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清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煮清王朝-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叹什么气?”秦宝奇冷冷地问道。
    “敢造反的人必定不是普通人!而且,我也看得出来你是条好汉!……”于中苦笑了一下,“虽然我不赞成你的做法,可是,我还是挺佩服你的!”
    “你到底想说什么?”听着于中奇怪的言辞,秦宝奇的言语里多了一些防备。
    “没什么!”于中从怀里拈出了一个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纸包放在手里掂了掂,又接着说道:“这里面是一个蜡丸,蜡丸里面是毒药,只要放在嘴里轻轻一咬,就可以没有丝毫痛苦地死去!……刚才那么对你说话只是为了让你有个寻死的理由!……你是造反大罪,哪怕活不久也必定会受到严刑逼供,你是条汉子,不应该再受屈辱,所以,我把这个留给你!……你自己看着办吧!”
    “……”秦宝奇愣住。
    “不管你吃不吃,先祝你此去黄泉一路顺风!”把毒药轻轻放在秦宝奇的手上,于中也走出了帐篷!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台策
     更新时间:2008…8…30 13:24:07 本章字数:3671
    秦宝奇死了!
    按现在的情况,他就是想不死也不行!
    造反被抓!重伤在身!不死也活不长,与其苟延残喘受辱,还不如早早死了干净!
    于中的毒药也是非比寻常,让他死的确实没有任何痛苦!……那是白粉。
    麻药是好东西,所以,在移植金鸡纳霜的时候,费老头就想到了这个玩意儿,决定要弄一些。不过,他们一伙只知道麻药是从吗啡中提取的,还知道有一种麻药叫杜冷丁,可是,他们不知道吗啡怎么弄。这么着想来想去,几个人就想到了鸦片。这个时候,虽然量不多,可是鸦片做为一种安神止痛的药物在中国还是能够找得到的,只是名字不同,是被叫做洋药。几个人想方设法就弄了那么一点儿,乱成八糟的搞了一通,结果,没有料到,居然制出了白粉,只是不知道这白粉是属于海洛因还是吗啡系列,亦或是两者都不是。
    而此次出征,于中害怕自己万一受伤挨刀会很痛,就带上一点儿这东西权充麻药。量多怕上瘾,就只带了那么一蜡丸,只是没想到最后反而送给了秦宝奇。结果,秦宝奇就那么死了。据随军郎中老孙头检查之后所做的结论,这秦宝奇由于突然血脉贲张而引发了虚脱、心悸等症状,又是重伤在身,所以就那么死了……绝没有任何中毒症状!
    对此,胤眩捅唤谢乩吹难钤妒植凰2还硕妓懒耍鼓茉趺囱孔詈螅谟谥薪ㄒ橄拢挥兴姹愀切┱笸龅呐丫恳黄鹇窳恕�
    接着,于中留下一部分兵马守卫狮球岭这片咽喉之地,又火速带领大队转向进攻沪尾的叛军,要与年羹尧来个前后夹击。
    不过,他们还没有走出多远,就遇到了从沪尾败退下来的叛军残部……狮球岭败逃下来的叛军将士已经把消息送到了沪尾叛军那里,结果,那个受秦宝奇的命令死守沪尾的天地会头目仓惶之下就率军撤退了。然而,这个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军事才能,他本想趁着年羹尧进攻的间隙带兵撤退,可是,出于某种兄弟义气,他居然没有留下一支队伍断后,而且,他还是带着大炮撤的。于是,年羹尧带船顺着淡水河追了上来,他所率领的叛军在一百多门火炮猛烈轰击之下迅速溃败。本来,秦宝奇派去守卫沪尾的兵马足有六千多人,据有利地势死守沪尾,就是不让年羹尧上岸。可是,乌合之众毕竟是乌合之众,仗着人多打顺风仗还行,可一旦遇到不利的情势,根本就撑不住多少时间,何况,领兵的是天地会中人,而不是台湾的本地居民……劣势下,这些占了叛军大多数的台湾人不会再听从一个外省人的命令的,所以,哪怕那个天地会的头目想再重整军队也已经晚了。
    年羹尧在后面穷追猛打,前面又有于中所率领的军队堵截,于是,这支叛军被迅速歼灭,少部被俘,其余不是逃了,就是死于交战之时。
    而没过两天,正当于中派出手下肃清地方叛军的时候,台南的蓝理和陈蟒也派岳钟麒送来消息,刘却之和王国彰兵败被抓,两万多叛军总共被诛杀了一万七千多。原来,蓝理和陈蟒发觉刘王二人守卫森严,急攻难下之后,终于调整了策略,以退兵为饵,引诱两人从险要之地走了出来,然后以伏兵断两人后路,一举全歼之。
    ……
    “南边儿一下子杀了一万七千多,我这边又杀了五千多,俘虏了两千……台湾现在总共有多少人口来着?”接到战报之后,于中摸着头皮不住苦笑,其实他这一战并没有杀多少人,杀人多的只是年羹尧,这家伙在后面追击沪尾叛军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要俘虏,等到战斗停止之后,死于他那支部队手下的叛军已经接近四千,可是,这笔帐只会被计算在主将,也就是他于中的头上。
    “当年台湾在荷据之时大约有十万汉人,郑成功攻台,共携来官兵及眷口计三万多人,其全又带来六、七千人。但水土不服病故者有五、六千人之多。因海禁令的实施,郑成功又派人在闽粤沿海,招漳、泉、潮、惠等地流民数万,移入台湾。后来,郑成功之子郑经又派兵参予三藩之乱,为朝廷所败,十万郑军投降……现在,台湾的汉人总数亦不过是在二十万至二十五万人之间。”于中的这个问题武将们都不知道,最后,杨远从手下掏摸出来一个管军需的小官,总算回答上了这个提问。
    “二十万人……一下子就被咱们砍去了差不多七分之一!”于中听后连连摇头。
    “这些叛贼是死有余辜!”杨远瓮声答道。
    “死有余辜?”于中微笑着朝他问道:“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台湾会这么容易发生暴乱?七分之一,如果说得大方一些,都能说成是‘一人作乱,全台皆反’了!难道仅仅就那么几个贪官污吏就能有这种本事?”
