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末生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明末生涯-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仅如此,本帅还听说,你在练兵上,很有一手…。骑兵,长枪兵,火枪兵…。。甚至于炮兵,你都非常精通,是不是这样…。。”

    听到这里,王忠禹脸上直接露出一副充满诧异的表情。

    因为,他没有想到,手握山陕两省所有四品以下文武官员生杀大权的山陕总督卫征,竟然会如此关注自己一个小小的总兵…。

    在卫征一双凌厉目光的注视下,带着满脸惶恐的王忠禹赶紧回答:“大帅您太过誉了…。。末将之所以这么做,都是末将作为太原总兵而应该做的。再说了,如果没有大帅您每个月下发的足额军饷,没有大帅您的支持,就是给末将再大的能耐,末将也不可能完成这些重任。”

    卫征摆了摆手说道:“好了,是你的功绩就是你的功绩…。谁也抢不走…。”

    说完以后,卫征直接对大家做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的决定。

    “王将军听令:鉴于你非常善于练兵。本帅决定。升任你为山西副总兵。协助王将军,统帅并且训练山西所有驻军…。朝廷哪方面,本帅会帮你解决…。。”

    几个月前,自己还是正五品太原副将。自从投入面前卫征麾下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升任正四品太原总兵。不仅如此,现在又升任正三品山西副总兵…。

    这样的升官速度,虽然不能说是前所未有。但是。对于王忠禹自己来说,绝对是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所以,卫征说完后,王忠禹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思议 。随后,一丝发自内心的惊喜,就迅速涌上心头。

    激动的他,也顾不得自己正三品山西副总兵的身份。

    直接一跃而起,站到议事堂正中央。并且双腿跪地,给卫征行了一个只对父母和对君王的大礼。而后,大声保证道:“末将谢大帅的信任和支持…。并且在这里发誓:从今以后。末将只听大帅的,大帅让末将干什么。末将就干什么…。有违此令,必遭天打雷轰…。”

    卫征赶紧从主位上站了起来,并且亲手将跪在地上的王忠禹给扶了起来。

    而后,对着王忠禹,也是对议事堂其他人,大声说道:“本帅也在这里给诸位将军一个保证,只要诸位将军耐心的给本帅效力,本帅保证,一定会给诸位将军搏的一个让诸位将军都意想不到的官位,让诸位将军富贵终生…。。”

    “末将誓死效忠大帅,为大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其他几个人的脸色也忍不住一喜,同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声保证道…。

    这个时候,一脸满意的卫征已经再次回到座位。

    迅速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后,继续一脸严肃的说道:“诸位将军,在今后的山陕两省中,如果说虎豹军是本帅手里的利剑,那山陕两省的地方驻军,就是本帅的根本,是整个山陕两省的根本。所以,对于山陕两省的地方驻军,我们也要非常重视…。。”

    “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山陕两省的一切,都将由山陕两省的地方驻军来进行防守。为了我们在山陕两省的一切,我们同样要大力发展山陕两省的地方驻军。”

    “本帅决定,虎豹军完成扩军以后,山西境内的所有地方驻军,也开始进行扩军。所缺兵员,全部从各地屯民中进行挑选…。”

    “本帅要求,地方驻军扩编完成以后,总兵力要达到十万人…。。”

    “为了将地方驻军和虎豹军区别开来,虎豹军普通将士每月军饷为三辆银子,地方驻军每月的军饷为二两银子…。。军官按照品级进行加倍…。”

    “之所以把王将军你提升为山西副总兵,就是希望王将军你配合张将军,替本帅统领并且训练扩军以后的十万地方驻军…。。”

    虽然张武早就知道卫征的这个计划,并且已经猜到卫征的野心。

    但是,当卫征真正说出这个计划以后,还是被吓了一大跳。

    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一下子成了统兵十万的大将而感到激动,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扩军以后,朝廷方面可能出现的反应而赶到担忧。

    在几双既嫉妒,又羡慕的复杂目光注视下。

    张武直言了当的提醒道:“大帅…。这么大张旗鼓的进行扩军,末将担心朝廷那边会有什么强烈反应…。。”

    “您要知道,我们山西驻军在兵部的备案,满打满算只有五万人…。而大帅您,竟然一次性扩充一倍有余。届时,即使我们没有任何想要进行谋反的一丝,朝中诸位大人和陛下,也会认为我们将要进行谋反…。”

    卫征先是摇了摇自己脑袋,然后又意外的点了点头肯定答:“朝廷一定会有所反应……”

