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惊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商海惊涛-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号召,成为首批向国家捐出全部资产,大力推动公私合营政策的商人,这位大少爷的所作所为的确出乎当时所有人的预料。

但显然他的远见得到了足够的回报,虽然他们郑家没有荣家“红色资本家”的名气显赫,他也始终没有加入**,但是党和国家都给予他们郑家很高的保护,即使在十年动乱中郑家的产业都没有受到多大冲击。他的长子郑云松后来还能当上国务委员,与此也有很大关系。改革后郑家在海外的家族更是作为最早回国投资的海外华人,受到了国家领导的热情接见。现在郑家的族群网络已经扩展到全世界,是国内公认数一数二的横跨政经两届的大家族,而这一切都是拜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所赐。

郑子恺满头银丝,但是保养得力,瘦削的身材拄着根龙头拐杖站在北京已经是零下几度的寒风中也没有一丝发抖的神态。YZUU点杨星虽然现在名震天下,但面对这样的活历史也不敢有丝毫怠慢,恭敬的跟在郑云龙身边向他行礼。郑子恺倒是对杨星很感兴趣,收了杨星的礼盒后也不忙打开,反而饶有兴趣的端详了杨星半天,杨星颇不自在,但不想失了礼数,只好老老实实站在任他观察。

郑子恺长叹了一声道:“古人常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我看我孙子这一辈只怕是指望不上能超越你了,今后还要靠你照顾郑家的生意了。”他一言既出,震惊四座。大家都了解杨星的能耐,不过充其量觉得他是名很有作为的商人,但听郑子恺的意思似乎他在别的方面也有潜力?他们又不敢质疑郑老爷子的判断,毕竟他的眼光非比寻常,郑家经历这么多大风浪而不倒,几乎都和他的预测有关,他对杨星这么看重,谁敢保证日后不会实现?

郑子恺只说了这一句就岔开话题,杨星受宠若惊也不好追问,只好把疑惑压在心底。但老爷子一锤定音,这也算是彻底把郑家和杨星绑在了一处。既然郑家摆出这样的诚意,杨星少不得只有陪郑家人商谈进一步合作的事宜。郑家虽然家大业大,但家族里不少成员跻身政坛,而按照郑老爷子的家规,一旦当官绝不允许贪污腐化郑家也算是国内少有的不以权谋私置办产业的权贵家族。但是光靠海外亲戚的帮扶和郑云龙他们小打小闹的出口生意,支持家族庞大的开销仍是捉襟见肘,请杨星来也是想借他“善财童子”的名气为郑家指点一门赚大钱的门路。

其实他们家以前也做过类似尝试,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象他们这样的家族依靠经济转型时期的价格差,利用关系很是赚了一笔。不过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加深,特别近些年国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打破了大部分行业的价格垄断,郑家的商贸企业经营就陷入了困境。当初郑云龙让姜立奎跑外贸,就是想多找条财路,但都是杯水车薪。

直到遇到杨星这位“善财童子”郑云龙的事业才有了转机,杨星空手套白狼不但让北京“玫瑰园”项目起死回生,还让他债转股投资翻倍。后来在收购新加坡黄兴飞的中策集团时,他只是利用关系伙找相熟的京城公子们借国企的名义拉虎皮做大旗,轻轻松松就从中星集团在香港的上市过程中捞了一大笔。这也让郑云龙在家族里的地位水涨船高,最近又凭借和杨星的关系,年纪轻轻就被捧到了外汇管理局里干了实缺主任。

当初郑云龙为了拉住杨星这个盟友,把家族企业中最值钱的外贸业务全部卖给了星海商贸,连心腹姜立奎都跑去做了星海商贸的高层,家族中有人还想不通。可谁都没想到这两年中星集团发展的如此迅速,简直是一飞冲天隐隐有跻身世界五百强的意思,郑家内部的舆论自然是转向了郑云龙提出和中星集团扩大合作这一边。所以郑家想趁机拉拢杨星,让郑家也能借借他的光,保证家族财源不断。

杨星对此没有推辞,他觉得这是个合则两利的事情,他一路走来仰仗上海汪家和京城郑家的地方不少,做人要厚道,这份恩情总是要还的。何况以郑家和汪家的人脉和历史积淀杨星也不能自信的认为他今后没有用得上他们的地方。他虽然立了大功,但毕竟人单势薄,总不能每件事都去求总理这座大靠山吧,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商言商他也不会拒绝郑家的合作的请求。

