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另两庄私分朝廷下发的三庄军需之事,眼看又要到年后分配军需之日,自己必须想法子把该到手的军需拿到手才成。况且听刘管家所说分配军需的日子又有个什么“三庄大会”,自己必须到场才好。
  武植无奈下只有写了几封书信,遣人送回阳谷,言明过年后自然回家,估计那时候京城贵王府也应该落成,直接回家接金莲一起去京城逍遥就可。另两封书信由胡得海送去京城,一封是大姐的,解释了下不能早点回去的原因,并请大姐把另一封书信转交圣上。对赵佶的书信里武植也没隐瞒,言道自己在边境置办了处庄子,刚刚接手事务繁忙,只能年后再回京城。这种事情早晚赵佶也会知道,还不如自己告诉他。
  庄子里近来欢声笑语多了许多,有那手头宽松的人家已经买了宣纸,开始糊起了灯笼,还有些佃户成群结队去真定府采买过年用品,其实也就是买上几尺新布,给孩子做件新衣服,又或买上斤把猪肉,过年的时候包上些猪肉饺子。明年庄主就减息了,有些闲钱不在过年用又什么时候用?
  喜气洋洋的佃户们见到武植都恭敬的问好,看这这些朴实的人群那满足的神情,充满尊重信赖的双眼。武植莫名有点心酸。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武家庄发展成最富有,最快乐的庄子。
  看来需要想办法带大家致富了?武植边走边想,不过这里地处边疆,交通不便,怎么致富也真是个难题啊!
    第二卷 痞子王爷混京城 第二十七章 宗泽
     更新时间:2009…4…6 20:46:29 本章字数:4362
  武植叹着气在庄子里转悠,这个时代就这点不好,资讯太不发达,譬如现在,阳谷和京城的情形自己一概不知,如今也还罢了,若是以后自己不小心进入那政治漩涡,消息不灵通就是死路一条。看来信息在每个时代都是最重要的啊。恩,回京城倒要好好考虑下这个问题。
  “老爷!老爷!您快点回府,知府大人来看老爷了!”竹儿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却是一脸的自豪,倒好像知府大人是来看她的一样。也难怪她高兴,三庄之中,武家庄以前是最不起眼的,而且听说真定府知府大人最是刚直清廉,自一年前这位知府大人到任,就把按规矩去行贿的前张庄主赶出了门,一点面子都没给。听说他对前张庄主这种靠祖荫起家,又不能发扬光大的子弟极为瞧不起,就是张庄主去见知府大人也经常吃闭门羹,更别说知府大人亲自来庄子了。
  武植心下奇怪,听刘管家说过这位知府大人的为人后,他也十分敬佩,一直想找机会登门拜访,却想不到人家先上门了。却不知道他什么用意。
  竹儿一身碎花蓝色棉袄,看起来越发添了几分俏丽。这可是庄主老爷给的钱,等于庄主老爷亲自给自己买的,竹儿喜欢的不得了,每日都穿在身上。说起来倒也好笑,那日和春花去卖布货郎处买布,却不想那货郎根本没见过这么大面额交子,更别说找零了,被春花好一通阴损,弄得货郎就差没穿地缝了。这衣服还是后来和春花去真定府办年货时买下的。穿上后被武植夸了一嘴,就再舍不得换掉。
  武家大院的客厅,武植见到了闻名已久的知府大人,四十多岁年纪,双目有神,精神矍铄,一身青色便袍,正四处打量客厅的摆设。
  “呀,知府大人驾到,武大未能远迎,恕罪恕罪!”见面当然就是这些客套话。
  二人互相谦逊下,分宾主落座。真定知府坐在黑木八仙椅上,一边品茶,一边仔细打量武植,看样子对武植甚为好奇。
  武植笑笑道:“知府大人能来武家庄,武大真是面目有光啊,却不知大人所为何事?总不会是专程来看武大的吧?武大性子直,不喜欢兜***,大人勿怪。”对什么人说什么话,遇到那城府深,心机重的人,自然要绕来绕去,让人摸不清深浅。可要是诚心结交这种秉性刚直之人,最好就是长话短说。
  知府果然微微一笑,眼中微露欣赏之意,笑道:“武庄主,这话你可真说对了,宗某就是专程来看看你的,看看这小沙丘一役以几人之力杀退辽骑精锐百人的英雄,看看把辽国亲王之子萧天成弄的胆战心惊的豪杰!”
  武植吃了一惊,怎么消息这般快,连辽人那天辽人的底细都知道了,恩,萧天成,倒不用我再去打探他的底细了。只是这真定知府又是如何得知的?
