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辽史-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烈。太宗会同二年,以乌古之地水草丰美,命居之。三年,益以海勒水之地为
    农田。乙习本石烈。会同二年,命以乌古之地。
    六院部。隶北府,以镇南境。其大王及都监春夏居泰德泉之北,秋冬居独卢
    金。石烈四:辖懒石烈。阿速石烈。斡纳拨石烈。斡纳阿速石烈。会同二年,命
    居乌古。三年,益以海勒水地。
    乙室部。其先曰撒里本,阻午可汗之世,与其兄益古分营而领之,曰乙室部。
    会同二年,更夷离堇为大王。隶南府,其大王及都监镇驻西南之境,司徒居鸳鸯
    泊,闸撒狘居车轴山。石烈二:阿里答石烈。欲主石烈。
    品部。其先曰拿女手,阻午可汗以其营为部。太祖更诸部夷离堇为令稳。统
    和中,又改节度使。隶北府,属西北路招讨司,司徒居太子坟。凡戍军隶节度使,
    留后户隶司徒。石烈二:北哲里只石烈。南辖懒石烈。
    楮特部。其先曰洼,阻午可汗以其营为部。隶南府,节度使属西北路招讨司,
    司徒居柏坡山及钅革山之侧。石烈二:北石烈。南石烈。
    乌隗部。其先曰撒里卜,与其兄涅勒同营,阻午可汗析为二:撒里卜为乌隗
    部,涅勒为涅剌部。俱隶北府,乌隗部节度使属东北路招讨司,司徒居徐母山、
    郝里河之侧。石烈二:北石烈。南石烈。
    涅剌部。其先曰涅勒,阻午可汗争其营为部。节度使属西南路招讨司,居黑
    山北,司徒居郝里河侧。石烈二:北塌里石烈。南察里石烈。
    突吕不部。其先曰塔古里,领三营。阻午可汗命分其一与弟航斡为突举部,
    塔古里得其二,更为突吕不部。隶北府,节度使属西北路招讨司,司徒居长春州
    西。石烈二:北托不石烈。南须石烈。
    突举部。其先曰航斡,阻午可汗分营置部。隶南府,戍于隗乌古部,司徒居
    冗泉侧。石烈二:北石烈。南石烈。
    奚王府六部五帐分。其先曰时瑟,事东遥里十帐部主哲里。后逐哲里,自立
    为奚王。卒,弟吐勒斯立。遥辇鲜质可汗讨之,俘其拒敌者七百户,摭其降者。
    以时瑟邻睦之故,止俘部曲之半,余悉留焉。奚势由是衰矣。初为五部:曰遥里,
    曰伯德,曰奥里,曰梅只,曰楚里。太祖尽降之,号五部奚。天赞二年,有东扒
    里厮胡损者,恃险坚壁于箭笴山以拒命,揶谕曰:大军何能为,我当饮堕瑰门下
    矣!”太祖灭之,以奚府给役户,并括诸部隐丁,收合流散,置堕瑰部,因堕瑰
    门之语为名,遂号六部奚。命勃鲁恩主之,仍号奚王。太宗即位,置宰相、常衮
    各二员。圣宗合奥里、梅只、堕瑰三部为一;特置二克部以足六部之数。奚王和
    朔奴讨兀惹,败绩,籍六部隶北府。
    突吕不室韦部。本名大、小二黄室韦户。太祖为达马狘沙里,以计降之,
    乃置为二部。隶北府,节度使属东北路统军司,戍泰州东北。
    涅剌拿古部。与突吕不室韦部同。节度使戍泰州东。
    迭剌迭达部。本鲜质可汗所俘奚七百户,太祖即位,以为十四石烈,置为部。
    隶南府,节度使属西南路招讨司,戍黑山北,部民居庆州南。
    乙室奥隗部。神册六年,太祖以所俘奚户置。隶南府,节度使属东北路兵马
    司。
    楮特奥隗部。太祖以奚户置。隶南府,节度使属东京都部署司。
