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群英三国-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ps:改革要彻底,之前本想着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可以私有,但想着不完全的政策难免会有被某些人钻空子的情况,所以索性来此彻底改革。话说,都189年年底了说……这时间的确是有点急切了。

第34章改革的关键

非华夏之地,可享五百年私有权,神圣而不可侵犯。华夏之地,尽归国有!

这是方云在公元190年通告治下各州郡的消息,或许没办法解决华夏历朝历代的土地纠纷问题,但好歹是给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当然,过程方云选择了一个比较温和的方法,那就是赎买制度。所有的土地都由政府按批次逐渐赎买,百姓和世家将得到一笔不错的钱财,而且依然具有房子一百年的使用权。

一百年后只需要后代子孙前去刚刚建立的国土资源局进行登记,那么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继续获得该块土地的使用权。哪怕因为特殊原因,没办法给他继续使用,也会另外安排一块涨10%面积的其他地区土地给土地所有人。

方云依然是不负责任到了极点,他就宣布建立国土资源局,然后丢给下属去搭建草台班子,自己却把注意力关注在了别的地方,最多是不是前来关注一下,然后指点几句什么的。令人无语的是,也不知道这厮是不是有完整的建设方针,每个指点都恰到好处。

只是若真的有完整的建设方案的话,直接给出来不就好了,结果下面的文员们忙死忙活的,生怕不能够把局子建设好,他却是逍遥自在。

其实方云也是哭笑不得,论制作方案他根本就不擅长,而且对未来的那些部门也不能说完全的清楚它们的职权和运作原理什么的。只能够看到出现似乎有什么不对的,就提出问题,然后随便说说大概的看法。或许自己的看法更正确一些。所以就给人那种印象。

真要算起来。其实他也算是挺无辜的,但问题是谁信?

“到头来,你还是要把我们的土地给剥夺了去?”新任国土资源局局长杜袭第一时间找上门来,对世家的待遇问题,在很早以前他就找过方云询问过。

“土地能挣几个钱?辛辛苦苦一年,还要靠天吃饭,年景不好或者遇到旱灾,只怕今年的收成都要没有了。相反。建设几个作坊,经营一下商队什么的,来钱岂非更快?”方云也拿后世的一套反驳。

“你这是什么谬论?如今一亩田地的出产差不多也就一石,而且正因为天灾**,所以粮食的价格疯涨。有些地方一石粮食的价钱甚至可以高达五百文甚至七百文钱。更惨的地方,甚至有钱也买不到粮食。故而比起什么腰缠万贯,粮仓有粮才是正道!

再说这地方官吏层层设卡,下面的小吏不断的剥削,经商能有多少利润,若是没点家族背景。甚至连商队都不敢组建,生怕血本无归。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来钱?”杜袭却是觉得方云脑袋是不是秀逗了。

好吧,方云算是见识了,在生产力低下,而且社会监督力度及其松懈,甚至于世家的权势甚至高于官府的情况下,出现商不如农的情况并不奇怪。

说到底这个时候还没有开发江南,湖广也没有成为天下粮仓,再加上种子品级太差产量太低一亩地才120斤,想想都绝望。再加上什么天灾**的,一个不好就吃不上饭了,也难怪大家对土地会那么热情,只因为土地才是传承的根本,没有土地的产出,就算你有数千亿贯,买不到粮食那家族的传承也就断绝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畸形的社会情况,才导致了人们对土地的极度狂热。而这个狂热自然也一直延续到了以后的每个朝代,实际上说到底还是社会生产力低下造成的结果。

“你离开那么久,难道没发现这些年我们新黄县也种植了不少新作物吗?另外,麦种已经换了一种高产的,你难道不知道?”方云好奇的问到。

“这个属下一回来就忙着处理事务,的确没时间去观察。”不足的就承认,杜袭在这方面的教养还是非常不错的。

“如今我们种植了一种叫做番薯(早些时候发现的块茎植物,经培育到第四代之后,口感和产量已经越来越接近番薯)的东西,当然口感还不是很好,但每亩可以产出七石左右,而且已经在进一步改良品种,争取使得产量和口感更进一步;

同时还种植了名叫花生的经济作物,炒花生你应该吃过,是道不错的下酒菜。但花生本身含油丰富(系统出品,品质自然优质),第一批花生油已经开始出售,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的话,那么百姓们平时应该也能够吃上点油了。

