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很是郑重地点点头,道:“四皇叔您放心,侄儿以我李氏皇族的列祖列宗起誓,不管是现在还是日后,绝对不加害自己的兄弟姐妹,若违此誓,人神共诛!”(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六章 五年
“呜呜……”
长安火车北站,一条绿色的,长长的火车在铁轨之上缓缓停了下来,此刻的长安火车北站没有其他的百姓们,因为有一千多身着金庄的护卫,将北站给整个围了起来。
“咔嚓!”
火车头中间靠前的位置,有一节火车突然打开。
随后从火车上下来了一队身着黑色劲装的神武卫兵士,他们一个个神色冷峻,身姿挺拔,一个个眼带警惕地扫向了车站的四周,紧绷的精神告诉众人,他们随时准备出击。
“呼,又一年的时间了吧!”
鼻子下面续了两撇小胡子,看起来已经有三十三四岁的青年男子,从打开的那一节火车中走了下来,看他身上的穿着,应该是出身某个世家大族。
“王爷,这次您可别给陛下甩脸色了!末将听吴王殿下说,当年您回来参加凌烟阁的开阁仪式之后,没和陛下打个招呼就走了,可是把陛下给气地吹胡子瞪眼的。陛下差点下一道圣旨,把您从定天都护府给调回来!”
身材高大,一双鹰目炯炯有神的青年汉子,紧跟在那青年人身后走了出来,同时嘴上也是絮絮叨叨。
“他也就是说说罢了!”
青年男子一脸的好笑,一边往火车站外面走,一边说道:“这些年来我可也没少回长安来,哪一次不是待个一个多月俩月的?都是老兄弟了,还那么斤斤计较的!”
青年汉子还能说啥,只是跟在后面一个劲儿地苦笑。
出了长安火车站,还诶没来得及看看这多半年以来长安城中有何变化,一道道极其嘹亮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下官见过武王殿下,武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是一群身着大唐制式官袍的家伙们,看他们的样子,应该全都是大唐的官员们。
等等。方才那些家伙和那青年叫什么?武王?
感情这小伙子青年人,竟然是李元霸!
是了,距离凌烟阁开阁,已经是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这五年的时间中,大唐可以说是仔飞速发展。
首先是电力,电源首先被神机府的老匠人们提了出来,并且制造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说起来李世民也够缺德了,神机府谨守着这个秘密。闷声发大财不就得了,等电力发展出现新的阶段性胜利的时候,再展现百姓们面前也就是了。
反正也不耽误大唐的发展!
可是这老货,偏偏在发电机研究出来没有多长时间呢,就将发现新能源的消息公之于众了。
新的能源被发现了,那些王公大臣以及商贾巨富们,从这里面看到了无限的商机,若是他们能够掌握这种方法的话,那金钱财帛还不是源源不断地跳进他们的兜儿里?
只可惜啊。想法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虽说新的能源刚刚被研制出来,就在大唐境内掀起了一股狂潮,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商贾巨富,全都疯了一样地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发电的方法,研究发电的原理……可是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一定物理知识的人,是断断参与不得的。
所以,那些王公大臣们以及商贾巨富们。在损失了大量的财帛之后,不得不放弃这个诱人的想法。
于是,电力在李世民的特意操作下,归朝廷完全管理,甚至连发电机的零件设计图都未曾流出神机府来。
短短一年的时间,发电机普及大唐上下,就连南北美洲以及大洋洲,都被神机府以及神武卫的人带去了制造设备,自行生产,自产自销。
电力新能源,在大唐各行各业开始应用起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力被发明之后,李元霸第一时间命神机府的人制造出了电灯,并且将电灯普及向了整个大唐境内。
大唐境内的百姓们,无不在称赞李元霸,至少电灯让他们尝到了实惠。
……
在电力新能源被发现之后,大唐的第二项巨变就是在农业上的变革,大唐收回了各地主、财阀们的土地,甚至就连那些大唐王公贵族们封地,都被朝廷以各种名目收回来一些。
当然了,不可能就这么白白地将这些土地给收回,朝廷方面还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
这些土地被大唐收回来之后,开始了公开租赁,这些租赁并不是针对那些大唐的富商大贾们,而是针对大唐那些固有的,以种植为生的农民们。
还有一点,就是想要对这些土地耕种的话,必须用朝廷提供的种子,农作物生产出来之后,朝廷方面要抽四成,剩下的六成归种植的农民所有,而且这六成的收成,其中的三成还必须卖给朝廷,最后剩下的三成才是农民们的纯利润。
一开始的时候,那些农民们还并不接受朝廷的这种模式,毕竟这些土地的租赁价格并不贵,平均一亩地不过是几文钱的价格,那可真是白菜价了。
而且种地的种子,也并不是农民自己去买,而是从朝廷领取,最后土地的收成落到他们手中的竟然有六成,虽说得卖给朝廷三成,但是谁家不用钱啊?卖给谁不是卖?