    “所以,本帅对你们两位将军,还有其他要求…。”

    “按照山西境内各地方驻军的目前分布情况,一次性将兵力扩充一倍有余,一定会引起朝廷注意…。所以,此次扩军,我们必须要在暗地里进行…。”

    “不仅如此,为了扰乱朝廷的视线,我们还要对山西所有地方驻军的分部和兵力情况,做一次大规模调整……”

    “太原等州府,因处在山西中部,即使山西遭到攻击,敌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击到太原。所以,太原即使是山西治所,也不需要一万五千人的地方驻军…。”

    “按照本帅的想法,作为陕西治所,太原府最多驻扎五千地方驻军…。”

    “至于山西中部的普通州府,根据人口多少,只需要驻扎一千至三千不等的地方驻军。”

    “在看看左云等军事重镇,虽然只是边关小县,有的甚至连百姓都没有。但是,却起着防御外敌入侵的重要作用…。”

    “可是,这么重要的军事重镇,在兵部的备案中,我们才驻扎了三千人的地方驻军…。”

    “为了确保边关安全,也为了确保陕西叛军不能攻入山西境内…。。本帅决定,今后的陕西地方驻军主力,将全部转移到山陕两省的交界处,特别是那些扼守交通要道的军事重镇。”

    “为了麻痹朝廷,不引起朝廷的注意,此次换防和调兵,我们至少要持续半年时间…。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在原有的五万驻军中,以后勤杂役的身份,隐藏至少两万驻军。“

    “至于剩下的三万驻军,和周将军统帅的屯田军一样,以屯田兵的身份,隐藏在各个屯田点进行训练。同时,也要负责各屯田点的安全…。“

    “大家要清楚,从明年开始,五万虎豹军,十万地方驻军,上百万屯民,甚至于山西境内的数百万百姓,都要依靠这些屯田的收获过日子。所以,屯田和十万地方驻军一样,都是我们在这个乱世中进行立足的根本。……。”

    听到这里,张武和王忠禹两人脸上,马上流露出一副前所未有的慎重表情。

    对着卫征一脸严肃的保证道:“请大帅放心…。末将一定替大帅带好十万地方驻军…。”

    说完以后,刚刚被提拔为山西副总兵的王忠禹,随之问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想要问的问题。

    “大帅,虎豹军扩军完成后,地方驻军的总兵力最多还剩两万五千人…。”

    “从两万五千人一次性扩充到十万人,那就是四倍的兵力扩充…。”

    “驻军要进行扩充,那就需要大量军官…。可是,我们根本没有如此多的军官…。就拿太原驻军来说,因为大量军官被裁撤,再加上扩军,已经有超过三成的军官,是末将私自提拔,还没有得到总督府认可…。”

    “如此情况下,更不用说将地方驻军从两万五扩充到十万人所需要的大量军官了…。”

    王忠禹说完后,骑兵统帅赵云,紧随其后一脸认可的追问道。

    “大帅…。末将也有此担心…。经过两次血战,骑兵只剩下两千五百人不到…。一次性从两千五百人扩充到一万五千人,那就是六倍的扩充…。。”

    “一次扩充这么多兵力,末将就是有再大的能耐,也拿不出那么多军官啊…。。”

    “另外,骑兵不是步兵,必须要进行专门训练,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兵…。。变成一个合格的骑兵以后,还要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骑兵将领…。”

    “这样算下来,末将就更没有办法拿出那么多骑兵将领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学

    这个时候,几个将军中,资历最老的张武开口了。

    “大帅,末将也认为,军师和王将军的担心,是困扰我们的一个很大问题…。”

    “武官不是文官,读一读圣贤书就行了…。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武官,首先要做的就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成了士兵以后,在通过兵书和实战,一步一步变成武官…。。”

    “所以,在我大明朝,军队中的大部分武官都是世袭长辈的。因为,只有生活在武将家庭,他们才能有好的环境,从小学习兵法韬略。不然,一个普通人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物件,没有七八年时间,根本不可能……”

    “可是,因为朝廷重文轻武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朝廷武将,慢慢开始不愿让后代继续从军。而这,就要导致朝廷中合格的武将,随之变得越来越少…。”

    “表面上看,各地驻军的武官都配齐了。可是,这些武官,顶多只能算是有勇无谋的武夫,还不能称之为合格的武官…。”

