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收视率的低迷不振,自然就影响到了广告销量。同时段,无线电视台每秒钟广告数千块,丽的电视台有上千块,而丽的电视台只有几百块而已。相差足有十数倍之多。再加上佳艺电视台先天不足,每天还有四个小时的黄金时间,需要用来播放教育节目,当中不可以插播任何广告,这就更让佳艺电视台损失惨重。
再者丽的电视台,无线电视台都有两个牌照,可以同时开设粤语与英语广播频道。同时开设两个频道,电视剧粤语频道播完,还可以换到英语频道继续播放。这样一来自然可以分摊成本。而且广告费都可以收两次。
但是佳艺电视台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牌照。电视剧这个频道播完了之后。如果想多要多放几次来收回成本,那就要比无线电视台,丽的电视台多放一倍才可以。
无线电视台的电视剧一般晚上首播,而第二天下午会再重播一次。这种放映时间的调整,既可以满足普通朝九晚五上班族,一家人晚上开开心心的看电视节目。也可以保证好像上夜班的人,在上午好好休息之后在下午欣赏节目。
这种重复放映的模式因为针对不同观众需求,所以非但观众不会方案。反而觉得无线电视台很有人情味。而这招后来也被丽的电视台学去了。但是佳艺电视台如果令电视剧成本下降,则要比无线电视台与丽的电视台再多播两次才可以。
也就是说无线电视台和丽的电视台放映一天之内放映两遍的话,那么佳艺电视台则需要放映四遍才能够收回成本。因为它比人家少一个频道,如果要在成本上和人家看齐,就必须在单一频道上多播放两遍。
但是如果播放两遍是亲民,播放三遍是扰民,那播放四遍的话,简直就是逼人换台了。佳艺电视台最后搞得只有大制作的电视剧,才会在早中晚各播放一遍,其他小成本的电视剧则都只能播放两遍而已。即使如此佳艺电视台的电视剧,成本还是要比无线与丽的来得高。
成本居高不下。收入却又差人一截,久而久之,丽的电视台自然入不敷出,形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但是在这佳艺的六大股东之中,除了怡和洋行财大气粗,不把这点亏损看成大事之外,像《华侨日报》、《工商日报》这等报纸又怎么能够等闲看之。
虽然它们是亲台的报纸,在财政上会享受到湾湾当局的补助,但是仅凭那点补助也不够他们这样挥霍的。再说之前报纸销量本来就已经《天天日报》严重冲击到了,收入已经大幅度的衰减,再加上这几年蒋校长去世,蒋公子上位,而中美关系持续改善,现在岛内已经不再奢望能够反攻大陆,虽然口号还是要喊上遗憾的,但是当局发展的重点已经放在了改善民生上。
所以像《华侨日报》,《工商日报》这等只懂得叫嚣反攻宣言,却没有多少其他作用,又是连年处在亏损边缘的报纸,基本上就已经被湾湾那边给放弃了。之前《华侨日报》,《工商日报》每刊登一则攻击内地的文章,都会获得湾湾当局奖赏的特殊奖励,但现在当局主要精力都放在改善民生上,所以像这样的每年四五百万港币的特殊补助,也就放在了取消的名单之中。
失去了湾湾当局的财政补助,报纸的销量又大幅下降,近几年《华侨日报》和《工商日报》的日子很不好过,自己泥菩萨过江都自身难保了,怎么还架得住佳艺电视台持续亏损?!因为这两家报纸早就有退出的念头。
只是佳艺电视台连年亏损已成事实,连最后加入的久经沙场的邵大亨都难以力挽狂澜。其他有心想要入股的佳艺电视台的也要多琢磨琢磨了。
再加上之前筹备佳艺电视台的时候,每位股东都是出了一大笔钱的,而且这几年也着实是亏得比较厉害,所以《工商日报》,《华侨日报》这俩股东想抛股份,但是却又把价格定得高高的,想把成本给捞回来。
盈利前景本来就已经不好,价格又定得那么高,自然原本就算有心想要接手的,听到高价之后也望而却步了。
而另外几家股东如《星岛日报》,商业电台等,虽然家大业大,钱还是能亏得起的,但是长久这么不盈利也实在不是办法。再加上佳艺电视台本身的财政已经出现严重的赤字,大股东何佐治与《星岛日报》总裁胡仙儿有心想要重新注入资金,但是《华侨日报》,《工商日报》干喊口号就是不出钱,逼得其他几位股东也没有办法。
不注入资金的话,那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佳艺电视台破产重组,当然这并算不上什么好消息。如果真的要走到最后这一步的话,那拥有大部分债权的银行就要接管佳艺电视台。而这样一来他们这些股东的利益就会大幅受损。
在这时候。邵爵士出面以他的老资格。与几位大股东经过数次斡旋之后,终于成功将此事圆满解决。邵爵士帮忙引来了几位新股东,以相对厚道的价格接手了《华侨日报》,《工商日报》两个股东的股份,然后又将一些零散股东的股份收购回来,最终成功掌握了过半的股权。
