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当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女当嫁-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茵陈抬头一看,景天什么时候站在屋檐下的,那么刚才莲心的那番话他必定是听见了。茵陈本来不想告诉景天再让他烦恼的,照这么看来是瞒不住了么?

晚饭后,茵陈烧了一大锅热水。景天先去洗了个澡,回到房里时将李家结的工钱又仔仔细细的点了一遍。心下估算着农忙渐渐过去了,活计也少了起来。不如趁着现在草木茂盛,改天选个凉快点的天气,上山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好药。

等到茵陈忙活完,景天随手拿了本医书,到堂屋里的长凳上坐下了。

茵陈见他要看书,便赶着上来将油灯又挑亮了些。刚才收进来的那几件衣服里,她记得有件景天的夏布衫子破了个洞,趁着没事正好缝补一下。

一时屋里两人各忙各的,除了景天偶尔的翻书声,别的声音倒一点也不可闻。茵陈心里嘀咕着,这让她怎么开口呢。

直到景天的目光从书上移开,看了看茵陈这才缓缓问道:“说说吧,今天你受了什么委屈,告诉我,我能帮上什么忙的,一定会帮你。”

茵陈连忙摇头:“没有的事,大爷别乱猜。”

“不肯告诉我么,是什么不好启齿的事吗?我一回来就见你有些魂不守舍的,明天正好我在家,要不我去问莲心。”

茵陈这才抬头看了景天一眼,心想只好把一切都和盘托出吗?

“大爷,倘或我真的受了什么委屈又有什么要紧的,只是他们那么说大爷,我心里有气,偏偏还不知道找谁理论去。这村里怎么竟住些闲得没事干的长舌妇呢?”

景天慢条斯理的问道:“说我,说我什么?”

茵陈道:“也不知他们是从哪里听来的,竟然敢传大爷和陆家夫人的事。里面还有些不堪的话,我也学不出口。大爷你听听,可气不气人。”

景天望着那摇曳的灯火,脸上浮出一丝淡淡的笑意来:“我当是什么要紧的事,为了别人的几句闲话你就气成这样。可当真使不得。”

茵陈有些疑惑,忙问:“难道大爷不气吗?”

“有什么好气的,再说清者自清,我管得了别人说什么。你也别多想,别当回事。”

茵陈有些不大明白,这些谣言可是事关大爷和陆家夫人的名誉,如何不能重视,听了那些人的话,焉得不叫人生气。可大爷这态度仿佛根本没放在心上,便有些诧异,缓缓说道:“我倒没有大爷这样宽阔的胸怀,难道由着那些人胡说不成?再说大爷名誉受损,我想着就难受。”

景天笑出声来:“哪里有一个人的名誉凭别人几句闲话就受损的。你还是个小姑娘,有些道理还不大懂得。等你长成大姑娘了,自然会知晓的。我坐得端,行得正,怕什么。”

“难道大爷就没听说过‘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么?”

景天听了茵陈这一句,便拍手称赞:“了不得,真是有长进了。这八个字也学会了。”

茵陈却脸一红,低头忙着缝衣裳:“难道我说的不是,大爷还拿这个来取笑我。”

“我哪里取笑你呢,不是称赞你学得快嘛。你别多想,该怎么着就怎么着。那些闲言碎语也还影响不了我。再有这些谣言说不定过几天就散去了。”景天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倒一点也不担心,站起身来,拍拍茵陈的肩膀道:“这熬夜做针线实在伤眼睛,你要好好的爱护自个儿。”

茵陈应了个是。

景天别无他话,便转身往自己的卧房而去。

夜里,茵陈翻来覆去的想了好一阵子。心想大爷的心胸实在宽广,要是自己摊上这等事,早就火冒三丈,要找那些胡说八道的当面对质。偏偏他这么潇洒,竟一点也不受影响。又想这乌家庄住的人多嘴杂,又有好些喜欢看热闹搬弄是非的人。要是哪天离了这里找处安安静静的地方过日子就好了。可转念又一想,徐大爷他自小是从这里长大的,这是他的家,还能去哪?再有她有什么要紧的,大爷在哪,她就跟到哪。

隔日一早,景天起得倒晚。两人用过早饭打算逛集市去。还没出门,却见陆英慌慌张张的跑了来,焦急道:“徐大夫,快去看看我娘。”

景天一凛,忙问:“又病了么?”

陆英道:“早起的时候突然晕倒在院子里,可把人给吓坏了,赶紧去瞧瞧吧。”

景天片刻也没迟疑,回房替了诊箱便随陆英而去。

茵陈呆呆的站在那里,心想怎么突然出了这样的事。原本她还想趁此和陆家远着些,看来是远不了了。

(求收藏)

第四十五章 举荐

徐景天慌慌忙忙的跟着陆英来到陆家,陆家这边早就慌乱了。

众人急得团团转,硬没个主意。彩月守在床前喊了好一阵,依旧不见周氏清醒。直到景天来了,大家才仿佛看见了希望。

景天先请出了迎枕,屈着身子给周氏诊了回脉,又问了身边服侍的人一些情况。接着便说要施针。

直到施针完毕,过了片刻周氏才悠悠转醒。她看了看周围一群人,陆英更是满脸的泪痕,周氏将陆英叫到跟前,柔声说道:“我的儿,你哭什么?”