    “所以,大帅如果不能解决武官的问题,就是给末将等人再大的能耐,末将也不能仅仅依靠自己一双手,管下那么多军队…。。”

    卫征的眉头一皱,对着张武反问道:“张将军,除了世袭,军队中要军功晋升这两种办法外,还有没有其他培养武官的办法…。。”

    “还有一个方式,那就是各州府的武学…。。”经过短暂犹豫后的张武回答道。

    不过,还没有等到卫征开口。一声充满无奈的叹息声。就从张武嘴里发出。

    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是,因为朝廷一直以来的重文轻武,各地的武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没落下来。到了现在,各个州府的武学,已经变成空架子。不仅不能给军队选拔优秀武官,反而还成了那些勋贵后人在军中进行晋升的便捷通道。”

    卫征的眼睛一亮,并没有受到张武脸上黯然表情的影响。

    对着张武继续追问道:“张将军,本帅想要知道。这个武学的选拔标准是什么?”

    “选拔标准…。”张武虽然不清楚卫征为什么会有此一问,但是,仍然一脸严肃的回答。

    “大帅…。这个武学并没有太高的选拔标准…。。只要家世清白,就可以参加武学…。”

    听到这里,一个大胆的想法,迅速浮现到卫征脑海。

    不仅如此,后世的一个实例,也随之浮现到卫征脑海…。。

    几百年后的民国时期,为了拥有足够的军官组建北伐军,也为了将北伐军真正控制在自己手里。蒋光头就是通过开办黄埔军校。培养大批军官和学生,组建军队……。

    既然这个大明朝本来就有武学。那自己为什么不能把这个武学重新办起来,和蒋光头一样,培养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武官呢…。。

    说做就做,在一众部下的注视下,卫征大声说出自己心中决定…。

    “各位将军,既然各地的武学已经没落下来,为了给我虎豹和山西地方驻军培养足够的武官你,本帅决定,将武学重新办起来…。”

    “不过,本帅所说的这个武学,并不是各州府下属的武学,而是由山陕总督府直接进行管辖,由本帅直接进行管辖的武学…。。”

    周书源的眼睛一亮,对着卫征惊呼道:“好办法…。。大帅,只要把武学办起来,并且进行严格约束,派出有经验的将军到武学中进行授课,那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武学,培养出源源不断的武官…。。“

    “这样一来,我们统帅的军队就是扩充十倍,也有足够的武官进行扩军…。“

    “只是…。。“说到这里,周书源脸上忽然闪过一丝犹豫表情。

    这个时候,卫征再次开口问道:“军师,只是什么…。。把你的担心都说出来…。“

    周书源点了点头回答:“大帅,开办武学,的确可以给我们培养出足够多的武官。但是,没有几年时间,一般人是绝不可能通过武学,成为合格武官的。“

    “所以,这个武学,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我们武官短缺的问题。“

    卫征点了点头认可到:“军师说的不错…。一般人的确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武学,成为一名合格的武官…。。“

    “所以,开办武学后的第一批学生,本帅不打算从一般人中间招收…。“

    “不从一般人中间招收…。。“听到这个回答,周书源脸上直接闪过一丝疑惑。

    对着卫征问道:“大帅,那您的意思是…。武学开办后,打算从哪里招收第一批学生…。”

    “直接从地方驻军和虎豹军中进行招收…。武学开办后,本帅打算在全军所有将士进行一次考核,只要军事技能过惯,而且识字,就可以进入总督府直管的武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三个月后,武学会根据各人的学业水平和考核成绩,给他们任命新的职位…。”

    “三个月时间,无论是地方驻军,还是虎豹军,都能达到满编状态…。这个时候,将这通过考核的低级武官下方到部队,正好可以检验一下他们的学习成果…。”

    “不仅如此…。武学完成第一批武官的轮训后…。无论是地方驻军,还是虎豹军…。无论你是正三品的总督,还是正七品的一个小小队长,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都要进入武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轮训…。轮训合格,可以重新回到军队担任武官…。轮训不合格,那就继续在武学进行轮训,直到合格为止…。。”

    “在本帅的计划中,总督府要开办的这个武学,虽然和朝廷开办的武学在名字上是一模一样。但是,整个武学的教授内容,却和朝廷完全不同…。”

    “本帅即将开办的武学中,将会把弓马骑射放在次要位置,将各种兵法韬略放在首要位置。不仅如此,武学内部,还会分为火枪,炮兵,骑兵,斥候…。。不同类别…。。”

    “进入武学后,学的是什么,学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