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时候,东北乱军可以说三面树敌,在西锦州,有我大清的数十万雄师,南朝鲜有东洋人。而东北吉林,则是俄人那些老毛子。
大人,你看,这东北的那些土匪,是不是该差不多完了。”在北京城向东五十里外的满清朝廷新军训练营内。一名身穿总兵官袍的满清将领对着上坐着的袁世凯说道。
袁世凯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脑袋里想着自己之前在朝鲜的时候和东北土匪军交战的情况。
想当初,自己手下拥有三万多地淮军将士,但是。却已经被那东北乱军给打地七零八落。要不是自己一直苦苦支撑着,恐怕那朝鲜早就被东北乱军给拿下了。而更加可气的是,自己辛辛苦苦维持的朝鲜局面,竟然在自己离开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被那个刘启超而败光了。不但把数万地淮军将士给弄没了,连那刘启超自己也给东北乱军拿下。
而一想到那些东北乱军的战斗力,袁世凯心中就有些发蒙,他弄不明白,这一个小小的土匪军队也可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就有了这么强悍的战斗力,甚至比起李鸿章搞了几十年的淮军也还要强。
在想想自己现在编练的朝廷新军,袁世凯就有些郁闷。早在几个月以前。他袁世凯就接到了朝廷地命令编练新军。
拿着朝廷地一纸公文,袁世凯可以说雷厉风行的开始了新军的组建。加上前期中朝廷对于新军的拨款还算痛快,新军的架子还没有起来的时候,袁世凯就已经收到了五十万两的银子。
而后,袁世凯招了约三万人马,并从淮军中借调了一批的低级不得志的将领,又购买了洋人地枪炮,还请了数十名洋人教官。
总算把这新军的架子给搭建起来,而这新军的架子给搭建起来的时候。袁世凯就又向朝廷要了一百多万两的银子。
通过了几个月地时间地训练,袁世凯终于不负朝廷的重望,这三万人马总算有了新军地样子。在几天前的时候,一干的朝廷大员,其中就包括了光绪亲临来检验这新军的成果。袁世凯也好生的让他手下的三万多的新军给这些朝廷贵胄们操练了一次。但是,其中的内容不外乎就是排列阵型。选些得力的士兵表演一下操枪炮。
忙活了一天才让那些朝廷贵胄满意而归,当光绪看到这一支他心中的朝廷雄师,也没有小气,从内务府中拿出了二十万两的银子补充军费。
可是,不管这新军在操演的时候怎么雄伟,怎么精锐,但是袁世凯心中却是很明白,现在新军还只是一个刚学会行走的小儿,如果真的论战斗力的话,恐怕比淮军都比不上,更加不用说那些在袁世凯看来如狼似虎的东北乱军了。
“大人!”那个总兵见袁世凯没有答话,又说道。
袁世凯听了看向那个人,当下也不在隐瞒自己的忧虑,直说道:“眼看这东北乱军是危机重重,但是,这东北乱军恐怕不这么容易就跨掉。
前些天我已经得知了,那俄国老毛子在吉林吃了个败仗,现在是把老毛子在东北军的所有兵力都派了上去了。而那东洋人,那些个倭寇能顶什么用,也就是乱蹦的戏码,出不了什么事。而在锦州,虽然我大清在那里有数十万大军,并且其中又有李中堂调集了六七万淮军。但是,同样的东北军乱军也在锦州有着数万的大军,现在是旗鼓相当。
就在半个月前,那锦州乱军进攻的时候,我大清的那些个不顶用的绿营还给人间爱收拾掉了好几万,要不是淮军在山海关顶着,恐怕人家就要破关而入了。”
袁世凯的这翻话说的是没有留一点情面,不想其他的满清将领,包括李鸿章在内,都已经以为,这东北乱军就快要完蛋了。而他的这新军也没有必要组建了。
现在朝廷上下,已经有那些无所事事的清流抨击新军了,说练这新军耗钱耗粮,加上这新军又不是按照祖制编练,仿照的是洋人普鲁士的军法。而且穿的也不是大清以前军队的那些号褂,而是仿照普鲁士的新军服。
好在,在光绪一心要强军强国,满清大臣要打压李鸿章,慈禧要平衡朝廷势力的情况下,才一直没有什么动作。
“那这样的话,那东北乱军还有活路吗?”那总兵继续问道。
“不一定,如果那东北乱军能够收拾掉老毛子的话,恐怕到时候,他们就要汇集大军,那时候,他们就可以在锦州集合十多万的兵力,对上这十多万的乱军,恐怕现在山海关上的我大清数十万大军就要危矣!”
袁世凯停了停,转而问那总兵道:“卜五,你也跟随我这么多年了,在朝鲜的时候也是我的得力干将,难道你就看不出来这东北军乱军的真正实力吗?”
