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逼上梁山-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功劳,且不说朝廷的赏赐。单说那朝廷都奈何不了的梁山,被咱们老板举手灭之,这就能让那些凡夫更能了解咱们老板的神威。到时候,我二龙山下派的各个神宵殿观,岂不能更加顺利的扩展教务。”
    王六也很喜欢这个会议模式。这是王六这种小人物以前做梦也享受不到的待遇。哪怕就是他跟随着李民,当着李民内管家的最威风之时,也不过是一个传话之人,一个李民最早的小跟班罢了。
    可现在,这个总务院的议会,他王六却也是有着一票权力的,关键的时刻,却也是一票否决,一票赞成的王牌。这种决定大事的成就感,早就让王六痴迷了。他却也是逢有会议,必定发言的。而且,王六还是比潘金莲更是老人,对于高俅与李民的关系,知道的更多,却是借机争取自身在这总务院的发言权了。
    郑鹏很是蔑视的看了这争吵的四人一眼。对于他们只顾眼前利益,根本看不到大局的短视,很是不满。万分不理解李纲为什么不论什么事,都要让大家讨论陈述,而且,还很是不管对错地都鼓励他们这些无知的家伙畅所欲言。
    故此,郑鹏不爱发言。觉得与张青、孙二娘、潘金莲、王六等人争论,却是降了自家的身份。
    只是,郑鹏却是不知道,论眼光,李纲却是比他郑鹏还要长远。李纲深明李民为他指点的内阁制度。李纲要的就是实验和完善,要得就是否定一言堂,培养议会制度。至于议事的正确性,反倒无所谓了,反正他李纲心里有根,嘴上也有才,最后总能说服引导各个议员走到正确的道路上。
    而郑鹏,虽然也有才,可毕竟没有和李民有过这方面的交流,自然没有这种觉悟。他的心思,却是一门心思的为李民布势布局,扩充李民的实力,好有朝一日,让李民一飞冲天,成就大业,一显他郑鹏的王佐之才。
    故此,郑鹏虽然不想与孙二娘,潘金莲一帮人见识。可这一回,高俅的来信,在郑鹏看来,却是二龙山名正言顺组建势力的一个契机。他郑鹏,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眼瞅着这个契机从老板的眼前错过。所以,他郑鹏必须要发言了。绝不能让这帮人误导了老板,走错了方向。没办法,如今李纲有李民力挺,他郑鹏若是想达成理想,却也只能遵照李纲制定的规则来。
    郑鹏咳嗽了一声。吵闹的众人,全都安静了下来。虽说李纲早就讲明总务院议事之中,所有的人,包括他这总务院首席长老李纲在内,与众议员都是平等的。但这个郑鹏,众人却还是比较顾忌的。且不说的这郑鹏的资历够老,单是他有老板军师身份,就让王六等人高看。何况,郑鹏还暗中为李民主持着一个情报机构。众人虽不知,可却也看着这个郑鹏老是神神秘秘,而又什么都知道的样子,自然更是高看。
    而这个郑鹏看众人无语了,这才提气说道:“此事无需再议,我们二龙山必须帮着高太尉这一回。具体原因,你们无需知道。只要知道,此事对咱们老板有好处就可。”
    郑鹏此言,当即让会场冷了下来,虽然王六等人对郑鹏的发言方式很不满,更不满郑鹏的这种趾高气昂与秘密主义,可他们却也不敢断定郑鹏说的不对。毕竟,郑鹏管理的事务与他们日常管理的事务不同,知道的东西也多。他们这些人,虽然最近几个月,被李纲培养起了议政的兴趣与痴迷,可毕竟还有着忠君的底子。忠于头领,忠于李民,却也更是根深蒂固。要知道他们这一切,却都是李民给与的,没有李民,他们什么都不是。
    故此,郑鹏的话,却是把他们全都震住了。
    李纲有些郁闷。要知道,他的观点,却也是和郑鹏相仿。也是认为该趁着这个机会出兵,甚至出兵帮高俅的目的,也是与郑鹏相仿。毕竟,李纲如今的志向,乃是是建立一个真正的理想国,而不是老是在这个总务院实验和完善。建立理想国,必须要有行动。而这个行动,就是推翻当今的朝廷,由李民重新制定理想国的规章。如今,神宵教的十二神宵殿已经遍布全国,其下的神宵观,也都到位,舆论,民望,在李纲的主导下,却是不缺了。可这大宋的百万大军,却是压在李纲心头一块大石。李纲却也是想借此寻找一个契机,毕竟此次高俅调来了十二路节度使围剿梁山。若是能掌握住这些兵力,到时候,起事之时,再加上神宵教在各地的呼应。山河变色,却是在反掌之间。
    故此,李纲的最终引导目标,却也是要把这些议员们的观念,向出兵上面引。只是,如今这郑鹏突发其言,震住了众人,李纲却也是不能不理。否则,他李纲刚刚培养出来的那点民主意识,立马就要被这个郑鹏扼杀了。
    李纲只能无奈的用木质小榔头,敲了一下自家桌案上的一块砧木。
  第十一卷 第四回 契机
    东京殿帅衙门,高俅稳坐在虎皮椅上。虽气态平和,可心中却很是焦虑:怎么国师还不回信?难道国师没明白我信中的意思?