陆英见母亲总算是醒来了,也不敢再哭,就着衣袖擦了擦眼泪,强颜欢笑道:“没哭,没哭,娘是看错了。”

周氏身子依旧虚弱,强撑着说:“我没什么要紧的,倒让你们惊慌了。”

景天在屏风外面坐着,正斟酌如何配药,听见周氏醒了,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陆英见母亲还很虚弱便又道:“再请徐大夫来给娘好好的瞧瞧。”

景天这才起身,转过屏风,这里彩月赶着放好了迎枕,景天斜着身子把了回脉,点头道:“夫人气虚体弱,这突然晕倒了,又不大是像中了暑气。贵体还有哪里不适么?”

周氏娇弱道:“身上还是一点力气都没有,觉得酸软得紧。”

景天道:“才施过针,难免会有这些症状。夫人素日里饮食尽量清淡些好,这大夏天的食欲欠佳,可又不能不吃。慢慢的养着吧。我给夫人开一剂健脾开胃的温补药方。”

周氏在枕上颔首道:“有劳徐大夫了。”

景天这又到外间写了药方,正要离去时,彩月突然出来道:“徐大夫请略等等,我们奶奶有事要和徐大夫商议。”

景天微微一怔,只好又折了回去。

这里周氏依旧躺在床上,并未起身。景天是个外面的男子,不好在跟前,只在屏风后面站着,恭谨的问道:“不知夫人还要什么吩咐?”

周氏轻声一笑:“我一个病弱的妇人,哪里有什么事敢吩咐徐大夫。只是我听英哥儿说起徐大夫日夜操持,什么苦活都在干,是缺钱使么?”

景天倒不曾料到周氏会突然问他这些,脸上有些发窘,好在不是和周氏面对面,微微愣怔了一下才答道:“家里又没别的来路,要糊口养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周氏听说忙又道:“徐大夫是从太医院出来的,多少人眼红着这个出身呢。我这病时好时坏的,还多亏了徐大夫帮着调理。在乌家庄这些日子,我也很少和外面的人打交道,倒多亏了结识了徐大夫您。想着给徐大夫介绍们好的差事,只是不知徐大夫肯不肯?”

景天一听,倒是件好事,连忙答应着:“夫人垂怜,是再下的福气。”

周氏轻柔的笑声隔着屏风传了来:“我表姑父家是个知府,家里自然什么都不缺,只是我表姑姑常年身子不好,需要调理。不如我替徐大夫引荐了,去我表姑父那里如何?每月银钱自然是不会少的。”

景天眉头一沉,这事有些突然他得细细斟酌一番才能给个准话,略停顿了片刻才道:“夫人好意,在下心领了。只是此事……容在下回去想想再回夫人的话吧。”

周氏点头道:“也好,请徐大夫考虑考虑吧。”这里又让陆英去送景天。

出了陆家的宅子,陆英还一直跟随在景天身后,此刻他还想去看看茵陈来着。

景天回头问他:“你怎么和你母亲说起我的事来呢?”

陆英笑道:“这有什么不好吗?往日我听你家茵陈妹妹说起过,说徐大夫成日里十分劳累,四处做苦工还要上山采药。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我便告诉了母亲,让母亲给想想法子。”

景天便突然想起昨日里茵陈和他说的关于谣言的那些事,此刻他若真的答应下来,去周氏表姑母家应诊的话,不是更坐实了那些谣言么?再说自从回到乌家庄以后,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了些,但总归是自在的。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早日能开个属于自己的医馆,卖卖药,看看病什么的。不过是图个清闲潇洒。

思及此处,景天便和陆英道:“难为你们母子一片好意,只是我也有自己的打算。苦点累点倒没什么,不过是图个清闲自在。”

陆英便笑了:“徐大夫的意思是不愿意去我表姑姥姥家么?”

景天点头道:“我生在乌家庄,也长在这里,好不容易回来了,便不想离开了。”

陆英倒也明白,只是又道:“徐大夫您一个堂堂的太医,如今沦落到要卖苦力这不是大材小用么?难道徐大夫想这样过一辈子不成?”

