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门- 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的霍病,更想去参与搜查道观的任务。可惜那任务被李糜给占了。他忙了一天的救火,刚想休息会,等精神了再大干一场,结果就被召进宫里,来做令他觉得没成就感的任务。

霍病那一脸的凶相,其实是心情不好的结果。

他这一出现,下面的人差不多散去,霍病叹口气,心想这是没事做了。打开宫门,让侍卫出去把剩下死挨的几个学生全部拿下,扣押起来,他的任务就算完成。霍病觉得这任务也太儿戏,没做就结束了,有些不甘心地回去跟刘愈汇报情况。

刘愈在得到消息后,也算松口气,搜查道观本来是件很普通的事,却引出不少的插曲,先是学生出来闹事,再是学生被杀,再是连乎生被下狱,而后是廖明升的栽赃诬陷,最后是大多数学生的“迷途知返”。

到黄昏不过两个时辰,中间发生的事情倒是不少。刘愈收拾心情,因为后面还有火灾后的赈济以及灾后重建工作需要他来主持。

也就在日落黄昏时,负责去搜查道观的李糜派人回报,说是在城中几座道观中,再次发现藏有大批铁质武器,这等于是证实了刘愈之前的猜想,三清教的人在朝廷肃清行动开始之后,已经开始转道以其他身份为掩盖,在城中继续策划他们的谋逆行动。

“这个……我能不能去?”霍病听说那边出了热闹,赶紧请命要去第一线。

“道观都搜查过,你去也白去。”刘愈道,“不如给你个新任务,去城中大小的商铺库房查查,这个会比较费事,可能一两天都搜查不完,你能完成?”

“没问题。”霍病咧嘴一笑道,“只要别让我守门口就行,我是当元帅的料,你当我当个守门的校尉,你这不是屈才吗?”

刘愈不屑道:“屈你才?什么时候到你能把门口守好的时候,你也就真正有了帅才,现在……你离一个正帅还差的远。”

霍病听了不禁有些失望,之前刘愈也从来没安排他当元帅,就算是当领头的,身边总有人掣肘,花集安、张无诸等人,到后面,齐方都当了元帅,而他还是从来没真正意义上带领过三军出征。这让重面子的霍病很在意。

“把事情做好了,回头犒赏你。”刘愈说了一句,“中间也别太拼,该休息还是休息会,不然你的小命可能坚持不过二十多岁。”

“啊?”霍病皱眉,不知怎的刘愈就把问题扯到他能活多少岁的问题上来。这些他不想听,他进赶紧告辞,带着一批人出了皇宫,去搜查城中商铺的货仓。

刘愈之所以让霍病去搜查货仓,是在想,既然三清教的人会以佛寺和道观来藏人藏武器,就必然还有其他途径。藏在民巷中,因为民巷中有地保的存在,再加上普通居民比较敏感,会让三清教的人感觉到不妥当。只有藏在货物经常进出的地方才安全,货仓显然藏起武器来会显得很稳妥。

第六百六十三章 和亲并非女人事

长安城火灾所造成的影响不小,城中尚在戒严当中,灾民却已经自发组织起重建家园的行动。日子毕竟要一天天维系,一家老小的生计也需要维持,而到了晚上,他们也需要有瓦遮头。

朝廷临时安置的治灾委员会,在救灾落实上进行的并不太顺利,要在一天时间里把灾民全都落实安置好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点上,刘愈也没特别为难于下面的官员。这次的救灾,以户部尚书刘贺为牵头,户部和工部联合来负责,以京兆府的衙差为主要落实人员,在火灾当天,除了发放了一些粮食和水,再就是一些临时赶制出来的帐篷,治灾委员会也没做什么。

倒是城里肃清三清教的行动,依旧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先是佛寺,再是道观,而后是霍病所率的新军对城中商铺大小库房的一次清查。在佛寺和道观中,朝廷搜出了大批的兵器,刘愈算计了一下,这些兵器足够武装一支几千人的军队,可惜是冷兵器的那种。而在商铺货仓中,朝廷并未搜查到有用的东西,刘愈猜想,可能是苏哲并未想到要把武器藏在商铺这么显眼的地方。

朝廷在火灾之后,虽然在城中逐步放开了戒严,却也在继续搜查三清教的余孽,随着更多人的下狱,三清教的影响力,以及三清教在长安城中的残余势力,已经被朝廷基本拔除。刘愈对一些三清教骨干成员采取了比较温和的审问方式,着三司会审,将一些人发配到边疆,继而再把更多的人发配出去。

杀,刘愈觉得太残忍。于是就用发配的方式,将这些曾经是大顺朝的良民,如今却是大顺朝暴民的人发配到了西陲去,让他们在边关吃点苦头。除了发配,更多三清教的党羽只是被囚禁。朝廷一时间没有那么多的资源来审讯每一个三清教的教徒,他们要在牢房中等候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审判的结果。