    品达鲁虢部。太祖以所俘达鲁虢部置。隶南府,节度使属西南路招讨司,戍
    黑山北。
    乌古涅剌部。亦曰涅离部。太祖取于骨里户六千,神册六年,析为乌古涅剌
    及图鲁二部。俱隶北府,节度使属西南路招讨司。
    图鲁部。节度使属东北路统军司。
    已上太祖以遥辇氏旧部族分置者凡十部,增置者八。
    圣宗三十四部:
    撒里葛部。奚有三营:曰撒里葛,曰窈爪,曰耨碗爪。太祖伐奚,乞降,愿
    为着帐子弟。籍于宫分,皆设夷离堇。圣宗各置为部,改设节度使,皆隶南府,
    以备畋猎之役。居泽州东。
    窈爪部。与撒里葛部同。居潭州南。
    耨碗爪部。节度使属东京都部署司。
    讹仆括部。与撒里葛三部同。居望云县东。
    特里特勉部。初于八部各析二十户以戍奚,侦候落马河及速鲁河侧,置二十
    详稳。圣宗以户户口蕃息,置为部,设节度使。隶南府,戍倒塌岭,居橐驼冈。
    稍瓦部。初,取诸宫及横帐大族奴隶置稍瓦石烈,“稍瓦”,鹰坊也,居辽
    水东,掌罗捕飞鸟。圣宗以户口蕃息置部。节度使属东京石部署司。
    曷术部,初,取诸宫及横帐大族奴隶置曷术石烈;“曷术”,铁也,以冶于
    海滨柳湿河、三黜古斯、手山。圣宗以户口蕃息置部。属东京都部署司。
    遥里部。居潭、利二州间。石烈三:撒里必石烈。北石烈。贴鲁石烈。
    伯德部。松山、平州之间,太师、太保居中京西。石烈六:啜勒石烈。速古
    石烈。腆你石烈。迭里石烈。旭特石烈。悦里石烈。
    楚里部。居潭州北。
    奥里部。统和十二年,以与梅只,堕瑰三部民籍数寡,合为一部。并上三部,
    本属奚王府,圣宗分置。
    南克部。
    北克部。统和十二年,以奚府二克分置二部。
    隗衍突厥部。圣宗析四辟沙、四颇惫户置,以镇东北女直之境。开泰九年,
    节度使奏请置石烈。隶北府,属黄龙府都部署司。
    奥衍突厥部。与隗衍突厥同。
    涅剌越兀部。以涅剌室韦户置。隶北府,节度使属西南面招讨司,戍黑山北。
    奥衍女直部。圣宗以女直户置。隶北府,节度使属西北路招讨司,戍镇州境。
    自此至河西部,皆俘获诸国之民,初隶诸宫,户口蕃息置部。讫于五国,皆有节
    度使。
    乙典女直部。圣宗以女直户置。隶南府,居高州北。
    斡突碗乌古部。圣宗以乌古户置。隶南府,节度使属西南面招讨司,戍黑山
    北。
    迭鲁敌烈部。圣宗以敌烈户置。隶北府,节度使属乌古敌烈统军司。
    室韦部。圣宗以室韦户置。隶北府,节度使属西北路招讨司。
    术哲达鲁虢部。圣宗以达鲁虢户置。隶北府,节度使属东北路统军司,戍境
    内,居境外。
    梅古悉部。圣宗以唐古户置。隶北府,节度使属西南面招讨司。
    颉的部。圣宗以唐古户置。隶北府,节度使属西南面招讨司。
    北敌烈部。圣宗以敌烈户置。戍隗乌古部。
    匿讫唐古部。圣宗置。隶北府,节度使属西南面招讨司。
    北唐古部。圣宗以唐古户置。隶北府,节度使属黄龙府都部署司,戍府南。
    南唐古部。圣宗置。隶北府。
    鹤剌唐古部。与南唐古同。节度使属西南面招讨司。
    河西部。圣宗置。隶北府,节度使属东北路统军司。
    薛特部。开泰四年,以回鹘户置。隶北府,居慈仁县北。
    伯斯鼻骨德部。本鼻骨德户。初隶诸宫,圣宗以户口蕃息置部。隶北府,节
