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贾似道坐在椅子上双手作揖道。
“着枢密院下令,夏贵,范文虎亲率三百精锐禁军随行,同时传令沿途厢军执勤护卫,不可怠慢。”
“臣遵旨。”
“谢道临。”
“臣在。”御前侍卫统制谢道临跪下应道。
“谢爱卿,平身。朕令你调三百御前侍卫随朕前往会稽,沿路护驾,这三百侍卫就交由新任副统领的云仲飞统率。”
“是,陛下,臣遵旨。”
“谢爱卿,朕调走三百侍卫,青年卫和沈墨也前往金华剿匪,这护卫宫中的任务就需要爱卿亲自指挥了。”
“陛下放心。”
“恩。”我继续言道,“朕不在宫中期间,由太后听政监朝,一应事务尽由太后裁决。”
“是,臣等遵旨。”
会稽永穆陵位于会稽西部,离临安一天半的路程,而全玖老家则是在会稽东部,相差至少半日路程。我这一去一回大约需要四到五天,尽管无甚大事,但按照宋朝礼制,皇帝三日不在,便需令人监朝,也就是要找代理人。我请太后监朝,也无人说闲话。
贾似道见我安排完朝中要事,起身奏道:“陛下,臣贾似道有折上奏。”
“师臣请讲。”
“陛下,京湖制司吕文德上奏枢密院,言我朝边军编制混乱,各种名目的军队丛生,实不利于统筹,提议各制司边军,以各种名义自行招募的士卒统一编为镇边军。”
自宋蒙交战以来,边军编制一直十分混乱,只是各地大都各自为政,还显现不出弊端,如果有朝一日,各地联合军事行动,就会显得乱七八糟了。这吕文德能够提出此建议,也算是有些见识。
“师臣,你们枢密院是何意见?”
“陛下,枢密院认同吕大人提议。”
我略一思索道:“那好,朕准奏,各路边军更名为镇边军,今后再有招募者也需纳入镇边军编制,令各地重新上报枢密院,兵部备案。”
目前的边军中以扬州军,襄樊军,川军实力最强。
边军,禁军乃是宋朝军队的主力。这边军中襄樊军首领吕文德以贾似道马首是瞻,川军虽然表面上以张梦张珏为最高统帅,但其麾下大都是当年孟帅的手下,桀骜难驯,大都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
忠于我这个皇帝的只有扬州李庭芝,当然这一点贾似道并未知情。
酉时(下午五点)刚过,主考官何基大声宣布考试结束。
考生们交完试卷坐在座位上,等待皇帝前来训示。
这些考生中除了殿试前十名能够入宫面圣外,就只有这一次机会能够见到皇帝,当然以后能够为官者自是另当别论。
当我在考官席上坐下时,所有考生全部跪倒在地,激动得大声喊道:“万岁万岁万万岁!”看着这些历经寒窗的学子们,我心里也颇为不平静。
历朝历代的读书人都秉承了忧国忧民的心态,只需加以利用,实为变革之主要动力。
我起身道:“各位学子,平身。”
考生们站了起来,所有目光全都注视着我这个皇上,场内一派肃静,等待着我的训示。
“所有参试的学子们,你们能走到这里,实属不易,其中付出了多少汗水心血,只有你们自己知道,不管最后能否进入三甲,朕都为你们感到骄傲。”我润了润嗓子继续道,“当今天下,蒙古人虎视眈眈,我们大宋该如何面对?退让,一味退让吗?绝对不行,祖宗之地,怎可拱手与人,朕不会答应,你们呢,你们愿意看着我朝国土越来越小吗?”
