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新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安禄山新史-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卿!你这次出征突厥,感觉突厥各族百姓的状况如何?”李隆基微微尝了一口餐后地香茗。
    “回陛下!突厥各族。  逐水为居,牧马为生,不过臣一路讨伐过去,发现突厥人因为这几年连年征战,马匹虽多,牛羊却很少!百姓虽然不能说苦不堪言,但也很少有人能像中原百姓一样。  衣食无忧的生活!”安禄山自然觉得李隆基主要问的是突厥百姓生活,实际上他掌握的最新情报。  也主要是关于这方面的。
    “恩!也就是说,现在收降突厥,只要适当的给与钱粮,再加上一员大将驻守,就不需要大量的军队前去镇压了?”李隆基脸上有了笑意。
    “这个……有了钱粮地施舍,突厥百姓中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依附我大唐,但如果完全撤出部队地话。  又会让突厥再起反复!”安禄山听李隆基的口气,怎么好像是准备从突厥撤兵呀,这和他最近好大喜功的做法,可是非常不相符呢。
    “这个自然!五万都抚部队!还是要随时保持的!”李隆基解除了安禄山的疑虑,“当年秦军百万大军攻长平,尚能支持三年,以大唐的国力,只是几万人马。  当然随时能供应!只是最近朝臣大多担心劳师远征,突厥又民心不附,会让大军深陷泥潭,久剿不灭!如今既然突厥可能真心依附,只需少量兵马镇压,朕就不必考虑他们迁徙百姓的建议了!”
    “迁徙百姓?”安禄山心中微微一动。
    他本来就曾经打算迁徙一部分百姓。  和边境一带地突厥人通婚,同时利用经济繁荣的向心力,让他们成为大唐忠实的屏障,现在难道也有人提出这样的看法了。
    “不错!裴宰相认为,突厥人彪悍,不服王化,高宗朝降后复叛,就是例证!想要让他们真正投降,只有将他们迁到内地,授以耕种。  和中原百姓杂居。  慢慢以礼仪教化,将其同化。  才可销此后患!再将中原牧民北迁,学习牧放,自然就可以完全将突厥之地置于大唐治下!”李隆基微笑着说明。
    “突厥民心不稳,现在没问题,却没法保证今后也没问题,确实需要一个计策,解决长远的之计。  只是这个计策,调动量极大,还得考虑突厥百姓的故土感情,不容易实现呀!而且他也非短时间内能奏效!”安禄山皱了皱眉。
    好家伙,裴耀卿这个家伙还真是大胆,竟然敢制定这样大的搬迁计划,要是真正能做到,确实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  但实际操作可非常困难。  不说迁徙过程中,突厥和中原地百姓抵抗,就是迁徙成功后,那些中原的牧民,今后还不一定会继续服从管理。  在那个天高海阔,没法有效管理的地方,会不会重新出现一支汉人的突厥势力,还很难说呢。
    “哈哈哈!当时朕准了爱卿的奏请,同意派兵讨伐突厥,其实并没有认为爱卿真的能将突厥灭国,其实只要大胜他们一仗,最好是再扶持出另外一个可汗,让突厥内部纷争不断,朕就已经很满意了!想不到安卿和信王,竟然一战而定突厥,既然打下来了,朝廷就绝对不会有再放手地道理!”
    李隆基的话,坚定了安禄山的心思。
    “陛下英明!突厥之地,水草丰美,历来是出好马勇士的地方!如果放任他在朝廷控制之外,很容易就会养出一头猛兽来!如今打下来了,确实不应该放手!”安禄山赶紧附和。
    “呵呵!安卿!你的忠心,朕非常清楚!所以有些事情,可以找你商量一下,信王现在是在镇守突厥,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迟早还会被召回京师,到时候,自然还需派遣别的将领,前去镇守!可那儿毕竟只有五万正规士卒,等将来突厥重新强大,新提拔的将领,如果威名不够,将难以继续震慑突厥!爱卿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李隆基还算明智,也认为突厥不可能就这么永远臣服。
    对于这个问题,安禄山早就有过考虑。  本来还以为会在朝堂上让自己回答,既然现在都已经提出来了,安禄山也不客气,直接侃侃而谈:
    “陛下!其实在将来,不管是镇守将领,还是突厥本身,都需要朝廷改变策略。  那突厥,本来就是不受礼仪教化之民,不可长时间和平对待。  现在实力弱小,自然选择依附,等到强大,必然会起来反叛。  这样的事情不可避免,但是朝廷可以加以疏导!”
    “如何疏导?”