    度使属东北路统军司,戍境内,居境外。
    达马鼻骨德部。圣宗以鼻骨德户置。隶南府,节度使属东北路统军司。
    五国部。剖阿里国、盆奴里国、奥里米国、越里笃国、越里吉国,圣宗时来
    附,命居本土,以镇东北境,属黄龙府都部署司。重熙六年,以越里吉国人尚海
    等诉酋帅浑尚贪污,罢五国酋帅,设节度使以领之。
    已上圣宗以旧部族置者十六,增置十八。
    辽国外十部:乌古部。敌烈八部。隗古部。回跋部。嵓母部。吾秃婉部。迭
    剌葛部。回鹘部。长白山部。蒲卢毛朵部。
    右十部不能成国,附庸于辽,时叛时服,各有职贡,犹唐人之有羁縻州也。
    卷三十四 志第四
    ◎兵卫志上
    轩辕氏合符东海,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兵为营卫。飞狐以北,
    无虑以东,西暨流沙,四战之地,圣人犹不免于兵卫,地势然耳。辽国左都辽海,
    右邑涿鹿,兵力莫强焉。其在隋世,依纥臣水而居,分为十部。兵多者三千,少
    者千余。顺寒暑,逐水草畜牧。侵伐则十部相与议,兴兵致役,合契而后动,猎
    则部得自行。至唐,大贺氏胜兵四万三千人,分为八部。大贺氏中衰,仅存五部。
    有耶律雅里者,分五部为八,立二府以总之,析三耶律氏为七,二审密氏为五,
    凡二十部。刻木为契,政令大行。逊不有国,乃立遥辇氏代大贺氏,兵力益振,
    即太祖六世祖也。及太祖会李克用于云中,以兵三十万,盛矣。遥辇耶澜可汗十
    年,岁在辛酉,太祖授钺专征,破室韦、于厥、奚三国,俘获庐帐,不可胜纪。
    十月,授大迭烈府夷离堇,明赏罚,缮甲兵,休息民庶,滋蕃群牧,务在戢兵。
    十一年,总兵四十万伐代北,克郡县九,俘九万五千口。十二年,德祖讨奚,俘
    七千户。十五年,遥辇可汗卒,遗命逊位于太祖。太祖即位五年,讨西奚、东奚,
    悉平之,尽有奚、霫之众。六年春,亲征幽州,东西旌旗相望,亘数百里。所经
    郡县,望风皆下,俘获甚众,振旅而还。秋,亲征背阴国,俘获数万计。神册元
    年,亲征突厥、吐浑、党项、小蕃、沙陀诸部,俘户一万五千六百;攻振武,乘
    胜而东,攻蔚、新、武、妫、儒五州,俘获不可胜纪,斩不从命者万四千七百级。
    尽有代北、河曲、阴山之众,遂取山北八军。四年,亲征于骨里国,俘获一万四
    千二百口。五年,征党项,俘获二千六百口。攻天德军,拔十有二栅,徙其民。
    六年,出居庸关,分兵掠檀、顺等州,安远军、三河、良乡、望都、潞、满城、
    遂城等县,俘其民徙内地,皇太子略定州,俘获甚众。天赞元年,以户口滋繁,
    糺辖疏远,分北大浓兀为二部,立两节度以统之。三年,西征党项等国,俘获
    不可胜纪。四年,又亲征渤海。天显元年,灭渤海国,地方五千里,兵数十万,
    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尽有其众,契丹益大。会同初,太宗灭唐立晋,晋献
    燕、代十六州,民众兵强,莫之能御矣。
    ○兵制
    辽国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每正军一名,马三匹,打
