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勋睿说出来的这个理由。让内阁无话可说,他们都很清楚,正德年间以来,的确有不少的两榜进士,除开考试的八股文,什么都不清楚。的确是耽误了很多的事情。
内阁的反对自然是不会有多大作用的。
其实郑勋睿做出来的大胆之举早就有了,最为典型的就是皇后文曼珊出任大明皇家银行行长的事宜,按照儒家思想的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惜郑勋睿是摒弃这个说法的,不仅仅是嘴上对此等的说法不认可,实际上做事情也是如此,文曼珊、冬梅、杨爱珍、徐佛家和卞玉京等人在外面做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
郑勋睿在这方面也有自身的认识。他认为女子必须有一定的才能,不说在外面做事情,就说对儿孙的教育方面,也是很有好处的,特别是士大夫的家族,男人大都出去做官了,难以教育子女,家中的女眷多半承担了这个任务。虽说子弟可以进入到学堂读书,但个人品行的形成。与母亲有着很大的关系。
不过郑勋睿还是不能够要求女人都出来做事情,毕竟这个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认识深入人心,短时间之内不可能改变,身为皇上,郑勋睿一样要顾及士大夫和读书人的想法。这些人是大明王朝的精英,郑勋睿必须依靠这些人来治理国家。
瑞元三年的春节眼看就要到来了。
这是郑勋睿登基之后的第二个春节,不过这个春节,与瑞元元年的春节是完全不一样的。
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休养生息,老百姓基本缓过来气来。家家户户对这个春节是非常看重的,他们感谢皇上和朝廷给与了他们平静稳定的生活。
大明南北各地,基本都稳定下来,一些地方战争的创伤尚未彻底消除,北方一些地方还能够看见被烧过的房屋,以及部分的断壁残垣,人口的恢复更是缓慢,满八旗几次深入北直隶劫掠,抢夺最多的就是人口,这人口的恢复可不是短时间的事情。
朝廷大军占领辽河以西所有地方的时候,皇上最为关注的就是人口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征伐和厮杀,辽东极为荒凉,很多地方几乎看不见什么人烟,人口主要都是集中在城池之中,大军收复了辽河以西所有地方,一部分的汉人趁机渡过辽河,不过这样的情况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或许是皇太极感觉到了情况不对,迅速部署兵力,守住了辽河,让汉人无法顺利返回,这方面皇上和朝廷也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廷试着从南方迁移一部分的人口到北方,但这样做的动作不能够太大,毕竟迁移人口不是小事情,而且朝廷在此之前,已经朝着台湾迁移了部分的人口。
倒是朝鲜方面进入到山东有不少人,部分的人愿意迁移到北方,这也是皇上和朝廷没有想到的。
老百姓是怀着感恩的心来迎接这个春节的。
各级官府悉数都设立了义仓,义仓储存的粮食,是专门接济那些遭受灾害的百姓的,朝廷的要求非常明确,不管什么地方,都不准饿死人和冻死人,这是一条不能够违背的规矩,各级的都察院专门盯着这件事情,已经有好几个知县在这方面遭遇到惩处,直接被免去知县的官职,有的因为欺上瞒下,甚至被直接投入到大牢,等候大理寺的审理,且都察院惩处的官员,朝廷都以邸报的方式通告了各级官府,这就让各级官府开始紧张起来,认真核查本地的百姓,是不是有遭受灾害的,是不是有无法活下去的,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展开救济。
可不要小看这件事情,对于稳定大明各地的局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官府关心百姓,百姓不担心饿死,这样的事情传扬开来,人心迅速稳定了。
北方各地在剿灭土匪方面,也是耗费了很大心思的,北方的第一军区和第二军区,很大一部分的精力都用来剿灭各地的土匪,其实很多的百姓做土匪,是因为生活难以为继,一旦家乡稳定下来,大部分的人是不会做土匪的,地方官府竭力稳定地方的局面,让老百姓有饭吃,不至于冻死,这就瓦解了土匪存在的基础。
皇上和朝廷对于剿灭土匪也有着明确的指示,对于那些土匪头子,是绝对不能够放过的,至于说寻常的土匪,只要愿意回家种地,老老实实的生活,可以宽大。
从战斗力方面来说,土匪绝不是朝廷大军的对手,而且朝廷大军进入到地方上剿灭土匪,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在一些土匪被剿灭之后,更多的土匪选择了投降各级的官府。