不过他却没有把商业电台,怡和洋行,与《星岛日报》三大股东赶出董事局。因为邵爵士参考了许贯武的经营模式,也想为自己拉拢一些盟友,形成自己的传媒帝国。而香港收听率第一的商业电台,报纸销量第一的《星岛日报》,以及财产不逊于汇丰银行的怡和洋行,都成了他拉拢的目标。凭借佳艺电视台,他将三家公司牢牢地捆在了自己的战车之上。
而邵爵士当上佳艺电视台董事长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湾湾的华视,星加坡的新传媒,大马的马来西亚电视台结为姊妹台。四方共同出资拍摄电视剧,拍摄完成之后共同放映。在资金方面借此来分摊成本,并且在人才方面实现优势互补。
邵爵士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而且也的确只有他才拥有如此广搏的人脉,可以联系这么多电视台一起合作。
邵爵士当年就是在南洋起家的,在当地打下了相当扎实的基础。邵氏在南洋一带拥有自家的院线,并且在六零年代凭借这一优势,同陆云涛的电懋狠狠的打了一仗。而且正是因为有这么多自己的院线撑腰,邵氏才能够在许氏强力打压之下,依然还能坚挺着屹立不倒。
而且邵爵士与港英当局,甚至远在英国的众参两院都有人脉,邵爵士甚至还和英女王是好朋友。当年邵艺夫爵士的无线电视台与邱德亘的亚洲电视台争夺奥运转播权,邵艺夫爵士就曾经写信向英女王求助,最后成功获得与亚视共同转播奥运会的资格,让邱德亘狠狠地吃了一个哑巴亏。
要知道邱德亘为了争取转播权,可是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就等着借此和无线电视台一较高下了。但现在人家获得了奥运转播权,而且以无线本来就高高在上的收视率,那这场仗没有打就已经输的裤子都没了。
邵爵士和港英政府关系密切,又与英国政府十分的暧昧,在七七年的时候甚至还获得了英政府颁发的下级勋位爵士,是香港娱乐圈的第一人。而马来西亚,星加坡等都曾做过英国的殖民地,二十年前才宣告独立。
英政府虽然退出了马来西亚,星加坡等地,但在原殖民地还留有不少的影响力,而邵爵士正是凭借自己的人脉,又借助英政府的势力,才可以与马来西亚国家电视台,星加坡的新传媒等结成盟友。
而湾湾那边却也是凭借之前的人脉,湾湾本来就是邵氏电影的主要市场,在那里他可是有不少朋友的,再者邵爵士一向持亲台亲英的立场,直到中英谈判结束之后,宣布香港九七年回归,邵爵士才开始陆续在内地投资兴建逸夫楼。而在此之前他是一直和湾湾关系暧昧的。
而华视就是湾湾当局所开设的电视台,不过相比之前的中视,台视,华视的经营更为自由一些,所拍摄的电视剧也更受老百姓的欢迎。之前佳艺电视台就曾经多次从华视购买电视剧,也都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收视率。
这一次的成功结盟,让电视剧的成本问题,不再成为佳艺电视台的致命缺陷。有这四位盟友共同分担成本,他的电视剧成本比无线电视台,丽的电视台都要低得多。
而且因为电视是要在两岸四地放映,收视人口自然也比无线与丽的多得多。这样一来令佳艺电视台的影响自然升高,而影响力升高自然也就代表着广告费用的增长。
……
许贯武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禁被邵爵士的手眼通天给吓了一跳,说实话他还真没想到邵爵士会出此奇招,简直就是把无线电视台和丽的电视台给狠狠地将了一军。
有了这三位盟友的话,佳艺等于变相的增开了三个频道,不仅成本降低,影响力升高,广告费用增加,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个同盟,断绝了无线和丽的所拍电视剧的外卖之路。
之前无线和丽的所拍摄的电视剧,是会卖给星加坡,湾湾,马来西亚等电视台的,但是现在结成同盟之后,他们自然再买无线和丽的所产的电视剧,这让无线和丽的不禁损失了一条生财之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八章 合纵之术
因为本身香港的经济就比湾湾,星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强,再加上娱乐产业又是香港的强项,无论电影,电视剧,漫画,歌曲,小说等等,都是在东亚首屈一指的。所以香港电视台所产的电视剧,在这三地都能得到非常之高的收视率。
就比如之前无线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剧《楚留香》,不仅在香港取得非常之高的收视率,在湾湾放映的时候同样引来万人空巷,即便是每周只播出一集,还是打的湾湾本地电视台无力招架,最后逼得当局不得不立法限制香港电视剧的播出。