最后则是麦种的改良,农业部下属研究院,已经研究出了第三代两种型号麦种。其中一型麦种每亩可以收获四石;而二型虽然每亩只有两石,但口感却远超一型麦种。

当然,我说的这些产量,都是在没有进一步的耕作技术的基础上得出的数据。若是精耕细作,保证农家肥的供给,那么每亩番薯可以产出十二石,一型麦种可以产出八石,二型麦种可以产出五石,这个数据还会在以后进一步提高,换言之,就算是天灾**,我们这边也将不再缺乏口粮,考虑到不对外销售的问题,所以粮价会不断下降……

这样的情况下,你认为种地还有价值吗?”方云笑吟吟的说到。

好吧,若真的达到这个水平的话,那么杜袭也说不了什么。

“至于经商的问题,别的地方我不管也管不着,但新的商业税赋已经量底,等下你可以看一下。考虑到我们这边的社会监督力度和制度问题,基本可以避免下面的小吏以权谋私的情况,所以做生意的利润应该相当可观才对!

再说了,也没说不让你们承包部是?真的不放心,承包一片土地下来,只要按时缴纳税金,那么谁能说你们什么?”方云再次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的确,按照方云所言,那么土地是否国有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土地毕竟不是自己的,难免心里会有点别扭,这才是他来抱怨的根本原因。别说是他,世家和百姓,只怕都没办法那么快适应这种模式,没有个几十年,甚至三代人民去适应,只怕很难接受。

“说来也是,我们只是给出了改革的措施,宣传没有同步到位,难免会有不少人会不知实情。想来如今,不少人心里都有意见了吧?回头,可要好好宣传宣传,省得麻烦一大堆。”方云大笑,也算是对杜袭闯进来质问自己这件事情,落下一个句号。

“不瞒主公,如今天下世家听闻我等这般行事,已经是群起声讨。超过八成的世家表示一辈子不会在我方出仕。而且到处在抹黑我们,使得不少百姓也开始害怕我们。属下已经自作主张,成立三十多支宣传队伍,开始治下进行宣传,相信很快就有好消息传回。”戏志才恰好在这个时候缓缓走进了县衙,带着几分疲倦汇报到。(未完待续。。)

ps:华夏人民为什么对土地如此狂热,或许这就是关键。

至少,是我个人的看法。

第35章黄巾军齐聚

土地国有,别说方云,就算是董卓此刻也是眼前一亮。

这无疑可以解决土地问题,但同样的,这个政策也会把全天下的世家给得罪透。再说他董卓也不过是汉臣,而不是汉帝,所以刘协若可以宣布这个命令,但是他不可以。甚至于,出自本心而言,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土地被收归国有。

只是对于方云能够使出这种政策,董卓也是抱着看戏的态度,看他到底会发展到什么情况。谁都知道这个制度会得罪世家,方云麾下应该也有人意识到这点才对。

政策既然已经实施,那么引起天下世家的反对那是必然的结局。

果然不出所料,不出几天,就有朝臣表示,要罢免那方云所谓的并州牧。甚至要求朝廷将其定为逆贼,招天下豪杰前去征讨。

奈何刘辩亲自出马,承认了土地国有的合法性,以他大汉皇帝的身份。不得不说,这小子非常上道,显然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本分。实际上他更加清楚,自己改变不了什么,而且这个对于一个政权来说,利大于弊,再说黑锅都是方云背,他也乐见其成。

只是他站了出来,而且诏书上有赤霄宝剑的印鉴,故而这诏书自然就是合法的。传遍天下之后,一直在雒阳忙活的臣子和世家才意识到,原来这南边一个朝廷,北边一个朝廷,其实都具备大汉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但真要追究的话,刘辩是刘宏立下的新君,而刘协却是董卓扶持起来的。所以法理上显然刘辩那边更占理。但就他们个人的利益来说。任何刘协为主的朝廷更为有利。

毕竟。谁也不希望追究的土地给国家给拿了去。

再说董卓也给出了一个很合理的理由,那就是方云那边的刘辩根本不是刘辩,真正的刘辩已经‘病逝’。故而在方云拿出确切的证据,证明刘辩就是刘辩,否则法理上刘协具有更多的正统性。

听到这个狡辩,方云甚至想要吐槽:那你董卓怎么这刘协就是那个刘协?算了,都是扯皮,较真了就输了!