    “突厥好战、好斗,朝廷只要适当的引导,对他们分而治之,让他们互相内斗,互相结仇,削弱他们地实力。  朝廷居中指导,贩卖战俘和普通军械,如果那一族过于强大,危及到了周边部落,就是当打压一下。  一部落即将灭亡,则适当扶持一下……”
    “这样地做法,突厥迟早会看出来。  如果执行计策的人做地不好,还很容易让他们团结在一起,先对付大唐呀?”李隆基摇摇头。
    “当然!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朝廷还得做好另一间事情!”
    “什么事情?”
    “建城和同化!”
    “……?”李隆基一脸的疑问。
    “在草原上建城,虽然困难,但并非不可实现!反正现在朝廷手中,有数万战俘,可以让他们修建城池。  另外的十万役夫,也可以修建房屋和工事。  并且因为战乱,突厥现在女子众多男丁大缺,可以让那十万中原役夫,娶突厥女子为妻,生儿育女。  有了城池的保护,他们在草原的生活不会很困难。  朝廷再从中原派遣礼仪教化之士,对那些役夫的后代传授忠君爱国观念。  突厥内斗越激烈,男子壮丁死的人就越多,受教育中原人的比例也就越大,几十年后,就可以看到一个完全属于唐人的领地了!到时候,就算突厥有人发觉是朝廷在故意挑动,又怎么可能来得及!”
    “鸠占鹊巢!”李隆基缓缓的说了一句。
    “呵呵!”安禄山摸了摸头发。
    这个主意,自己好像已经不是第一次实施了。
    “这样的计策,必须一个好的人才来指挥实施才行,安卿以为何人可以担负此大任!”李隆基既然没反对,那表示准备采纳了。
    “现在突厥最畏惧的,应该就是信王,只要有一个好的谋臣献计,应该不难将此计实施!”
    其实还有一个人,突厥人更害怕,就是安禄山自己。  但是看样子,自己应该又会被强留在京城了,所以安禄山并没有提。
    “恩!这件事情,等朕再询问一下几位宰相的意见再说!对了!安卿,朕派往那极西之地的使者,出发已经近两年,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到了那个敬天不敬王的国度?”
第十章第二节 言多必有失
    第十章第二节  言多必有失
    “这个……”安禄山想不到李隆基竟然还念念不忘那个极西之地。  “回陛下!那儿的情况,臣也是听往来行商所说。  他们一般情况下,只需一年多,就能走个来回。  不过听说那儿大国之下,还有众多小国,也许使团要走访的时间就比较长了!”
    安禄山对于西方的历史状况,到是也了解一点,但那了解程度,仅限于有限的几个大国。  如今出发使团近两年没有回来,安禄山可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想到他们那儿的主呀神的,对于异教徒的态度,安禄山暗暗猜测,很有可能,他们已经遭到不测。  但这样的解释,他自然不敢说出口。
    早知道现在的情况会是这样,当初就不应该提起那个什么极西之地。
    “没错!没错!朕当初派出使臣时,就是让他们一定要多在王国百姓中走走,游说他们侍从天朝!走访列国,拜会国王,自然也是在考量之中!”李隆基到是领会的点点了头。
    看到李隆基自己已经找到解释过去的理由,安禄山自然不会再多说,言多必失的道理还是懂的。
    “安卿!这次你先是出镇安东,后又出征突厥,也实在是辛苦你了!现在已经过了几年,你的功绩,已经足以应付当初的那些流言。  这次,你就干脆留在京师吧,朕还有个重要的差事,要交给你做呢!”李隆基笑着站了起来。
    外面的朝阳,都已经快变成了烈日了。
    “陛下!探索新大陆地事情才刚刚开始。  安东的移民生产,更是进入最关键的时刻,如果臣长时间留在京城的话,定然会对那儿产生影响,臣觉得……”
    “呵呵!安卿!朕知道你的忠心!不过安东去年和今年都是大丰收,听说现在整个安东的产量,都快抵得上半个中原了!而安东的人口。  可是只有中原地一成呀!这样好的环境,你只要在京中遥领。  让属下官吏治理就行,不会出大问题地!至于探索新大陆,船队一两年才能来回一趟,那事情也急不来,你在京中调度就可以!”李隆基摇头拒绝。
    “可是……”安禄山还想挽回。
    “好了!安卿!”李隆基在殿门口站定。
    透过他并不特别高大的肩膀,安禄山可以看到外面状况。  一片空旷的天地,没有任何阻碍。  往下却能看到巍峨的宫殿屋顶,给安禄山一种久违的高楼观景感。  这分明是大明宫最高的含冤殿附近偏殿呀,自己竟然在这儿睡了一觉。
    “安卿!朕对你从来没有怀疑过。  不过朝廷的规矩,封疆大臣,不可长时间镇守一地,你到安东,已经有三四年了,如果再不回来待一段时间。  御史言官、吏部高官,可会经常找朕说事地!”李隆基转头一笑。
    “是!是!是臣疏忽了!”安禄山赶忙道歉。
