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门-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淮王想拿下徐州,也是为了向其他藩王证明,他的军队有攻城略地的实力,徐州城可破,那潼关和长安城也不在话下。

但刘愈总觉得淮王的战略是错的,或者说,淮王藏着一手。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藩王要谋反。如果要这么一座一座城池地打下来,那他是绝对耗不过朝廷的。初时可能风头正劲时可一路高歌猛进,但转过年再耗一阵也就无以为续。再延续个三年五载,八九十年,淮地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养活这么一支远征在外的大军,继而相持,战略性回撤。再到兵败……淮王应该清楚这个道理,即便他不知道,他的谋士也会跟他说的清楚。

叛乱中最有成效的方法有二,攻破都城,擒住皇帝,在以往的叛乱中这两者也近乎是同时的。

无论哪种方法都是求速战速决。

銮驾虽然在外。宣称的是御驾亲征,但朝廷大军的实力淮王也不会不清楚。即便在如此情形下,淮王还要花大力气来攻取战略意义一般的徐州城,更令刘愈感觉费解。

或者说淮王只是想在江北找一座后盾一样的城池,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淮王不能耗。或者他认为朝廷更加耗不起。

想不明白,刘愈也无须想太多。从厅里出来,他直接往后面的住所走去。跟徐轩筑商量一下,有时对他很有帮助。

他们夫妻在潼关的住所就是议事厅后的一座小宅院中,关前将军府中隔出来的独门独院,小院中有一片高台可以看到潼关内大部分区域内的情况,此时这片小高台上被女军的侍卫们给“征用”了,几根旗杆之间顺着绳子挂着五颜六色洗好的衣服,好像七彩的小旗,在向潼关各处的守军和百姓昭示这院落的主权。

刘愈到小院之前,女兵们洗好衣服刚散,徐轩筑端着个木盆与吕楚儿从井旁走过来,木盆里有很多衣服,刘愈看了看都是他的。

让女军主帅,三军副帅随军来给他洗衣服,刘愈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但徐轩筑不介意,或者说她还很享受这种生活。

“以后这种事你还是交给吕侍卫她们来做,怎劳夫人亲自动手?”刘愈有些心疼地拉着徐轩筑的手,徐轩筑脸上一红,而旁边的吕楚儿却在偷偷往这面瞧。

吕楚儿是那种典型的长舌妇,他们夫妻的任何事情只要被她看到,一定会讲述给那些小女兵听,用以显摆她跟将军和姑爷是多么的亲近。

尤其是在某次马车事件之后,吕楚儿的眼睛更贼了。

徐轩筑扭捏道:“有些衣物,不适合让楚儿她们去洗。”

这一说,刘愈便明白了。徐轩筑不介意将自己的衣服交给吕楚儿洗,但男子的衣服,有很多还是里面穿的,徐轩筑便要亲力亲为。

贤妻,将来也会是良母。刘愈能为娶到这样一个武能上马文能持家的好妻子而感觉自豪,如果当女兵的人人都像吕楚儿那么胸大无脑又或者是徐菜花那般粗鲁,当男人的也不用活了。

刘愈与徐轩筑一同进了小院,路上也偶尔说起这场战事。等徐轩筑将刘愈的一副单独挂在小院当中,刘愈道:“明日大军就要出发前往洛阳,将衣服洗了带上也是好事。”

“嗯。”徐轩筑脸上带着笑容,手上还在归置着洗好的衣服。

刘愈想了想,本不愿说,还是说出口:“夫人,我们可能,此次就不一同前往洛阳了。”

徐轩筑一愣,回身看着刘愈。

这次銮驾迁往洛阳,在徐轩筑看来也是将朝廷的中军指挥所前往更靠近前线的地方,本身洛阳也是一座大城,较长安城也不遑多让。洛阳城距离潼关和北部边关都不太远,即便淮王得势,洛阳也会得到关中以及边关大军的支应,可说是中军指挥所的最佳位置。

“嗯。”

徐轩筑只是愣了愣,随即回过身继续整理绳子上晾晒的衣服。

刘愈没想到徐轩筑这么轻描淡写地便接受了,或者说,她连一点疑问都没有?

“夫人,你不问问我们将去哪里?”

徐轩筑笑道:“夫君说去哪里就去哪里呗,只要夫君别把妾身独自遣走便是。这场仗,会耗些时日,只希望能早些结束,回长安城一家人安安稳稳地生活。”

刘愈明白此时徐轩筑想的不再是建功立业,而是好好居家过日子。对于一个常年戎马的女将军来说,平淡生活的诱惑力要比战场杀敌更大。

见到徐轩筑这么支持他,他也就不再想隐瞒,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徐轩筑听了半晌,可能也是不想考虑太多,道:“夫君怎么说妾身跟着便是。”

成了婚,徐轩筑有很多事情也不愿细考虑,完全由刘愈来拿主意,她也很少插嘴,很尊重丈夫的决定。刘愈解释道:“说简单些,让銮驾往潼关去,是为定下我们防御的方向,把行宫暂时设在洛阳,即便洛阳有失,銮驾也可回往关中,淮军等于要费两次工夫。有了防守,还要有攻,不然淮军会没有任何顾虑,对我们不利。”

“要攻?我们有兵吗?”