很快时到腊月。

一轮紧张的肃清行动,到此时开展了近一个月时间,期间还是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果。至少此时朝廷上下,从长安城再到关中各地,舆论上基本已经将三清教划归为邪教。而三清教的余孽也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这一切要归功于三清教在长安城中所制造的那场大火,从那场大火之后,连一些中立的同情派也调转枪头,加入到声讨三清教的一方,朝廷和百姓之间难得达成认识上的共识。

灾后的重建,也取得了不错的进步。随着大顺朝秋粮的入库。朝廷的财政危机进一步好转,此时齐方所率的征南大军也调回到江北,正在往各地返送回乡的士兵,在发放了一笔遣散费和赏金之后,朝廷大规模的军费开销从年底开始就不再需要维持,朝廷已经有富余的银子来帮助长安城中遭受火灾的灾民进行灾后重建。这用刘愈的话来说,就是在收买人心。

也就是在此时。从北方传来消息,说是突厥的进贡使节,已经到邵武关下,请旨进入顺朝境内。

突厥从兵败臣服,到如今已经一年有余,按照当初的归附协议,突厥每年要向顺朝进贡大批的牲畜来换取大顺朝的庇护,这次进贡,也是突厥臣服顺朝以来第一次进贡。以前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作战,虽然有胜有负。但能把外蕃打到臣服来进贡,却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刘愈心想这是令顺朝军民上下,感受到大顺朝国威,进一步摒除三清教的一次难得宣传的机会,因而在方式上。刘愈也采取了高调的措施,对突厥来使进贡,采用了放榜公告天下的模式,大张旗鼓派人去迎接这批使节的到来。

突厥在战后这一年时间里,日子过的很不好,先是达尔多部族完成了对突厥的统一,却因为在战争中突厥人畜损耗太大,一时间根本没缓过来,这一年多来,草原从西部崛起了不少的民族,来抢夺突厥的牲畜和人口,突厥的疆土也是一步步东迁和南迁,现在只能靠大顺朝的庇护才勉强占据原本漠南的土地,而原本漠北的土地,也被一些新兴民族所占据。

这次突厥说是来进贡,也是想向顺朝求援,让顺朝帮他们抢回原本属于他们的疆土,因而在进贡方式上,突厥新可汗派出了“太子”,也就是缇木尔亲自带使节队伍和进贡的牲畜牛羊前来,务求让顺朝动心。

战后的突厥,在人心上也是齐整,他们也知道,现在不团结就要被动挨打,现在顺朝可能会容许他们存在,但那些新兴的民族不会给他们任何机会。本来常年受着突厥欺压的一些部族,好不容易等到突厥没落,有很多也从突厥大部中分离,自己单干,原本他们需要向突厥进贡,现在他们可以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而且侵夺属于突厥的领土,他们正在一步步发展自己的部族,并往以前突厥称霸草原的路子上走。

使节队伍尚未到关中,刘愈却先看过突厥递交过来的国书,刘愈对出兵一事不置可否。其实他压根就没准备再出兵草原。他还巴不得草原上各部族乱斗,这样能让顺朝省心,等他们打的差不多了,顺朝再派出军队去草原上整合一下,收拢一些投降派的部族继续帮中原王朝统治草原,省心省力。

刘愈看过突厥进贡的名单,觉得很满意,这次突厥为了打动顺朝上邦来帮他们铲平那些不听话的小伙伴,算是下足了本钱。刘愈却对这些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倒是突厥使节,小乞丐缇木尔,这个具有草原风情的小妮子,刘愈对她一直很感兴趣,但因为上次缇木尔在长安城时,长安城正完成一次权力的交接,刘愈忙着内斗,把她的事忽略了,这次缇木尔到长安城来,等于是羊入虎口。刘愈也想好了,这次缇木尔暂时会被他“扣押”在长安城里,除非给他生下一个小的草原可汗,否则他不会轻易去帮草原人的忙。

在国书最后,突厥的天可汗,也就是缇木尔的父亲达尔多可汗,倒是提出“和亲”,说是选了不少的草原各部族的“贵女”,随着进贡队伍一起到顺朝来,到时候要跟顺朝“联姻”云云。但在联姻方式上,国书上写的很不详细,本来这些番邦向中原王朝送美女,都应该是送给皇帝的,但现在顺朝的皇帝却是女皇,难道都送给女皇当婢女就算联姻?刘愈想了想,大概这些女人都是送给他的,但碍于一些繁文缛节,他们也觉得送些女人来跟顺朝的女皇抢丈夫有可能会遭来报复,在国书上他们才会把这些内容写的很含蓄,含蓄到要让刘愈自己去猜的地步。

对于此,刘愈并不太感兴趣,因为他对常年不洗澡的浑身味道的草原女本身就有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即便是缇木尔,在爱好美丽和干净上,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只是刘愈跟缇木尔之间有交情,才会接受她的一些生活习惯,骤然那么多异族女人要来,刘愈心里还是接受不了。