“我们不愿意。”
第一个声音响起,随后第二个,第三个,接着所有考生都坚决地答道:“不愿意。”
我做了个禁声的动作道:“朕很满意你们的答案,有了你们的决心,我大宋必将中兴,汉唐盛世也一定会在咸淳年间重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你们读书人乃我朝之精英,当以身作则,为我大宋之崛起而奋斗终身。”
不知是谁带头鼓起掌来,打断了我的言语,接着,考生们全都鼓起掌来,一时间掌声雷动,气氛热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自此传开,成为咸淳元年最为流行之句。
何基抑制住自己的兴奋,手一挥,看了我一眼有些紧张道:“各位考生,肃静,下面请皇上赋诗一首赠与本次科考。”
第70章不拘一格
第70章不拘一格
第70章不拘一格
何基曾经做过太子赵禥的老师,现在又是崇政殿讲学,自然知道赵禥肚子里的墨水深浅,难免紧张,既担心这首诗胡编乱造,又担心是朝中文臣代笔之作,在天下学子面前贻笑大方,但这又是古制,必须为之。
对于赵禥的底细,身为副主考官的马廷鸾和翁应龙同样知道。马廷鸾虽然为人迂腐,但一向以维护正统皇权标榜自己,也不愿意见到我胡乱弄出一首诗来忽悠考生,所以脸上也露出紧张之色。至于翁应龙倒是十分坦然,皇帝出丑,贾大人应该会高兴吧。
我知道何基的心思,这诗词一道可没有灵丹妙药,能够速成。但我却不是那个不学无术的赵禥,我是上应天命的天子,上天之子。
“朕为此次科举特意赋诗一首,你们都是此中大家,也来给朕评判评判。”我大声念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令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是一首清代诗人龚自珍所写的已亥杂诗,言简意赅,意思是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其中我只改了一个字,将原诗中的“我劝天公重抖擞”改为“我令天公重抖擞”。龚自珍是臣子,只能劝,但我是皇帝,所以我用了命令的令字,同时也昭示了我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决心。
在场之人均是饱读诗书的文豪,自然能明白这首诗的含义。
刹那间,众人全都沉浸在这首诗中。
这首诗虽然在后世算不上家喻户晓,但在这个场合下却十分贴切。
何基马廷鸾毕竟阅历丰富,率先反应过来,两人都长长松了口气,几乎同时说道:“好诗。”
我看了看口瞪目呆的翁应龙一眼,心道,回去告诉贾似道吧,我是天子赵禥,不是那个昏庸无能的太子赵禥。
北方忽必烈厉兵秣马,随时会南侵,按照历史的进程,还有两年多就会发动襄阳大战,襄阳之战一旦失利,南宋朝再无回天之力。随着我的穿越,历史的车轮会不会改变我无法预料,总之,时间不等人,我必须尽快打破三权鼎立的局面,才能一心一意对付强大的蒙古。
片刻后,考生们也都弄懂了这首诗的意思,一名家境贫寒的中年学子想道:“皇上不愧为天上星宿下凡,不拘一格,即是不论出身,不用去打点考官,看来我这一介穷书生此次有望了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贴切时事,且成句工整自然。”
“我令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后两句喻意深刻,重才之道也。”
“这个令字显示了皇上的魄力,真是好诗,普天之下,也就皇上能做出这等豪气之诗了。”
众人心中暗自赞道。
这时,那名家境贫寒的考生突然从座位上走了出来,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泣不成声道:“皇上万岁,皇上万岁万万岁,草民。。。。。。”
我也不知道这名考生想表达什么意思,也许是从不拘一格中想到什么吧。
有人带头,这些考生们全都情不自禁地跪下道:“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如果说前面是出于礼节,那这次就是发自内心了。
看着这些天之骄子们跪在我面前,我心里不免也是洋洋得意,享受着这种崇拜,也不顾再去想这首盗版而来的诗了。
何基一脸笑容,上前道:“陛下,这首诗的标题是什么?”
“就叫咸淳科举贺吧。”我笑道,“众位考生平身,朕还有话说。”
何基喊道:“大家回到座位上站好,聆听皇上指示。”
“这次应试的题目是国之经济,为何要谈经济?而不是像以前论治国之策,朕以为,一个国家需要各种人才,政务之才,军事之才,同样也缺不了经济之才,这经济并非简单的种植业,其涵盖面极广。朕前面讲过,蒙古人对我朝虎视眈眈,双方之战无可避免,这战争嘛,不仅仅是军队的对抗,更多的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其中的经济实力就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就是这个道理。朕知道你们在座的大都不懂经济之道,所学的也只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为什么朕还是要从你们当中挑选呢?那是因为你们明事理,知轻重,更重要的是你们都有一颗报国之心。”
我看着都在认真思考的考生继续说道:“简单来讲,如果我朝国库充足,那么是不是就能够招募大量的精兵,给他们配备最好的武器,让他们的家人免去后顾之忧。总之,经济是我朝的命脉之一,是我朝中兴的保证之一。各位学子,连续两天的考试已经结束了,再过七日便是放榜之日,你们在座的有不少会为官为吏,朕在此提前祝贺你们,同时也送给大家两句话,第一句乃是大家熟悉的范文正公之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二句是为官之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养牲畜。”
后面一句出自清朝无名氏,卖红薯中的红薯是明朝之后才引入我国的,所以我做了修改。
“最后,朕还有一事宣布。你们各位除了诗词歌赋外有任何一技之长的在这七日中均可在贡院登记入册,朕需要各种人才,这也是朕作此诗的目的,不拘一格,只要是人才,朕都会予以重用。另外,朕打算在此设立一所书院,一所不同于其它书院的书院,朕称之为大学,设立这大学的目的有二,一是学术研究,其包含各种物术,甚至是奇巧之术,只要利于我朝发展的,都能入此大学,二是培养人才,为我朝培养各种所需要的人才。你们可以为师,也可以为徒,具体的事务会在下月公布。”
咸淳元年三月十七日,我带着一众大臣来到会稽西南宝山。十八日,葬理宗于永穆陵。在中国历代皇帝中,理宗以尊崇理学著称,是以庙号理宗,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宋理宗在位长达四十年,只是这理宗帝一生碌碌无为,导致南宋朝江河日下,从此一蹶不振。
更可悲的是,他死后不过十五年,其陵墓,包括南宋其他几位帝王和后妃的陵墓,被天涯大祭司杨琏真珈及允泽等人盗发,理宗的尸体因为入殓时被水银浸泡,所以当时还未腐烂,盗墓者便将其尸体从陵墓中脱出,倒悬于陵前树林中以沥取水银。随后将理宗头颅割下,并制作成饮器,送交北京大都元朝统治者,其躯干则被焚毁,出此主意者正是大祭司杨琏真珈,其喻意是要永镇南朝。这也是宋理宗生前万万没有料到的。理宗的头颅直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攻占大都后,才在元朝的皇宫中被找到,朱元璋命人将理宗颅骨重新安葬于宋陵遗址,并对被毁坏的陵墓进行了修复。
只是,我来了,历史还会照旧吗?
