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使用人家,也有很大的学问,呵呵。其次就是找那种还算有名的老师了,比如在国际上有点名气的教授。不过中国在数学方面这种教授尤其少,像院士之类的在国际上知名的都不多,不过总比那些大众化的教授效果好一些。我的推荐信是请一位老院士,我的院长,两位副院长和导师兼前院长写的,不过事后证明官衔的作用也不大,关键还是看推荐人在对方学校那里熟不熟,有没有名了。
所以说推荐信这玩意儿,既重要又不重要。如果你能让非常具有声望的人来推荐你,不管你其他方面多平庸,也能被生生地塞进美国大学,如果你搞不来牛推荐,那么这就是几张废纸。请注意这位朋友在第三段谈到的“关系”,这在美国大学录取时太重要了。可以说,刘亦婷便是这个潜规则的受益者,我会在后文详细说明。
我们通常的印象是:美国是个讲公平不讲人情的社会,美国大学录取过程非常公正、铁面。实际上,这些印象都是假象。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便是,在美国大学里,校友子弟会受到特别优待。有个了解内情的留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幕进行了剖析,兹引如下:
你可能会问,这优待校友子弟的政策,国内也有,与金钱有何干系?要知道,美国的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校友捐款是学校储备基金的主要来源。而储备基金的收入能占学校全'BlockedAds'
'BlockedAds'部开支的1/5左右。校友得罪不起。在常春藤学校,校友子弟的录取率是正常录取率的二、三倍。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生中,12%是校友子弟;虽然学校的正常录取率是13%,但是“子弟”则高达40%以上。1993…1996年间,达特茅茨的校友子弟录取率在40%至46%。
另外,如果有谁表示愿意捐一个大楼、一个实验室、几百万现金,那他的独生子或女儿即使是“学术排名”倒数,也可以昂首阔步迈进常春藤的大门。这样的学生虽然不多(如果多的话,这个学校就会慢慢地垮了),但总让你觉得苦读10年,不如别人老爸的一张支票管用,心里不是滋味。除了有钱人的子女,名人政要的子女也格外受到照顾。这些学生的存在,对学校的知名度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尽管名人的子女不能马上带来大笔金钱,从长远来看,那好处可太大了。
(引自
对这个现象,刘亦婷在哈佛也颇有心得:
边走边聊的时候,我得知我的3位室友来自美国各地。汉娜是来自加州的犹太人,多萝西是来自德克萨斯州的黑人与菲律宾人的混血儿,卡萝琳则是缅因州的白人。她们的父母或为名校教师,或为医生,或是关心社区教育的人士。她们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背景与宗教信仰,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来自所谓的“哈佛世家”。汉娜的妈妈是哈佛毕业生,卡萝琳的姐姐是哈佛毕业生。多萝西有两个哥哥是哈佛的,一个哥哥是斯坦福的。
(引自《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第20页)
还有个例子是关于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兹引如下:
小布什说过:“我生活在现在。”翻译成中国的俗话,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小布什承认,他年轻的时候不招父亲喜欢,但他愿意这样。小时候他十分调皮捣蛋,12岁开始学抽烟,说话带脏字,欺负自己的弟弟。去教堂碰见修女不是说:“小姐,您早!”而是说:“嗨,小妞儿,看起来够性感的呦。”气得老布什夫妇只能面面相觑。
小布什上中学时成绩奇差,好玩、喜恶作剧、见到书本就头痛。后凭借父亲的关系进入耶鲁大学,主修历史,成绩很一般,大多数课程仅得C,他还修过政治学和经济学,但成绩十分糟糕,唯有哲学和人类学成绩好一些,获B+。
(引自新华社2001年12月9日《美国第43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简历》)
当然,我写这些不是为了让大家弄明白小布什何以混进耶鲁的,而是想告诉大家,美国也并非一个其标榜的公平、公正、不讲人情的社会。如果给你写推荐信的,恰好是系主任的一个老熟人,或是在美国颇有影响的一个人物,可以说,你的一只脚已经踏上了美利坚的国土了。
