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在殿下施礼,恭谨道:“懿自归大吴,无尺寸之功。眼前有诸大臣在,岂有懿说话的道理。”
孙权不悦道:“先生归吴,便是吴臣,朕来问你,便有当问之处,你何须自外于群臣?”
司马懿又复施礼,沉声道:“臣当年为曹魏伪朝之臣,深知曹魏主力,皆在冀州,冀州之战后,伪朝兵力大减,又中陛下神算,与季汉相攻杀,眼下兵力已衰,而我大吴兵强马壮,带甲数十万,名将如云,谋士如雨,区区曹魏,实不足虑,可惧者,唯季汉而已,季汉诸葛亮,精于权谋,好于弄计,臣早年常自诩为天下英才,但自问对阵诸葛葛,还无法胜之,眼下季汉咄咄逼人,不令我军北上,显然其国决心已下。虽然大吴实力极强,但比之季汉,尚难以取胜,依臣之见,不若从之。陛下毕竟是刘禅的舅父,想来就算大吴实力不及季汉,季汉也不会对大吴赶尽杀绝的。”
司马懿的话说到中途,包括孙虑在内地武将面色就铁青起来,孙虑一句对司马懿视为腹心,数月来依司马之计,简直是战无不胜,攻无……哪知此时自己推他出来,他却说出这等不利于自己的话,不由怒气上涌。
他犹未发作,孙权已经猛的一拍桌案,沉下脸来:“司马懿,朕看你是被诸葛亮吓破了胆子,季汉眼下实力若当真强悍,岂会顾念什么甥舅之情,只怕早就攻过来了,以朕看,季汉所以未曾进攻,不过是因为其才经冀州大战,又被卫温攻击,且北边不靖,异族纷起,这才未曾出动。此次阚大人西去,他们故意示之以强,分明是欲盖弥张,眼下我军天下二分,我军若不攻曹魏,曹魏必为季汉所杀,二州之地,数十万生灵,得之则国兴,失之则国弱,朕意已决,大吴受命于天,不可以居于人下!”
司马懿面色如土,低下头连连后退,却悄悄看了孙虑一眼,嘴角一动,孙虑恍然大悟,原来司马懿却是用的激将之法,果钉父亲不想放弃成为天下第一强国的机会,不相作一个被人视为国甥舅关系而保全国土的君王。
这时群臣皆口呼万岁,司马懿把目光看向众武将之首的徐盛,徐盛自来以勇闻名,但勇中有知,当年曹丕南征,他一连夜以草筑连城面里,让曹丕不敢直目东吴,又用火攻。使曹丕大败,连车驾都被东吴抢了去,此一战乃曹丕渭南遇赵云后遇到地最危险地一仗,那时司马懿虽然未曾南下,但却久知徐盛之名,不知他会有何说法。
一时群臣散去,果然看到徐盛犹自立于原地,未曾动转,司马懿也随众人下殿,才行几步,却听徐盛道:“司马大人留步。”
司马懿回头,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徐盛笑道:“大人殿上妙论,着实令徐盛佩服,只是这等情形,徐盛却似在哪里见过一般。”
司马懿不知徐盛之意,抬头号看他,徐盛拍拍自己的头:“对了,当年诸葛亮出使江东,可不就是曾经用激将法让陛下动怒,绝意抗曹地么。”
司马懿却是不知此事,闻听此语。不由问道:“大人取笑了,司马懿直言罢了,岂敢在陛下面前弄计?不过,诸葛亮曾结陛下用过激将之计?”
徐盛点头:“当年情景,徐盛犹记心中,当时曹操统数十万大军南下,破荆州刘琮束手,攻长坂刘备奔逃,曹孟德雄霸天下,虎视江东,要与陛下会猎,当时江东英才,大都心中凛然,文人谋土,各打算盘,准备投敌,当时孔明过江,却劝陛下归顺,陛下当时言道,如此,刘备如何不降,孔明道,田横三千士,尚不降秦,何况刘皇叔汉室宗亲,安能侍贼,陛下受激不过,怒道,孤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于是决意破曹,今日之事,与当年何其相似乃尔,只是攻守逆势,所论者却是该不该消灭曹魏了。”
司马懿亦叹道:“世事变迁,白云苍狗,实非人所能料。”
徐盛道:“以大人之见,大吴攻曹,会不会有什么闪失?”
司马懿道:“大人何出此言?”
徐盛摇头:“若以水战,徐盛不惧当世任何一人,若行陆战,却还要依重司马大人,若司马大人为季汉之主,当如何用兵?有没有可能令我东吴受到巨大损伤呢?”
司马懿想了想,说道:“若我为季汉之主,当尽集兵马,与大吴交战于青徐之地,以已之长,攻东吴之短,若可破东吴于江北,则天下可定。”
徐盛动容道:“此举正是盛所虑者,但不知先生可有解决之道?”
司马懿道:“懿有什么解决之道,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字罢了,那就是快!”
“快?”
