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内忧外患
夜晚,府内四处都是士兵,却寂静无声,每个人身上都透露着森森杀气。Www;
周扬不敢与这些陌生的侍卫目光接触,只是沿着走栏深处,保持冷静地走向那灯火依然通明的内阁处。
曹操似乎听到了他停下来的脚步声,开口说道:“是周乡侯吗?快进来吧!”
周扬感觉到这声音中带着无限的疲惫,却又十分遥远。
明明相隔仅一扇门,但是里面的人好像并不存在一样,那怪异的感觉直教他难以透气。
当他推门而入的时候,只见一名身披旧式朝袍的六旬老人,须发半白地坐在四方檀木椅上,前方只摆着一张堆放着无数小山似的文件。
自从赤壁之战以后,周扬便很少见过曹操了。
没想到这其中相隔仅仅数年之久,一位几乎战无不胜,雄才伟略,身上无处不充满霸气的一代奸雄,居然起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孤是不是老了?”曹操的声音似含在喉咙之中,难以释放出来,令人听得极为压抑难受。
然而听在周扬耳内,却是另一种心痛的感觉。
自从在洛阳找到曹操,并表示效忠以来,追随他二十多年,经历过无数的艰险与磨练。
使周扬最终踏上了这个政治舞台,成了除曹操最亲近的家族武将之外,最信赖的一员大将,甚至将雍、凉两州直接交割到他的手里。
其位高权重,恐怕仅次于曹操本人而已了。
“岳父大人……”周扬本打算虚伪地作一翻胡扯,不过却怎么也扯不出来,只好实话实说道,“真的是老了。”
“岁月不饶人啊!看来实现天下一统的梦想,只能交到年轻人的手里了。”曹操叹惜道。
“如今的许都……”周扬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曹丕,可是话到嘴边,马上就想到了既便曹操亲自去询问贾诩废长立幼之事,贾诩也绝口不提半字,顶多是旁敲侧击加以暗示而已,自己还是多学学这毒士之才的高手比较好,便改口道,“如今许都形势似乎非常严峻,想必岳父大人应该也知道了吧!”
“随他们闹去,很多事情迟早都要发生,没事。”曹操微笑道。
“可是……”周扬急道,“难道我们不主动做些什么吗?”
这些似无形却有形的内部敌人,有时候甚比千军万马更加可怕,加上叶玄带来的那些情报,更令他深感不安。
周扬却不知道曹操为何能表现得如此轻松,心里更是焦急如焚。
曹操打了个哈欠,眼皮沉重的样子,道:“还记得孤与你一同杀出洛阳时的情景吗?那时可真是痛快啊!如今别说是上战场带兵冲锋杀敌,就是呆在家里,每天这些无聊透顶的公文,都能把人给累死。”
周扬以前亲自处理过洛阳太守的政务,单是一个城市,就教他忙得头大如斗,更别说曹操要处理的是整个国家。
曹操闭目顿了良久,周扬还以为他睡觉了,不想又缓缓地睁眼,语气沉重地道:“知道孤为什么到现在才想见你吗?”
周扬摇了摇头道:“小婿不知。”
曹操道:“孤以前一直以为,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力,是胆魄,还有谋略,同时也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周扬赞同道:“同是四世三公的袁绍和袁术,结果还是被岳父大人一一灭亡了,这已经证明岳父大人是对的。”
曹操却道:“可惜孤现在觉得自己错了。”
周扬道:“哪里错了?”
曹操苦笑道:“士族、名士、名门望族……这些人怎么杀也杀不完。”
周扬道:“岳父大人很在乎这些人吗?”
曹操目光一冷,看着周扬奇怪了一下,旋即又笑道:“看来你似乎对孤很了解的样子,孤的确很在乎这些人,所以他们在背后说孤的坏话,让孤非常在意,可同时孤又不在乎什么狗屁名士望族,所以还是得一一杀之。”
周扬叹道:“其实,小婿认为这些人该杀,却不能杀。”
曹操“哦”的一声,眼神一下子变得精神起来,好奇地问道:“说说看你的想法?”
周扬道:“岳父大人对于国家所做出的贡献,远比造成的杀戳有数倍之多,若没有岳父大人,如今这天下仍是饥民遍地,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天灾**。可是想改改变这个世界,必然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那就是背上杀人无数的恶名,受人于口柄,究其以出身,骂其于篡谋。”
“骂其于篡谋?”曹操奇道,“连你也觉得孤有篡汉之心吗?”