学术论文
按理说,这是最能体现申请者学术能力的项目了,可我前面已经举了一个发表8篇SCI论文的“物理奇才”的例子了,不管这件事情真相如何,但提示我们,在学术论文方面,也有很多方便法门可以利用。
曾经有个成功进入美国名校的留学生介绍经验说,他的秘诀就是央求那些已经在美的师兄、师姐们,在发表论文的时候不要忘记把他的名字捎带署上,哪怕是个第五作者、第六作者。
至于论文抄袭、论文造假,在中国申请者中更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对此,美国大学招生机构已经学聪明了,他们对国际上发表的论文会更重视一些。
个人陈述(PS)
个人陈述又称为PS,是英语personalstatement的简称。说得通俗一点,它就是学生向外国学校“推销”自己的推销书。一般认为,它是申请材料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国外的教授们要通过PS来了解其他申请材料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方面,如学术兴趣以及申请者的性格特点等。
这方面的诀窍就在于要表现出自己的学术兴趣与该教授惊人地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话,你一来就闹着转学,教授敢要你吗?在性格方面一定要表现出听话、能吃苦。教授找你来是干活的,如果你不老老实实干活,也会让教授非常不愉快的。所以在我看来,PS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向美国大学说明你如何能干活,如何听话,如何能给教授当个好助手。很多人把PS理解成展示自己有多牛,多优秀,素质多全面,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真正的牛人人家未必看得上。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美国大学究竟为什么会发给中国学生奖学金。我们知道,美国大学在世界上以慷慨闻名。他们对很多外国学生不仅有免学费的优惠,还会发一笔可观的奖学金来补助他们的生活。这笔奖学金每月大概在1200美元到1500美元之间,足够中国学生生活,有些省吃俭用的学生每月还能省下大约一半的钱。所以美国大学历来是中国学生留学的首选。可是我们知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大学这么做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我认为其中最重要原因是,美国是个劳动力非常缺乏的国家,她需要外国移民来弥补其劳动力的不足。一份报告指出,美国目前高素质的劳动力短缺量约为30万,预计到2006年缺口将达到67万。而据200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80%的工作岗位本质上是脑力劳动,所以这些短缺的劳动力大多是脑力工作者。美国是世界上大学数量最多的国家,各类大学加起来有10000所之多。而这些大学同样需要高素质的脑力劳动者来承担教学助手(TA)、研究助手(RA)等工作。
由于中国学生听话、廉价、能吃苦、基本素质较高,所以,从给学校、给教授做工的角度看,中国学生性价比不错,因此美国大学特别乐意花钱把他们弄过来。也就是说,中国学生在美国大学眼里,基本是按优质、廉价劳动力看待的,那些被美国大学追捧的所谓牛人,实际上不过是能干活、肯吃苦、要钱少、特听话的牛劳动力而已。
所以说,既然大多数教授想要的就是一个牛劳动力,那么,你在PS里只要在能干、兴趣与教授一致这几方面好好地添油加醋就可以了。
说实话,很多国内的大学生除了会做题目,会抄袭论文,会在论坛上灌水,写文章的能力已经退化得不成样子了。不过,这根本难不住他们。他们可以找专门的吹牛公司,花上几百块钱,一篇像模像样的PS就出炉了。
美国大学招生委员会对此心知肚明。不过这个玩意儿本来就是走走形式,他们关心的是你能不能干活,至于你文笔如何,是不是别人代写,则根本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
课外活动
对于高中生申请本科来说,课外活动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标准。不过这个标准实际上是个华而不实的空架子。你想想,对于善于作秀、长袖善舞的申请者来说,这个课外活动还不是想怎么发挥就怎么发挥?
