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如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过如此-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是文艺节目、少儿节目、新闻节目、动物节目,都应接有人文关怀精神在里面,包括我们的采访,我看过一些新闻记者去采访,对采访对象说,你就把你刚才说的特别激动的那段再来一遍(笑),对,就是这么去采访的。
  我觉得即便你非要这样做不可,或者你非要大家鼓掌不可,你说句谢谢总应该吧,你说请大家这样总应该吧。但是就是这么一点简单的要求,我们的一些电视人都做不到。我觉得大家可以尝试尝试,在座的答位可能做过各种各样的节目,你们可以试一试,人文关怀是不是很重要。
  提问C:我想问一下,《实话实说》是因为你而出名,还是你因《实话实说》而出名?很多人都觉得《实话实说》是因为你而出名的?
  崔永元:这个节目其他主持人也主持过,有胡健、甘琦、娄鸣、方宏进,加上我一共有5个人都主持过,我们可能还会推出新的主持人来主持这个节目。我觉得不在于谁主持,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主持。我们怎么和有文化底蕴的学者合作,让自己的节目有文化内涵,有生命力,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制作好节目的方式。有了这种方式,这个节目就会有生命力,不管谁来主持,都会有他的特色。可能不是崔永元主持,大家在节目里看不到那么多调侃,看不到那么多玩笑。但是我倒觉得,这未必是《实话实说》的唯一方式。
  所以我想,作为崔永元本人,他只是《实话实说》节目中一个符号,因为这个节目是由很多符号组成的,少了这一个符号,《实话实说》这个地球还会转,不要把自己想得那么了不起。
  提问D:你以前是做广播的,你广播做了那么多年,你自以为还很好。结果你离开广播到电视也大红大紫,我想问一下你觉得广播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崔永无:我就说说我熟悉的广播。我干的广播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北京除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有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如果广告费用能够判断一个广播电台经营的好坏,那我应该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营得非常差,因为它还不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科学经营(44)
  所以当时我就说过非常难听的话,就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人什么本书都没有,你照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描也能描出这么多钱来,何况你的覆盖范围比它要广得多。
  为什么不行呢?如果你说是人的问题,那么现在《焦点访谈》很多主力记者都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来的,大家觉得干得还不错的两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我、白岩松都是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来的,敬一丹还在我们那里实习过,水均益和方宏进是听着广播长大的(笑),每个人都跟广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什么广播自己就不行呢?我觉得完全是自身的原因,是管理的原因,是经营的原因,是观念放不开的原因。
  最近,我也特别高兴地发现他们在变。比如我所在的《午间半小时》,现在更名叫《午间一小时》。他们开播的时候请我回去做过一次节目,我就把做中视节目的一些做法拿到广播电台的工作室,他们觉得非常新鲜,其实那是一种做法,还是人文关怀的做法。
  比如当时现场有一个记者在拍照,通过话筒就可以传出去,电视观众能看到,广播的听众就看不到,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声音。然后我就说你们现在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这个声音不是我在咳嗽,足有一个摄影师在照相,然后我就问,你叫什么名字,你为什么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当时我们是讨论城市色彩的话题。
  然后他就从他摄影的角度来谈,然后拿出他拍的很多照片,说复合色的灰色调拍出来多么好看,很合理地用进来了。讲完以后,我们请下一个听众来发言,摄影师就收地的照片,这个时候又出来“咔嚓咔嚓”的声音,然后我就说,大家不要以为崔永元主持得不好,有人退场了,现在是摄像师在收他那些宝贵的照片,然后听众就笑。还有每一个听众站起来发言,我都会说现在我形容一下,现在站起来发言的听众是胖胖的,穿以灰色调为主的复合色调的衣服,跟北京城市的色彩是一样的,你是专门为了讨论这个话题,穿这样的衣服吧?