郑家是个大家族,这次过春节国内外来的亲朋好友加起来足有上百人,把诺大的院子都挤满了,郑云龙现在全心投入仕途,他名下所有生意已经移交给了他表姨夫古北省省委书记于之江的二儿子郑云龙的表哥于继光手里。于继光四十来岁,浓眉大眼,也跟郑云龙一样有着当过兵的干练劲。既然杨星首肯,他也不客气吃过饭就和郑云龙和他父亲等几名家族核心成员一起请杨星聚在郑子恺的书房里商讨家族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正式请教杨星给他们指点意见。

杨星来之前就得到了郑云龙的暗示,这几天也反复思考什么样的商路适合郑家。郑家解放前虽然是大商家出身,可经过这些年,家族里政治人物多,像样的经营人才只怕没剩多少。他们的政治优势是很大,但隔行如隔山,经商和从政毕竟不是一回事。最适合他们的除了高风险高利润的项目外就是找一个细水长流垄断性的行业进入,利用政治资本坐地收钱,这总没问题吧。当初不少政治家族走上走私这条路也是图的风险虽大但来钱快,容易操作这一点。听说郑子恺当时坚决反对郑家成员从事走私,所以打击走私的风暴一点没牵扯到郑家,这也反面证明老爷子的预见力。

杨星整理了一下思绪,慢条斯理的问道:“我是有一个想法,但不知你们有没有兴趣?”郑子恺饶有兴致的看着他道:“小友尽管畅所欲言。”“是这样的,我手下有一家叫做星威资源的企业,主要经营绿色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减排以及资源开发资源这类业务的。来这之前,我刚收到他们传来的消息,他们刚在中原省丁阳市附近的千鸟山里发现了一座储量接近60万吨的大钼矿以单个矿体资源储量来看,位居全国第一,而且附近还发现了两个规模接近的大钼矿。我粗算了一下,这个矿足够挖个十年,总经济效益就超过2000亿元不知你们怎么看?”

在座的人都知道杨星做生意手腕了得,但他抛出的这个消息仍像个大炸弹般炸的众人半响说不出话来。众所周知找矿宛如大海捞针,很多时候完全靠运气,但杨星轻描淡写一句话,全国储量第一的大钼矿就出现在大家面前,他的运气实在太逆天了。

郑廷松点头道:“这消息我知道,我才看过中原省打来的报告,说这个重大发现是近年难得的特大勘探发现,只是这找矿容易开矿难,先期投入会很大,地方上也不可能允许你一家独吞,这政策风险大家都明白,我们怎么介入吧。”杨星接口道:“这倒没什么,前年找矿前我在九都市成立了一家钼钢加工厂,是跟九都钼金属公司合作的,现在只等着把矿石开采运来马上就能开工生产,这可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的,你们进来只负责投资,保证风险低利润高”

大家这才明白杨星居然早就做好了相关准备,只是看他的眼光更像是看个怪物,他居然在找矿前就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矿?连钼矿加工厂都提前预备好了,他就不怕万一没找到他这一切努力不都打了水漂?他们都以为杨星是孤注一掷置之死地而后生,却不知道杨星有重生这个超级作弊器傍身,一早就知道这个钼矿跑不掉。郑家人商量了一番也觉得杨星说的没错,这送到嘴边的肥肉没理由拒绝,都同意杨星的建议。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杨星还没说完又提出一个新设想,他打开随身的笔记本电脑道:“既然开矿这么有赚头,其实国内资源领域里还有大把的黄金等着我们捡。你们看,我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很多主要矿产资源实际上都握在外国人手里,比如石油、钢铁、铜等资源。但唯独有一样东西,全世界都要靠我们出产,大家应该听说过稀土这东西吧。”。

第三百六十九章 稀土

稀土这东西在前世里被炒的沸沸扬扬,成为舆论的焦点,这一世杨星通过手头掌握的资料来看,稀土问题实际上它并不像许多人想的那样简单。'书签:。'YZUU点稀土并不特指某一种单纯的资源,它实际上是由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等十几种稀有金属的氧化物组成的固体。

虽然被称为“土”但它们的价值可是远远超过普通的土壤。习惯上把它们分为轻稀土、中稀土和重稀土三类。在世界的分布上大部分集中于中国,前不久的一次勘探表明,中国南北都有大型的稀土矿,总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97,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稀土储量和生产大国。

但现实是我国是稀土资源的储备大国,但却不是稀土的利用大国。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一种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生产制造领域,也被誉为“工业味精和维生素”。但国内对于这种珍贵资源的认识较晚,开发和利用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工业大国,稀土的主要开发技术都掌握在日美等国手中,他们又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

