芘宸
于是,一场针对闵少顷的夺权在有条不紊预谋中。
第三百二十九章 各方角力
霍病、李糜和隋乂三人的迟迟不回军,让闵少顷感觉到危机,本来他认为,以这三人的政治头脑,不会意识到他的大阴谋,但现如今他们却在做一件跟他对抗的事,就是两军相持。这是要出内乱的征兆。
闵少顷所率领的军队都是在草原之战开战之前就撤走的部分,有两万多兵马,而刘愈旧部属也率领着两万多兵马,相比而言,闵少顷的兵马稍微多一点,一旦开战,闵少顷毫无胜算。因为谁都知道,刘愈的旧部属中包涵了新军,还包涵了霍病那个战争狂人,闵少顷只能用政治途径去解决这件事,他甚至在考虑,亲自去一趟城外六百里外的军营直接夺权。
但很快,金尧城里的特别状况引起了闵少顷的警惕。
一些原本已经被架空的老将,竟然次次出席了军事会议,这些人突然对军议的踊跃,让他隐隐感觉到一些苗头,为了尽早解决出征军军权的问题,闵少顷不得不召开一个正规的会议,此时天子那边也已经下达了圣旨,圣旨的意思很明显,让闵少顷暂时在刘愈失踪时接管军权。闵少顷有了圣旨作为后盾,觉得一切都该水到渠成。
军事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就是在后刘愈时代由谁掌管军权的问题,闵少顷有圣旨在手,会议进行的很顺利,那些闵少顷原本还担心会闹事的老将,在这次军事会议上也老老实实,连句怨言都没说。于是在军事会议之后,闵少顷从自封的代主帅变成了大顺朝军队名正言顺的主帅,紧接着他让人带着圣旨的副本,去霍病的军营夺权。选来选去,这个人为马峰最为合适。
马峰和闵少顷算是故交,也算是患难兄弟,二人从徐州开始就已经成为挚交,这次反刘愈的主意还是他提出来的。闵少顷不担心马峰会中途反水。若是马峰接管了霍病和李糜所部,那整个军队都将落在他手上。
但是马峰却不肯去。
闵少顷在军事会议结束后便找马峰谈过,马峰的意思很明确,这次去夺权,其他谁去都合适,他去不合适。也不说理由。让闵少顷一头雾水。照理说现在大事将成,刘愈已经被除掉,他的那些旧部属也只剩下霍病这一个心腹大患,带着圣旨副本去,霍病还有不遵圣旨的道理?
但闵少顷再一想,霍病还真有可能不遵圣旨。那么一个浑人,就不知规矩为何物,以前刘愈能压得住他,现在刘愈不在,谁还能管束的了?闵少顷再看马峰的为难,大致想到,刘愈的情报人员遍布全军。若是被霍病知道刘愈是被马峰害死的,马峰此去还有活着回来的道理?马峰若是被杀,那顺朝军队内部肯定要起内乱,到时候捡便宜的就会是突厥人。
到底是马峰贪生怕死,还是马峰想的多不想出内乱,闵少顷已经没法去计较,他知道现在必须派出一个人去接管城外那两万多兵马。大军本来是迅速出兵,却已经在草原上耽搁了两个多月,后勤补给早就出现困难,若是再不能解决此事。回头他这个全军统帅也会被皇帝问责。
打了胜仗不进不退,这是要造反的征兆。闵少顷在朝中可不止刘愈一个政敌,两相,袁博朗和蓝和,肯定会拿这件事做文章。
找个雷厉风行有资历值得信任的人作为特使去接管军权。再找个温和些的将领从旁协助,防止双方矛盾不可调节。闵少顷在盘算这人选时是花费了很大的脑筋,最后他选定了曾经在军事会议上跟刘愈有过争辩的黑脸将军张绍云,以他的雷厉风行跟霍病有一拼,至于从旁协助的人,他选择了何茂,因为何茂就是个老好人,谁都对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
事情定下来,闵少顷便找了这二人谈话。张绍云在闵少顷控制边军之后一直得重用,已经被闵少顷当作自己人,但何茂不同,何茂已经被架空很久。这次派出特使去接管军权,竟然让何茂做张绍云的副手,连张绍云都觉得有点愧不敢当,何茂可是他的老上司,在军中的声望,张绍云也没法跟何茂相提并论。但毕竟是新统帅的命令,他也就遵从了。
何茂也没出言说什么,只是表示会竭力办好。
因为张绍云在金尧城一系的边军中职权很高,所部有四千多人,这次张绍云去接管霍病和李糜所部,原来的部属必须要安排别的将领来担当。正在为此事发愁,何茂提议道:“不如由一些有经验的老将来接掌,如此可无碍!”