  也就是说,在演播室里,出现的每一种声音,或者听众的每一个表情,我们都知道,收音机前的听众听不到,所以你作为一个主持人,你有这个义务,要用你的眼睛替他观察到,用你的嘴告诉听众,描述给他们听。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做广播的人,不太讲科学经营。什么叫科学经营?就是谁在听你的节目?他们有什么要求你知道不知道?你做没做过这样的调查?手里有没有这样的数据?当时《午间一小时》要改版的时候,请我们回去提意见,拿一个报告,题目叫《午间一小时》策划案,包括里面有什么闪容,我们准备怎么做,零零散散讲完了。讲完以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这份方案是怎么来的?他们说是我们想的。
  你们为什么这么想?他们说,我们觉得这样听众可能会喜欢。你怎么知道?你可能连你爱人的意见都没有征求,你怎么知道听众会喜欢呢?我说你知道不知道在间一时段其他电台在播什么内容,知道了其他的电台在播什么内容,你就会有两条路选择,第一你和他们竞争,你就要做得比他们好。第二你可以避实就虚,他们做的你就不做,看看还有什么空档可以钻,这才叫科学经营。
  现在《实话实说》的收视率每周都有,我们可以专门花钱到调查公司拿到更细的数据,细到每一分钟的收视变现在《实话实说》的收视率每周都有,我们可以专门花钱到调查公司拿到更细的数据,细到每一分钟的收视变化。
  提问E:虽然你年纪比我大,但是为什么叫你“小崔”呢?不是不懂礼貌,因为我从电视上认识你只有不到5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一个小朋友。刚才你谈到主持人,谈到节目,也谈到人文关怀,我想问你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主持人的风格决定栏目的定位,决定节目的定位,还是这个节目定位选择了具有这样风格的主持人呢?
  第二个问题,你说的人文关怀,因为你看《实话实说》,观众都是面对面的,人文关怀比较好体现。但是类似新闻类的严肃节目来说,播台员没有面对观众,他面对的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他如何通过电视机把这种人文关怀传达给电视机外的观众?谢谢。
  崔永元:第一个问题我们不去探讨它,花很多时间探讨也没有什么用,是自己的风格影响了节目,还是节目的风格影响了自己,探讨半天也还是挣那么多钱(笑),没有什么意思。第二个问题倒很有意思,不是谈话节目,不是和观众直接交流的节目,有没有人文关怀在里面。我觉得当然有。比如刚才我说记者的采访,你再来一遍,再说一遍就行了,你说这叫人文关怀吗?还是播音员,比如现在我看很多台的新闻播音员都在节目结束以后,说今天的新闻就到这里,再见。然后灯暗下来,播音员在那里做一些动作,有的是把耳机摘下来,有的是整理整理稿子,有的假装拿笔在上面写什么(笑)。
  玩尽花样(45)
  就这样一个动作,我不知道播音员想过没有,这些动作里有什么含义,会对观众有什么影响,有没有人动过这个脑筋。我在日本去看久米宏的播音,他收稿子的动作总是不—样,到了什么程度,成了观众的收视点,观众等着着他今天怎么收,他有各种方式。
  比如说今天的新闻就到这里,然后他拿着稿子在半空中划一个弧线,再在桌上整理齐。收视率表示:一个弧线留住0。2%的观众。我印象更深的是他们有很多模型和道具在新闻中使用,这是我们没有的,我们都是用嘴说。我们说新换了市长,这个市长水平特别高,一下子让国民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69%,老百姓有一个人能听得懂吗?谁知道这提高15。69%是高还是低,是多还是少?说不定上一任市长一下提高100%,实际上是这个市长不行,我觉得这都是对观众不负责的态度。我们只满足于把稿子流利念出来就完了。
  我去的那天是普京当选的消息刚出来,非常快,马上前面出现红绸子,然后他就告诉观众,你们看,奇迹发生了,他把红绸子一打开,是苏联历代领导人的模型。他说这就是从列宁开始,苏联、俄罗斯在他们的领导下,一步一步前进。如果你们记不住的话,你们看好,他指着列宁,他说你看,没头发有头发。然后叶利钦有头发,到普京应该是没头发的,但是普京是有头发的,他说你看这是怎么回事?有两种可能,一是俄罗斯选错人了,他根本就不应该当总统。第二俄罗斯现在的事情太难,早晚他应该掉完头发(笑)。他用这种方式讲了新闻,我觉得这可能有点过分,人家俄罗斯会抗议的。
  但是他是这么一种思路,这么一种想法。我去新闻演播室看,有很多模型。比如新干线发生火车相撞事件,马上就可以给你演示,做得非常逼真,火车的模型、汽车的模型,就这么快。所有的数据25。6%,37。7%,都是积木,都可以来回拆,来回搭,他们说,要让老太太都可以看清我们的新闻,都可以明白我们的新闻。
  我们的新闻要让人家听懂,要让人家看懂,这就是人文关怀。我们做新闻、播新闻的时候,不去考虑观众的心情,也就是说观众在电视机前看新闻,看懂没看懂,听没听明白,跟我们无关,这叫什么人文关怀。
  提问F:……老崔,你干了5年了,是不是有些模式化了?
