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腹痛性质
一般而言,实痛拒按,虚痛喜按。实痛一般痛势急剧,痛时拒按,痛而有形,痛势不减,得食则甚;虚痛一般病势绵绵,喜揉喜按,时缓时急,痛而无形,饥而痛增。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坚满急痛,遇冷痛剧,得热则减者,为寒痛;痛在脐腹,痛处有热感,时轻时重,或伴有便秘,得凉痛减者,为热痛;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嗳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者,属气滞痛;少腹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经常夜间加剧,伴面色晦暗者,为血瘀痛;因饮食不慎,脘腹胀痛,嗳气频作,嗳后稍舒,痛甚欲便,便后痛减者,为伤食痛。暴痛多实,伴腹胀、呕逆等;久痛多虚。
2。辨腹痛部位
胁腹、少腹痛多属厥阴肝经病证;脐以上大腹疼痛,多为脾胃病证;脐以下小腹痛多属膀胱及大小肠病证;脐腹疼痛,多为虫积。
二、治疗原则
治疗腹痛多以“通”字立法,应根据辨证的虚实寒热,在气在血,确立相应治法。《医学真传》说:“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泻为通,则妄矣。”在通法的基础上,结合审证求因,标本兼治。属实证者,重在祛邪疏导;对虚痛,应温中补虚,益气养血,不可滥施攻下。对于久痛入络,绵绵不愈之腹痛,可采取辛润活血通络之法。
三、证治分类
1。寒邪内阻证症状: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恶寒身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清稀或秘结,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
证机概要:寒邪凝滞,中阳被遏,脉络痹阻。
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良附丸温里散寒,正气天香散理气温中,两者合用,共奏散寒止痛之效,适用于寒邪阻遏中阳,腹痛拘急、得热痛减的证候。
常用药: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
如寒重,痛势剧烈,手足逆冷,脉沉细者,可加入附子、肉桂辛热通阳,散寒止痛;若少腹拘急冷痛,属肝经寒凝气滞者,可加吴茱萸、小茴香、沉香以暖肝散寒;腹中冷痛,兼见便秘,加附子、大黄以温通腑气;若夏日感受寒湿,伴见恶心呕吐,胸闷,纳呆,身重,倦怠,舌苔白腻者,可酌加藿香、苍术、厚朴、蔻仁、半夏,以温中散寒,化湿运脾。
2。湿热壅滞证
症状:腹部胀痛,痞满拒按,胸闷不舒,烦渴引饮,潮热汗出,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
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代表方:大承气汤加减。本方具有软坚润燥、破结除满、荡涤肠胃的功能,适用于腑气不通,大便秘结,腹痛拒按,发热汗出的腹痛。
常用药:大黄苦寒泄热,攻下燥屎;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散结;厚朴、枳实破气导滞,消痞除满。
若燥热不甚,湿热偏重,大便不爽者,可去芒硝,加栀子、黄芩清热泻火;若痛引两胁,可加郁金、柴胡理气化瘀止痛;如腹痛剧烈,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者,改用大柴胡汤表里双解。
3。饮食积滞证
症状: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粪便奇臭,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食滞内停,运化失司,胃肠不和。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代表方:枳实导滞丸加减。本方有消积导滞、清热祛湿的作用,适用于嗳腐吞酸,恶食呕恶,腹痛胀满之证。
常用药:大黄、枳实、神曲消食导滞;黄芩、黄连、泽泻清热化湿;白术、茯苓健脾助运。
若腹痛胀满者,加厚朴、木香行气消胀;兼大便自利,恶心呕吐者,去大黄,加陈皮、半夏、苍术理气燥湿,降逆止呕。如食滞不重,腹痛较轻者,用保和丸消食导滞。
4。肝郁气滞证
症状: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得暖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疏泄失司。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有疏肝行气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因肝气郁结,腹痛走窜,牵引少腹或两胁之证。
常用药: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川芎行气活血。