而那被袁世凯较为卜五的总兵正式袁世凯编练新军的副手:徐世昌,卜五是他的表字。此人的和袁世凯在河南开封的时候就已经结为了异性兄弟,此后,又在袁世凯的资助下参加了科举,于去年一举中的进士,后,袁世凯通过活动,就把这位他的结拜兄弟弄到了朝鲜,后,东北军进攻朝鲜的时候,这徐世昌一直都待在袁世凯的身边帮助袁世凯。
而后,袁世凯被朝廷调任组建新军的时候,袁世凯又把徐世昌带到了身边。可以说,是袁世凯成就了徐世昌的人生。
从资助他科举考试,中进士,后在朝鲜立下军功,而现在,的徐世昌,已经是袁世凯手下的一名从二品的总兵了。可是说开创了大清立国以来的最快升迁速度,仅仅两年的时间,徐世昌就成为了一个从二品的朝廷大员了。
而徐世昌也的确,为了袁世凯尽心尽力,这不,现在的他已经考虑了许久才说道:“大人,卑职虽然看的不太真切,但是,多少也知道些,如果按照大人你所说的话,恐怕我们不久就要上前线去了。”
袁世凯听了也是叹一口气:“这兵乱之事,也是容不得人想的,该来的总会来的。只怕,到时候,我们这新军未成而强硬前往,败数怕是又要多几分啊!”
第三卷《腾飞》 第十四章 满清新军
更新时间:2009…1…17 21:55:51 本章字数:4291
现在的新军在袁世凯心中,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战斗力,但是,此刻要是想要上战场和那久经战火的东北乱军作战的话,不管怎么样都是没有什么胜算的。
那徐世昌也是随着袁世凯的话,脸色降了下来:“这朝廷也是,新军花费这么多,可是几个月过去了,也才两百万两的银子,我们从英国订购的枪弹已经运到了,可是我们就是没有银子给人家,拿不了。只能眼看着那枪炮而不能用。”
“这朝廷估计也拿不出来多少银子的了,前些日子我听那翁同(:音“h”,同“和”)说,现在那户部里根本就没有多少银子,上次给我们的那两百两银子已经今年户部的最后存银了,要想要银子的话,怕是要等到年底各地重新押解上来的银子了。”
袁世凯现在已经对于朝廷没有了多少的寄望,现在的袁世凯心中已经打算好了,不上战场还好,如果要上战场的话,朝廷还是没有拨下银子来,自己就要就地筹响了。
“对了,卜五啊!那皇上不是赏了二十万两吗,你先拿去给英国人,能拿回多少枪炮是多少,至于剩下的那些,我会想办法的。”
新军眼看着就要成军了,可是那武备都还没有弄齐全,那钢炮也只有十多门,而且还是江南制造局弄出来的,不说袁世凯,就是李鸿章也看不上那些个火炮,而那订购的,有因为没有钱还放在英国人那里。
至于那些枪支的话,就好很多,不管是天津制造局。还是江南制造局。都能够摆弄那些枪支,虽然不是连发枪,但是也能用了,并且,还有先前的时候。拖李鸿章向洋人卖的好几千支连发快枪。到现在,虽然比不上东北军地轻武器装备,但是,也比淮军好多了。
就在袁世凯为了他地新军的武器而头痛的时候,李鸿章也过的极为不舒心。
这个中的原因多了,其中就有那袁世凯地新军,还有淮军在朝鲜的失利。还有这锦州战场上的淮军无能。
这些个都让李鸿章这个满汉都称为中兴名臣的老洋务头子心烦不已。
自从李鸿章的淮军字朝鲜失利以后。他李鸿章在朝廷上就遭受了不少的骂名,说什么的都有。最李鸿章却并不在意这些所谓清流地话,李鸿章知道,就算让他们天天在那里叫唤,只要自己手下地那七八万淮军还在,就根本无伤大雅。
但是,真正让李鸿章心痛的是,在朝鲜,整整三万多的淮军。最后,能够回来的竟然只有一万于人,在朝鲜,淮军整整损失了大半的实力。不但人员损伤巨大,而且。那近百门购自德国克虏伯的野战火炮也给丢了个一干二净。
如果不是那刘启超被东北军俘虏了。而是逃了回来的话,李鸿章就有把他活生的剥皮的打算。原本。李鸿章是打算放弃朝鲜,但是他并没有说要放弃在朝鲜地数万淮军啊!
而那刘启超竟然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把这朝鲜的淮军给弄丢了大半,怎么能让李鸿章气顺呢!
