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末生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明末生涯- 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这里,崇祯皇帝紧张而凝重的表情,再次放松下来。

    短暂沉思后,自言自语的说道:“想办法推迟一个月时间,未尝不可…。“

    “只是,朕想要知道,一个月时间,朝廷能否打造出足够装备十万大军的手榴弹…。。”

    在崇祯的提醒下,大家马上将目光汇聚到工部尚书身上。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面对大家看向自己的目光,工部尚书除了进行躲闪,竟然连站出来进行回答的勇气都没有。

    这个时候,再次变得有点着急的崇祯皇帝,直接开口问道:“周大人,当初是你第一个向朕提出,出兵山陕两省这条意见的。现在,朕想要知道,工部能不能在一个月时间内,配合兵部打造出装备十万大军的手榴弹?”

    迎着崇祯看向自己的目光,工部周大人脸上,直接露出一副苦笑。

    而后,对着崇祯回答:“陛下,如果是两个月前,在兵部配合下,工部的确有能力,在一个月时间内,打造出至少十万个手榴弹。”

    “但是,现在却没有办法…。。”

    “工部就算集中京城所有工匠,也只能在一个月时间内,打造出一万个手榴弹……”

    “为什么会这么少…。。”崇祯皇帝的一双眼睛,迅速向外射出两道充满杀气的目光。

    而后,对着工部尚书大声反问道:“朕要知道具体原因,否则,朕就治你的罪…。”

    听到这里,工部尚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崇祯皇帝几个月前在朝堂上下达的一道圣旨。

    “为了支持卫征和虎豹军抗击蒙古骑兵,将京城的九成工匠,全部送到大同,支持虎豹军大规模打造新式火器……”(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六章 清除异己

    在崇祯皇帝一双充满杀气目光的注视下,工部尚书心里很想说一句话:“这一切,还不都是你这个皇帝金口一开而造成的……“

    不过,这种想法也仅仅想想而已,给工部尚书再大的胆子,工部尚书也不敢说出口。

    然而,崇祯皇帝的问话又必须进行回答。否则,光一个欺君的罪名,就足够自己受得……

    一番犹豫和沉思后,工部尚书不得不语气低沉的回答:“陛下,并不是老臣不作为,实在是老臣有心无力,没有办法完成陛下交给工部的这个重任……”

    “几个月前,朝廷为了支持虎豹军抗击蒙古骑兵,直接将京城的九成工匠,而且还是最好的工匠,全部派往大同,帮助虎豹军打造火器,抗击后金和蒙古人对山陕两省的入侵……”

    “现在,老臣就是把整个京城翻上一遍,也最多能找到不到两千人的工匠。更加重要的是,这两千工匠,还都是技艺普通的一般工匠……”

    “对于他们来说,能打造火器,就已经是很大的奢望了……”

    “如此情况下,命令他们打造火器,根本没有速度可言。所以,一个月时间,打造一两万枚手榴弹,已经是工部的极限…。。就是给老臣再大的能耐,老臣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手榴弹。”

    在工部尚书隐晦的提醒下,崇祯皇帝终于想到几个月前,面对蒙古骑兵入侵时,自己金口一开。下达的一道圣旨。

    当然。作为一个不可能预知未来的皇帝。当初下达圣旨,做出决定的时候。崇祯也不会想到,地位低贱,每年还要消耗朝廷大量银子的一群工匠,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但是,当他意识到工匠作用的时候,已经为时晚也。

    为了减轻朝廷负担,朝廷不仅把京城技艺最好的工匠送给虎豹军。还把他们的家人,一起送了过去。如此情况下,朝廷就是有再大得能耐,也没有办法将已经在山陕两省安家落户的工匠重新要回来……

    “后悔……非常的后悔……”这是此时此刻,崇祯皇帝心中的第一想法。

    于此同时,刚刚因为兵部尚书提出的一系列简易而再次燃起来的希望,再次被这个堪称残酷的事实给击碎……

    这个时候,被崇祯皇帝寄予厚望的兵部尚书,再一次开口道。

    “陛下,老臣以为。工部尚书的担忧,完全不是问题……京城没有工匠。我们可以从山东,从河南调……唯一的区别就是,打造这些火器所需要的时间长一些而已。”

    “但是,老臣要说的是,围剿山陕两省的时间拖得越长,对我们越有利……”

    “虽然朝廷暂缓对山陕两省发动攻击,但是,这并不代表已经完成集结,聚集到山陕两省周边的各路进攻部队,就这么驻扎在原地等着军令,不作为……”

    “我们完全可以在等待这段时间中,命令这些驻军,进一步加强对山陕两省的封锁……”

    “封锁期间,无论是粮食,布匹,还是老百姓必须要进行食用的盐,都不能流入山陕两省。如此情况下,我们封锁的时间越长,山陕两省境内的粮食和盐,就会变得越来越少……没有粮食和盐,老百姓和数万虎豹军将士,还会跟着卫征一起对抗朝廷吗?”