  崔永元:我觉得你说的这种感觉确实是有,5年了,习惯了。比如刚才我说的热场,你们听着很新鲜,觉得用这种方式调动观众很好,但是我用这样的方式,至少也用了两年了。我在说的时候,全场观众关得直流眼泪,但是我们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人笑,都在那里自己做准备,因为他们都听了两年了,觉得没有什么新鲜的。但是变化也确实很难,我比较同意小白的说法,平时间长了以后,技巧丰富了。可能就会让激情降低。还是我刚才说的经验,有两条,第一发自内心爱这个事业,你永远有激情。第二条你不能做到发自内心,你就用技巧来控制它。有时候我也会想,这是我的一个饭碗。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不好好干,会很有危机感的。中央电视台动不动就来个“荣事达”主持人大赛,还不停地《挑战主持人》什么的,我一看这些人确实非常优秀。别的先不说,他们往那儿一站,那一排那个精气神,就是现在中央电视台的主待人不具备的。我觉得我们有很大的危机感,可能我们自己干得正起劲的时候,就会被别人一脚踢下来。不瞒你说,我们现在已经想后路了。但是干的这些天,还要想办法把它干好。
  提问G: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你自己,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节目的。千万不要认为我对你有任何人身攻击,你说你自己是一个平民主持人,我也听过也是一个很著名的主持人说自己是一个平民主持人,他一坐在教室里,感觉与世界隔绝了。他说他愿意骑自行车,就问如果你的自行车丢了,还会去挤公共汽车吗?然后他就没有说话。说明他说的这些话可能都是表面的,自己没有做到,你是不是这样的人?
  崔永元:平民心态,大家不要对它有表面的理解,说平民心态就是穷人心态,骑自行车都不行,最好是走着上班。平民心态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一个人没有平民心态,他就是去要饭,也会显得与众不同。如果你有平民心态,你腰缠万贯也不耽误你是平民,你开奔驰、宝马,你也是平民。那么,平民的特征是什么?
  我觉得是善良、真诚、与人沟通、与人为善、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都是平民最本质的特色,而不是穿打补钉的衣服就是平民。大家对平民心态有一些格式化的理解,这跟我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一直说我是“隔壁大妈的儿子”,我说我是一个平民化的主持人,我现在从来不开车,我有一个司机专门给我开车(笑)。这不影响我当平民,没有问题。
  有趣生活(46)
  关键是我有这样的心态。我到一个地方,准备去吃海鲜,我刚要往里走,就有人叫我,老崔,我一回头,是一位大爷,他说跟我谈点事,谈谈心里的苦恼,天南海北地谈了一会儿,我说不行,我还得应酬去,好多人等着我。他说去吧。
  我觉得这个就是平民。当时我的朋友看到这一幕特别惊讶,他说你看他根本不把你当成外人,他见了你没有诚惶诚恐,你说大爷怎么找到这么好的感觉呢?可能他觉得我没有装服,他也不一定叫你停下来跟你交交心,聊聊天,我理解的平民心态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不知道准确不准确。
  提问H:我想简单说一下,现在有很多主持人都是半路出来的,……有多年工作经验,这是否会成为挑选主持人的路数?
  崔永元:我觉得选主持人这事,不能刻舟求剑。有几个主持人是半路出家的,所以大家都选半路出家的,我觉得这个思路挺幼稚的。我还听说,有从监狱出来的,后来成为先进工作者的,是不是咱们都上监狱呆一段儿(笑)。我觉得选择主持人,跟选拔人才,跟征兵,跟选厂长、书记,跟选先进工作者,选村长的途径完全一样,我们是学新闻、于新闻,现在能做主持人。广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也一样能培养出优秀的主持人来,像我们的张政,现在很快就是博士了,他可能将是中国广播电视主持人行业第一个博士,这就是我们的骄傲,我觉得很多途径都可以培养好的主持人。
  世界说起家很大。中国人说起来很多,但每个人迫切要处理和对付的,其实就是身边周围那么几个人。相互琢磨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刘震云《单位》生活比相声小品有趣,这是我的感觉,举数例,以飨读者。
  1。在电台办节目时自我介绍:“我姓崔,叫崔永元,‘永’是‘永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