:17:04 本章字数:6208
第六卷 攘外先安内 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建船厂
郑芝龙水师的一举一动都通过王承恩的捕风营收集整理后,详细的汇报给我听。对于洪承畴到福建水师,特别是郑芝龙的私人水师上去,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洪承畴这人怎么都要打磨一下,不然再来个历史重演,他就要掉转枪炮来对付自己人!洪承畴可以放着不管先,但这造船的事却不能再拖了!
过年后,我就下旨让沿海地区征集造船高手,但根据下面官员的回报,能够造大船的工匠几乎都没有!大明禁海百年,先进的造船技术早就失传了。如何才能造出巨大的远航船,这让我苦恼不已!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所以我将徐光启找来商议。
“皇上是要建船厂?”
徐光启大惊小怪的样子让我觉得忍俊不禁,可以想象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在你面前跟你急是什么模样!冷静下来后,徐光启又问道:
“那皇上,现在大明赋税入不敷出,从哪调银子来造船?这船厂可不是说建就建的,首先要找码头,然后建船厂,最后才能造船。哪一项都是大工程,没有几百万的银子根本就堆不出来。微臣前几天去找毕尚书要天工学院的银子都追了好几次才弄到手。现在他肯定不会拿出这么多银子来!”
我呵呵笑道:“现在他这个户部尚书也是没有钱,所以朕打算不动用国库的银子,而是用中央银行里的钱。”
京城里有的是商家豪门,各个家里都有大量财产,自从京师出现大盗后,中央银行的存银已经上升到了一千万之多,所以用这笔钱来作个船厂是绰绰有余。
徐光启大惊道:“皇上,那可是百姓的钱啊,皇上要是用掉了,将来如何还帐?”
我满不在乎道:“怕什么,朕内库不是还有银子嘛!田家商铺的自鸣钟,彩票,刑部的议罪银哪项没有几十万的收入。难道你还怕朕还不起!朕留着内库的银子不用是为了以防万一,若是突然有什么战事饥荒的,朕从哪里弄银子!”
徐光启忙请罪道:“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微臣是说大明现在最重要的是民生,现在皇上花数百万建船厂,恐怕得不偿失!不如用以劝民农桑,让百姓休养生息!”
我耐着性子解释道:“朕建一个船厂,对于大明百姓是有利的。朕到时建出大型的商船后,大明的商船可以直接航行到南洋各地,甚至还可以到西洋去。我大明出口到外国的货物将会增加几倍,到时不知有多少百姓以此为生。有田的可以种粮,有山的可以种茶,男的可以烧瓷,女的可以纺织,没田没手艺的也可以去作帮工。他们各自有活路总比朕给他们免税好,爱卿久居松江府,应该很清楚情况才是!朕记得你们那就有不少织户雇佣人来织布。”
徐光启道:“皇上所言,微臣略有所知,但那只是一州一府如此。微臣是担心,各朝立国都是以圣人之说教化百姓,劝以农桑。今皇上以利为先,学商贾逐利,只怕这风气于我大明不利!”
没有想到徐光启又扯回这个问题,因为开放海禁,让田家经商,设立银行的事情,我跟大臣们不知磨过多少次嘴皮子。大臣们的意见都比较统一,意思就是我应该按照祖宗的法制,宣传仁德教化,让百姓们安于种田,老老实实的过一辈子。大明的统治才能够稳定!他们认为象我这样宣传经商,只会让更多百姓变成商人!同时给士人带了思想的动乱,给地方的管理也带来混乱。
当然我要反驳也是很容易的,因为我已经跟大臣们进行过连续一个月的辩论。特别是我指出如果不开海禁,让百姓出海贸易,每年的亏空怎么填补!大臣们支支吾吾都拿不出好的意见来,最后只好不了了之。自从我训过郑以伟他们以后,这些大臣就不敢轻易递交辞呈。因为原先辞职他们可以享有清名,但现在随意辞职,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不仅要背个骂名,还要给开除官籍,以后要想做官就得从新再考!所以即便他们上书失败,也不敢如以前那般用辞呈来威胁皇上。
不过我跟大臣们辩驳的事情明刊都有报道,徐光启这老头应该知道才是,他怎么还来扯这个问题呢!我有些恼怒道:
“徐爱卿,这个问题朕不是答过百官了嘛!这利益之事,不仅是人与人争,就是国与国何尝不是如此,怎么你还要来跟朕讲这个问题!”
徐光启面有愧色道:“皇上,这微臣知道,但微臣是怕那些言官们不知道!皇上骤然要办船厂,又没有跟大臣们商量。若是言官弹劾微臣,说是微臣挑唆皇上建船厂,那微臣可就跟满朝文武过不去了。”
“原来你是担心这件事啊,放心,朕自有道理。今日叫你来是为了商议船厂的事情,其他的就不提先!”