    哼!现在老子如日中天,什么御史言官,敢找老子的麻烦呀。  估计最大的可能,还是那个吏部尚书李林甫。  这家伙现在还和自己是合作关系,为人也有点才能。  现在在百官中的声誉也不差,特别受到李隆基的宠信。  这次回来京师,和这个家伙的关系如何处理,还真是一**烦。
    “父皇!父皇!”一个奶声奶气的呼叫声,突然远远的响起。
    “噔,噔……”急促地小脚声接踵而来,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就出现在李隆基和安禄山的视野中。
    “滔儿!”李隆基一声轻呼,一把抱起正向他冲来的小孩。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几个小宦官匆忙从后面追来,跪下磕头认罪。
    “呵呵!滔儿!你怎么来这儿了,不是在兴庆宫吗?”李隆基的脸上充满了温馨笑意。  根本没有责备那几个小宦官。
    “娘娘!母妃她带儿臣来的!”磕磕绊绊地解释完。  看起来已经五六岁的小东西,说话并不流利。
    不过后面的安禄山可已经非常满意的暗地点头了。  这个小东西。  到现在虚龄五岁,不过实际才三周岁半,能这么有条理的说话,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哦!那你母妃呢?”李隆基重新把小东西放了下来。
    小家伙长的高大,再加上似乎不喜欢被人抱着,微微用力的挣扎,李隆基到也不是很抱持的稳。
    “说呀!滔儿!你怎么一个人过来了?”李隆基帮小家伙整理了一下颚下的系绳。
    刚才这个小家伙被放下后,就看到了李隆基身后的安禄山。  对于这个一身朝服地高壮大汉,充满了好奇,一双眼睛上下打量,以至于都忘了回答李隆基地问话。  此时听到李隆基再问,却是把头扭来扭去,最后朝后宫方向指了指,道了声“母妃在哪儿呢!”,就再次把目光聚焦到了安禄山身上。
    “回陛下!娘娘本来准备带卞王爷游蓬莱山,只是王爷听说陛下还在前殿,就吵着要来等陛下一起游玩!刚才奴婢们没有抓稳王爷,让他一下子冲了过来,请陛下恕罪!”几个小宦官匆忙补充。
    “哦!皇儿还真是孝顺呢!”李隆基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是呀!是呀!卞王爷确实孝顺,这实在是陛下和社稷之福!”高力士连忙在一旁附和。
    “臣在安东,就听说卞王爷聪慧非凡,今日一见,确实非凡人所能比拟!陛下有如此贤能皇子,实在朝廷和社稷之福呀!”安禄山当然也是不会客气地拍马屁。
    对于小家伙一直盯着自己看,内心却是有点疑虑。  这小家伙不会是认出自己了吧。  自己对他感觉亲切,他应该对自己感觉亲切,要是当着李隆基地面,称呼自己一声“爹爹”,那到时候就好看了。
    “哈哈哈!安卿在安东,也听说过皇儿的名声了?”李隆基虽然心中明显的不信,但话音中还是充满了自豪。
    “呵呵!陛下!安东最兴盛的。  当然是粮耕,但商贸之盛。  也不再中原小郡之下,往来长安和都里镇的商旅,经常能把卞王的聪慧之事,传到安东,安东的百姓,都说小皇子年纪如此弱小,就有这样地风采。  将来定然能成就大器呢!”安禄山回答的很自然,因为这本就是事实。
    “哦!”李隆基继续微笑这点了点头。
    他听出安禄山话中地意思,是说百姓都觉得,卞王是继承皇位的好人选。  只不过现在他这个做大臣的,不便在皇帝说过不议太子的情况下,继续建议立那个人当继承人,所以才用那么委婉的说法。
    “父皇!父皇!我们去游山吧?”小家伙再打量了一阵安禄山,似乎突然就没了兴趣。  转而开始向李隆基撒娇起来。
    李隆基这位还算圣明的天子,对于这么一个宠爱的小皇子,显然也是没有办法。  勉强摆出一个严肃地样子,让小宦官将李滔带下去,自己则是和安禄山继续说话:
    “安卿!就暂时留在京城吧,再把玉真、金仙他们。  也都从安东叫回来吧!朕有快两年没见她们了,对她们也是想念的紧呢!”
    “是!”安禄山赶忙答应。
    同时心神领会,知道李隆基其实是非常想马上带着李滔走,就顺势说道:
    “臣马上就去安排!”
    “好!那你先回府吧!”李隆基笑着点点头。
    *************************************
    原来亲仁坊的龙武将军府,现在已经改成辽东郡王府了。
    当然,现在郡王府也还在继续扩建,李隆基早在安禄山班师前就已经下旨,将周围几十座豪门宅院,并入安禄山的郡王府,同时由户部拨款。  专门进行装修改建。  敕令“但穷壮丽,不限财力”。  正厅的豪华就不用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