商贾忙于做生意,天下太平,对于商贾来说就是最好的机会,他们奔走大明各地,力争赚到更多的银子。
士大夫和读书人相对要平和一些,在他们的眼里,各地的局势都是平稳的,不会发生什么大事情,不会有土匪盯着他们,更不会有流寇的存在,他们可以安心的过春节。
瑞元三年的春节,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到来的。
与地方上春节喜气的气氛对比,皇宫里面要安静很多。
皇上和皇后娘娘,包括诸多的嫔妃,都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做的,文曼珊、冬梅和卞玉京悉数都在大明皇家银行做事情,临近春节的时候,皇家银行异常的忙碌,几乎没有什么歇息的时间,作为行长,文曼珊更是忙的脚不沾地,看上去比皇上都要辛苦。
徐佛家和杨爱珍需要搜集各方面的情报,不管是什么节日,她们都是需要忙碌的。
相对清闲一些的是皇贵妃朱徽娖。
因为朱慈烺的事情,郑勋睿感觉有些对不起朱徽娖,当初他是想着救下朱慈烺等人的,可惜局势的发展他无法完全掌控,朱慈烺的存在,威胁到了朝局的稳定,迫于无奈的情况之下,郑勋睿默许了郑锦宏等人的做法,朱慈烺最终死于非命。
朱徽娖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女儿,一直都是生长在皇宫之中,接受了严格的礼仪方面的教育,成为了皇贵妃之后,一直都很是安静,不过朱徽娖帮助郑勋睿,要求曾经被册封为亲王、郡王的诸多朱家的子弟,主动去掉了封号和封地,这方面郑勋睿是很感激的。
从这些方面来说,朱徽娖是非常聪明的,是明白事理的,不过这么长时间过去,朱徽娖从未表露出来不满的意思,在后宫之中,与其他人的关系也是不错的。
基于这样的原因,春节临近的时候,郑勋睿很多的时候都是陪着朱徽娖的,将朝中发生的诸多事情,以及在辽东如何打击八旗军的事情,说给朱徽娖听,对于朱慈炯、朱慈照和朱慈焕等人前来皇宫拜见皇贵妃,也从来没有阻止,而且年纪尚小的朱徽沁,依旧在皇宫之中,由朱徽娖直接照顾。
让郑勋睿没有想到的是,朱徽娖也提出来了要求,要走出皇宫做事情,她想着进入到大明皇家银行做事情,毕竟平日里与皇后娘娘文曼珊,以及冬梅和卞玉京等人交谈,听说了不少皇家银行的事宜,大概是觉得自己能够做这些事情。
这个要求让郑勋睿有些为难,他没有答应,不过他已经想到让朱徽娖做什么事情,文曼珊和朱徽娖都在皇家银行做事情,这对于提升皇家银行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不过皇家银行的地位太高了,也不是好事情,到时候都察院都不好监督了。
第九百三十六章科举之争
内阁大臣、礼部尚书杨廷枢禀报科举事宜的时候,脸上的神色不是很好。
尽管说参与了辽东之战,不过杨廷枢也没有耽误科举的事宜,毕竟这是皇上登基之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而且此次科举考试的规矩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县试、府试和院试依旧是地方上负责,可是从关键的乡试开始,就是由朝廷统一管理了,其标志就是礼部统一出考试的题目,各地不得自行出题,更不允许主考官出题目,而且参与阅卷的官员,也是由朝廷统一派遣的,其人员主要是由大明皇家理论政策研究院的人员组成。
朝廷对主考官的要求更是严格,主考官事先不公布名字,乡试开始三天之前抵达各省,不得与任何考生以及地方人员接触,考试结束之后即离开各省,回到京城,这就避免了考生高中之后拜见主考官的拜师情况。
这等于是朝廷直接主持了各地的乡试。
其实的核心无非是朝廷统一出考试的题目,这就好比是几百年之后的高考。
时间的确定方面,杨廷枢还是比较谨慎的,明确从瑞元二年的九月开始,县试、府试和院试就依次展开,一直到瑞元三年的六月之前结束,瑞元三年九月开始乡试,瑞元四年的三月进行会试和殿试。
这个时间的跨度是很长的,和以前的科举考试没有什么区别。
大明的交通不发达,同时每次的考试间隔时间比较长,也是给考生一些游历的时间,譬如说某个考生,在本县参加县试之后,需要步行去参加府试和院试等等。乡试和会试同样也是需要步行的,走路的时间可能长达一个月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
郑勋睿不同意这样的安排。
他已经决定对科举考试实施重大的变革,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变革还是要慢慢来,现如今的科举考试,一律都是以儒家的四书五经等为主。完全摒弃了自然科学,且自然科学被视作是旁门末技,真正的读书人是不会去学习的。
变革的第一步,是将数学与地理等科目加入到科举考试之中。
同时对地方上的县学、府学等等做出重大的变革,教育必须从底层和基层抓起,否则任何的变革与设想都是空中楼阁,不可能产生什么实际的效果。