闵少顷本来也是这么想的,毕竟光是提拔一些没资历可信任的新人来担当重任,已经让全军不服,现在他一介文臣接管军权,根基未稳,是时候拉拢一些老将来为他效命。之前那些老将踊跃参加军事会议,显然都是想在这次的胜仗中分一杯羹,为了不让这些老将中任何一人过度专权,闵少顷将原本张绍云所部的四千多兵马分成六部分,分别找来十几位老将来统领,这样名义上他们还是将军,但实际上也没什么大的权力。
在安排妥当之后,张绍云便与何茂出发了。
金尧城,也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切都很太平。
六百里的路,一去一回,如果是快马,那也用不上三天工夫。可是张绍云和何茂带人去了五天,依旧一点消息都没有。闵少顷开始有些坐不住。
闵少顷现在已经接到了朝廷关于撤军的命令,他明白,撤军是早晚的,他不撤,右相袁博朗和左相蓝和也会给皇帝施压,借由皇帝的手来逼他撤。现在军队中是没了刘愈,但还有他闵少顷,闵少顷必须第一时间回长安城述职,将所有军权交出来,这样才会令皇权彻底控制军权,达到他的目的。
他也想明白了,如果霍病就是犯浑,就是要继续在草原上跟突厥残兵闹腾,他就准备先撤军,将这部分人马弃之不管。你霍病不是能打吗?让你看看没粮草供应,没后援支持,还在草原上怎么横行?到时候还不是要乖乖撤回关内?就算你小子都本事能抗住,你下面的将士也受不了,毕竟霍病和李糜所部中大多数将士都是边军,此时打了胜仗也是思归心切,霍病那咄咄逼人死咬不放的战争狂人态度早晚会引起下面军将的怨言。
闵少顷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城外六百里刘愈的旧部属身上,忽略了内部的危机。此时的花集安正在金尧城内当一个闲人,却已经笼络了大多数老将的支持,而且已经做好夺权的准备。要夺权,首先要讲全军中声望。
花集安收到消息,齐方和张无诸已经奉皇命率兵进驻邵武关。这事是秘密进行的,连闵少顷事先都没得到通知。这意图很明显,皇帝担心闵少顷当第二个刘愈,怕他赖在草原上不归,挟军权谋反。因而皇帝派出齐方和张无诸这两个信任的将领到边军中,只等闵少顷率军回邵武关,也将闵少顷的军权给解除。
齐方和张无诸的出征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只要他二人从关内出来,刘愈在关中的势力就基本无存,皇帝可以轻易将关内的军权揽在自己手中,这是巩固皇权的第一步。曾经稚嫩的皇帝,也学会了用他自己的手段来保证皇家政权的稳定。
邵武关等三大关口毕竟聚拢了边军近乎一半以上的兵马,当初刘愈出征时,只是匆忙集合了一些残军败将,以四万多人马就出征了,但事后边军聚拢在边关的将士,仍然有三四万之多。这部分因为刘愈在前线的胜仗,也被认为是没必要派出草原,于是一直守在关内,直到齐方和张无诸的到来。
齐方和张无诸在认识刘愈之前就已经是军中将领,虽然不得志,但他们深谙军队内的规矩,进入邵武关的第一天,就已经将军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闵少顷自以为事事都在他预料之内,却不知道刘愈的旧部属已经暗中取得联络,这还要归功于杨情报网的布局紧密。闵少顷所部不过才两万人马,而此时刘愈旧部属所控制的兵马已经超过六万,在全军支持度上,刘愈的旧部已经完成了对边军大部的控制,万事俱备,只差金尧城这一处东风。
七月初六,刘愈从战场上失踪一个月之后,金尧城内部突然发生变乱。
这一天闵少顷正着急他的信任将领召开关于撤军的会议,中军大帐突然被一伙士兵所围困,紧接着原本应该去接管刘愈旧部军权的何茂出现在众人眼前,与何茂同行的竟然还有花集安和一些老将。并不见张绍云。
闵少顷隐隐感觉到不安,他没想到,一向温和不与人争,甚至连当逃兵都随大流的何茂竟然会有这么不遵号令之时。
闵少顷走上帅案,当众宣读刘愈“遗书”,由大将军花集安接掌三军,继续对突厥进行讨伐,直到捣破突厥王庭!
这遗书明显是伪造的。
闵少顷冷笑,一旁的马峰早就跳出来指责道:“好你个何茂,竟敢以下犯上谋反!你以为有了这些老家伙的支持,你就能推这个傀儡上位了?莫忘了整个金尧城,可在闵将军的控制之下!”
第三百三十章 将军今何在
马峰说的没错,三军名义上已由闵少顷所掌控,何茂所代表的边军老将领,充其量只有四千兵马的军权,以少逆多那自然是谋反。如果以多平少那就叫顺天应命了。
但马峰和闵少顷却不知,此时霍病已经率领他的三千敢死队冲到了金尧城城下,急于为刘愈讨回公道的霍病可不知道什么是军法道理,他只知道,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不除掉闵少顷他无法让自己睡得安稳。
俗话说哀兵必胜,哪怕这些哀兵是准备造自己人反窝里斗的,新军士兵可不认识什么皇帝,也不认识他闵少顷是谁,他们从进入军营第一天就被灌输一种思想,跟着司令有肉吃,军长就是司令派来给他们发烧肉的。现在司令都没了,军长要报仇,军长旗帜一挥士兵定要大步跟上!