而朝鲜让李鸿章心烦,而锦州的战事同样让李鸿章郁闷不已,在半个月前,那东北乱军向山海关发动进攻地时候。在山海关周边已经积聚了近四十万地清军,虽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八旗和绿营等不可成为军队的部队。
但是,他们中间还有近八万地淮军啊!这八万淮军可是李鸿章手里的最后一股军事力量了,在淮军前期和东北军的作战中,可谓也算损失惨重,而后,李鸿章是把心狠了下来,不但那南方的防务都交给了那些地方团练和绿营而抽调部队北上,甚至为了在锦州集合更多的部队,连朝鲜都放弃了。
这样的情况下,李鸿章才集合这八万的淮军,而为了供应这八万淮军的花销,现在北洋可以说已经是山穷水尽,整整囤积了几十年的力量,就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全部给耗了个干干净净,这八万淮军不但把北洋的老家底给耗了个干净,还把那北洋水师的用来购置新船新炮的银钱也给弄了个精光。害的现在的水师连炮弹都没有几个,连出个海巡视一番都要仔细斟酌,要仔细敲定路线,怎么样次能省点煤钱。
然而,就是这花费了北洋所有身家的八万淮军,竟然在一开战的时候,连几万的东北乱军的进攻都抵挡不住。
尽管锦州前线的刘铭传说是因为那些数量众多的绿营经制兵在一开战的时候被东北军像赶鸭子一样的赶回来清军的大营,这样一来,那数十万的八旗绿营清军就把已经排好阵型,做好准备的淮军也给冲乱套了。
到最后,就变成了淮军和八旗绿营夹杂在一起来了个三天三夜的大狂奔。直到最后的时候刘铭传才带着作为预备队的三万多淮军穿过了混乱的清军大部,直接绕到前面抵挡住了东北军的攻势。
而后,清军才拢合了部队,才初步稳住了阵脚。然而,这一役,虽然东北军并没有预料到能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在混乱中,消灭了好五六万的八旗绿营以及部分的淮军。
而好在,由于东北军的攻击是匆忙中为了掩护自己那已经削弱的实力而发动的攻击,准备的并不充分,即使破退了清军阵地好几十里,但是,也没有能够一举拿下清军重兵把守的山海关。这样的结果让陈光伟意外惊喜的同时也大感后悔,后悔当初没有一举发动全部的兵力,用尽全力争夺海山关。
陈光伟是后悔,而李鸿章是大怒,那个时候的他在也没有顾及刘铭传这位已经跟着他几十年的老部下,连发了几道的训斥电令。
不但李鸿章大怒。就是当时地朝廷中地那些个大员也是一个个惊恐不已。光绪在接到电报的当天就让军机处拟了一份圣旨,直接罢免了刘铭传“总制东北防务钦差大臣”的头衔,并在电令中严厉训斥了刘铭传。
满清朝廷这样的举动,可以说在刘铭传主持东北防务以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而就在当初锦州大战中大败而归,把三十多万地大军最后只剩下十多万回来的时候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而是把刘铭传自请罪的折子原封送回,并还一同送来了由光绪亲书“共勉”二字。
而那个时候于当时的情况对于刘铭传来说可以天差地别。而这又能够的结果,不外乎就是朝廷已经找到了外援,老毛子的大军已经开始进发东北了。
而就在刘铭传接到这个罢免他地电令不足半个时辰后,他又接到了一份朝廷地电令,上面说让他将功赎罪。把刘铭传的头衔变成了“代总制东北防务钦差大臣”。当刘铭传看着这两份电令的时候。
心中有点苦笑不得的感觉。军国大事岂可儿戏!在看清楚了那些个朝廷的所谓大员的嘴脸后,刘铭传是知道接把这两份电令扔到了一边,既然上面朝廷把自己不当一回事,想捏就捏,那么自己也不用理会他了,反正他们还要靠着自己的数十万大军保的一方平安。
而发生这样的事情,李鸿章地反映可以说比刘铭传更加激烈。虽然李鸿章自己也训斥刘铭传,但是,话是怎么说的。那刘铭传是李鸿章自己的部下,而且是老部下,就算骂两声也没有所谓,但是,你朝廷怎么就不顾及我李中堂的面子。肆意妄为。于是。李鸿章的一份请罪地折子连夜就送上了北京城。
而光绪看到这份折子地时候,也不是一个笨人。当下就明白了李鸿章的心思。咬着牙,把他地老师翁同和给叫了来,派了他带着李鸿章的那份折子亲自送回天津去了。
而后,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这些事情虽然让李鸿章郁闷,但是都无伤大雅,而最为关键的就是,那袁世凯的新军,自从朝廷决定编练这新军,并且从朝鲜抽调了袁世凯来主办,让他李鸿章这个中国最大的洋务头子一脚都插不进去的时候,这新军就像鱼刺卡在喉咙里一样,让李鸿章极为难受。
新军的组建,在朝廷看来是救命草,在袁世凯看来是登上高位的捷径,而在其他清流看来就是浪费银粮。而在洋人看来,是中国的满清朝廷又一次的向文明世界看齐。
但是,在李鸿章看来,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