  宗知府似乎知道他心中的疑惑,道:“庄主不必疑虑,辽人中自有咱大宋细作,机密事情虽打探不到,萧天成逃回辽营的消息却是传的沸沸扬扬,想来是萧家政敌故意散发出来的,想那萧天成自幼熟读兵法,爱习刀枪。在辽国贵族子弟中颇有名气,往日宗某也多闻他大名,却不想今日一见,不过纸上谈兵的赵括尔,宗某却是白白担了一场心事!”说着宗知府哈哈大笑起来,笑的甚是畅快,显得十分开心。
  武植陪他笑了一阵,却没想到自己无意中可能把一个天才给毁了,心中也一阵好笑。
  宗知府又道:“细作把消息传回大名府留守梁中书处,中书发下文书,令真定府查明挫败辽骑的豪杰,宗某才知道近来真定所传的武家庄新庄主小沙丘杀退敌骑一事却是真的,非是庄主命佃户传播的流言,以壮庄主名气。先前倒是宗某小人之心了,武庄主莫怪。”说着拱手致歉,态度很是真诚。
  大宋有四京,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置留守司,留守司地位高于四京府尹,亦可兼府尹,大名府地位特殊,又是北疆重镇,对辽的前线,大名留守司总督宋辽边境事宜,这梁中书就等于后世的省书记兼军区司令。
  武植见宗知府毫不作伪,直言已过,不以人不知而含糊。对他的好感又多了几分,叹口气道:“大人客气了,武大可不敢当,能杀败辽骑非武大一人之力,武大手下有八名儿郎殒命,想起来犹自恨恨,总有一日叫那辽狗后悔!”
  宗知府听了也一叹气,吟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可叹我大宋地大物博,却不能保得边境平安,想那盛唐时四夷臣服,那是何等快哉!宗某曾数次上书陈情朝廷沉疴,却不得采用,最近闻得朝廷有贬宗某为提举鸿庆宫的意向,真想在东阳山谷中结庐终老啊。”
  武植却是一阵奇怪,自己刚刚和他见面,怎么和自己谈起朝廷中事,说这些似乎有些交浅言深了吧。
  宗知府笑笑道:“宗某恐怕在真定时日不多了,但能见到我大宋豪杰辈出,也算老怀安慰,平日也没处可以发发牢骚,武庄主是直率汉子,想不会把宗某的话四处传播,唐突勿怪啊。”
  听他“老怀安慰”,武植心里一笑,才四十多岁的人就这般老气横秋,恐怕也是因为郁郁不得志的缘故,后世说的心态老就是指他这种人吧。
  “大人不知道上的什么书?武大可以一闻么?”武植倒想听听这位知府大人有什么高见,自己虽然不懂这些东西,但听个高低的水平还是有的。
  宗知府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心说你就算英雄了得,看样子也不过是草莽豪杰,又哪里听得懂这些庙堂策论,自己不过是心中郁闷,随口发几句牢骚,你这么大兴趣干嘛。不过自己的治宋策是多年地方任职后的经验所得,可以说是自己的心血结晶,有人愿意聆听助兴谈谈倒也快意,当然是不会指望这位武庄主能听明白,更别说会给自己什么启迪了。
  “我大宋地大物博,商队更是遍布海外,各种律法经各代完善,渐趋成熟,如盐法、酒法、茶法等法令都为一时良法。各种作坊如雨后春笋,坑矿、茶盐、造船、造纸、制糖、纺织、制瓷等各行各业发展迅猛,技术完备。更有那造船、造纸、印刷、织布等几百数千工匠的大型作坊。还有各地的官窑等等,河北河南等地每年炼钢更达数十千万斤,可说是富甲天下,足可比拟大唐盛世!”
  听着知府激昂的言语,武植却是惊骇莫名,在他印象里,宋朝是个软弱的朝代,受尽欺凌的朝代,先是被辽国压的喘不过气来,西边西夏也有屡屡犯边,后来又被金国占去半壁江山,最后更被蒙古铁骑灭国。这大宋整个就是我华夏屈辱史啊!来到宋朝后,才发现子民生活还算安逸,比自己想象的好上一些,最起码还没有小说中写得那样民不聊生。但也只是温饱而已。却不想原来大宋的经济竟然如此发达,听知府的话,竟然出现了工厂的雏形!
  武植心中震撼不已,心里却一个劲儿后悔以前怎么不多读读书,这要是自己有点专业知识,置办个工厂,想不发都难啊!恩?不对啊,我现在可是堂堂的贵王千岁,放几百年后怎么也算进入中央序列吧?怎么还老是想着发财之类的低俗想法,真是小农意识啊!这要怪自己混社会那会儿的烙印吧,那时候最羡慕人家有实业的有钱人,那才叫一个牛!可是这时代的商人是什么?士农工商,第四等人啊!虽然宋朝比较开放,不再抑商,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可千百年的传统思想在那儿摆着呢,再有钱的商人也比不上官老爷啊,更何况咱可是官老爷中的极品爵位。
  宗知府哪知道他在胡思乱想些什么,慷慨激昂的说完,又叹口气,道:“可惜啊!可惜近十几年来奸佞……”说到这儿却住了嘴,自己发发牢骚无所谓,谈谈弊政也无妨,毕竟大宋言论还算自由。但要是影射当朝重臣,传出去只怕不妥,虽然自己已有退意,就怕权臣见罪,连累了家人。这武庄主的底细自己也不清楚,从他年纪轻轻就能买下武家庄看,多半是什么名门大族之后,有些话却不能入他耳。
  “奸佞?”武植却听到了,饶有趣味的看看宗知府,不知道我算不算奸佞呢?唉,这也要几十年后的人们评说吧,我现在就想做个奸佞,还没那个资格呢。
  宗知府摇头苦笑,避开话题道:“近年来四处吵着变法变法,却是曲解王公之法,官吏中多有不法之徒,以此敛财,苦的却是百姓。军备也渐趋荒疏,人数虽重,战力低下,唉!可叹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回幽云十六州!”