徐轩筑好像终于恢复了以往的睿智,也让刘愈感觉到欣慰。

“兵不多,应付淮军或许不及,但在后面捣捣乱还可以。”

刘愈这么说,让徐轩筑略微感觉担心,虽然她不介意刘愈的决定,但她还是要为丈夫和自己的安慰考虑,刘愈这么说也就等于是要设自己于险地。

“夫君,这般凶险之事,由妾身独自去便可胜任。夫君不妨随着銮驾,也让皇上心理安稳一些。”

刘愈心中感动,刚才她还说不要分开,现在听到有危险她便要去独自担当,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放心吧夫人,为夫也从不作没把握的事情。咱们这一趟去也不是去拼命的,就是捣乱,让淮军顾此失彼,同时也让其他的藩王知道跟朝廷作对的下场。我们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游击战,明白吗?”

刘愈笑着说,徐轩筑听着也蛮有趣的。

当军人的讲求的是寸土不让,战略撤退也要拿出合理的理由,从未听说过刘愈这般的战术,打不过就跑?这换做以前是要军法处置的。

“夫君是要攻其不备?”

“嗯。淮军有上下两路,我们也要分路而行。銮驾所在的大军为上路,而我们这支捣乱的就是下路。很快还有一支中路军,关中的叛乱已基本解除,我已叫杨烈率一部从武关而出,从中部对淮军进行骚扰。我们这支下路军的主要目标也不是淮军,而是蜀王定王他们,敢跟朝廷作对,就是跟我们夫妻作对,打死他丫的。”

徐轩筑听刘愈说的兴起,也不禁被感染,道一句:“对,打死……他丫的。”

第一次说这般粗鄙的话,徐轩筑说完也不禁笑了,被刘愈笑着一望,脸上一红低下头去。

刘愈见妻子这般支持,心中的顾虑也就荡然无存。说是不会有危险,但深入敌境又怎会平平安安,不但要风餐露宿,还要随时面对不可预估的敌人。

虽然凶险,但这种刺激的诱惑性令他想想还是会觉得振奋。

“我们会暂时留在潼关休整。”刘愈最后说道,“时间也不会长,我们就往南边走,有些东西,也很快会从长安城运过来。”

第二百一十二章 徐州之战(上)

徐州被围攻已有十天十夜。徐州太守闵少顷也焦头烂额了十天十夜,因为这十天围城战,他的日子很不好过。

普通的围城战讲求的是围三阙一,留有退路,城里的守军也就不会拼死而战,这是利用人求生的心理。可这次淮军围城却是四面围困,摆明了不想给徐州城的守军一条活路。

要么死战到城破之时,要么投降,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闵家是淮北豪门大户,曾经建立大顺朝的功勋家族,而闵少顷也对朝廷极为感恩,只有这次,他的忠诚有些动摇了。

“闵太守,朝廷到现在还未派出援军,这样的朝廷不值得效忠!”

“闵太守,淮王也是大顺朝的皇族,他得了天下也断然不会更改了国号!”

“闵太守,为了徐州城的军民,三思啊!”

类似的劝说,是近日来闵少顷听到最多的,好像他的手下顷刻间全都变成淮王的说客,不断游说他献城而降。他也知道,其实他的部下只是贪生怕死而已。

淮王围困徐州的兵力,从最初的三万到最后的八万,淮军的北路军已经全部堆在了徐州城下。淮军的攻城也不拘于成规,今天从北门攻,明天就从南门攻,也许晚上是从东门攻,第二天黎明西门也开始攻。再狠起来,四面城墙一起攻。

这是闵少顷闻所未闻的攻城方式,简直是最疯狂的攻城。本来这样的攻城损耗也是很重的,但淮军有意降低了攻城的节奏。到第九日开始,攻城已经连续停滞了两日,好像朝廷的援军也靠近了。

但之后得到的消息却令闵少顷有些无奈,朝廷没有派出援军,只是让徐州周围的城市派出“联防军”前来援救,而朝廷也设立了一个个的“联防区域”,互帮互助。

“这简直是胡闹!”

在得到朝廷消息后,徐州刺史马峰直接将朝廷的指令甩到案台上。这不但是马峰的想法。包括与会的其他徐州守将个官吏,都有这想法。

马峰道:“淮军围城久攻不下,明摆着这是要围城打援,此时朝廷居然派周围郡城的援兵来援,这不是送羊入虎口?朝廷有这么一群酒囊饭袋,焉是淮王对手?”