由此可见香港电视剧具有多么大的杀伤力,而这样的高质素自然也可以让它卖出比较高的价钱。像之前那部《楚留香》,一集就是二十万新台币,三十集就是六百万新台币。几乎能顶的过电视的成本了。如果再加上星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收入,仅凭外卖版权就足可以收回成本,而且还可以大大赚上一笔。
因此即便像丽的电视台这样收视率不算高,广告收入也不算高的电视台,还是愿意多拿些钱出来拍电视剧,原因就是这电视剧不白拍,是可以为电视台赚很多钱的。
但现在被佳艺电视台这么一整,和他们的外卖电视版权的大客户结成联盟,日后他们自然会放映由佳艺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剧,谁还会想要再花大价钱,从无线和丽的电视台购买电视版权?!邵爵士这一招合纵,既为自己找到了出路,又断了其他人的出路。当真是老谋深算。狠辣到了极点。
无线电视台现在的掌门人利孝和先生同邵艺夫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既是朋友也是竞争对手,按说他已经把邵爵士都给研究透了,但是像这一招“合纵”还是没有估算出来。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不禁感叹到底邵爵士盛名之下无虚士,果然是有两把刷子。
利孝和先生也带着歉意向许贯武请罪,直言是自己疏忽令邵爵士结盟成功。而有这三大盟友之后,佳艺电视台的缺点基本上就补足了。虽然还有四个小时黄金时间要播放教育节目,虽然在收视率上未必比得过无线和丽的。但是经营成本的降低与广告收入的增加,还是能够让佳艺电视台继续经营下去。
而只要佳艺电视台能够继续运营下去,那就有着无限的可能,一是丽的电视台从此断了一条生财之道,将来还能不能在电视剧方面再加大投资就是一个难题了。
在前世的时候,丽的电视台之后的亚洲电视,就因为自制的电视剧收视率始终不高,以低少的广告收入难以维持这种高投入的电视剧制作,最后悍然解散了自己的艺员部,而只凭借外购的电视剧来撑场面。而电视剧如果真的开到那个份儿上了。其实就距离破产倒闭不远了。
而佳艺电视台的电视剧成本更低,势必可以掏出更多的钱来制作电视剧。到时候高质量的电视剧,势必也会夺走无线与丽的电视台的观众,到时候自然丽的惨上加惨,而无线想必也会面临到巨大的冲击。
对于利孝和先生的担心,许贯武也了解的一清二楚。他先是劝利先生不要自责,
“以邵老板的手段,他做这件事,不让我们听到风声很容易,利先生你也不必太自责。”许贯武劝道,“邵老板仰仗的不过是电视剧制作成本均摊,能够降低电视剧的成本,还能够投资更多资金到电视剧部门。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电视剧的收视率就能胜过我们。”
“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如果邵艺夫将邵氏的员工挪到佳艺电视台,用制作电影的手法去拍电视,只怕我们的电视剧就要受到严重冲击了。”利孝和先生担心的道。
邵氏虽然近年来受到嘉禾与许氏的连续打压,但是所谓烂船还有三千钉,他旗下的艺人数量,员工数量依然还是香港电影公司之首。无论导演,演员,摄影,编剧,道具,化妆等等,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可谓说是拥有极厚的板凳厚度。
如果将这些人转到佳艺电视台,借用这些之前红极一时的电影演员,借用电影编剧来编写剧本,再用执导电影的手法来执导电视剧,那将会让电视剧的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
要知道电影是浓缩的电视剧精华,能写好电影剧本的编剧,就能轻松的写出长达几十集的电视剧剧本,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无非就是注水而已,把本来用一个半小时就可以说清楚的事,好像抻面一样变成三十集的电视剧的长度。
而如果用执导电影的手法来执导电视剧,那么无论在画面上,动作上,节奏控制上,都自然要比之前强上一筹。只有最好的电视剧导演才能够有资格去拍电影,但是一般是在电影圈混不下去的导演,才会回去拍电视剧。
当年徐可就是在佳艺电视台拍电视剧,因为用执导电影的手法拍了武侠电视剧《金刀情侠》,结果就广受好评,并因此吸引了香港著名的伯乐吴思源的欣赏,从而提拔他进入了电影圈,并拍摄了香港武侠片的史诗级巨作《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