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申天变-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马。一月之内。可兵至长城。锁死各处隘口。让满州跳梁群丑匹马不得出关……”
    “呸。战事最是消耗国力民财。三万人马?你可知三万大军需粮草几何?又需兵甲几何?”牛皮吹地是越来越大。而且一个个说地面红耳赤。比真地还真:“我只要一万人马。就可扫清宇内……”
    一个个读书读傻了地家伙们。连战鼓都没有听过。就真地以为自己就是不世出地“国家栋梁”。就是卫青班超之流也得靠边儿站一站。也不管别人信不信他们说地这些大话。反正他们自己是信地不行。逢人就兜售他们地那一套理论。就好像天下烟云苍生气运。已尽在他们掌握之中。好像朝廷要是不用他们那些所谓地“战略妙计”。绝对就是大明朝最大地损失。
    就是那些在旁边伺候着地店伙。脸上虽是不住微笑。心里早把这些狗屁不如地“斑斑大才”骂了个狗血淋头:“真他娘不怕说大话风闪了舌头哇。还一个月打到山海关?真还没有狗屁有准儿呢。你就一个人走路。一个月能走到山海关不?还带大军……朝廷要是真让你们这号只会在酒楼里吹牛地书呆子带兵。那才真是傻了呢。”
    不过酒楼卖地是掺水地酒。赚地是白花花地银子。这些家伙就是把牛皮吹到了天上也不去理会。甚至还会笑呵呵地奉承几句。让这些不知道鞑子有几条腿地书呆子们高兴高兴。只要他们高兴了。总是会打肿脸充胖子地撒下大把赏钱。至于他们是不是还有钱住店。晚上会不会露宿街头。鬼才知道。
    “都是些雏儿。唱高调也不是这么个唱法儿。”一身青白长袍地钱谦益很鄙夷现在地这些年轻人。一个个漫无边际地吹牛有用么?还真把大明朝当成东周列国了?以为一言就能白衣而公卿?真是做梦。你就是苏秦重生张仪再世。那一套也不好使了:“你们这些人。注定就是别人地垫脚石。今天我要让你们这些小辈看看。什么才是真正地高调。我钱谦益不唱是不唱。一登台就得搏个满堂彩!”
    “诸位,!”钱谦益长身而起,面对四下年轻的读书种子们作了罗圈揖,开始侃侃而谈:“诸位都是一时俊杰,乃我大明翘楚,想来在地方上也是颇有才名地。可诸位手把美酒高谈阔论,就能让敌后半步?老朽奉劝诸位一句,空谈无用……”
    一句话,说的这些牛皮大王们脸色赤红,却不好反驳。
    “若是诸位有心杀敌建功于社稷,当投身伍效力军前……”钱谦益环视四周:“老朽虽有此心,奈何已是年迈,早骑得马拽不开弓,然报效朝廷之心不减。
    今特携赵子昂地《秋郊饮马图》来此,也不期望能卖多高的价钱,不论哪位,只能出一千两白银,此图即可易手。卖图所得,悉数捐献国库,老朽不取其中一
    要说这画地价值,随随便便也能卖个一千五六,要是遇到行家,出三千的高价也不是没有可能。只卖一千,绝对是便宜到家了。可这些把脸都打肿了也充不起胖子地寒酸读书人哪里拿的出一千两银子?钱谦益深知此点,这些穷酸就是把骨髓油卖了,拿不出十两八两的来,也不怕他们把自己的书画贱敲了去。
    “柳儒士(如是),取我书画,给诸位传看,以验真伪。”钱谦益大大方方地说道。
    身边的柳儒士(如是)一身白色文士长袍,腰间束一青色丝带,头上一顶周帽,帽子正中是一方白玉帽正。这柳儒士(如是)虽是男装,脸上
    粉,描眉点唇上了熏香,更显得体态风流容颜娇艳,能看出这是扮了男装的绝代佳人。
    柳儒士(如是)展开画轴,以手持之,一桌一桌给人观看。
    这些个书生吹牛皮的时候确实是一个赛一个,其实骨子里都是贫寒子弟,隔着老远就闻到了柳儒士(如是)身上的香气,又看到佳人款款而来,早就醉了,虽是努力做出目不斜视的正人君子样,眼角还是不住往柳儒士(如是)身上瞟来瞟去,哪还有心思看什么真假?
    要说这些人里头,也真有懂得金书画的,看出这副《秋郊饮马图》确实是赵子昂的真迹:“老先生以如此至宝贱卖,全为社稷江山,中心意我等难及,敢问老先生上下尊讳。”
    “哈哈,我贱卖书画求的报效朝廷是为国出力,留下姓名岂不成了沽名钓誉之辈?”钱谦益说的大义凛然,好像真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谁似地。
    可他钱谦益本是这里的常客,人群中自然有许多认识的,不怕别人不知道。要让别人说出他钱谦益的名号总比自己说出来要风光的多——这也是唱高调的基本技巧之一。
    “此乃钱谦益钱大人,南都有名的清流领袖,喏,身边那位国色天香风华绝代地就是花中魁首柳如是了……”
    “钱大人为百姓而硬闯禁宫,素有青天之名。”
    “真是乡下人没有见识,文有钱谦益有忠诚伯,都是咱们大明朝的顶梁柱,这都没有听过?”
