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跟随在我的身边,其实就是幕僚和参谋,需要不断的提出自身的认识和建议,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你们不熟悉,我会给你们一些提醒,不过这样的提醒,最多三次,之后就要依靠你们自身了。”
“你们也不要紧张,用平常心来看待每一次的战斗厮杀,就能够表现的超脱,就能够分析出来其中的利弊,就能够提出很好的建议,当然,这需要你们有全局的观念,更多的时候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若是真的能够换位思考,能够捕捉到对手的端倪,那你们就能够脱颖而出,就能够独当一面的指挥战斗了。”
。。。
郑勋睿的一席话,让李攀龙等人都有些紧张了,他们知道此番跟随出征,肯定是不轻松的,但他们没有想到,还要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
其实这个时候的郑勋睿,重点思考的还是徐望华的建议,那就是等候后金鞑子攻陷延庆州城之后,再行发动对后金鞑子的进攻,这样做对于郑家军的好处是巨大的。
朝廷的局势很是微妙,郑家军出征北直隶,收到的是兵部的敕书,没有皇上的圣旨,这不符合常理,也就意味着皇上对郑家军的猜忌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若不是无奈的情况之下,是不会要求郑家军进入北直隶作战的。
若是郑家军很快投入到战斗之中,解除了延庆州城的危险,那么皇上和朝廷就还有底气,延庆州城毕竟有十余万的大军,可延庆州城被后金鞑子攻陷,大军损失一定是非常惨重的,这也让朝廷的实力大受打击。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多尔衮想要拿下延庆州城,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洪承畴一定是死守待援的,鹤蚌相争渔翁得利,郑家军扮演的就是渔翁的角色。
按照常理来说,郑勋睿应该要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样他的力量就更加的壮大,皇上和朝廷不敢小觑,就算是内心有什么不满意的,也只能够忍受。
可这样做问题也是很大的,一旦洪承畴率领的大军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北方的局势将变得动荡不安,后金鞑子可以轻易的绕过关宁锦防线,进入到关内,北方基本没有什么军队能够与后金鞑子抗衡,如此北方的百姓就没有多少的活路了,动荡最终表现出来的结局,就是动乱,一旦朝廷无法真正控制北方的局面,大乱可能在不经意间就来临。
所以徐望华的建议,让郑勋睿很是犹豫,他无法下定决心。
徐望华的这个建议,已经写在了文书里面,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建议,相信李攀龙等人仔细看过文书之后,能够明白所有的意思,也应该明白今后该怎么样做。
第五百二十三章依靠自身
进入十一月,气候变得愈发寒冷,洪承畴的心也如同这气候一般变得阴冷,被围困在延庆州城大半个月的时间了,他率领的洪军,从山西大同赶赴延庆州城是十月初三,在获知延庆州城很有可能是后金鞑子主攻的方向之后,他是决定转移到保安州去的,期间是有很多时间可以离开的,可随着宣府三卫和龙门卫军士的到来,麾下的大军人数增加到十余万人,洪承畴决定撤离的命令被搁置,京城以西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平原,后金鞑子以骑兵为主,移动速度快,若是率领十余万大军贸然撤离,遭遇到后金鞑子尾随追击,后果不堪设想。
局势的发展大大出乎了洪承畴的预料,后金鞑子行军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多尔衮率领的大军之中,居然有汉军,而且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等人悉数参与作战了,在围住延庆州城之后,三人还专门给他写信,劝他投降大清国,这让洪承畴异常的气愤,也对自己前面做出的战术部署产生了忧虑和怀疑。
果然,熊文灿率领的五万前军,在增援延庆州城的过程之中,遭遇到后金鞑子的伏击,几乎是全军覆没,密云卫和营州卫的两万军士临阵脱逃,最终投降了后金鞑子,这件事情在朝中引发了极大的震动,也让洪承畴心情更加的恶劣,到了这个时候,他很清楚,自己所做的里应外合打击后金鞑子的战术布置,算是完全失败了。
到了这个时候,唯有率领洪军、延庆卫、宣府三卫和龙门卫的十余万将士,拼死守住延庆州城,继续等待救援,才是唯一的办法了。若是延庆州城被后金鞑子攻破,驻守的十余万大军被后金鞑子歼灭,那么对朝廷的打击恐怕是毁灭性的。