景天道:“等存够了钱,盘间铺面,悠哉的卖点药,够吃喝就行了。”

陆英点头笑道:“原来徐大夫的志愿是自己做掌柜,倒也好。等两年我来给徐大夫帮忙打下手。到时候拜了徐大夫为师。徐大夫可不许不收我这个徒弟呀。”

景天见他又说这样的话,皱眉道:“你母亲听见这些岂不要伤心,再说你是陆家的少爷,我哪里敢收你做徒弟呢。”

陆英顺手摘了朵路旁的野花,拿在手里把玩着,缓缓说道:“等些年我也长大成人了,要做什么娘她也管不着。我又不可能一辈子都跟着先生念书,又不想去考什么功名,再说跟着徐大夫学些本事,也算是件正经事。想来娘到时候应该会理解的。”

景天听着他带着稚气的话,又不好多劝,外面的太阳明晃晃的,只好对陆英说:“好了,天热。回去吧,不用送我了。你母亲身子虚弱,好好的照顾着。”

陆英应了个是,只好暂时不去找茵陈了。站在田埂上,目送徐景天远去。

景天一手提着诊箱,独自行走在田野里。眼见着这太阳越来越高,心想还和茵陈说好了一并逛集市去,她在家里也等坏了吧。

走着走着,快要到家时,迎面走来两个妇人,其中一个便是花伯娘。

花伯娘见了景天便停住了脚,笑说道:“呀,这不是徐大夫么?这是去给什么人看病吗?”

景天点点头,称呼了一句,又道:“陆家那边有个病人。”

花伯娘更是笑开了:“陆家的事徐大夫还真是跑得殷勤。也是,人家是从城里来的,家里又有些权势。香着呢,难怪徐大夫这么热衷。”

景天没这功夫腻在这里和这些村妇们闲话,微微颔首道:“还有事,不多留了。”说着便大步走开。

花伯娘和跟前的一个婆子说:“那些话不可能不真,这徐、陆两家当真亲密着。这其中有些什么故事,我看十有八九是真的。一边是个单身汉,一边是独居的贵妇人,空闺寂寞来着,啧啧,凑在一处能有什么好事。”说着便握嘴笑开了。

第四十六章 训诫

徐景天对于这样的传闻并非浑然不觉,只是一向不大放在心上,由得别人说去。周氏倘或身子哪里不好,陆家一来人,立马就过去给瞧病。

他推辞了周氏的好意,周氏见他不肯领情还有些纳闷,不过倒也能理解。

关于谣传,自然也传到了同在一个庄子上的徐氏耳朵里,徐氏听了这些话,自是气得不得了:“我是说怎么给他介绍相亲的对象都不满意,原来是看上了人家大户人家的小妾。出了这样的丑事,真是为徐家丢脸。我作为他的姐姐,如何看得下去。”

乌姐夫在跟前听了这些话,倒有些纳罕:“不能够吧,小舅子他也是晓事体的人,不像会做如此出格的事。”

徐氏眼波一横:“外面那些话闹得沸沸扬扬的,我听着也觉得羞耻。不行,我得去问问他,看他如何收场。”徐氏再也坐不住了,随手拿了把蒲扇,便出了门,说要找景天好好的问问。

女儿半夏一头跌跌撞撞的跑了来,抱住了徐氏的腿,撒娇道:“娘去哪?我也要去!”

“乖,好好在家里。我出去走走,立马就回来。外面太阳这么大,可别把你给晒坏了。”徐氏略一安慰了女儿,便大步往外走了。

她带着怒意来到娘家,却见茵陈正坐在檐下看书,更没好气。扬着脸走到了院子里,茵陈抬头见了她,连忙含笑着起身:“姑姑来了,快请屋里坐。”

徐氏的脸上颇有几分不屑,不过今日她可没那么好的精神来挑茵陈的不是,语气也颇有些冷淡:“景天呢,在家吗?”

茵陈温和的答道:“大爷他挑水去了,姑姑先等等吧。”

徐氏心想正好在家,大步走进了堂屋。这一路急急忙忙的赶来,满脸都是汗。徐氏大摇大摆的在一张竹凳上坐了。瞥了眼这间堂屋,布置虽然简陋了些,也没什么上好的家什,但打扫得还算整洁。也知道这一切都是茵陈在操持。

茵陈正好捧了杯蜂蜜薄荷凉茶来,含笑道;“姑姑走了这一路,一定热了。喝点这茶消消暑吧。”

徐氏却没伸手去接。茵陈顿了顿,便将杯子放到了一旁的椅子上。徐氏打量了下茵陈,见她身着藤黄的夏布衣裙,裁剪合体,衣料看上去倒有八九分新。不免皱眉道:“今天又不是什么节日,你倒好,新衣裳也穿上身了。”

茵陈忙说:“这是大爷给买的布,让我做两身衣裳穿。”

徐氏冷笑一声:“这样的夏布虽然是一般的麻布,比不得那细棉布、阔白布、二梭布,但一匹也要一两多的银子。这饭才吃饱,就讲究到穿着了。也不怕作践东西。”

茵陈知道徐氏有意挑刺也不敢吭声,只垂首站在那里。

“没人要,不知死活的东西。幸得我兄弟心软才将你带了回来。他怎么待你,我不知道。不过你也该摆正自己的身份,当真拿自己是徐家的女儿呢。也不看自己配不配。别忘了当初还是我的建议,在官府那里报备的时候,可是写的主仆关系。这家里一应大小事体,你很该自己做。譬如这么热的天挑水,你做丫鬟的难道就做不得,偏偏还要劳动景天。他往日里可是忙乱了,竟一点也不知道体贴人。可别拿自己当金贵的娇小姐。”

茵陈咯噔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