若气滞较重,胸胁胀痛者,加川楝子、郁金理气化瘀止痛;若痛引少腹、睾丸者,加橘核、荔枝核、川楝子理气止痛;若肝郁日久化热者,加丹皮、山栀子、川楝子清肝泄热。若腹痛肠鸣,气滞腹泻者,可用痛泻要方调肝理脾。若少腹绞痛,阴囊寒疝者,可用天台乌药散理气散寒。
5。瘀血内停证
症状:少腹疼痛,痛势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甚则腹有包块,经久不愈,舌质紫暗,脉细涩。
证机概要: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代表方:少腹逐瘀汤加减。本方有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之效,适宜治疗腹痛如针刺、痛有定处的血瘀证。
常用药: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延胡索、蒲黄、五灵脂、没药化瘀止痛;小茴香、肉桂、干姜温经止痛。
若腹部术后作痛,或跌仆损伤作痛,可加泽兰、红花,或吞服三七粉、云南白药活血化瘀;若瘀血日久发热,可加丹参、丹皮、王不留行凉血化瘀;若兼有寒象,腹痛喜温,可加小茴香、干姜、肉桂温经止痛。若下焦蓄血,大便色黑,可用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通腑。若胁下积块,疼痛拒按,可用膈下逐瘀汤化瘀通络。
6。中虚脏寒证
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休息后减轻,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中阳不振,气血不足,失于温养。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代表方:小建中汤加减。本方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形寒肢冷、喜温喜按、腹部隐痛之证。
常用药:桂枝、饴糖、生姜、大枣温中补虚;芍药、炙甘草缓急止痛。
若胃气虚寒,脐中冷痛,连及少腹,宜加胡芦巴、荜澄茄温肾散寒止痛;如血气虚弱,腹中拘急冷痛,困倦,短气,纳少,自汗者,当酌加当归、黄芪调补气血;若脾气不足,可加黄芪、茯苓、人参、白术等助益气健脾之力;若寒凝气滞,可加吴茱萸、干姜、川椒、乌药等助散寒理气。若腹中大寒,呕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汤温中散寒。若腹痛下利,脉微肢冷,脾肾阳虚者,可用附子理中汤温补脾肾。若大肠虚寒,积冷便秘者,可用温脾汤温阳通下。若中气大虚,少气懒言,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补中。
【预后转归】
体质好,病程短,正气尚足者,预后良好;体质较差,病程较长,正气不足者,预后较差;身体日渐赢瘦,正气日衰者,难治。若腹痛暴急,治不及时,或治不得当,气血逆乱,可致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厥脱之证,如不及时抢救则危殆立至。若湿热蕴结肠胃,蛔虫内扰,或术后气滞血瘀,可造成腑气不通,气滞血瘀日久,可变生积聚。
【预防调护】
腹痛多与饮食失调有关,平素宜饮食有节,忌暴饮暴食,忌食生冷、不洁的食物,少食过于辛辣、油腻之品。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洗手,细嚼慢咽,饭后不宜立即参加体育活动。寒痛者要注意保暖;热痛者忌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食积腹痛者宜暂禁食或少食;气滞者要保持心情舒畅。疼痛剧烈者应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
医生须密切注意患者的面色、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腹诊情况、二便及其伴随症状,并须观察腹痛与情绪、饮食寒温等因素的关系。如见患者腹痛剧烈、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须警惕出现厥脱证,要立即处理,以免贻误病情。
【临证备要】
1。灵活运用温通之法治疗腹痛。温通法是以辛温或辛热药为主体,配合其他药物,借能动能通之力,以收通则不痛之效的治疗方法。温通法每需与它药合用。一是与理气药为伍,如良附丸中高良姜与香附同用,用于寒凝而致气滞引起的腹痛十分相宜。二是与养阴补血药相合,如当归四逆汤中桂枝、细辛与当归、白芍同用,小建中汤中桂枝与白芍同用等。三是与活血祛瘀药配用,如少腹逐瘀汤,在活血化瘀的同时使用小茴香、干姜、肉桂等辛香温热之品,来化解滞留于少腹的瘀血。四是与补气药相配,如附子理中汤,既用党参、白术,又用附子、干姜,对中虚脏寒的腹痛切中病机。五是与甘缓药同用,常用甘草、大枣、饴糖等味甘之品,一方面制约辛燥温热太过,使其温通而不燥烈,另一方面甘药在温热药的推动下,缓急止痛而不碍邪。
2。运用清热通腑法治疗急性热证腹痛。清热通腑法以清热解毒药(如银花、黄连、黄芩等)与通腑药(如大黄、虎杖、枳实、芒硝等)为主体,以通则不痛为法,现代用来治疗急慢性胰腺炎取得了良好成效。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可予调胃承气汤加减,加用木香、槟榔等理气之品,收理气通腑之效。本法应用,中病即止,不可过用,以免伤阴太过。对虚证腹痛不可妄用清热通腑法,以免损耗正气,使虚者更虚。