    中一片嗡嗡的窃窃私语之声,钱谦益十分满意这样的效果:“赵子昂真迹,只卖千两之数,卖画所得我分文不纳,悉数捐献,哪位识者能成全之?”
    腰包里要真是有钱,谁聚集在这厕杂的大厅里瞎掰扯?钱谦益喊了好几嗓子,也没有回应。
    估摸着今天的风头也出的;不多了,钱谦益正要把话搂回来,就听得上面有人呼喊:“钱老大人如此美意,我家老爷有心相契,敢情屈尊同席一谈,不知如何?”
    想不到还真有买得起的,钱谦益虽是有点肉痛,却也不得不做足了欣喜状,哈哈大笑道:“货卖识家如此甚善……”
    临江楼的最顶层,素来就是为那些真正高雅荷包里也同样高雅之人准备,和下面地嘈杂大为不同。整整一层,仅仅分为四个雅阁,中间更有瑶琴书墨等雅物……
    喊话之人带着钱谦益夫妇进到“兰春阁”。
    这兰春阁里别有一番书卷之气,正前是两个红油书架,早有图书画册满案,旁边的条几上文房四宝齐备,颇有几分翰墨生香的意思。正中的桌上还有几株兰花,在这冬日居然还开花吐香,确实是下了很大的心思。整个雅阁打扫的纤尘不染,仿佛是进到哪家大户的书房一般,俗气全无。
    正中一清瘦地中年人正看着钱谦益,把语气拿捏的极是舒缓,仿佛多说一个字就是浪费一般:“如此南都,虽万千人,却无熟识者,。一人独酌,甚是寂寥,唤来钱者,聊一聊旧事……”
    这中年人梳了个道髻,用根玉簪子把头发束住,也不着冠。脸色保养的极好,红润之中透着白皙,仿佛初生的孩童一般。一身兰花纹的暗青色长袍,手上指甲约莫有两寸余,还专门用丝缎套子护了,足踏步定子鞋。言谈间不带一丝一毫地烟火之气,恍如一仙风道骨的道人一般。
    “潞……潞王爷……”钱谦益是东林人物,两浙乃是东林极为繁盛之地,怎么会认不出眼前地这人?
    面前之人就是太祖十世孙,现存朱氏一族中辈分最高的潞王朱常。
    但是潞王朱常却一口否认了自己地身份,挑着长长的指甲颇为幽怨地说道:“老钱呐,这里没有什么潞王,只有兰花道人……”
    “是,是……道长一向可好?”钱谦益认识潞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知道这个潞王的脾气。
    这个大明朝辈分最高,也最“德高望重”的“贤王”爱好相当广泛,除了在雕刻方面出类拔萃之外,在音律、茶艺等方面也有相当高深的造诣。尤其是在养生方面儿,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个王还十分的崇尚天师道,经常一身道士装备,而且自称为兰花道人。
    既是潞王又是道士的朱常捋了捋一丝不乱的长须,大作无奈之状:“哎,我虽有心以证混元大道,奈何这身子还在尘世之间,总有许多牵绊……”
    这个王说话就的这么一幅德行,总是着三不着两的说些云山雾罩地话儿,别人也是听的云里雾里,不知道他究竟是想说个什么。可偏偏王就好这个调调儿,就好像传说中的有道高人喜欢打机锋一样,潞王说话办事也总喜欢弄出许多幺蛾子。仿佛要是来直去的说话办事儿,就显不出他的玄乎一般。
    钱谦益也知道他的这个老毛病,所以也不追问,在一旁等着他说出下文儿。
    多半身道士装扮的也自称是道士地潞王忽然就不说了,而是盯着旁边的柳如是看起来。
    柳如是虽是出身风尘,也算是见过男人的各种目光,可被潞王这么一看,却感觉通身都不自在,仿佛潞王的眼光就是锤子就是凿子一般。若说是种种好色的眼神,柳如是也见的多了。可王的眼神之中没有丝毫的男女之欲,仿佛是在观赏一件极美的器物一般,根本就没有拿柳如是当一个活生生地人。
    就像是在看一尊白玉仕女雕塑一般,潞王不住称赞:“这就是名动天下的柳如是了吧?果然名不虚传,真真的是好身段儿,脸蛋儿也不多,就是这下巴过于圆润,虽有玉润珠圆的风韵,终究是失了浑然天成的味道,而且脂粉气也忒重了。更何况……哎,可惜了,可惜了……”
    柳如是当然不明白潞王所言的“可惜”二什么意思,一旁的钱益却明白地~
    这个王最爱的是未经人事的处子,若不是处子,即便真的就是九天仙女,他也没有兴趣。
    “潞……道长不在两浙修身养性,怎么有闲暇到南都这十丈软红之中?”钱谦益赶紧岔开话题,免得这个潞王再说出什么让人难堪的话儿来。
    “祖宗百战基业,竟成如此残破局面。本王虽是化外之人,这心里头也是不忍。”王说话也不再那么不着调了,开始说正经地事情:“朝廷里虽然是起练了新军,可数万大军勉强渡江,至今还没有收复淮扬,怎能不让我等太祖子孙痛心疾首?”:wàp.①⑹k.cn