“不错,眼下季汉虽收降曹魏,但亦不过是权宜之计,曹魏与季汉互相灭国之恨,岂是轻易能够化解的?季汉收魏,意在从大吴口中压食,曹魏依汉,亦不过借汉之力以图自保,再图复国,两国之间,不过互相利用罢了,眼下季汉各地,兵力分散,一时之间无法集中,更上一层楼无法对大吴形成真正的威胁,所以,北攻曹魏,眼下是我军唯一的机会,过了这段时间,待曹魏乱局已定,或是季汉兵力部署完成,我军纵有天大本事,也无法吞下曹魏了,我军若能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吞下曹魏之后,我军实力大增,进退自如,进可倚水军之力,沿河上溯,进攻雒阳诸城,则天下可定,退可纵横于淮水和富陵诸湖之间,足与季汉争一日之短长。”
徐盛向司马懿深施一礼,诚恳道:“盛受教了,今日方知先生大名从何而来,果然是剖析清楚,字字珠玑。但既然如此,先生何不对陛下言明?”
“不在其位,不言其事,懿并非言此之人。”
“那么,谁才是这个人?”
“自然非将军莫属。”
徐盛正要开口,只怕殿门宫来唤:“徐将军,陛下有请。”
第七十七章 青州之战
司马懿回到府中,还没来得及休息,司马师便悄悄走了过来:“父亲,二殿下已在客厅相侯。”
司马懿一笑,虽想到孙虑肯定会找他问计,却没有想到他会来的这么快,看来二殿下欲得青州兖州之功,完全盖过太子孙登之念,还是强的很强,只不过,二殿下毕竟还年轻,为人处事个别地方略有些生涩,显得不那么成熟,今日在殿上与孙登相争便是一例,不过,司马懿并不打算在之方面提醒孙虑,虽然只与孙权见过几次面,但司马懿已经敏感的发现,孙权十分喜欢这个敢闯敢干的二儿子,这种喜欢达到了溺爱的程度,这或许是因为在性格上,孙虑比孙登更象孙权的缘故,每当孙虑表现出那种不成熟的地方,孙权反而会需心的加以指导,司马懿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教他成熟,反而会让孙权感觉不到教导儿子的快乐。
司马懿当下起身来到客厅,两人虽然相熟,但孙虑却还是乔装改扮了前来的,毕竟孙虑虽得孙权信任,却也并不想让孙权觉得自己这个二儿子在拉帮结派。有些事情做是可以的,旁人知道也无所谓,但真正见到让人抓到尾巴就不成了。
孙虑一见司马懿进来,当即叫道:“司马先生,你在殿上可把我吓了一跳,开始我简直以为你被我大哥收买了呢。”
司马懿一笑:“殿下取笑了,司马懿既从殿下,自然会一心为殿下打算,安会投靠旁人,不过,殿下,今日殿中,众文臣所思亦不无道理,季汉诡导,不可不防,殿下还要早做打算才是。”
“防?”
“不错,我攻曹魏,季汉肯定会动手,殿下有机会还要向陛下请示,吕范等人文武双全,派去对阵姜维王平诸人,再合适不过了。”
孙虑大笑:“我怎么忘了此事,好,我明日便入宫见父王,让他安排此事,这些人虽然没有进攻的本事,但防守还能拿得出手,而且,就算他们有了什么闪失,也也我们无关,当真妙计,不过。我们真不知该希望季汉出兵,证明他们是对的却季汉杀了好呢?还是该希望他们是错的,却能保全性命的好。”
司马懿一笑。却没回答。
孙虑笑过一阵,向司马懿道:“司马先生。此次北进,我准备与你一起进青州,你看如何?”
司马懿道:“能为殿下效力,司马懿求之不得。”
孙虑大喜:“那好,你我二人联手,打下曹魏,羞一羞孙登的面皮!”……
我在雒阳,一直在紧张的关注着战局的进展,我虽然确信东吴肯定会北攻曹魏,但一日得不到准确的地消息,便一日不得安宁,相比之下,先生倒是一付成竹在胸的样子,看到他安宁的确良摇着羽扇,我的心地渐渐安稳下来。
时进八月,正值中秋,百姓都在忙着收割田中庄稼。曹睿以魏王的身份向我们提出申请,由于一年来征战,又丢了冀州,粮草不足,问朝庭能不能供应一部分。
我想象不出曹睿在写这纸奏折时是个什么心情,仅他藏在邺城一地地粮草,就足已供应他现在所有部队十年之久,可他现在却只能为了粮食而向我低声下气哀求,为五斗米粉折腰,若啊,若只是他自己,以曹家人之傲,只怕是说什么也不会低头。
可是,就在我心有些软弱的时候,孔明已经开始写回信:“若粮食不足,请魏王来东京雒阳就食。”
一句话,把曹睿打落了深渊,送上了绝路,先生说,季汉没有多余的粮食来供养一个祸患,也没听说过钓鱼前还要把鱼饵喂饱了的。“
我只得代曹睿苦笑。