  武植听他说话语焉不详,想是避忌自己。自己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就两眼摸黑,虽无意中成为皇亲国戚,却总是感觉没什么安全感,不知道金国和蒙古什么时候会从北方冒出来,不说为我华夏苍生,就是为了自己也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可惜一直搞不清朝廷的状况。如今面前好不容易有一明白人,正好仔细打探下,不过人家看样子不相信自己,说话间诸多模糊。看来想叫他打开话匣子,只有自己先骂骂那些“奸佞”了。
  武植笑道:“宗知府有话不妨直说,早告诉您了武大是个粗人,最受不了这半截子话,今日之奸佞可是蔡京,童贯,高俅?这又有什么不能说的,今日你我言不入六耳,畅快说话才是正理!”
  宗知府愕然,半响才笑道:“好好好,倒又是宗某小人了。”说着站起对武植一辑到地,道:“武庄主莫怪,宗泽往日也自命豪杰,却无奈身在官场,步步为营,早已失去以前之锐气。今日才识真豪杰。”
  武植脑袋“嗡”的一声,宗泽,他就是宗泽,抗金英雄韩世忠和岳飞的上司?被金人称为“宗爷爷”的名将?前面见到了梁红玉,今日又遇到宗泽,看来这不是名字上的巧合,难道金国崛起的日子真的就在眼前?
  这时候武植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等宗泽坐好后直接问道:“大人可知辽国北方还有哪些国家?”
  宗泽摇摇头道:“辽国北方乃是苦寒之地,却不曾听闻有什么国家。”
  武植皱皱眉,忽地想起以前看过的《鹿鼎记》里,说过清朝和金国却是同属女真,忙问道:“那大人可知道女真部落?”
  宗泽道:“女真部落倒有耳闻,在辽国境内,听说大都骁勇,其它却是不知。”
  武植松口气,看来还有时间,这才慢慢和宗泽问起宋朝的情况,才知道自神宗变法后,新党和旧党就开始了党争,到徽宗立,倾向变法新党,却不知道自己提拔的蔡京实在是个反复于新旧二党的小人,任相后排除异己,提拔亲信。虽还说不上权倾朝野,也相去不远。至于高俅,却不过一受宠的弄臣,倒还谈不上奸佞,童贯现在不过是内廷供奉官,虽然受宠,也远谈不上奸佞。武植心说那是你不知道童贯的本事,这家伙可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封王的太监。
  蔡京到任后号称推行新法,却全是走了样的法令,给各地官吏中饱私囊提供了极大便利,有的州府搞的民怨沸腾。
  宋朝虽然经济发达,军力却很低下,有“冗兵”一说,就是说军队数目不少,战斗力却和数目不成正比。宋朝文人治国,各级部队的一把手也都是文人,武将只能担任副手。例如朝廷的枢密院,就如同后世的国防部,军队最高指挥机关。枢密院枢密使就是文人,各州府的知州知府也兼任厢军(地方驻军)的一把手。这也给各地官员贪污军费创造了便利。弄的军费屡屡不足,便允许军队经商。此风一长,军队训练废弛,平日多从事“纲运”(即官府长途贩运)杂役,士兵织毛缎还成了官员的财源。
    第二卷 痞子王爷混京城 第二十八章 河北无双(一)
     更新时间:2009…4…6 20:46:30 本章字数:4278
  武植听着宗泽的分析,心里也在默默思索,看来蔡京当权不久,尚没有弄得天下大乱,想来这大名府梁中书还没到每年送蔡京十万“生辰纲”的地步,更没出现什么花石纲之类的东东,害得江南方腊起事,动摇大宋根基。现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不过自己对这些政治搏杀实在没什么兴趣。看宗泽此人后来作为,可说文可安邦,武能定国。若能把他荐入庙堂,倒是栋梁之臣,大宋之福。不过自己现在只是闲王,没有官位,不能议政,又不清楚赵佶脾性,怎么保荐宗泽只有回京城再说,不过先保住他这真定府估计不难。至于宗泽的治国之策,想来是那种慷慨猛烈的直言。现在不听也罢。
  慢慢整理下思路,道:“大人上书陈情屡屡受挫,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