    杨廷麟是光复扬州了,可这不等于是实际控制了淮扬。因为还有相当数量的新附军和几乎一个完整地蒙古旗,还在不远不近的威胁着。与其说地收复淮扬,不如说的把江北
    打回到多铎攻克扬州之前,这样才更贴切些。
    在淮扬一带,双方还在对峙,并不能就说扬州就如何的安全了。
    “那个李四最近风头正劲,处处走在了朝廷的前面,听说又复了归德。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打过黄河去,虽然这是历代列祖列宗的福荫所至,可天底下的老百姓哪里知道这些?定会说李四和他的赴死军才是国朝中坚。偏偏朝廷里也没有一个争气的,长此以往,我太祖血脉还不都让那个李四比下去?”潞王似乎故意把语气放的很轻很淡,用修剪的极是整齐圆润的指甲轻轻指了指北方:“当务之急是要稳固江南,那个李四如此进展神速,分明就是要与朝廷争这个民心,争这个恢复国土的功劳。”
    “李四势已极大,若再让他把民心得了去,到时候天下众口悠悠,说我朱氏子孙无尺寸之功,这江山……”潞王微微一声叹息:“朝廷里边没有给祖宗争气的,作上的长辈,我可不能看着他们这么无所作为……”
    “潞王……要出兵了?”钱谦益心思极为灵敏,尤其是牵扯到朝廷和各方藩王之间地争斗,总是能够嗅出其中的风向。王既然是这么说,肯定是已经有了万全的准备。
    王做出满不乎的样子,故意说的十分淡然:“也不算是出兵,就算是为我祖宗争一口气,让天下人看看我大明皇族的气概。我联合了福建方面的一些水军,出动大军四……四万,经海路千里奔袭,直取金州卫……”
    四万大军,就是把他潞王:己算进去,也拼凑不出这么多人来,更别说是从海路调运奔袭千里之外的金州了。钱谦益也知道这四万之数水分极大,但是绝对没有想到一向淡然的潞王是把水分足足加了十倍。
    真实的数四千,其中能够作战地队伍大概还要减半。
    就是这四千人马,从两浙到辽东也莫大的财力物力支持。这可不是从陆路开赴,而是完全依靠海运,就是这四千的数量,他潞王也不可能完成,所以还是和福建的水军(郑)联合起来,准备发动一场气势惊人的大战。
    州在什么地方?乍一听起来,金州是属于山东(当时的辽东半岛也算一个单独的军事单位,但是从政治划辖上来说,还是归属于山东地)。可事实上金州是在辽东半岛的最顶端,说起来就算是在辽东了。
    这个计划可真是强大了逆天的地步,真要能够成功夺取金州,哪怕是外围的一些小岛屿,也能直接威胁到鞑子的老窝。只要能够展开,鞑子就得屁颠儿屁颠儿的赶紧跑回辽东去。
    当然这四千人马能够取得的战果,甚至是能不能取得战果,就不是王考虑的问题了。
    王从不考虑这种军事层面上的东西,这样地远征计划听起来就吓人,跨海北伐是何等的宏大壮阔。
    王要的是这个震撼的效果。
    现在的朝廷陷在淮扬拔不出腿来,潞王就想方设法的要做一件露脸的大事。
    当年大行崇祯皇帝殉国之后,潞王本是最有资格也最有可能继承大统地,也得到东林的支持,想不到的是阴差阳错之下,肥猪一般的福王就登基了,确实把王气的吐血。
    弘光朝也是个短命地,满清大军攻破淮扬兵临南都城下的时候,潞王都请人算好了吉日准备再立旗号,偏偏就出了个赴死军,把比自己小两辈儿
    王气的又差一点吐血。
    可兴武小皇帝是真正地正统,潞王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个先皇正统嫡系。
    以前依靠的辈份和血统上,都没有小皇帝地储君身份来的正道,而一向标榜“看破红尘”的潞王也不过是装装样子,心底怎么能放弃一切化王为皇的机会?
    人望,也许只有在人望上压过小朝廷一头,才有某种可能。
    或许是受了东林的影响,潞王也最喜欢搞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勾当。唯一的区别东林最多是动动嘴皮子,潞王虽然也经常动嘴,这回却准备动手了,搞出个震动天下的大事情来。
    从海路进攻辽东,这可是直捣黄龙的掏心战术,怎么说也比小朝廷的淮扬战役更加吸引眼球吧?就是那个李四再强,最多也就是在河南折腾几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