    “这……这个末将怎么清楚?”杨远撇清道。
    “大人,您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年羹尧跟着于中的日子也算久了,这一次杀性大发,事后一直担心于中找他算帐,所以,说话的时候有些小心翼翼。
    “台湾是个好地方啊!……你们看!”于中的帐壁上挂着一副台湾地图,他伸出手指指着地图上,从北向南一路指点了下去:“基隆、沪尾、竹堑(今新竹)、半线(今彰化)、台湾府城(今台南)、安平、打狗(今高雄)、宝桑庄(今台东)、蔴园寮(今新港,也叫成功)、奇莱(今花莲)诸地都有地方适为港口,而且,台湾北部,多平原,土地肥沃,尚没有多少人开垦……”
    “大人是说,若是有人据占台湾,必成祸患?”年羹尧从“港口”一词之中就听出了于中的意思,于中这几年的都统可不是白当的,日日夜夜都在朝着手下灌输着“海权”的意识,而且,为了加深手下对此的认识,他甚至还冒着危险带领船队去了日本边儿上几次,并跟手下一起以日本的海疆为例进行了多场战局推演,以实例说明了海权的重要。所以,他的手下现在大多数都能了解到海上力量的重要性,年羹尧身为侥侥者,自然也不落后。
    “不错!你们看台湾这个地方,向东,过台海就是福建,向西北就是江浙,向西南就是两广,一旦不在我手,则国家岁赋重地皆在其重压之下,就算我们有水师又如何?从来都只是‘千日做贼’,又哪里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于中点头道。
    “可现在台湾不是已经在朝廷手中了吗?都统大人的担心是不是多余了?而且,有此刘却之一例,朝廷也必会在台湾驻有重兵,不会再重蹈覆辙!”胤眩档馈�
    “真的不会再重蹈覆辙了吗?”于中微笑着看着胤眩俺⒛茉谔ㄍ遄け嗌俨⒚挥泄叵担率瞪希锰ㄍ迕挥谢岜蝗怂茫獠攀亲钪匾摹!�
    “大人的话我听不懂!”胤眩档馈�
    “呵呵,大阿哥,您能不能告诉我,郑氏一族能在台湾呆了那么久,为什么没有遇到什么暴乱?”于中又朝胤眩Φ馈�
    “嗯?……”胤眩а劭戳丝从谥械难凵瘢幻靼姿裁凑饷次省U飧鑫侍饪墒悄寻斓暮埽√秸飧鑫侍猓紫扔橙氤H四院5拇鸢福褪且蛭<沂乔懊鞔蟪迹还饣笆遣荒苊魉档摹6酥猓帜苡惺裁茨兀�
    “是人和!”
    没等胤眩鸹埃谥凶约壕退党隽舜鸢浮�
    “当年,荷兰人占据台湾,以严刑峻法统治此地。郑成功复台,以宽相济,同时,他又带来了许多听附于他的汉人,如此一来,由于那些本就在他麾下的百姓占据台湾人口的多数。自然不会再反。”
    “大人是想请朝廷移民充台?”