洪承畴内心还有一个希望,那就是郑勋睿和郑家军,当初做出全面的战术布置之后,他专门给郑勋睿写信了。尽管信函之中没有明确要求郑家军参与到征伐之中,但意思是非常明确的,希望郑家军能够参与到征伐之中。
洪承畴对郑勋睿的崛起有些担忧和嫉妒,可是大事情来临的时候,他还是非常清醒的,知道应该做什么事情,知道该做什么决定。
很长时间得不到外界的消息,延庆州城被后金鞑子死死的围住,派出去的斥候全部被后金鞑子擒获斩杀。消息断绝,延庆州城犹如被围困在铜墙铁壁之中。
目前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自身了,洪承畴已经下定决心,不管外面任何的变化,他都是要守住延庆州城的,不能够让后金鞑子拿下。
可惜一个巨大的问题已经悄悄的浮现出来,那就是粮草的问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谁都清楚粮草的重要性。洪承畴在出发之前,也是做好了一切准备的。大军携带的粮草是非常充足的,至少半年时间不需要操心,可惜事态的变化出乎了他的预料,延庆卫、宣府三为和龙门卫军士携带的粮草都不是太多,不可能长时间的维持,再说这是在北直隶征伐。按照朝廷的规矩来说,征伐的大军需要地方上提供粮草,故而宣府三为和龙门卫不可能携带太多的粮草也是可以理解的。
十余万大军驻守延庆州城之后,粮草的消耗是巨大的,军需官已经禀报洪承畴。大军的粮草,最多还能够维持两个多月的时间。
熊文灿率领的援军已经被后金鞑子打败,天知道下一路的援军什么时候抵达,两个月的时间看似是很长的,其实一晃就过去了,若是得不到外界的支援,延庆州城被围困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不是没有可能的。
一系列的问题都慢慢的暴露出来,洪承畴明白,他麾下的高级军官也是明白的,至于说诸多的军士,也不完全都是傻子,这些问题的蔓延,如同一枚枚的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炸了,问题暴露引发的每一次震荡,都需要洪承畴全力去解决。
熊文灿率领的前军被打败,按照常理分析,后金鞑子会开始全力进攻延庆州城了,至少不会如同前面的试探性进攻,可能会发动大规模的攻击,洪承畴真正的压力即将到来,这个时候激起军士的斗志,拼死守住延庆州城,才是最需要考虑和部署的事宜。
洪承畴开始不断召集各级的军官,了解军士的情绪,同时亲自到军士中间去了解情况,甚至直接与军士交谈,给与必要的鼓励,亲自澄清一些问题,譬如说有人传闻,说是主帅洪承畴准备率领五万洪军突围,留下延庆卫、宣府三卫和龙门卫的军士驻守延庆州城。
洪承畴这样的做法,稳定了绝大部分军士的心,九成以上军士的思想都是朴素的,他们认为毕竟这是北直隶的延庆州城,距离京城也不是很远,朝廷不可能弃之不顾,深入关内作战的后金鞑子,也不可能没有丝毫的顾忌。
睿亲王多尔衮的想法也出现了变化。
率领十五万大军入关劫掠,最主要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削弱大明朝廷的实力,尽量多的抢夺钱财和人口,其二是演练满八旗、蒙古左右营和汉军联合作战的最佳方式,探索出来一条路子,让满八旗、蒙古左右和汉军发挥各自的特长,联合起来,取得每一次战斗的胜利。
这两个目的,基本达到了,战斗厮杀到了如今的程度,局势越来越明朗,多尔衮想的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他毕竟是大清国数一数二的骁将,有着不一般的眼光。
打败了明军增援的大军,让两万明军投降,这令多尔衮彻底明白了,驻扎在北直隶的明军的确不堪一击,甚至不敢和八旗军面对面作战,既然如此,何不趁着这次的战斗厮杀,真正威胁到大明的京城,让大明的那位崇祯皇帝,迫不得已抽调山海关的驻军作战,就算是崇祯皇帝不愿意抽调山海关的驻军,但总是会抽调其他地方的军队前来增援,只要打败了这些增援的大军,同样会让大明朝廷元气大伤。
战斗厮杀到了那样的程度,多尔衮甚至可以率领大军到南方去劫掠一番。
内心里面,多尔衮也想见识一下郑家军,难不成郑家军真的是那么骁勇,要知道八旗军数次败于郑家军,损失还是有些惨重的。
见识了明军的战斗力,多尔衮认为,郑家军也强不到哪里去,也许前几次的作战,是因为多铎、阿济格和阿巴泰等人大意做造成的。
想要实现所有的目标,第一个任务就是攻下延庆州城,彻底剿灭延庆州城内的明军,如此后面的计划就可以一步步实现了。
如何的拿下延庆州城,多尔衮有自身的想法,刚刚投降的两万明军,应该是派上用场的,他们既然投降了,那就要服从指挥,参与到攻打延庆州城的战斗之中去。
多尔衮打心眼里是瞧不起这两万明军的,这些人临阵脱逃,为了保全性命选择投降,甚至不能算是真正的军队,在他看来这些人也就是炮灰,留着甚至浪费粮食,故而攻打延庆州城的时候,这些人冲锋在最前面,完全采取强攻的方式,死伤多少都无所谓,只要能够拖垮或者让守卫城池的明军疲惫不堪,目的就达到了,八旗军的军规是很严格的,战斗之中若是出现逃跑的情形,那是杀无赦的。