    高俅本事虽然不高,可脑子却绝对不差,又在西北军实打实的历练过,却是深知,打仗那可不是完全靠的兵多,那绝对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而且,高俅更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他高俅虽然也是在边关历练过的,可却靠的是刘锜他爹刘仲武的帮衬。这梁山连萱赞和关胜这等有真本领的大将都打败了,哪怕是他高俅发下了十二道金牌调令,征调了十二路节度使围剿梁山,却也不见得就一定能胜。
    可是,此次出兵,高俅却又不得不争取。谁让那关胜此次落败,生死不知。赵佶震怒,王黼为求免罪,暗中联合童贯,意图让那童贯领兵征讨梁山呢。
    那童贯,本就把着西北军,这要是再把京师十二路节度使把持住了。军方系统中,他高俅这个殿帅,那可就真成了挂着的了。到时候,别说赵佶看他无用,就是不被赵佶所厌。他高俅如今也是打着国师李民一系的烙印。梁师成、王黼、童贯联手成功,他高俅再无一点实权,这朝中又如何能容得下他这个京营殿帅?
    故此,他高俅只能舍命争取。而且,高俅相信,只要请得李民出手,连那金国的国主完颜阿古打都轻易杀了,一个小小的梁山,小小的宋江,绝对不在话下。何况,就冲着李民当初给他高俅写的保命信件,高俅也是相信李民绝对早早在梁山安排了重量级的人手。
    而且,高俅自认为对李民也很了解,如今这个调集十二路节度使于帐下,掌握着十二路节度使的生杀大权,正是收服十二路节度使于己用的大好时节。李民不会看不透,绝对会来帮他高俅的。而且,这十二路的节度使,今后也绝对要挂靠在他高俅的名下。如此,此事成后,不仅当今的赵佶要高看他高俅一眼,继续对他高俅恩宠有佳。即使以后赵佶这个真命天子陨落,李民这个真命继承大宝。他高俅帮李民掌握住这个机会,他高俅的功劳也是大大的,也是照样高官稳坐。
    所以,高俅这才敢大包大揽地舍命争取,并靠着赵佶对他高俅的信任和情面,成功的争取到了。
    可是,如今十二道金牌调令已经发下,十二路节度使已经动身了。就连他高俅自身调集的京营两万精锐也都筹备好了。他高俅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在这京中继续等待了,可李民别说见个面了,就是连个回信都没有。这如何不让高俅心急?如何不让高俅怀疑李民是不是没有看出他高俅信中的诚意?
    其实,高俅这是多想了。高俅的诚意,以李民跟高俅这两年的交情。李民当然不会看不出来,何况,就算是李民看不出来,李纲,郑鹏他们也绝对不会看不出来。
    只是,哪怕连李纲那样的正人君子,在看到了高俅有意送给李民十二路节度使的控制权,都忍不住认为这是天降良机,哪怕为此和高俅这个奸贼合作都无所谓的时候。
    李民却是没动任何的心思。
    无他。
    李民本就没有当皇上的心思,在品尝过李纲处理琐事为他李民带来的幸福生活后,李民更是不想承担什么管理,操心国家大事的责任了。
    对李民来说,居高位,就有居高位的责任。而只享受高位的奢侈,而不尽高位的责任,那可就成了李民原先痛恨和不齿的贪官、昏君了。李民别说如今修炼有成,有着自身的实力,用不着尽那些责任就可以享受那些生活,就是原先一事无成,凭着李民原先的性情。也是不会做昏君的。而不做昏君就要尽责劳累,甚至还要牺牲个人空间以及家庭幸福,李民自然不愿了。
    而且,李民也是一个比较重感情的人,他和赵佶本来就是同类人,所以才能处的那么好。有着赵佶在一日,李民也是不想做什么有损他和赵佶感情的事。
    故此,这在高俅、李纲、郑鹏等人看来乃是天大的大好契机。在李民看来,不过就是麻烦。尤其是若真的控制了十二路节度使的兵权,那可就是实打实的控制了大宋除了京师之外的大部分军权了。到那时,消息灵通的大娘,绝对会要求他这个女婿李民兑现诺言。到那时,绝对是更多的麻烦上身。
    故而,李民觉得现在这个样子就很好。有着李纲实验完善新的政体制度,有着南北商会培养资本萌芽的群体,有着安道全完善中医体系。只要再找出人来完善数学体系,以及基础科学理论,他李民也就算把这个中华变革的根基打的实了。