“小婿不敢乱猜,也许有,也许没有。”周扬坦白地道,“更切确的说应该是能或不能,以及该或不该,而不是想或不想。”
“说得好,说得好!”曹操笑道,“很久没有人敢在孤面前说真话了,来来,过来陪我坐坐。”
“还是这样站着,比较好吧!”周扬听曹操从孤改了自称,知道他也只是一时兴起而已,加上自己的确追随他曹操二十多年,“小婿还是习惯这样站着,因为,岳父大人已不仅仅是小婿的岳父大人,也是天下万民所期待的君主。”
“天下万民所期待的……君主吗?”曹操闪过一丝茫然的目光,随即又道,“可是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路就已经走到尽头了。”
周扬正打算说一切仍未结束,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时想要借机试探一下嗣立之事,正要开口,房门口却响起来脚步声。
这种情况之下,就连夏侯惇这最亲信的人,也不敢未经曹操允许而擅自进来,会是什么人敢如此大胆?
“启禀主公,汉中、荆州皆军情告急。”对方话语简单,语气沉重地道。
“进来说话。”曹操道。
只见房门一开,一名体形魁梧,面如钢铁的巨汉,大步走到曹操面前,始终没有多看一眼周扬。
眼前除了曹操之外,一切尽是虚无。
曹操道:“仲康但说无妨。”
周扬这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人,便是曹操的贴身侍卫许褚。
许褚继续说道:“在孙权的压力之下,吴、蜀终于再一次结成了默契,刘备命大将黄忠领军五万,进攻汉中,另外镇守荆州的关羽,亦开始整军待发,准备向襄阳发起猛攻。”
周扬浑身大震,立刻拱手道:“小婿立刻派人前往支援。”
曹操却挥了挥手,示意他不要着急后,才道:“你要云支援哪里?怎么支援?”
周扬道:“之前得到洛阳情报,刘备早就对汉中蠢蠢欲动,况且汉中乃是蜀方咽喉,刘备岂能让我们久占汉中,必然倾尽全力进攻汉中,所以早就派徐晃、张郃进驻长安,随时准备支援汉中了。”
曹操问道:“难道妙才将军守不住汉中吗?还有襄阳的大将军曹仁,孤对他非常放心,况且还有屯驻于汝南、新野等城市的军队,无论是资源还是军力,都可以随时源源供应襄阳,不必担心。”
周扬道:“小婿认为,刘备此次双管齐下,进攻汉中与襄阳,应该与许都此时的动乱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曹操冷笑道:“你指的是中少府耿纪、丞相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金祎这些忠汉大臣吧?”
周扬道:“还有那些令人不可小觑的士族、名士等人。”
曹操不屑道:“战争与这些人何干,许都有夏侯惇将军率虎豹骑维护治安,虽然积怨已久,但是短时间内仍不会出现巨大问题,至于汉中资源丰富,想要顶住黄忠的攻击应无问题。”
周扬却道:“汉中资源丰富,军民一心,那是建立在张鲁的师君时代,如今张鲁已成过去了,张鲁在时,汉中当地的士族豪强都有属于自己的分派,更何况是现在。”
曹操别过脸去,问道:“那么依你之见,有什么提议?”
周扬早预料到这些战事,早晚都会发生,于是把准备好的答案奉上,道:“请准允小婿再次带兵,前往荆州救援,再调一只军队往汉中协助防守。”
曹操道:“你的意思是说,镇守襄阳的曹仁与汉中的夏侯渊,都难以抵挡得住蜀军的攻势?”
周扬道:“如今我方内部分裂,士族门阀之争严重,刘备正是打算乘此机会,与孙权再度联手,一举拿汉中,进逼长安;另一方面则是由关羽统治的荆州军,由南北上。若是这两场战争其中一边有失的话,必然引起我方内部更加严重的混乱,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之际,还望岳父大人无论如何要重视啊!”
曹操哈哈笑道:“好你个周扬,你当真以为我老糊涂了吗?”
周扬奇道:“莫非岳父大人早有布署?”
曹操冷然道:“当年关羽于万军之中斩颜良首级,如同探囊取物,其勇猛程度,我们都是亲眼目睹,我怎敢轻视于他,早已命左将军于禁统七军前往与关羽一战;妙才急进轻躁,我怎能不知,故而派荡寇将军张郃领长安军前去支援,你小子还是继续留在许都帮我做点其他事情吧!”
旋即露出森寒的目光道:“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哩!” www。
第三十五章:与世妥协
许禇告退之后,房内又剩下了周扬与曹操二人。Www!
