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耽为难道:“宫中无圣旨,老臣岂敢造次,这是要杀头的。”
李茂笑道:“万事有监军使和我顶着,鸿胪卿只管放手去干。”
贾耽也知自己无路可退,此刻再首鼠两端,只恐落个里外不是人,将来死无葬身之地。便一咬牙,一跺脚,原封不动地传达了李茂的命令。
威远军下辖左右两厢,每厢各辖五营,每营辖五都,每都一百人,以营为单位分屯于长安城内五个战略要点,得令后可就近控制长安城内的各重要衙司、军事要塞和交通咽喉。
李茂让青墨辅助突吐承璀坐镇安善坊,自己带着贾耽外出督阵。到三更末,除几座城门,整个长安城都在威远军的控制中。
贾耽做军使近一年,还是头一次指挥这么大场面的军事行动,想到偌大的帝都此刻就在自己的手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李茂心里却仍旧沉甸甸的,长安城尚有十二座城门不在掌控中,西北方的开远门外十五里正驻扎着麟游镇兵马副使李先奕的三千军马,李先奕和第五守亮的关系非同寻常,其心难测,不可等闲视之。
长安的城门由监门卫、金吾卫和京兆府三家共同掌管,以监门卫为主,三家分工不同,各有侧重,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监督。
监门卫眼下控制在俱文珍义子苏成的手中,二十二日酉时,苏成接到俱文珍手令,抢先一步下手夺取了诸门控制权。
事关重大,李茂不得不亲自督阵。
第一站就是开远门。
驻守开远门的监门卫士卒得到上峰命令,不放任何人靠近城门,警告无果,监门卫首先发难,两家就在黑夜中对射起来。
监门卫承平已久,看看城门,搜搜百姓尚可,打仗却是外行,奈何威远军也是米做面揉的豆腐军,战斗力甚至还不如监门卫。
两军隔空对射,消耗箭矢无数,却无一人伤亡,谁也压不倒谁。
李茂持盾向前,隔空喊话道:“我等奉旨接管各处城门,尔等若不奉召便是反叛,乃是诛九族的大罪。”
城头瓢来一支冷箭,正中李茂手中盾牌。
青墨恨道:“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杀吧。”
遂取一面盾牌在手,一口气点出三十名军士,率队冲锋。
青墨呐喊在前,众人尾随在后,冲出十几步远,忽听得城头守军哈哈大笑,青墨回头一看,惊出一身冷汗来:身后空空荡荡,竟无一人跟随。
青墨狼狈退回本阵,劝李茂道:“这伙狗屁兵能成什么事?我看还得把丘亢宗那伙人叫回来。”李茂笑道:“抓一手好牌谁都能赢,抓一手烂牌能赢才见本事。”喝令将溃散的三十人就地正法。
军中虞侯站着不动,李茂手起刀落,斩了虞侯,呼军使亲兵动手拿人,众人皆望贾耽,贾耽无奈闭上了眼,他虽不知兵事,却也知道临阵退缩是重罪,若不斩首示众,一旦军心溃散,后果将不堪设想。
亲兵将逃兵三十人捆了按在地上跪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本是市井人家子弟,寄名军籍不过是混个出身,谋份口粮,何曾想过会上战场效死。
有人嚎啕大哭起来,有人当场尿了裤子,有人瘫作一团,有人则拼命挣扎试图逃跑。
李茂提刀挨个儿杀过去,三十颗人头滚滚落地。
李茂提着血淋淋的斩铁刀,阴狠地叫道:“朝廷拿民脂民膏养着你们,不是请你们来吃饭混日子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奋勇杀敌者重重有赏,临阵脱逃者,这便是下场。”
青墨道:“斩首一级赏钱三百贯,擒拿敌将赏钱五百贯。”
众军轰然应诺。
李茂招募百人为敢死队,分作两队,与青墨各领一队,众人卸去铠甲,一手提刀,一手执盾,喝过壮行酒,鼓噪向前。
威远军这次冲锋来的凶猛,监门卫卒眼见守不住,忙绑缚监守官仇士良出降。
仇士良这个名字李茂似乎在哪听过,一时记不起来,便问道:“你身为内官,为何会在开远门城头,来此意欲何为?”
仇士良道:“有人阴谋叛乱,小臣奉命讨逆。”
李茂笑道:“谁是逆,谁是忠?”
仇士良道:“谁手中有圣旨,谁便是忠臣。”
青墨将战刀架在仇士良脖子上,喝声:“我等奉诏讨贼,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说我们是忠臣还是奸臣?”
仇士良道:“若无圣旨,便是奸佞。”
青墨觉得这个宦官很有些意思,刀架在脖子上,竟还这么强硬,便道:“圣旨你是看不到了,我说过逆我者亡,你闭眼吧。”
仇士良果然闭上了眼。
李茂拦住了青墨,笑对仇士良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给你一个机会。”
仇士良低头不言,青墨朝他屁股上踹了他一脚,喝道:“说话,别装哑巴。”
仇士良道:“我奉命监军,若无信物,恕难从命。”
青墨被他的固执搞得哭笑不得,只得亮出天子剑,道:“你看看,这个能做信物吗?”