    到时候,他李民只要做些他爱做的事,完善了异能体系,培养出大量异能人才,以及新概念的管理人才。这变革自然也就会自行演化,却是与他李民乃至赵佶都没有关系了。
    所以,李民虽然看明白了高俅那封信,却一点也没动心,更不想参与高俅剿灭梁山的军事行动。
    尤其是对这种心态的李民来说,既然关胜落败在了宋江手下,宋江又没有趁机大规模外扩,无疑说明宋江又走回了历史的老路。如此,大动干戈的自伤元气,根本没有必要,那就是自找麻烦。如今,只要给宋江一个暗示,一个契机,没有了晁盖制约的宋江,肯定会上赶着的寻找门路投降朝廷的。
    于是,李民这才没心没肺的把高俅的那封信件,交给了李纲他们来讨论解决。在李民看来,议会虽然有一定的民主性,可无疑也是一种拖延时间的好手段。在此空闲,李民就可以安排人手点化宋江投降了。到时候,一切的麻烦,随着宋江的投降,也就烟消云散了。
    只是,李民却是没有考虑到李纲、郑鹏等人对此的热心,以及李纲和郑鹏暗中的不谋而合,更没有考虑到李纲和郑鹏也都是知道此事乃是拖延不得的。
    那李纲在否定了郑鹏的主观态度后,随即又强调了强强联合的必要性。引经论典,评述了协助朝廷讨伐叛逆的重要性,以及在为国出力的大前提下,应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哪怕是合作者有些小小的瑕疵,也是可以求同存异的。
    以李纲的才华,哪怕就是不提此举帮助高俅有利于李民今后夺取江山,也是照样让王六、张青等人信服无比。而唯一的正经文人张山,又一直是李纲的绝对崇拜者,此事当即统一了大部分的意见。
    而剩下的那个郑鹏,虽然被李纲否定了一回态度。可李纲的主见,却是与他郑鹏一致。郑鹏本就注重实际,不在意虚名。此事在郑鹏看来又比较急,在李纲和他郑鹏用意一样的基础上,郑鹏却是没有反驳李纲。
    以至于,李纲他们的总务院只是讨论了一个小半天,经然迅速无比的全盘通过了。最后的结果,却成了李纲和郑鹏等人催着李民出兵。
    李民很郁闷,只能再想办法拖着。同时派人给秦明送信,让他找机会暗示宋江来寻李民寻求招安的出路。
    此时,李民却是又犯了一个经验主义的小错误。那历史上的宋江能在晁盖死了之后,把持住了梁山的话语权,走出了招安这一步,那可不是宋江一个人的努力。
    虽然说,那也跟许多梁山好汉碍于兄弟义气,不想因此与宋江翻脸有关。可更主要的,却是那时的宋江已经招收了大量的原朝廷官员,以及卢俊义和李应这样的大地主首领。这些人原本就是大宋体系内的上等人,日子过的好好的,被宋江裹胁当了贼,自然支持宋江招安。而且,这些人由于自身的本领,也占据了梁山的要职,这才能让招安的提议进行的很顺利。
    可如今,宋江手下却还是七零八落的,卢俊义更没有上什么梁山,宋江手下除了花荣,吴用,以及魏定国,单廷硅等,基本上都大宋下层的草莽,却是还真没几个有心受招安的。
    李民现在打着小算盘,却是百分之八十的要自找没味。何况,李民忽悠的秦明投诚,本就借用了秦明对宋江的仇恨。如今让秦明指点宋江,那不更是那壶不开提那壶了。
    好在,还没等李民派出的信使找到秦明,秦明却就带着两个人回来了,却是让李民那个小错误,毫无作为的就湮灭了。
  第十一卷 第五回 一不小心,又被朱武高估了
    “末将关胜,拜见国师。”关胜在秦明给李民引荐后,径直大礼参拜李民。
    李民虽然没想到这个秦明回梁山一趟,不仅把他那个死忠的跟班黄信给叫来了,而且还拐来了一个关胜。可是,这个关胜的武力,据说还在林冲以上,这李民哪能慢待,这根本就同白捡的一样。
    李民当即上前搀扶笑道:“关将军快快请起。”
    然而,那关胜却是不起身,依旧跪个实在的述道:“末将有罪,末将奉命讨贼,却中了贼人的诡计,被其纵火烧了营寨。辜负了皇恩……”
    却原来,关胜虽然斩了晁盖,占了上风,可那梁山残余的头领朱贵、朱富兄弟,虽然武力不高,可却都是处事圆滑的迎宾头领。在梁山极有人缘、人望。他们兄弟领着梁山剩余人员,闭门不出。那梁山有是八百里水泊中的一个湖中山。四面环水,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