相比较来说,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麾下的汉军,战斗力强很多。
考虑清楚之后,多尔衮和杜度私下里商议,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三人进入中军帐的时候,看见多尔衮和杜度两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三人百般滋味在心头。
“孔将军、尚将军、耿将军,本帅决定了,大军做好一切的准备,从后日开始,强攻延庆州城,本帅必须要拿下延庆州城,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建议。”
对于这种公式化的询问,孔有德等人是知道其中意思的。
“一切听从大帅的安排。”
“很好,此次攻打延庆州城的战斗,本帅决定由杜度指挥,孔将军、尚将军和耿将军协助指挥,攻打延庆州城的战斗,以刚刚投降的明军和汉军为主,其中两万投降的明军负责实施主攻,本帅的决心已定,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攻破延庆州城。”
孔有德等人的脸色变化了,多尔衮的意思他们明白了,刚刚投降的两万明军,其实就是炮灰,拼死的攻城,用血肉之躯拖垮驻守城池的明军,这些投降的明军,可能做梦都想不到,等待他们的依旧是一死。
看见孔有德等人脸色的变化,多尔衮的笑容消失了。
“怎么,三位将军觉得这样的安排不合适吗。”
“不是,大帅的安排很好。”
一边的杜度在孔有德说话之后,跟着开口了。
“大帅命令我担任总指挥,有些话我就要说到前面了,战斗厮杀,军令第一,若是有人敢不服从军令,不管是谁,我都不会轻饶,希望三位将军能够明确告诉投降的明军,他们想要真正效忠大清国,就要拿出勇气来。”
第五百二十四章拼死抵抗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初五,卯时。
城墙上面的气氛异常的肃穆,洪承畴手持单筒望远镜,静静的看着前方,他身边的诸多总兵,同样手持单筒望远镜,不过从气势上面来说,这些总兵就要差很多了。
一排红夷大炮的炮口对着城墙,后金鞑子正在大规模的调集军士,看见这样的场景,谁都是明白的,真正的进攻就要开始了。
城墙上面一样的忙碌,军士川流不息的将弓箭、铁锅、木块以及石块等物资搬运到城墙上面,一旦后金鞑子攻到了城墙下面,滚烫的开水和硕大的石头比弓箭和火绳枪有用的多,能够大量杀伤攻城的对手,略微遗憾的是北方尚未到结冰的季节,若是气候到了三九天最为严寒的时候,往城墙上面浇水谁最好的办法,浇上去的谁,与薄冰融合之后,迅速冻结,形成一层厚厚的冰墙,光溜溜的城墙,让对手没有办法攀爬,就连云梯都不好架设。
“诸位,后金鞑子准备发动进攻了,想必这一次的进攻,与往日是不一样的,这是后金鞑子真正的进攻,目的就是想着攻破城池,熊大人率领的援军,遭遇到后金鞑子的阻击,所以短时间之内,我们不要想着有谁来增援了,一切都要依靠我们自身,依靠诸多的军士,我们唯有拼死守住城池,挫败后金鞑子的进攻,才能够摆脱目前困顿的局面。”
说到这里,洪承畴转过身,对着身边所有军官,提高了声调。
“驻守城池的有十余万的大军,就算是面对千军万马,也没有什么害怕的。只要我们上下一心,拼死抵抗,后金鞑子就休想靠近城池一步,本帅希望诸位做出榜样来,鼓励诸多的军士,拼尽全力守卫城池。密云卫和营州卫的事宜,本帅不希望看见,你们中间就算是有谁有此等的想法,也休想得逞。”
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三人此刻是焦头烂额,投降的两万明军,由他们三人直接去做工作,目的就是让这两万人心甘情愿的担任主攻延庆州城的作战任务,这其实是不可能的,这两万明军投降。目的就是想着能够活命,他们可是丢弃了一切,成为大明朝廷的罪人,好不容易安顿下来了,马上又要投入到厮杀之中,明摆着去送死,谁会愿意。
不过这两万明军此刻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他们面对的是十五万大军的监督。稍有异动就会死无葬身之地,除了接受攻打延庆州城的任务。没有其他的选择。
孔有德等人内心是很不舒服的,尽管这样的安排与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也不是要求他们去送死,甚至一定程度上还保护了他们麾下的汉军,可这样的安排明显表露出来多尔衮和杜度的心理优势,汉军就是汉军。是投降大清国的,想着有很好的地位,那是不可能的。
想想范文程,得到皇太极高度的信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