    有了孙承宗当初关于山陕两省的报告后,大殿中一众朝臣的心里都清楚:以山陕两省的屯田数量和食盐储备,至少在短时间内,卫征不需要为这两样东西发愁。

    而不缺粮食和食盐,兵部尚书刚刚所说的民心和军心动荡,也就无从说起。

    不过,为了让崇祯皇帝重新燃起希望,也为了让自己对未来多一些憧憬。面对兵部尚书近乎于自欺欺人的想法,没有一个人去点破。

    至于一脸凝重,已经有点手足无措的崇祯皇帝,看到大殿几十个文武大臣,竟然都同意这个想法……已经希望破灭的他,再次燃起希望。

    而后,对着大家大声决定道:“既然如此,朕决定,就按照兵部尚书所说的去做……为了剿灭山陕两省的虎豹军,内阁和其他五部,必须无条件配合兵部……如果让朕发现,有谁在这件关系到大明朝国运的事情上动手脚,朕不介意灭他的九族……”

    朝廷圣旨下达后,山东,河南两省,开始从各地抽调工匠送往京城的时候。

    分散在山陕两省周边的朝廷各路官军,马上将连通山陕两省的各大交通要道给封锁起来。在崇祯皇帝以灭九族为威胁的情况下,除了仍然畅通无阻的黄河水路,山陕两省已经可以说,和中原其他省份彻底断绝联系,成为中原大地上的一片孤岛。

    然而,让朝廷没有想到的是:朝廷针对虎豹军和山陕两省的一系列所作所为,不仅没有让山陕两省民心动荡,陷入混乱。反而给了卫征一个清除异己,将山陕两省彻底变成自己根据地的机会。

    朝廷上下都知道:仅凭封锁,是不可能让山陕两省民心动荡的。所以,朝廷在封锁两省的同时,大量密令,也随之进入山陕两省所有和朝廷有关系的官绅地主手里。

    至于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山陕两省境内散布谣言,哄抬粮价和盐价,给普通老百姓一种虎豹军即将撑不下去的感觉。从而,一步一步达到动摇山陕两省民心和军心的目的。

    山陕总督府,朝廷进一步加加强封锁山陕两省的圣旨刚刚下达,隐藏在京城的虎豹军情报人员,就快马加鞭,将消息送到山陕总督府,送到卫征手里。

    看完情报后,周书源首先开口道:“大帅,现在看来,经过莱州湾的那场惨败后,朝廷已经知道害怕了……严令山陕两省周边的各军,加强对我们山陕两省的封锁,没有朝廷命令禁止擅自进攻我们,就是他们害怕我们的表现……”

    “在下官看来,朝廷之所以会下达这道圣旨,他们是担心自己辛辛苦苦集结起来的军队,在我们的攻击下,再次平白无故的损失几万人……”

    卫征点了点头认同道:“军师说的对,在朝廷的所有军队中,除了边军,其他的本帅都不放在眼里。”

    “所以,我们和朝廷决裂的时候,本帅就说了。对于我虎豹军来说,最担心的不是朝廷军队的进攻,而是朝廷对我山陕两省的封锁……”

    说完,卫征直接对面前周书源追问道:“军师,从我们和朝廷决裂之日开始计算,朝廷对我们的封锁,也有差不多十天时间了……在这十天时间内,山陕两省有没有什么异动……”

    “本帅就不相信,山陕两省的一千多万百姓和数千文武官员,都是拥护本帅,想跟本帅一条路走到黑,继续和朝廷进行对抗的……”

    说到正事,周书源的脸色马上就变得严肃起来。

    在卫征注视下,尽可能语气平静的回答:“大帅,下官正准备向您报告这些事的……”

    “分散在两省境内的情报员,已经向下官报告了一个情况:两省境内,已经有不少的官绅开始进行秘密聚会。还有一些地方官员,正响应朝廷号召,开始秘密训练军队,准备时机到了以后,和进攻我们的朝廷官军一起,内外夹击,消灭我们……”

    “有多少这样的人……”卫征的眉头一皱,沉声反问道……

    周书源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陷入沉思之中。

    深吸一口气后,对着卫征回答:“普通官绅和商人方面,因为人员太多,下官就没有让人统计。但是,官员方面,因为牵扯到我们对山陕两省的统治和政权,下官已经让人统计的一清二楚……”