第71章诚威镖局
第71章诚威镖局
第71章诚威镖局
对于宋理宗的这个弟弟赵与芮,也就是赵禥的亲身父亲,赵禥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自从六岁多过继给理宗帝后,两人就再也没有见过面,所以在赵禥的记忆中几乎为零,何况我这个外来者。我只是遵从谢道清之意,向其转告了太后的问候,希望他们低调行事,千万不要仗势欺人。
荣王赵与芮唯唯诺诺,一个劲地说好,从其言谈举止间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知足的王爷,也许同其幼年的艰辛生活有关吧。而赵禥的生母却始终含着泪水,一语不发。我知道这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但却碍于儿子的身份,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藏在心里。
母亲,这是世上最寻常却又最伟大的称呼,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室贵胄,都毫无区别。
我心里一软,在离开时对着两位老人磕了三个响头,代赵禥还了这生育之恩。
迁葬仪式一直到下午申时三刻才全部结束,对于理宗而言,也算得上风光大葬了。
比起上次的国葬,我已经不再感到疲劳了,也许是连续几个月的练武,使得身子骨也强壮了不少。
同来的时候一样,禁军前行开道,随后是一众大臣的车辆,最后面是三百名御前侍卫拱卫在我的马车周围,袁棘和小七则时刻不离我的左右。
官道畅顺,尽管人数众多,倒也不慢。
我在马车上休息了一会对袁棘道:“先生,几个月下来,朕觉得这太祖长拳第三节似乎进展不大。”
“陛下,这第三节是练习力量和速度,可以说是整个太祖长拳中最为枯燥的,当年先师在教导臣时,也曾言道,练好长拳第三节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练,练至水到渠成。”
我点点头道:“看来朕最近有些松懈了。”
“陛下日理万机,自然不似臣等空闲,陛下,那无影诀进展如何?”
“朕已经熟记口诀和步伐,只是根本达不到那种所谓的无影境界。”
“陛下莫急。”袁棘笑道,“陛下心系天下,也不必过于执着这武学一道。”
我笑笑不语,谁知道这赵禥的身体是否能撑过十年。
回到临安后恰逢朝会休息日。
只是我也没有睡懒觉,一大早便匆匆忙忙来到狮峰商行,叫上萧天后一起向诚威镖局走去。
在袁棘的安排下,我私下离宫外出时,大都是坐在由龙牙保安部成员担任轿夫的轿子中。
我在会稽的这几天,方灵接到其父亲的回信,愿意同狮峰商行合作,毕竟没有人能禁得起成为行业老大的诱惑。
诚威镖局位于临安东部的一条小路尽头,小路两旁柳树成荫,郁郁葱葱,散发出阵阵清香,时不时还会飘下数朵白色飞絮,就似雪花轻舞,让人回味一时。
这是座较为陈旧的院落,唯一吸引人的就是门前的一对石狮。
自唐宋开始,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大门前,都喜欢摆放一对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关于石狮镇宅,其目的是避邪纳吉。古人认为石狮子是可以驱魔避邪,所以最早用来镇守陵墓。这种人们心目中的灵兽,也被称作“避邪”。在人们的民俗生活中,石狮子不仅用来守卫大门,还有在乡间路口设立石狮子与“石敢当”有同样的功能,用以镇宅、避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