霍病并未急着率军攻城,他还在继续等城里的消息。此时负责城防的一些将领见到少武将军霍病的人马来势汹汹,都感觉到危机,去通报中军主帅闵少顷,才发现中军营帐已经被何茂和一些老将领带兵占领。而何茂和老将领所拥戴的,并非是霍病或者是李糜等人,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花集安,曾经淮军的降将。
闵少顷冷声对何茂道:“你可知,这是谋反?”
何茂未加理会,让人将闵少顷等一众将领捆起来,双方发生一点刀剑摩擦,何茂毕竟是练家子出身,上前先将闵少顷这个主事人给擒住,其他人也就好办多了。
一旁曾经跟何茂出生入死的将领,现如今却身处敌对的将领道:“何将军,你可要慎重。谋反可是要诛九族的!”
对别人来说,诛九族是大罪,对何茂来说,诛九族跟诛他一人没区别。
何茂家族已无人,要说跟他有亲戚的。也只有妻族,话说当今天子苏彦还是他的小舅子。
制住所有人,何茂一身戎装,对花集安作出请的手势。
花集安一脸轻松笑意走到帅案之后,道:“是谁谋反尚未可知,如今大军在外。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今主帅前锋将军不在,我等自然要继承他遗志,彻底平定突厥,令大顺朝边境永绝后患,这有何不对!”
闵少顷被人按住。仍旧不屈道:“你此乃以下犯上大逆不道!”
“闵将军你伙同突厥蛮贼,陷害我大顺朝此战获胜首功之臣,令我顺朝三千将士无故蒙难,你还竟敢倒打一耙!”
见众人脸上纷纷有惭愧之色,花集安顺势提起帅案上的龙符印信,厉声道,“祸首闵少顷。陷害朝廷忠良,罪在不赦,军前主帅有先斩后奏之权,现将闵少顷军法处置,以儆效尤!”
闵少顷冷笑道:“你敢斩我?”在他看来,花集安不过是一个降将,即便能当上主帅那也绝对是傀儡,绝对不敢拿他来开刀,毕竟他可是新皇刚任命的三军主帅,花集安若斩他。那跟造反无异。
“有何不敢!”
花集安其实敢来金尧城,就已经作好身死的准备,他也没想过日后会遭遇怎样的报复,或是朝廷将如何追责于他,他只知道。刘文严信任于他,不找别人非将大业托付于他的手上,而刘文严的部属又对他极为信任,士为知己者死。不杀闵少顷,刘愈部从义愤难平!
“来人,将这逆臣就地正法!”
花集安不敢太过张扬将闵少顷拖出帐外,现在中军大帐发生何事,城中大多数军营尚不可知,他跟何茂商定的夺权计划也是在秘密进行。将闵少顷就地正法,也是他树立主帅威信的最佳良机。
士兵虽然随着花集安和何茂出来造反,但没人敢真下手去斩闵少顷,毕竟闵少顷大权在握,当出头鸟的事众人还是不敢做,见花集安继续冷笑,花集安将长剑提起,亲自走到闵少顷身前,一剑破了闵少顷的膛。闵少顷到死,也不敢相信这个淮军降将居然有这样的胆色,他从这个人那凶狠却又淡薄,何事都好像无所谓的的眼神中想到另一个人,刘文严,两个人的眼神是如出一辙。
怪不得刘文严会选择花集安作为接班人,应该是刘文严从花集安身上看到跟他类似的特质,闵少顷到死才明白过这回事。
花集安亲手杀死闵少顷,不但帐中诸位将领惊讶,连何茂也吃惊不已,他没想到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年轻儒将花集安,凶狠起来却也有如此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心中却也有些打鼓,若是这降将有一日真的伙同淮王的余孽谋反当如何?
花集安好像很懂别人的心思,指着闵少顷的尸体对众人道:“这就是害我中军主帅逆贼的下场。诸位,本帅只是暂且奉前锋将军遗命,令三军主帅之责,行协调诸军平定突厥之权。若然有人不服,自可不听我号令,自行率军回关内。
但若然留下,须遵我三条军纪。一,上行下效令行禁止,军令既出,断无收回之理,兵马调度,皆由中军所下。二,同袍互助,三军不得妄行,首位相顾不破贼蛮王庭,誓不回头!三,退兵者军法不容。他日破贼蛮王庭之时,我必将亲自向天子请罪,诸位可作见证!”
花集安一番话说的是不卑不亢,既有威仪,又好像是给了众将领选择的机会。若是不想跟花集安混的,可以自行回关内。但谁都知道,这话只是一句漂亮话,谁若是真要走,那肯定会被花集安定个擅自撤军不遵号令的罪名,下场跟闵少顷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