不过刘愈很大度,在接到国书之后,马上把国书公布,但在这段联姻内容上做了一定的删改。其中,把突厥进献美女的行为,说是要以草原各部的“贵女”,来跟长安城中一些家族来联姻,达到两国友好邦交的目的,刘愈也特别在下旨中提到,要在长安城中的大家族当中,选择一些年龄差不多的年轻男子,来跟这些番邦女人成婚。名义上是让这些番邦女人来做正妻,其实等于是朝廷把这些女人转手送给了长安城各大家族,当成是礼物。而这些家族,大多数都是刘愈的嫡系家族,比如说李糜所代表的李家,又或者是隋家。

突厥使节尚未到长安城,朝廷却已经开始做着事前的准备,甚至连和亲的事都分配的差不多。长安城中的家族,在得到朝廷要跟番邦联姻之后,呈现出两极的态度。支持者认为,这是跟刘愈为首的朝廷亲近的一次好机会,要响应号召,把家族里刚成年的男丁“贡献”出来,供朝廷挑选,来跟番邦和亲。而反对者则表示了胆怯,以前中原王朝给番邦和亲送的都是公主或者是大家族的贵女,现在反过来要“送”男人,他们表示接受不了。

说到底,他们是误解了刘愈的意思。刘愈是要送番邦的女人给他们,倒让这些家族以为是刘愈又在使坏,让他们有所付出。这马上让刘愈感觉到,哪些家族是向着他,而哪些家族是为自己的利益所考虑。此时正值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登基日稳,要进行一次官员大更替的时期,刘愈对于此心中也有了数,哪些政治家族需要被他摒弃,而哪些家族需要扶起,他在暗地里也做了详细的总结和筹划。

第六百六十四章 用人之道

到腊月初五,朝廷对肃清三清教的行动暂时告一段落。关中经过这一次的肃清行动,抓捕了三清教教徒有一万人以上,而接受教育和备案,自行回家的教徒更是在五万之数以上。肃清行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关中军事高压的姿态仍然不变,刘愈也准备随时应对关中突发政治情况,免得到时措手不及。

在突厥进贡使节抵达潼关以后,朝廷派出的使节队伍也到了潼关。朝廷派出迎接突厥使节的是临清侯柴锦,刘愈觉得让柴葫芦留在长安城里也是“浪费人才”,不如让他去干点实事,就将他遣送去潼关。刘愈也准备在之后送苏彦到地方上就藩时,也让柴锦去,反正柴锦在哪都是闲人,不找点事情给他做,刘愈都觉得对不起朝廷付给他的俸禄。

这次迎接突厥使节,刘愈在礼节方面作出一定的安排,首先是天子亲自出城迎接,给足突厥使节的面子。当然突厥使节也要全数对上邦天子跪拜,让百姓知道,原来这些茹毛饮血的番邦人,也要奉真命天子为尊,到时候再好好进行一番舆论宣传,把大顺朝的国威彰显出来。

在迎接使节方面的内礼方面,刘愈安排让隋乂去负责。在隋乂完成这件事之后,刘愈也准备让隋乂彻底放下礼部的担子,暂时调任他到尚书台去帮他妹妹的忙,为以后接替隋妤中书令做准备。

在这些日子中,刘愈发现越来越离不开隋妤的支持,徐轩筑和琪儿处理政务的能力,在隋妤的帮助下进步的很快。刘愈晚上回去,在看过徐轩筑和琪儿批阅的地方事务奏章后。也觉得她们已经有独当一面的能力,甚至在一些政务问题上,刘愈都不需要亲自去插手。而一些重要的地方奏本,刘愈也逐渐让尚书台那边递交过来给内宫临时成立的“内廷衙门”来办。

像隋妤这么能干的女人,刘愈自然要留她在身边。他已经在着手,让隋妤把尚书台的事务暂时都放下,逐步完成从抛头露面,到幕后的角色转变。当然在这转变中,隋妤在朝中的地位只升不降,但随之。徐轩筑也会在朝中处理政事的舞台上崛起,而隋妤将会是她最大的帮手。

自从隋妤进了内廷,就一直在抱怨人手不够用的问题。现在朝廷上下大小的事务,都要过尚书台,而六部衙门的人,现下还有不少尚在地方上处理肃清三清教的事。尚未回到长安城。韩升找刘愈说了两次,就是想跟刘愈多讨两个人帮他的忙。其实韩升的意思也很明白:“把隋家小女送回来,一个顶十个。”

刘愈在这个问题上学会了装糊涂,他可不理会韩升要人的坚决,他只知道,隋妤这么好的帮手,不能给韩升。要留着。刘愈让韩升自己去钦点一些人,并表示会调这些人去尚书台。

“韩老哥,你知道,教授女人处理政务,还是要有个能干的女人才是正经。你跟我要隋家小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