刚才所报前线军情告急,似乎仅在弹指之间,毫无关系。
周扬傻愣愣地站着,就好像自己说了这么多肺腑之言,尽付诸东流,如今心里还在盘算着,是不是要劝曹操不要废长立幼之事,想想还是没有说出来。
曹操是个极有主意的人,他会采取高明的意见,但是关系到政权问题,宁可牺牲荀彧也绝不让步。
虽然后来他自称“周文王”以示无篡汉之心,但是周扬却非常清楚,这只是为后世子孙以魏代汉的铺路而已。
曹操始终希望亲手辛辛苦苦夺下的江山,创立的基业,能够成为自己家族的江山。
为什么姓刘的才可以当皇帝?
为什么一个从小到大被自己关着,甚至没有他曹操,当年便有可能连饭都吃不饱的皇帝来当皇帝?
为什么宦官出身的人,就一定要遭到士族、名士们的贬低。
看看那袁绍不也是四世三公,整个北方那么强大的优势,最后还不是被曹操给吞并了。
看看如今天下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看看国家仓存的粮食,再想想当年黑暗**的朝廷。
难道说区区一个名分就比这些实质问题,更加严重了吗?
周扬看到了曹操眼中的不甘愿,看到了他即便在岁月中逐渐老去,仍是带着君临天下的目光,在这风残烛光之中绝不熄灭。
“听说有个奇人,正在民间四处与群众接触,你可知道?”曹操忽然问道。
“洛阳情报团已向小婿禀报过。”周扬如实相告,“此事可大可小,在这许都动荡的时刻,此时可大可小。”
“我现在给你一支禁军指挥,如何?”曹操道。
“岳父大人打算将这人纠出来吗?”周扬顿了一顿又道,“小婿遵命。”
“不是让你去捉这奇人,而是让你去把中少府耿纪、丞相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金祎等人,”曹操目光一寒道,“统统给我杀了。”
“什么?”周扬失声道。
“如果可以的话,把那些在许都闹事的士族,挑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家伙,也给我一个个捉拿起来。”曹操语气冰冷,面无表情地道,“若有突发情况,就是当场将他们斩了也可以。”
周扬只觉得一股凉气由脚底升到了脊梁骨,曹操终于下了狠心,要与这些士族、门阀为敌了。
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只会引起中层阶级的更加不满。
武力镇压虽然可以起到暂时的以儆效尤作用,却并不能真正根除士族门阀对曹操的积怨,反而会从此埋下了更严重的祸根。
曹操忽然怒道:“还愣着干什么?”
周扬浑身一阵颤抖,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却没有因为曹操的怒吼而有丝毫的让步。
然而曹操仍坐在檀木椅上,手中紧捏着一团公文,就像随时都要将它撕烂一样。
周扬从来没见过他如此震怒过,哪怕面临着官渡之战,最低谷的时候,又或是赤壁战败,损兵折将之后元气大伤,也不曾见他这样。
曹操的愤怒,是真正的愤怒,还是用来掩饰心中的不安?
周扬深深吸了口气,鼓起勇气道:“岳父大人,不是打算立子建为嗣了吗?”
曹操道:“谁告诉你的?”
周扬笑道:“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并不需要谁来告诉小婿,岳父大人不是常在别人面前提起子建立嗣之事,其目的不是打算用子建为继任者,来与亲汉之士达成妥协吗?”
曹操冷哼道:“就算子建与这些亲汉之士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他文滔武略的才能,便在子桓之上,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周扬知道说什么都没用,本打算引用贾诩举的袁绍刘表两个例子,希望能打消曹操废长之幼的想法。
但是眼前的曹操,似乎不与任何人妥协。
眼中所充满的除了对未来憧憬的仰望,以及此时以愤怒来遮掩对内忧外患的恐惧之外,最后便只剩下一份孤单。
“小婿明白。”周扬不再说什么了,拱手抱拳告退。
“等一下。”曹操把他叫住,并看出了他心中不满的情绪,问道,“你是否对孤立子建为嗣,有什么意见?”
“岳父大人这么做,自然有岳父大人自己的理由,”周扬顿了一会儿,才欲言又止道,“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说下去。”曹操的声音令人难以抗拒。
“自古以来,兄弟之间为了争位相残的事情,应该是屡见不鲜了吧!”周扬回头问道,“却不知道子桓和子建两兄弟之间,更多人支持的会是谁呢?”
事实上曹丕的背后,有贾诩、周扬、吴质等人支持,曹植同样也有杨修、丁仪等名士为其撑腰。
只是曹操废长立幼的想法,确实又一次打破了世俗观念。
这意味着又一次与士族门阀、社会传统的儒家阶层观念背道而驰,加上他现在又派周扬,前去镇压这种积怨已久隐患。
因此废长立幼之举,不仅不能起到与亲汉之士和睦共处的目的,反而会加深彼此之间的矛盾。
甚至还会带来打着为曹丕不岔的旗号,实际上却干着谋权造反勾单的人。
使其有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