徐光启道:“是!那皇上选好船厂的地址没有?还是用旧的船厂改建?在旧船上改建,速度会快很多!”
我指着墙上新制的大明地图道:“船厂是肯定建在沿海各省,北方如今还不需要海防,所以朕打算将船厂设在南方!如果有旧船厂当然要用,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嘛!”
“那南京如何?南京有制作宝船历史的龙江宝船厂,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徐光启想了一会后建议道。
“朕之前也想过,但南京那边的船厂已经年久失修,规模也小了点,所以朕打算将它迁出来!地点就设在爱卿的老家… 上海县!”
“皇上明鉴,臣的故乡倒是个优良港口!”徐光启实事求是的说道。
“嗯!”我在地图上划了一点道:“这份地图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朕修改后,大明疆域大概如此!这里就是上海,朕打算在长江口,也就是这里的岛上建立造船厂。这个是叫崇明岛吧!朕让人看过了,此处近海边,崇明岛的左右两边都可以用来行船进长江,若在南京,大规模的商船跟战舰就会把长江堵得水泄不通。而崇明岛的下边还有两座狭长的岛屿,它们跟崇明岛相隔不远,实际上,等于他们把长江出航的海路分成了三条。朕打算在这中间这条海域内造船厂,这样既不影响别的商船出海,又可以让大明的水师停泊。”
徐光启仔细听完,不得不佩服皇上心思细密。看来皇上对修建新的船厂计划了不少时日,否则皇上怎么可能对长江口的一个岛屿了解这么清楚。他知道现在是不可能劝说皇上放弃这个庞大的计划,于是咳了一声道:
“皇上所言极是!不知皇上准备何时动工?”
崇明岛那是个造船的好地方,这我是坚信的。虽然我没有去过,但我记得后世的时候,上海最大的造船厂就要迁在那里。既然人家N 多工程师都考证过,我当然放心把船厂建在那。现在徐光启似乎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摇了摇头道:
“什么时候动工不是问题,朕烦恼的是大明能够设计出来的船不合朕的要求。朕要的是巨舰,能够媲美西洋人的战船!”
徐光启可能没有想到我的要求这么高,一下子愣住了!
“徐爱卿,你有什么办法?”
“啊!”徐光启马上醒悟过来道:“皇上,这造船技术大明如今不如西洋番人多矣。皇上要求的战船恐怕只有西洋人才造的出来,不过这造船术在西洋是重大机密,就连微臣的好友利马窦等人也是知道得不多。大明若想造出同样的大船,只能是另辟蹊径。”
听到这个答案我心里一阵失望,虽然跟我预想的结果差不多,但总想这徐老头能给我点希望。没想到还是没有可能!我叹了口气道:
“大明禁海百余年,现在从头来过不知要多少时间才能超越他们!”
徐光启灵光一现,满脸喜色的启奏道:“皇上,虽然大明的船只不如西洋人巨大,但微臣知道我大明的大号福船还是可以跟西洋人一较高下的。”
“大号福船?”
徐光启捻着胡须道:“微臣也是看茅元仪大人的巨作《武备志》才知道的,里边详细描述了福船的尺寸,大小。这福船分了六种,最大的福船柁楼三重,底尖上阔,首尾高昂,能容两百人上下!”
“两百人?那比郑芝龙的船都小了一号!”刚有点希望又灭了!
徐光启有点尴尬道:“郑芝龙的战船是海外造的,只怕他手中也没有图纸。不然找来模仿也是可以建造的。”
问郑芝龙要图纸?他的船很肯能就是抢到别人的!我摆摆手道:“算了,朕也不是急着造战船。你以后在这方面多留意一些,要是从西洋人那发现懂得造船的就给朕送来。”
“微臣记下了!”
“对了,你方才说茅元仪懂得福船的制造?”
徐光启似乎松了口气道:“茅元仪极具才能,他写的《武备志》对船舰颇有研究!”
“哦,那就好!既然如此朕便把他从遵化调回来,让他主持建船厂的事宜!”
徐光启追问了一句道:“那遵化那边由谁人主持呢?”
“爱卿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徐光启想了一会道:“微臣推举李之藻大人的得意门生张焘!”
张焘?我想起还有一个人也是明末的火器专家,便问道:“爱卿可知道焦勖此人在何处供职?”
“回皇上,焦勖在毕懋康手下主理火器,正在天工学院火器司!皇上是否想让他去遵化?不过微臣以为,此人虽然才能显著,但太过年轻,微臣恐怕他镇不住那般工匠……”
嗯,年轻就好,以后总算后继有人!我打断他的话道:“朕并非要让他去遵化,只是问问此人而已。那就依爱卿的意思,让张焘去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