其实董卓最近的日子也不好过。好不容易解决了粮食问题,却不想在正月的时候,关东诸侯开始调集人马,发起了对他的讨伐。这前后还没有三个月的时间,甚至于他都还没有安定下来,却不想就遇到了这种事。

去年年底的时候,袁绍密谋诛杀董卓,事情败露离开,那是光明正大的离开。时候也是不了了之,甚至为了安抚袁阀。还给了袁绍一个渤海太守的身份。却不想,年底宴会不久。曹操又行刺未遂,但还是给他逃了回去。

因为这事,董卓对于方云的改革,也只能够是看戏,想动都动不了,别提多憋屈了。

另外一方面,戏志才在地方出现谣言开始,就第一时间征调了三十多支政委组建宣传大队,在乐平配合下开始下乡到村,到处宣传新政策的一些含义以及具体的方案。在得知土地依然可以承包耕种,而且不必担心世家门阀通过手段强行夺走后,不少百姓其实还是愿意接受这种方案的。毕竟他们不过是低贱的百姓,在强权面前其实一点力量都没有。

能够安安稳稳的耕种,而且缴纳的税金都少了不少,他们自然也乐得办理承包手续。不少人一下子就承包了上百倾的田地,考虑到他们是第一批承包的人,所以就批准了。

只是他们承包下来却是傻了,田地那么多,他们如何耕种得完?要知道田地可是按面积计算税金的,他们种不完浪费不说,还要承担大笔的税金……

无奈之下只能求助政府,询问如何解决。

官府已经得到了上级下发的精神和解决的办法,表示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取消承包一部分的田地;一个则是招募流民或者其他没有田地的劳动者来工作,每月按时发放工钱。同时,可以向官府申请助农贷款,购买耕牛和耕具,款子可以分期付款,一点点的偿还。

只是借钱耕地什么的,很多百姓还不适应,所以更多的百姓是取消了一部分的承包土地,只有少数壮着胆子吃螃蟹的,开始计算收获还有偿还的金额,最后贷款招募了一批无产者,并且购买了两三头耕牛,还有一批新农具。

显然,后者将会成为新的富农阶级,甚至成为一个合格的农场主。

随着宣传的开始,百姓对新政府的认可自然是越来越强烈。但如今才开展不过数天,真正要落实还有宣传到位,没有一年的时间只怕根本不会见成效。

所以戏志才建议,今年内,不能对外用兵!

对此,方云也知道自己的确是任性了一些,所以批准不会对外大规模用兵。戏志才也听出了话里的一些余地,但并没有反对什么,毕竟他知道方云必有用意。

方云自然也不能说,再有那么十几天,群雄就要起来讨伐董卓了,到时会好歹也要去一趟雒阳,把传国玉玺给带回来什么什么的。也不需要太多人,带着三千骑兵也够用了。

要知道所谓的群雄,多的也就那么一万人,少的也就三千人左右,合起来的确是十万余,实则不足为虑!再说,又不是去和他们作对的,只要不正面对上则不会有什么风险!

就在方云等着曹操或者袁绍假借三公书信共举大事的时候,却不想另外一个消息却是让他颇为惊讶。青州、兖州和汝南的黄巾居然再次起事,而且把当地洗劫了一番,这还不算,他们不断北上甚至已经进入了冀州境内。

有意思的是,进入冀州之后,他们是秋毫无犯,仿佛就成为了一等一的义军。不仅是公平买卖,而且还是宁愿被雨淋北风吹也不愿意进入百姓的房子里面居住。

就在大家奇怪他们到底要做什么的时候,大军已经来到了壶关,表示要进入并州。如今壶关守将杨凤,就是发来文书,表示要不要放行。

方云看了看情报,立刻就想通了其中关窍,表示允许他们进入并州,并且安排了调回来的周仓和卜鸢前去迎接他们。

果然,黄巾军大军七百多万人浩浩荡荡的进入了壶关,来到了并州。

为首的是两大渠帅,分别在卜己还有管亥,汝南部黄巾其实也是卜己留下的部属。这两个,在三大州搅风搅雨的黄巾军渠帅,绕了大汉一大圈,如今要求回归编制。

是的,他们回来了,带着七百万庞大的人口和庞大的物资回来了!(未完待续。。)

第36章纳百万民众

“卜渠帅,许久不见!这位,莫非是管渠帅?”方云自然亲自接待了两位渠帅。

“正是管某,倒是将军年轻有为,真大出所料!”管亥也是第一时间自报家门。

管亥其实不是第一代渠帅,他是第一代渠帅的属下,今年也就三十岁左右。一米八七左右的身高,结实且充满爆发力的肌肉,配上一副面瘫一样不苟言笑的脸倒是绝配。

这位的武艺也不算差,明明不过走的是庄稼把式一样的套路,但却能够力斩孔融麾下大将宗宝,与关羽力战数十回合而不败。要知道关羽在吕布去世后,隐隐算是天下第一强者,能够和他打几十个回合不败的,应该也是一流武将级别的存在。

“则安有今天成就,也离不开大家的帮衬。不知道两位渠帅此番前来并州,有何打算?”方云虽然知道他们的意图,但还是不得不确认一下。

“在外面漂泊的时间有点久了,我等已经不想再当流寇,只想着安定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