大明的读书人之所以很少,还是因为学费的昂贵以及供小孩读书的学堂太少了。
以江宁县为例,江宁县是大明比较富庶的地方。其学堂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其一是县衙所有的县学,能够进入到县学去学习的只有童生或者是秀才,童生为院试做准备,秀才为乡试做准备,其二是村镇的义学,这是由地方上士大夫出现组建的学堂,不过能够进入这种学堂读书的。也就是士大夫家族的子弟,寒门的小孩子基本没有机会进入学堂读书。
条件不好的地方。除开县学以外,都是村镇的士绅邀请秀才出任先生,教授自家的小孩读书,寻常的百姓根本没有能力邀请先生。
郑勋睿所要做的第一个改革,就是学堂设置以及学生入学的问题。
在学堂设置方面,郑勋睿下了狠心。他提出来的办法就是各县撤销县学,培训童生和秀才的学堂,一律设置在府州,县里不再设置此类的学堂,同时由县衙出资。在本县设置诸多学堂,要求能够读书的小孩子必须有八成以上进入到学堂读书。学堂里面先生的俸禄,全部由县衙承担,进入学堂读书的人,不需要自掏学费,但生活费自理。
学堂开设的课目,除开四书五经,必须有数学和地理等课目。
教材的编撰由大明皇家理论政策研究院统一负责。
监督各地官府是不是设置了足够的学堂,以及是不是让大部分的人进入到学堂读书,由都察院负责,对于不能够完成任务的各级官府,直接惩戒各级的主官。
郑勋睿对科举的改革,完全颠覆了以前的思路,这个意见提出来之后,引发了朝廷的极大争议,甚至连皇家理论研究院也加入到争论的行列之中。
由官府出钱办学堂,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到学堂读书,这一点争论不是很大,毕竟官府能够出钱,就能够让绝大部分寒门的子弟进入到学堂读书,这是好事情,俗话说的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振兴意味着国家的振兴。
可是在设置课目的问题上面,争论就异常激烈了,而且几乎都是一边倒,对于将数学以及地理等科目纳入到学堂的授课范围,绝大部分人是不赞同的。
毕竟现如今的文武官员,以及读书人,自小都是习读四书五经,根本没有接触其他的科目,在他们看来,学习四书五经才是正统。
大明皇家理论政策研究院,对于编撰数学和地理科目的教材,也不是很熟悉,这方面的人才不多,编撰出来的教材,审阅的难度很大。
好在郑勋睿在大明皇家理论政策研究院成立的时候,就要求吸纳方方面面的人才,包括海外的诸多人才,都吸纳其中,官府提供足够的钱财,故而编撰数学和地理方面的教材,还是有人能够完成的。
这样的争论持续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最终以皇上下达圣旨的形式明确下来了。
圣旨的意思非常明确,数学和地理的科目必须纳入到各级学堂的教学之中,科举考试将专门开设数学以及地理的考试,从县试一直到殿试,全部都有数学以及地理的科目考试,若是这两个科目成绩不行,不能够录取。
师资缺乏的问题,各级官府想办法解决,初始阶段,朝廷想方设法招纳此方面的人才,帮助地方上予以补充,地方上也要着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将数学和地理两个科目纳入到科举考试之中,这是最为厉害的一招,几乎不需要其他过多的动员,读书人自然是要拼命学习的。
大明这方面的人才的确不是很多,绝大部分的读书人对于数学和地理等科目一窍不通,这就促使吏部和礼部大规模的从海外招纳人才,甚至将诸多金发碧眼的海外之人直接送到省府州县各级学堂之中去教书。
科举考试的变革大幕瞬间拉开。
郑勋睿非常重视有关科举考试变革的事宜,很多时候亲自过问进展的情况。
礼部尚书杨廷枢回到京城之后,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科举考试的变革之中,按照皇上的要求,瑞元二年开始的科举考试,在瑞元三年的六月之前全部都要结束,时间的安排上面,瑞元二年年底之前,县试、府试和院试全部结束,瑞元三年的三月举行乡试,六月举行会试和殿试,七月份的时候,此次的科举考试全部结束。
今后的科举考试,还是每三年进行一次,但必须在一年之内全部完成,考试的科目包括数学和地理。
这就意味着吏部和礼部有大量的事情需要做,教材的编写、省府州县学堂大规模的改革,以及师资力量的补充等等事宜,都需要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完成。
圣旨下发到省府州县之后,争论在下面也展开了,不过这些争论不可能扩充开来,各地官府的主官都是要不折不扣执行的,各省的巡抚都是皇上最为信任的官员,府州县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