【医案举隅】
张某,男,67岁。1979年8月29日初诊。
主诉及病史:腹部胀痛3天,伴见胃脘胀满,连及两胁刺痛,嗳气频频,时吐黏痰,口干口苦,头中热,耳内堵塞,不思饮食,大便干,小便赤。
诊查: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弦丽数。查血象:白细胞22×109/L,中性粒细胞84%。
辨证:湿热夹滞,交结肠胃,通降失常。
治法:清热行气,通里导滞。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炒枳实10g,生川军9g,青陈皮各9g,木香6g,川厚朴10g,炒苍术10g,木通6g,竹茹10g。
二诊:药服2剂后大便转稀,胃脘胀满、嗳气及吐黏痰均减,头热耳堵已除,小便色变黄。惟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拒按,有反跳痛,无矢气,口干口苦而涩,饮食不香。舌淡,苔白中黄,脉弦滑而数。腑气虽有下行之势,湿热仍壅积肠中,气血瘀滞。当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里导滞。
原方去半夏、苍术、竹茹、木通,生军改为6g,加丹皮10g,桃仁10g,败酱草30g,连翘24g,忍冬藤45g,5剂。
三诊:迭进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里导滞之剂,现右少腹仅感微痛,亦不拒按,大便正常,饮食虽乏味但较前增加,偶见恶心,口中仍苦涩,小便淡黄,脉弦滑。舌苔薄白中黄。肠中湿热渐化,气血瘀滞亦渐消散,余邪未尽也。
处方:熟军6g,桃仁9g,炒枳壳9g,青陈皮各9g,川厚朴10g,忍冬藤30g,连翘18g,败酱草30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冬瓜子30g。
服上方1剂后,患者即返家乡,过半月来信,上述症状皆退,精神、饮食恢复,查血象均在正常范围。
按:本例属实热性腹痛,故以通里导滞为主要治法。但初诊所见,腹痛伴胃脘胀满,两胁刺痛,暖气频频,头热耳堵,病位偏于上,即湿热夹滞交阻胃及肝胆之络,故以大柴胡汤加减治之。二诊腹痛转移至右下腹,拒按,无矢气,是肠中湿热蕴积、气滞血瘀之象,因而改用大黄牡丹汤加减,通里活血,着重清热解毒,目的在于截断病势,以防热壅血瘀成痈。
(董建华,王永炎主编。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夏锦堂医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古代文献精选】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猝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
《景岳全书·心腹痛》:“痛有虚实,凡三焦痛证,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其有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多暴痛者,多由前三证,渐病者,多由后四证……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
《症因脉治·腹痛论》:“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旁,毛际之上,名日腹痛;若痛在胁肋,日胁痛;痛在脐上,则日胃痛,而非腹痛。”
第七节痢疾
由于邪蕴肠腑,气血凝滞,大肠脂膜血络损伤,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称为痢疾。是一类或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
该病《内经》中称为“肠湃”,其发病与饮食不节及湿热下注有关。汉·张仲景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制定了治疗湿热痢的白头翁汤,并提出了“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的虚寒久痢主方。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痢病候》将痢疾分为“赤白痢”、“脓血痢”、“冷热痢”、“休息痢”等21种痢病候,并在病机方面提出“痢由脾弱肠虚……肠虚不复,故赤白连滞……血痢者,热毒折于血,人大肠故也。”强调了热毒致病。本病在隋唐以前还有称为“大瘕泄”、“滞下”者。痢疾病名首见于宋·严用和《济生方·痢疾论治》:“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金元时代已认识到本病能互相传染、普遍流行而称“时疫痢”。如朱丹溪《丹溪心法》日:“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至明清时期对痢疾的认识更趋深入,进一步阐发了痢疾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提出痢有伏积,所谓“无积不成痢也”,外感、内伤者,由于人体气盛、气虚的不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