也就是说,种植这些土地,农民们付出的都不过是劳动力罢了。
像这样便宜的好事,竟然落到了他们的身上,打死他们都不相信这天下间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
可是接下来,当有农民开始尝试,并且享受到这种实惠之后,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整个大唐国的农民百姓们都动了起来,毕竟这次大唐开放租赁的土地并不多,先到先得!
这样的租赁整整持续了三年的时间,而就是这三年,大唐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就大唐的粮食储备,足够大唐亚欧非大陆上的百姓们,吃上足足一年的时间。
三年之后,这些土地不再开放租赁,而是被施了神机府的什么养料,开始休养生息起来。
之后大唐也开始了第三项变革,第四项变革……
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但是说短也不短,大唐不断向着现代化转变,但是在这转变的过程中,大唐也没有忘了对环境的保护。
毕竟这么多年,对于煤炭、焦炭的大量应用,环境不可能不遭到污染,李元霸这只是在未雨绸缪罢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七章 腕表
长安城,李元霸和赵三炮等几名手下的悍将,纵马行走在通往皇宫的路上。
“王爷,我们这才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回来,咱们长安城就有这么大的变化,还真可称得上是日新月异啊!”
几年的时间,原本精瘦的李三多倒是胖了不少,其实也算不上是胖,顶多算壮实。
“那是啊,几乎是一年一个样,您看前面那几栋宅子,原本不过是土木结构,现在都已经换成了混泥土的高楼,我刚才仔细数了数,有五层楼高呢!”
赵三炮站在李元霸的右后方,突然指着一栋虽说雕梁画栋,颇有古韵,但是其材质却是混凝土的高楼,说道。
“知道那是谁的宅子吗?”李元霸随意往那边瞄了一眼,突然出声问道。
在这长安城中生活,对于那些个王公大臣们的居所,必须都记个全乎,要不然的话,没准日后会去到谁家呢!
不过对于这标新立异的一栋宅子,赵三炮和李三多,就算是想破了脑袋也没琢磨出来是谁的。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们肯定猜不出来!”李元霸哈哈一笑,道:“告诉你们好了,那里是程老匹夫的宅子,也就只有他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原来是卢国公啊!”
赵三炮和李三多,同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随后均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能做出这事的,纵观整个大唐,也就只有他卢国公程咬金了!
……
“行了,你们几个就都在这里等本王好了!”
众人行至宫门前了,李元霸吩咐李三多他们就在这里等他,他自己却是骑着小白,晃晃悠悠地进了皇宫。
随着长孙皇后年龄越大,这遗传自家族的哮喘也开始复发起来。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
所以,李世民特意命匠人们对长孙皇后所居住的立政殿作了一番改造,原本通在下面的烘烤热气的取暖方式,被匠人们改成了地暖,铺设地暖的管道里面流动的乃是活水,大冬天的也避免了死水流动所带起来的污染性。
此刻,李世民正在立政殿中陪着长孙皇后。
“陛下,您,您真得打算这样做吗?”
岁月似乎并没有在长孙皇后的面容上留下过多的痕迹,此刻的长孙皇后依旧如当年那般温婉大方。“诺大的帝国可不是那些小孩子们能够管地过来的……”
“没有什么管得过来管不过来的!”