虽然马峰说的是事实,私下里很多人也这样说。但现在大庭广众说出来毕竟不合适。

闵少顷摆手制止了马峰继续再说下去,道:“马刺史不必再多言。”

虽然闵少顷表面上没表露什么,但心里还是很失望的,在他看来,朝廷即便不出大军往援,也要拿出一些切实的手段。例如围魏救赵,切断淮军粮草之类。光这么援救,显然不能起到成效。反而会让淮军的气势起来。

徐州的地理形势无需多言,在江北,这是一座重镇。甚至曾经的定王还将此处设置为国都,后来定王的都城才从徐州迁往会州。

“徐州危矣。”闵少顷闭上眼。在心中感叹了一句。

围城战第十一天黎明,城外还是一片详和,城内的粮草虽然还算充足,但紧随着战事的推进,伤病员的增多,城墙也出现很多斑驳的痕迹,投石车造成的缺口短时间内很难修复,而城墙受损严重的地方也将会是淮军重点进攻的方向。

闵少顷到城墙上巡防,往城墙下看了看,虽然远处护城河之外的淮军一片宁静,但随时都会发起新一轮的攻击。

“闵太守,降了吧。”马峰随同着闵少顷,再劝一句。

闵少顷沉默良久,突然问道:“仲宁,你是会州人吧?”

马峰一愣,也不明白闵少顷的用意,如实道:“下官祖籍的确是会州潭县人,从父辈已迁徙到徐州,不过偶尔,下官还是会去潭县看看,那里也有很多马姓的同族之人。”

闵少顷叹道:“仲宁贤弟与其他的同僚不同,他们或是贪生怕死不敢与淮军一战,又或是为淮军所收买,心里都已认定了这场战事的输赢,为兄只是不明白,仲宁贤弟乃是忠良之后,怎也会这般容易屈服?”

马家也算是会州一代的大家族,这样的家族在当地有名望,子孙也众多,而马峰从父辈开始在徐州为官,是徐州的世袭官吏之一。马峰向来对朝廷的政令无不遵从,从来也未表现出对朝廷的抵触,而此次他的态度,令闵少顷感觉意外。

“虽是忠臣,但也要忠于有道明君。”

马峰对朝廷态度的转变主要是因马峰曾与新皇苏彦有过一面之缘,曾在苏彦去淮北纳粮时,马峰作为地方巡粮特使曾想去拜会,没想到看到的却是一个昏聩无比的昱王。而楚王,却是一个勤勉克己的皇子,他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何先皇会将皇位传给昱王而非楚王,这是令他对朝廷心生芥蒂的地方。

当马峰将自己的理由说出,闵少顷叹一句:“新皇毕竟是嫡子。”

嫡子!

的确新皇继位后为了自圆其说,一次次对外重申他是嫡子。嫡子又如何?二皇子不照样是嫡子?同是皇家血脉,淮王还是嫡长子呢,现在却成了朝廷眼中的反贼。

闵少顷沉默片刻,然后看着远处道:“南林离这里不远,前日朝廷的指令应该就会到南林,怎的还不见他们来援救?”

马峰苦笑道:“闵太守还真等着朝廷所谓的援军?现在是非常时期,没有郡守或是县尉在节制兵权时会拿自己城池的安危来冒这险。他们是文臣,不是武将,考虑的首先是他们自己的安危,就好像我们徐州城的那些文官一样。”

闵少顷道:“南林的刘太守,应该并非这样的人,其他的城不派援军也就算了,刘太守……他应该会来。”

马峰叹口气,看起来闵少顷还是对朝廷以及他的那些同僚抱有希望,他知道闵少顷和刘太守的关系很好,以前还曾是同窗好友。现在正值一地危难,说不定那刘太守早就私通了淮王,谁还会在意他这个同窗的死活。

“闵太守,还是降了,别无他法。”马峰再次苦口婆心劝了一句,“过了今天,也许明天城破了就不再有机会,嫂子和闵氏家族的命运也掌握在你手里。”

作为家族中的代表,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安危,更要顾及自己家族未来的前途。

这正是这些从世家出来的子弟所要顾虑的。

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州之战(下)

徐州之战延续到第十三天,战火却好像停了。

没有援军,围城的淮军似乎也不想再做过多的损耗,闵少顷带着守城的军将巡查过各处的城防之后发现,淮军后撤了五里驻扎,且将围成的西、北两侧空出,难道他们是想诱徐州守军来一次反击?

淮军暂撤,对徐州的大小官吏以及平常百姓来说是件好事,很多大的家族已经在准备举家往淮北更北的一代迁徙,如果朝廷和淮军在徐州这样的城市再打下去,不但守军会征调人丁和钱粮,城破之后淮军也难保不会展开抢掠,对一些豪门大户来说,人丁和钱粮都是家族发展下去的后盾,损失不起。

不但豪门大户想迁走,连普通百姓也准备弃家做流民。

淮地的百姓已经有几十年未经过战乱,在战火之下,乡土情结已不是那般重要,更重要的是小命,命都没了,其他都是空谈。徐州被围攻之时城里的百姓每天都在担惊受怕,现在有机会迁走,他们也在迫不及待收拾家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