曹睿投降季汉要本就是权宜之计,他自然不肯亲来雒阳,虽然他现在被封魏王,也派质子入应变,但曹魏两州之地还是他自己说了算,他眼下无子,所派生的质子也只是一个叫曹廉的家伙,他是曹操长子曹昂地继子之子,与曹家的关系远到一定程度了,根本就是一个摆设,对曹魏一点影响都没有。若是曹睿按孔明所说亲来雒阳,那就如鸟投笼,如鱼入网,整个曹魏就真的成了季汉之一部,一切就又不同了。
季汉不肯给浪食,兖州青州又养不活这许多兵马,无奈之下,曹睿竟然打算在大战之前削减兵马,曹休诸大臣苦苦进谏,这才改变了他地主意,曹休出主意,派兵前往徐州抢粮。
徐州眼下是东吴之地,虽然经了战争,粮草也不……,但总比没有强,从曹魏从出的征粮小分队纷纷来到徐州。
与此同时,孙权再次遗使季汉,说明自己并非想与季汉为敌,但是,曹魏曾数次进攻东吴,杀死东吴兵将无数,实有不共戴天之仇,此次北来,必报此仇。同时,东吴同意将上庸三城交还季汉,以换取青兖二州,而季汉也再次回书东吴,上庸三城本属季汉,不可能当成交换条件,天下已无曹魏,东吴若攻青兖二州,必然导致两国再次交兵,如江吴敢进青兖二州,季汉会先拿荆州地陆逊开刀。
但是眨眼之间,东吴再次将使者派到季汉,说曹魏已对东吴开战,眼下不是东吴与季汉为敌,而是曹魏与东吴为敌,东吴现在是被迫应战,所以,东吴要出手了。
当然,一切都只是借口,就算肩负着和平使命的使者也知道,时局发展到今天,季汉和东吴之间,这一战是无可避免了,东吴不可能放弃可能得到青兖二州的机会,而季汉也不会任由东吴坐大,所不同者,只是季汉与东吴何时琥式交锋罢了。
八月二十一日,孙虑,司马懿,孙韶,丁奉四人引军八万进攻青州,徐盛,朱然,朱桓,吕岱引军五万进攻相郡,进逼庞德,石韬部,吕范,朱绩,虞翻引军三万进驻南顿城,与姜维,王平部隔颖水相望……
曹魏抢粮的部队正遇上司马懿所部,司马懿探知居然有几支小分队冲到下坯附近,立即安排人在他们的归队上阴截,带着粮食返回的小分队被一击而中,大部成擒。司马懿当即审问,得知曹魏缺粮地实情之后大喜,建议孙虑带浪北上,以粮诱城,孙虑向孙权汇报后得到支持,眼下曹魏势败,各地守官人心惶惶,早没有什么忠心可言。见东吴前来,又带着粮食,早就饿坏了的城守们纷纷开城归顺,结果这一路上兵不血忍刃,连取十城,孙虑喜出望外,对司马懿连加赞赏,一旁孙韶甚不服气,只是冷笑,司马懿看到,淡然一笑,并不出声。
孙韶字公礼,本姓俞,后赐姓为孙,他身高八尺,仪容英俊,风度文雅,他十七岁从军。收河余众,缮治京戏城,修建工事,甚得孙权重视,另其统河部,以曲阿,丹徙为其封地,自置长吏,及孙权为吴王之后,迁建武将军,封建德侯,韶久戍边疆,善养士卒,得其死力,与曹魏作战,几无败绩,最为得意的是黄武三年,魏文帝曹丕于冬日至广陵,临江观兵,有渡江之南,当时徐盛在南岸弄鬼,以稻草假作城池军马,旌旗绵延数百里,令曹丕大惊,当时天寒冰厚,魏舟不得入江,曹丕见波涛汹涌,叹道:“唉,这是老大要将天下分为南北啊!“曹丕见波涛汹涌,叹道:”唉,这是老天要将天下分为南北啊!”加上被徐盛用火计进攻,于是退兵北还。此时孙韶与勇将高寿等率敢死之士五百人悄入魏境,于夜间悄行至曹丕回军路上,猛然冲出,魏军大惊,孙韶等等缴获曹丕的副车羽盖而回,这一战成名,孙韶成为东吴一流的勇将,他自然不太看得起投降过来的司马懿。
司马懿也算识趣,下一战并不请战,孙韶讨令,引本部人马主动出击,曹魏军马在程武的带领下一败再败,狼狈不堪。正当孙韶韶得意之间,突然号炮声声,不绝而耳,张虎自左杀出,乐林自右杀出,一场大战,直杀得天昏地暗,孙韶被困惑重围之中,几番冲突不得逃生,忙乱之间,被张虎一箭射中大腿,落于马下,得高寿奋力抢回。
此时丁奉引军赶到,奋力杀透重围,救出孙韶,败回本职,所夺之地,皆被曹魏夺回,张虎眼见丁奉,怒不可遏。张虎之父,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大将张辽张文远就是被丁奉一箭射中腹部,伤病而死地。他引军急追,连以三箭,皆被丁奉用枪拨开,丁奉回身一箭,张虎急避时,却被射中马腹,战马倒地,将张虎摔下马来,张虎只得含恨而归。
孙韶丁奉回到大营,面有惭色,司马懿含笑道:“两位将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