    “不错!朝廷平定台海之后,虽开海禁,但却不许移民携眷,亦不许客家人移台。虽说是为了防止这些人远离大陆而生叛心,可是,却也使得台湾本地心向郑氏的人依然占据多数。……毕竟,台湾才平定了不过十几年,台湾人可还没忘记郑家!就算朝廷已经平定了此地,这些人也会对朝廷心怀敌意。”于中说道。
    “有理!可是,大量移民,恐怕朝中大臣会反对!”胤眩档馈�
    “不错,不能大量移民!只能少量。……不过,这个少量,却是指从天下各州县府择少量贫苦之人,打乱分散之后移居于此。而不应当是以某一地百姓为主。”于中又说道。
    “大人是怕他们串联?”杨远叫道。
    “一点儿不错。台湾本地有许多未受教化的番民,还有许多大的宗族,一旦有事,为了自己一族的利益,必定会蜂拥而起。而这些人又多有交联,一旦串联,说不定就又是一场刘却之之乱!本来,这些人不过二十多万,再多也不可能超过三十万,我本想建议朝廷将他们打乱分散之后,全部移到大陆去住,再以新民充台。可是,后来想想,与其如此费事,不如直接奏请朝廷在天下各地招来贫苦之人来台,这样,新来的百姓人生地不熟,无法形成一族,就只有老老实实地接受朝廷管辖;那些本地的宗族番民,排外性极强,必会对这些新来台的百姓生出敌意,若有冲突,则朝廷可借机削弱他们的势力,就算他们不这么做,等到移民渐多,哪里还会再有他们说话作乱的份儿?”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一百九六章 争论
     更新时间:2008…8…30 13:24:07 本章字数:3931
    “好一招‘平台策’,只是,此计恐有太多难办之处!”年羹尧说道。
    “是啊,百姓哪有几个愿意离乡背井的?而且,大人这一招,恐怕要招来至少三十万百姓才行,实在太难了。”杨远也说道。
    “呵呵,我当然知道这事难办,不过,这只是我的一点儿意见,待会儿就会写成奏折上呈朝廷,最后是不是这么干就要看皇上和朝廷怎么决议了!”于中笑道。
    “其实大人此次带兵平定了台湾半壁,已经是功高了,实在不必再为这里的事情操心。”胤眩档馈�
    “大阿哥您说错了,您也知道,我在来之前,曾向皇上说起过大建水师一事。所以,我此举并不是想为台湾操心,而是为了日后我大清水师着想!”于中说道。
    “水师?台湾虽有影响东南之力,只要我大清水师安在,他们根本就无法逞强。有什么好操心的?”杨远问道。
    “台湾可影响我大清东南半壁,可是,那只是向西,向东呢?”于中又朝帐壁的那幅地图上一指,说道:“东北,台湾接连琉球,之后就是日本国。南部,台湾又与吕宋隔海相望。这两个地方,日后都有可能海上威胁我大清江山,所以,我们必须在台湾多驻百姓兵马,以防此二处的可能之敌。”
    “小小日本,有何可惧?若我提一旅雄师由朝鲜而入其国,旦夕可灭之;吕宋现为西班牙国所属,其国本属欧罗巴,论疆土尚不及我之一省,平日对我大清亦毕恭毕敬,他们又怎么敢对台湾有所觊觎?”胤眩行┎辉玫厮档馈�
    “不错,日本是小。可是,大阿哥莫忘了前明倭寇之乱和前几年的满洲之袭。吕宋属西班牙,这也没错,可是,大阿哥,你也知道西班牙本土在欧罗巴,然而,他们又怎么会在这里有一片疆土?而且,吕宋真的本来就属于他西班牙么?”于中微笑着反问了胤眩妇洌纸幼懦旮⒑脱钤读饺宋实溃骸澳忝怯兴缆浪蔚睦罚恐恢酪郧奥浪问撬诘奔易髦鳎俊�
    年羹尧和杨远两人摇头。
    “吕宋本曾建国,前明洪武五年至永乐八年之间,曾连续3次遣使访问中原,明朝也曾于永乐三年遣使报聘。吕宋的一个国王苏禄王亲自带队访问明朝,后客死于山东德州。中原东南沿海商民当时同吕宋的交往也相当频繁,从那开始,吕宋开始有华侨留居。后来,西班牙人侵入,遇到了当地人的抵抗。当时的吕宋罗阇(国王)苏莱曼指挥本国军民与西班牙人交战多次,只是后来苏莱曼在海战中阵亡。其后,吕宋逐步为西班牙所征服。西班牙人也在吕宋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于中摇头晃脑地说道。这会儿德雷克不在,正好轮到他来发挥。
    “大人莫不是想说这西班牙人有朝一日敢来冒犯我大清?”胤眩Φ馈�
    “这话我可不敢说。不过,难道就真的没有这个可能么?荷兰人以弹丸之地就敢占据台湾,为什么西班牙人就不敢?他们不敢谋图大陆,难道就不敢谋图台湾么?”于中说道。
    “他们若敢,我们就把他打回娘胎里去!”杨远叫道。
    “打回娘胎?哼,那你得带兵去欧罗巴!”瞪了杨远一眼,于中又接着说道:“西人是强盗本性。俄罗斯先前以千余兵马就敢谋我国土,侵我大清龙兴之地。为什么他西班牙就不敢动咱们的脑筋?就算打仗,难道他们还怕咱们不成?我们有水师,他们也有可以远洋万里的舰队,哼,难道咱们还能打到他的家门去吗?既然不会伤筋动骨,他们还有什么可怕的?……何况,既为武人,就当为国家随时防范任何可能的敌人。亮工!”
    “末将在!”年羹尧应道。
    “你对日本也算有所了解,我问你,日本民间最受人祟拜的人是谁?”于中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