    “经过统计,这些官员都是一些没有太多能力,并且不受总督府重视,基本没有升迁可能的中层官员。这些人一共包括两个知府,八个县令……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已经已经不再为官的原朝廷官员……”

    “也许是朝廷给他们许了什么重利,这些平时看起来非常迂腐的官员,竟然敢在私底下以招募家丁为掩护,训练兵丁,做出一些对我虎豹军不利的事情……”

    “初步统计,这些训练出来的兵丁中间,规模大的,有四五百人,规模小的,有百多人,全部加起来,整整有三千人之多……”

    “另外,这些官员,基本都分散在济南周围。下官怀疑,这些私底下的活动,都是山西巡扶吴宝田一手组织的……”

    听到这里,一丝杀气,迅速从卫征身上散发出来。

    坐在面前的周书源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一脸试探性的开口追问道:“大帅,你是想对他们?”

    说到这里,周书源直接对卫征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卫征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还没有到这种地步……这些人即使得罪了本帅,也还罪不至死。不过,在本帅看来,朝廷的这个动作,不仅没有给本帅造成任何困扰,还在一定程度上,帮了本帅一个大忙,给本帅提供了一个清除异己的机会。”(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七章 血本无归

    看到周书源略带不解的表情,卫征继续分析道。

    “想当初,我们和朝廷翻脸之前,即使知道这些官绅地主的心是向着朝廷的,只要他们不犯事,我们就拿他们没有办法。毕竟,山陕两省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可能按照我们的老办法,将他们一个个偷偷摸摸的全部灭口。”

    “现在,既然我们已经和朝廷翻脸了,那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本帅的想法是,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将他们全部赶出山陕两省。”

    “这样一来,山陕两省就会变得更加团结。而我们在对抗朝廷的时候,也不在需要为后方担忧,为后勤担忧……”

    说到这里,卫征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气,已经慢慢消散。闪过一丝冷笑的脸上,也慢慢被严肃给覆盖。

    在周书源注视下,一脸威严的命令道:“军师,本帅把虎豹军侍卫团调给你……用半个月时间,将山陕两省所有有异心的文武官员全部抓起来。如果有抵抗的,直接就地消灭。”

    “既然这些文武官员那么想念朝廷,那我们就把他们送给朝廷……”

    “除了他们家人,一两银子都不能带……全部将他们驱逐出山陕两省。看看他们日思夜想的朝廷,会怎么安排他们?”

    “是……大帅……”周书源大声领命道。

    作为虎豹军的后勤大管家,在虎豹军暂时失去玻璃这块收入的情况下,周书源急需要一笔财富。来弥补这些损失。

    几十个文武官员的财产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再少的肉也是肉,总比没有要好。

    所以,周书源对这件事情,可以说比任何人都要积极。

    恨不得马上将这些文武官员送出山陕两省,而后,将他们的财产据为己有,冲入虎豹军府库,发展虎豹军和山陕两省。

    就在周书源脸上被一丝浓浓笑意给覆盖的时候。他忽然想到了山陕两省境内,那些同样在图谋不轨的官绅和商人。

    对于那些文武官员来说,地方官绅和商人所拥有的财富,绝对可以用‘数不胜数’这四个字来形容。按照面前大帅的想法,将这些文武官员送出山陕两省,并且将他们的财富收入府库。那对待那些图谋不轨的商人和地方官绅,会不会用同样的办法呢?

    如果用同样的办法,山陕总督府府库,会一次性增加多少收入呢?

    想到这里,周书源直接满怀期望的对卫征问道:“大帅。那些地方官绅和商人呢…。“

    “要不要把他们一起驱逐出山陕两省…。。”

    卫征想也没有想就摇头否定道:“他们和那些文武官员们不一样……”

    迎着周书源脸上迅速闪过的一丝失望表情,卫征开口解释道:“对于文武官员来说。只要他们训练私兵,我们就可以在他们脑袋上,扣上一定图谋不轨的帽子……”

    “但是,那些地方官绅和商人却不一样…。。”

    “要知道,他们做的仅仅是进行私底下聚会,并没有犯罪…。更加重要的是,这些官绅地主和商人,都是在地方上有很大威望的人。如果我们就这么平白无故的抓他们,将他们赶出山陕两省,我山陕总督府在百姓中的威望,一定会大打折扣…。。”

    听到这里,周书源一脸不甘的反问道:“大帅,难道我们就这么看着这些人在山陕两省任意妄为而没有丝毫办法?”

    卫征摇了摇自己脑袋反问道:“这就要看这些人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