仇士良认出眼前之物便是李淳的天子剑,心下想:这么说,枢密使已经败了,唉,这一手的好牌怎么说败就败了呢。
胡思乱想之际,屁股上又挨了青墨一脚:“说话,你真是哑巴?”
仇士良伏地请罪,言道:“愿戴罪立功。”
李茂令将此人带在身边。
青墨暗问道:“你认识这阉人,为何不杀?”
李茂道:“你没听他说要戴罪立功吗,斩苏成者必是此人。”
李茂带着仇士良来到皇城内监门卫仗院外,要其去把苏成哄出来,仇士良进门只一刻钟,手提一颗人头从容走了出来,跪拜道:“逆臣苏成已被小臣正法。”
李茂大喜,他刚才已经记起来了,仇士良此人在历史上可是大名鼎鼎,他一生杀二王、一妃、四宰相,是中晚唐之交赫赫有名的大宦官。
青墨撇撇嘴没有说话,仇士良孤身斩杀监门卫统军大将,却让他又佩服又震惊。
闻听李茂亲手斩了三十名溃卒,威远军上下大骇,哪还敢敷衍懈怠?苏成一死,监门卫群龙无首,开远门已失,其余各门更不再话下。
到二十三日拂晓,长安各城门,城内各要害,各衙司及皇城皆在威远军的实际控制中。
经过一夜的疏通,天明时分金吾卫也宣誓忠于太子,整个长安城尽在李淳的控制之中。
旭日东升时,李茂敲打兴化坊的西坊门,呼叫坊吏开门。
长安城一夜暗流涌动,坊吏战战兢兢一夜没敢睡,眼见李茂双目赤红,腰挎战刀,靴子上还沾有血迹,唬的魂飞魄散,战战兢兢开了门,陪着笑脸,弓着腰,想问何事,嗓子眼里却像被塞了一团驴毛,竟发不出声来。
李茂笑笑道:“天下太平,我等路过来讨碗粥喝。”
“太平,太平。”坊吏颤着手给李茂倒了碗温水,李茂喝完,抹了把嘴,道谢告辞。
坊吏捧着碗望着李茂一行走出老远,展颜喜道:“没事了,咱们大唐又渡了一劫,太平无事了。”
李茂用过早饭来到太极宫,李淳问:“外面情形如何?”李茂道:“军民安定,官心可用,请大王促请皇太子早登大宝。”
李淳凝眉道:“目下还有一事未平。我听说你跟李先奕关系不错,太子欲用你为安抚使去他营中安抚,自然最好能叫他进宫来一趟,你意下如何?”
李先奕现为神策军麟游镇兵马副使,因兵马使一职由军中大将兼任,故实际掌握兵权,他麾下的三千精锐骑兵是拱卫长安北门的重要屏障。
李先奕这个人醉心于军事,不大关心朝政。
第五守亮欲收他为义子,被他婉拒,第五守亮非但不恼,反而更加看重,将他由一介副将直接提拔重用为一镇兵马使。
李先奕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对第五守亮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
朝局纷乱,人心嬗变,能相信的人不多,忠正纯良的李先奕成为第五守亮的首选。
李茂道:“我与他不过一面之交,交情不深,只怕未必能说服他。”建议道:“何不请云安王出面,他与李先奕相交多年,应该更有把握。”
李淳明显迟疑了一下,问道:“这个你有把握吗?”
李茂道:“至少比我有把握。”
李淳道:“我去说服结弟,由你陪他一道,只要说服李先奕按兵不动,则大事成矣。”
大明宫里的变乱,李结一概不知,他和其他皇子皇孙一样被圈禁在十六王宅,接到的诏令是不得擅离府邸半步。
二十二日晚,他听府中卫士说有人斩关出坊,李结吃了一惊,派人打听,派去的人却迟迟没有回来,想必是让人扣了。
李淳以太子的名义将李结召进太极宫,当面说道:“俱文珍意欲篡改遗诏,扶立舒王,事败已伏诛,他的同党第五守亮如今虎视眈眈,但有左军监视,尚不敢轻举妄动。而今金吾、威远和北衙六军都在我们的掌控中,唯有麟游镇兵马副使李先奕部屯兵城外,不能控制,李茂华举荐你为安抚使,你可有把握说服李先奕按兵不动。”
李结脑袋里嗡嗡作响:这一夜长安城里该发生了多少事啊,可笑自己竟一无所知。
就在自己长吁短叹、怨天尤人之际,他的长兄李淳已经处置了俱文珍,匡定了大局。
兄长是皇后嫡出,自己的母亲只是昭仪出身,名分已定,争之何益?