所以长期以来我国只能对稀土进行初步的加工提纯,然后以卖“土”的价钱把这些珍贵资源转手卖给外国,也造成了我国坐拥全世界九成的稀土产量,但没有定价权,所获利润十分微薄。

作为国务委员的郑云松当然深知这其中的内幕,而于之江所在的古北省更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轻稀土矿生产大省,辖区内拥有北方最大的稀土矿生产企业,对此更是一清二楚。其实我国50年代发现大规模稀土矿后对此问题也相当重视,改革初期第二代领导人曾意味深长的对外国人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第三代领导对于稀土资源也很重视的,还专门成立了国家稀土办公室,对这个问题进行协调和管控。但改革初期国家外汇储备奇缺,为了赚取外汇不得不以大白菜的价格对外出售稀土。而**十年全国兴起的乱采乱挖矿产资源的风潮,更是让稀土行业陷入了无序竞争甚至是自相残杀的地步,国家稀土办公室对此是负有很大责任的。

但国家稀土办公室也有难处,因为国务院所属单位众多,他们行政级别又定的太低,而且国外势力借机渗透,并且发布了许多扰乱视听的意见,让国家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始终没有上升到战略层面来,拿不出一个统一有效的计划。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家稀土办公室更是降级到工信部下属原材料司的下级单位了,结果导致稀土无序开采,又被低价走私出口,冲击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虽然凭借低价打垮了国外的稀土生产供应商,但也大大压低了国际稀土价格,然我们损

失惨重。

根据杨星掌握的资料,其实国外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也不少,像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都是稀土资源丰富的国家。但鉴于稀土开采对环境有很大破坏,既然中国人能提供大量廉价稀土,这些国家何苦自己辛苦开采,都封存了自己的矿山,转而在国际上购买中国出售的廉价稀土。

杨星就想借这个机会给郑家人解释一下,如何利用我国现在占据稀土出售大国的有利时机,取得国际稀土价格的定价权。稀土的国际定价权形成过程很复杂,对比后来被国人痛骂的每年铁矿石定价谈判,国人都以为澳大利亚人借垄断的机会大发其财。而我们的稀土产量占97为什么就不能狠宰老外一刀?

杨星当年对这个问题也是充当了愤青一族大骂一通。但经过重生后,这几年他在国际商海上闯荡过后,对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的经济秩序有了更深的了解,才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英法美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通过两三百年的全世界扩张,通过多场战争瓜分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亚非拉很多国家都沦为了他们的殖民地,也成为这些国家各种资源和初级产品的来源。殖民地国家无偿提供资源换回的是发达国家加工后转卖给他们的工业制成品,这种扭曲的国际经济秩序导致第三世界国家长期用廉价交换高价工业产品间,形成了长期不公平的价格剪刀差异。直到20世纪七十年代后,第三世界国家打出民族化和国家化的大旗,将资控制在政府手中,国际大宗资源商品的价格才逐步回升。

但因历史长期遗留下的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对于世界经济体系来说,控制世界大部分初级资源商品交易的仍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司。像前世因为被铁矿石谈判而被国牢记的力拓和必和必拓就是国际知名的铁、铜、铝等矿石的主要生产供应商商,它们同另外一家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控制了世界上八成的铁矿石交易,。

前不久于淡水河谷公司宣布私有化,这次巴西金融动荡中,星威资源公司就趁机吸纳了它的不少私人股份,成功进入它的董事会,为下阶段中星集团上马钢铁项目的打好了基础。至于像英美资源公司、加拿大钾业等一些名气不大但在某一种资源中获得垄断地位的企业在西方更是不胜谋举。

对基础资源的控制,欧美国家的重视程度还在军火交易之上,国内正打算组建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大型集团进军工业生产中最需要的石油天然气市场,但在海外的经营受到英国BP、美国埃克斯美孚、荷兰壳牌等国际巨头的全力打压,这些情况郑家通过内参都了解得很清楚。我们想一步到位获得稀土生产的垄断权和定价权,受

制于人特别是中国人的西方国家是绝不会答应的,所以他们严格控制稀土的开发技术转让,让我们只能卖给他们。

因此杨星给郑家的建议就是徐徐图之,先利用他们的势力转变决策层的思路,不光是稀土,国内类似的珍惜资源首先要加强技术研发,不能手握重宝而不会使用。其次要建立国家资源专项战略储备制度,具体行业具体对待,虽然现在大力提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在稀土等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保护上,必须恢复计划上经济体制性下行之有效国家专营和计划生产模式,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性垄断资源,国际上许多国家都采用这种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