李世民的脸上出现了笑容,他抓过长孙皇后的手,轻轻地捏了一下,道:“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说实话,朕也做够了!朕到现在才深切地感受到当年父皇的心情。”
尽管当年的玄武门事变之后,李渊就宣布退位了,可那并非是李世民逼得他,而是他自愿退位让贤的。
“可是……”长孙皇后担忧地说道:“尽管承乾这么多年以来。表现不俗,但是恪儿还有愔儿他们这些年也能够独挡一面了,若是陛下您直接将皇位传给承乾的话,是不是对这几个孩子不公平?”
“这一点。朕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李世民眉头微皱,道:“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在元霸的教导下,这些小家伙们彼此之间的兄弟之情已经相当深厚了。就算他们不顾念兄弟之情,也总不能又将这诺大的大唐帝国分裂吧?”
“分裂帝国?”长孙皇后被李世民的话吓得脸都白了,“陛下。他们应该不会这样吧?”
“陛下,武王殿下求见!”
就在李世民还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刘三水走了进来,向李元霸禀报道。
相比起李世民,刘三水倒是要苍老了许多,毕竟这家伙本身就比李世民的年纪要大,而且这么多年以来,一方面要照顾李世民的生活起居,一方面又要为李世民处理各种事务,所以刘三水苍老是自然的。
“哦,这么快?”李世民惊讶地哦了一声,说道:“嗯,去传他进来吧!”
“诺!”刘三水点点头,转身出了大殿。
过了没有盏茶的时间,李元霸手中拿着两个精致的小盒子走了进来。
“皇兄,我这才不过离开了几个月的时间,你怎么又把我给薅回长安了!”一边往前走,李元霸还一脸的嫌恶,好像这次他是有多不想回来一样。
听到李元霸的话,李世民也郁闷了,他没好气地甩给李元霸一个白眼,道:“你以为朕那么闲,每次有事没事的都会传旨让你回来?”
离着近行了,定天都护府距离大唐这么远,谁愿意老是来回跑啊?
“这次不是一样吗?”李元霸翻了白眼,把手中的小盒子丢在了李世民面前,道:“给,送给你和二嫂的,也省得你们说我是空手来的。”
“什么东西?”
李世民有些好奇地从面前的桌子上拿起了那个精致的小礼盒,打开之后,发现里面是一支带着一条金带的金盘。
这金盘圆圆的,只有直径半寸左右,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一层亮莹莹的透明玻璃,里层则是一个白底的盘子,小盘子上有十二个刻度,标着阿拉伯数字1、2、3……
这阿拉伯数字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在大唐普及了,所以李世民也知道着1、2、3、4代表什么。
除此之外,在表盘上面还有三个细细的指针,一长、一中、一短。
令李世民感到惊奇的是,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那三根指针竟然都在运动,而且运动的方向始终遵循着一种特殊的轨迹,连频率都特定。
而从那金盘的两侧,是一条完全由黄金打造的带子,亮莹莹,闪瞎了他的二十四k钛合金眼。
“元霸,这东西究竟是什么?”李世民翻来覆去地看着手中的东西,怎么看怎么喜欢。
虽说之前并没有见过这东西,但是这并不妨碍李世民对这东西的喜欢。
李元霸顿时咧嘴笑了起来,道:“皇兄,这东西叫表,或者叫腕表,是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显示时间的小仪器!”
李世民眼睛一亮,指着手中小巧玲珑的腕表,道:“你是说,这东西是用来计时的?这小小的东西,就能够替代计时香?”(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八章 朕要退位!
在当下的社会形态,大唐最主要的计时工具还是圭表、日晷以及漏刻等。
这圭表是我华夏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土圭的记载,其实它的计时原理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
而日晷呢,则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一起,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已确定当前的时辰或者刻数。
相比起前面两种来,圭表和日晷都是利用太阳的影子来计算时间的,一旦遇到阴天下雨或者黑夜就立马失去了效用,于是,漏刻就应运而生了。
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
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远远要比圭表还有日晷要普遍得多。
当然了,还有几种更加普遍的计时工具,如香篆、沙钟、油灯钟、蜡烛钟等等。
这其中最常见的,单纯地用来计算时辰的,还是计时香,也就是香篆。
所以,如此小巧玲珑的东西,最关键地还是能够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地看时间,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我说皇兄啊,你可别小瞧这东西!”李元霸见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全都不相信这小巧的东西能够代替香篆,便解释道:
“这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