李结忽然觉得有些心灰意懒,他躬身答道:
“小弟谨遵兄长之命。”
见到李茂,李结点头为礼,并无一言。
李茂也觉得尴尬,李结胸怀大志,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是憋着股劲要争一争太子之位的,对此李茂虽不认可,却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而且当初他也曾答应过要帮李结的。但现在,他什么都没帮成,或者说他没有用心去帮。
第275章 营啸
然细思之,自己又有什么错?这一日一夜,自己也是被裹挟着往前走,随波逐流罢了。
李先奕闻听李结和李茂到了营外,忙令心腹将二人接入后帐,李茂笑道:“我二人奉旨而来,办的是公明正大的皇差,岂可学那鼠辈偷偷摸摸?”李先奕这才领众将出营,在马上行了礼,问道:“云安王和经略使来我营中有何贵干。”
李茂道:“皇帝宾天,皇太子受遗诏继位,朝中有佞臣欲谋害太子,请将军速率军进城讨逆。”
李先奕道:“大明宫外有神策两军,英武两军,神武两军,龙武两军和羽林两军,长安城内又有监门、金吾、威远诸军和京兆府逻卒,皆是我大唐天子的心腹爪牙,两位何以舍近求远,要我边军进城讨贼?”
驻扎麟游镇的神策军原本隶属凤翔镇,与吐蕃血战多年,战功赫赫。贞元年间神策军累次扩编,因其战功赫赫,遂将之收归麾下,内迁麟游镇拱卫长安。但军中将士仍常以战功赫赫的边军为荣,只是在领取衣粮时才记起自己是天子禁军。
李结哈哈大笑道:“为国尽忠还分远近吗?”
有副将叫道:“若无中尉手令,我等不得擅自进城,否则就是违抗军令。军令如山,违令者皆杀无赦。”
李茂手擎天子剑,喝道:“尔辈究竟是天子禁军,还是中尉的家兵?见危不扶,见死不救,尔辈欲置太子于何地?”
众皆默然,李先奕喝散众人,下马拜道:“我等世受皇恩,岂敢忘本?只是身在军旅,当以军令为先,若无诏令又无兵符,我等岂敢擅自拔营?请大王和经略使明察。”
李茂道:“你要诏令,且随我来,我有密诏一封,只能给你一人看。”
李先奕将信将疑,请李茂、李结入内帐,李茂令青墨守门,对李先奕说道:“俱文珍意图谋反,业已伏诛,左右神策、六军、金吾、威远诸军已向太子表白忠心,而今唯有将军一部未曾上表忠心,朝中有人弹劾将军心怀不轨,太子不信将军会做悖逆之臣,特遣云安王与我前来问明缘由。”
李结道:“我兄万不可做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勾当。”
李结霍然而起,道:“我一家世代忠良,岂能做出那悖逆的勾当?这定是有奸臣在陷害我,请二位务必替我洗刷。”
李茂对李结说道:“太子果然明察秋毫,将军忠贞溢于言表。军行于野,主将岂可擅离,我看由我二人代为转呈太子即可。”
李结沉吟道:“京城风传,第五中尉与俱文珍暗中有所往来,而今俱文珍谋反被诛,而先奕又率部逼近长安,这其中的弯弯绕绕,若非当面澄清,只怕后患无穷,我看先奕还是随我们进宫面见太子,剖明原委,解释误会。”
李先奕大怒,厉声喝道:“第五中尉赤胆忠心,岂会是那悖逆之臣?二位来我营中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无非是怀疑我李先奕有不臣之心,这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李茂不紧不慢道:“他果然是忠臣,京城有变,为何要调遣你南下?京城驻军十万,难道不能弹压地面,还劳你边军出手?!”
李茂这话说的李先奕哑口无言,他虽不关心朝政,却也非闭目塞听,他虽非博学,却也不是目不识丁,史书看过几本,历代的兴衰也知道一些。京城有变,边军异动,已是诡异,而今神策、六军俱已向太子表白忠心,却无人告知他,此事很耐人寻味。
李茂和他没有深交,眼下又无共同利益,他的话李先奕信不过。
但李结不同,他和李结的交情并非一天两天,李结的心很大,与他交往自有目的,他想不出李茂为何要害他。
李先奕默了一会,言道:“我随你们进宫觐见太子,剖明忠心。”
久未说话的李结此刻开腔道:“我可以留在营中做人质。”
李茂道:“做什么人质,先奕是坦荡君子,是忠臣,岂会拿一位郡王在军中做人质?”
李茂说完,李先奕却并不接话,竟是默认了要李结留在营中做人质。李先奕在军中亲故众多,闻听他要随李茂进城,皆劝不可。
李先奕道:“我若不去便失了道义,我去长安,你们留在军中,谅他们也不敢奈我何?”又请云安王李结监军,自己与李茂一起进城去。
李淳代太子好生抚慰,厚资遣送回营。
青墨不解此意,问李茂:“费了这么多手段把人弄进宫来,即便不杀也该扣起来,怎么就把人放了,这是纵虎归山嘛。”
李茂笑道:“你懂什么,莫说他心中坦荡荡,便是真有鬼,眼下也只能改头换面做好人了。”
李先奕回到军营,即下令拔营回麟游镇,仍留李结在军中监押。
第五守亮闻听李先奕撤军,又闻李结在军中监押,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