    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人铁甲九事,马鞯辔,马甲皮铁,视其力;弓四,箭
    四百,长短枪、钅骨钅朵、斧钺、小旗、鎚锥、火刀石、马盂、料一斗。料袋、
    搭钅毛伞各一,縻马绳二百尺,皆自备。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
    以供之。铸金鱼符,调发军马。其捉马及传令有银牌二百。军所舍,有远探栏子
    马,以夜听人马之声。
    凡举兵,帝率蕃汉文武臣僚,以青牛白马祭告天地、日神,惟不拜月,分命
    近臣告太祖以下诸陵及木叶山神,乃诏诸道征兵。惟南、北、奚王,东京渤海兵
    马,燕京统军兵马,虽奉诏,末敢发兵,必以闻。上遣大将持金鱼符,合,然后
    行。始闻诏,攒户丁,推户力,核籍齐众以待。自十将以上,次第点集军马、器
    仗。符至,兵马本司自领,使者不得与。唯再共点军马讫,又以上闻。量兵马多
    少,再命使充军主,与本司互相监督。又请引五方旗鼓,然后皇帝亲点将校。又
    选勋戚大臣,充行营兵马都统、副都统、都监各一人。又选诸军兵马尤精锐者三
    万人为护驾军,又选骁勇三千人为先锋军,又选剽悍百人之上为远探栏子军,以
    上各有将领。又于诸军每部。量众寡,抽十人或五人,合为一队,别立将领,以
    备勾取兵马,腾递公事。
    其南伐点兵,多在幽州北千里鸳鸯泊。及行,并取居庸关、曹王峪、白马口、
    古北口、安达马口、松亭关、榆关等路。将至平州、幽州境,又遣使分道催发,
    不得久驻,恐践禾稼。出兵不过九月,还师不过十二月。在路不得见僧尼、丧服
    之人。
    皇帝亲征,留亲王一人在幽州,权知军国大事。既入南界,分为三路,广信
    军、雄州、霸州各一。驾必由中道,兵马都统、护驾等军皆从。各路军马遇县镇,
    即时攻击。若大州军,必先料其虚实、可攻次第而后进兵。沿途民居,园囿、桑
    柘,必夷伐焚荡。至宋北京,三路兵皆会,以议攻取。及退亦然。三路军马前后
    左右有先锋。远探栏子马各十数人,在先锋前后二十余里,全副衣甲,夜中每行
    十里或五里少驻,下马侧听无有人马之声。有则擒之;力不可敌,飞报先锋,齐
    力攻击。如有大军,走报主帅。敌中虚实,动必知之。军行当道州城,防守坚固,
    不可攻击,引兵过之。恐敌人出城邀阻,乃围射鼓噪,诈为攻击。敌方闭城固守,
    前路无阻,引兵进,分兵抄截,使随处州城隔绝不通,孤立无援。所过大小州城,
    至夜,恐城中出兵突击,及与邻州计会军马,甲夜,每城以骑兵百人去城门左右
    百余步,被甲执兵,立马以待。兵出,力不能加,驰还勾集众兵与战。左右官道、
    斜径、山路、河津,夜中并遣兵巡守。其打草谷家丁,各衣甲持兵,旋团为队,
    必先砍伐园林,然后驱掠老幼,连大木填壕堑,攻城之际,必使先登,矢石檑木
    并下,止伤老幼。又于本国州县起汉人乡兵万人,随军专伐园林,填道路。御寨
    及诸营垒,唯用桑柘梨栗。军退,纵火焚之。敌军既阵,料其阵势小大,山川形
    势,往回道路,救援捷径,漕运所出,各有以制之。然后于阵四面,列骑为队,
    每队五、七百人,十队为一道,十道当一面。各有主帅。最先一队走马大噪,冲
    突敌阵。得利,则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