比如在电影里演了个跑龙套的群众演员,可以吹成演了个女二号。去某地旅游了一趟,可以吹成考察当地的民生疾苦。在学校里搞了几次卫生,可以吹成常年参加志愿者活动。在班里当个小组长,可以吹成领导能力卓越。参加了一次班级文艺活动,可以吹成具有超群的艺术才能……
总之,长袖善舞、大打擦边球,想怎么吹就怎么吹,美国大学根本就无法查证申请者说的是否属实。所以,对于善于做秀的申请者来说,这个项目正是他们尽兴表演的大好时机。
综上所述,对于那些了解美国大学招生制度内情的人来说,美国大学招生制度的漏洞简直比筛子孔还多。但是,我说这些并非完全否定美国大学招生制度,我只是想强调,世界上并无完美普适的大学招生制度,就像世界上并无完美普适的政治制度一样。美国大学招生制度的最大优点也是这一制度的最大缺点。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每个国家选择其招生制度,必然要根据自身的国情,有自己的考虑。随便说一句,很多人对中国高考制度的弊病非常反感,可我恰恰认为,与美国大学招生制度比较起来,这个制度是非常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其优越性非常明显。对它进行改革、完善很有必要,但一味否定,甚至想把美国的高考制度照搬过来,则是荒唐且毫无必要的。
刘亦婷进入哈佛的真相
正是由于美国大学漏洞多多,一些在国内连普通大学都考不进去,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学生,竟也能够堂而皇之地进入美国名校。因为他们只要将自己包装成具有“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申请者就可以了。这点跟那些歌手、写手、演员的包装策略没有本质的不同。可以说,如果你不擅长包装,即使你真的具有“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你也未见得能进入美国大学。
许多留学成功者总结的成功秘诀是,申请者得想尽办法,巧妙利用美国大学的漏洞或称游戏规则,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具有“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申请者。
那么,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这些学生的家长都模仿刘亦婷的家长去写什么“哈佛男孩”、“MIT女孩”、“耶鲁boy”、“普林斯顿girl”,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更受欢迎。因为这些学生可能本来就特别贪玩,不怎么热爱学习,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所以他们更像用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说不定某天,我们的书店里会出现一批《我家淘淘上哈佛》、《我家闹闹上耶鲁》、《上哈佛不必太聪明》这类所谓的素质教育纪实。
可与这些“素质教育纪实”炮制者的名利双收相对应的,是不明就里的家长被愚弄,是无辜可怜的孩子们被误导、被伤害。所以我一直认为,帮助这些家长和学生弄明白男孩女孩们进入美国名校的真相,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
既然一些中国学生可以利用美国大学招生制度的漏洞堂而皇之地进入美国名校,那么,我们是不是有理由怀疑,刘亦婷进入哈佛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其家长标榜的什么“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而是抓住了美国大学在中国招生的漏洞呢?
接下来就以美国名校招生所需的软硬条件为线索,看看刘亦婷究竟是靠什么进入哈佛的。
SAT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由ETS主持的“学术水平测验考试”(ScholasticAssessmentTest;简称SAT)被多数大学用做比较不同地区、不同高中、不同评分制度的标准。而且SAT是美国大学所能够得到的、惟一可以比较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成绩的标准,所以它对录取与否的作用非常之大。
这样一个重要的考试,刘亦婷并没有参加。可以说,这是刘亦婷在申请中的一个很大的劣势。
托福(TOEFL)
托福成绩对于美国大学来说作用不大,旨在消除校方对你语言交流能力的一些疑问。你只要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了。比如刘亦婷的640分就是一个标准。
学校成绩(GPA)
至于GPA,对于高中生申请者来说作用有限。主要原因是各学校成绩判分松紧不同,很难将此作为学生横向比较的依据,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就是明确表示GPA不重要而学习物理的动机和兴趣才最重要。
课外活动
对于美国大学来说,这个项目很重要,能够看出一个学生多方面的素质。美国中学生的课外活动不下四五十种,可分为学术活动、娱乐活动、体育活动和社区活动。可谓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学术性的课外活动包括自然科学、数学、电脑、写作、编辑、辩论等学生社团;娱乐性的有话剧社、合唱团、乐队、舞蹈队、摄影社、桥牌社、未来农民社、少年企业家社等;体育的包括各种运动校队、体操队、啦啦队等等。各种课外活动都有一个辅导老师。
美国各学校把课外活动作为帮助学生增长才干、适应社会人生的重要措施,经常进行考核,认为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竞争心理、责任感、领导能力和人际关系。据专家研究,课外活动表现突出的学生,很可能将来是学术或政治方面的优秀人物。时下英国大学已把学生课外活动的表现作为大学人学评价标淮之一。有些名牌大学甚至将考生课外活动表现作为总评分的25%。各大学竞相录取学科成绩优良而课外活动表现突出的学生。
(引自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美国中学生课外活动多种多样》文陈跃)
那么,刘亦婷参加课外活动情况如何呢?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计算过我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的时间有9个多小时,还有时在吃饭的空余时间、课间,甚至寝食里学习。我们每天的时间有一大半泡在书本里。老师们或许要摇头,说我太夸张,其实不然。每个老师都只布置了适量作业,确实每科都不算多,但7门加在一起就能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除了每天的作业外,还有周记、练习册、习题集、小结等。就算哪天布置的作业少,也不敢贪恋玩耍,因为后面还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