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们,让小鬼子们知道,咱们中国的地方,可没那么好占的!冲……”
“杀啊……”
郭子安站起身来,端着一把国产的m1911手枪就要往前冲,可把他的几个警卫压了一条,连忙连抓带压,把他按了下来。部队里面有规定的,为了避免战争中的流弹伤害,导致指挥系统的崩盘。一般部队是不鼓励中高级军官冲在前线的。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号兵吹起了冲锋号,山脚顿时一阵呐喊,早已按捺不住的步兵们立玄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向日军阵地冲了过去,与此同时,负责掩护步兵冲锋的机枪手也立刻开火。
“哒哒哒……”
一挺挺国产哈奇开斯轻机枪的枪口喷着愤怒的火舌,与此同时,炮兵们也将迫击炮转移到了山脊下,直接目视射击,配合机枪手压制住了日军的机枪火力,炮击很快结束,白刃近战随即在阵地上展开。虽然部分日军试图负隅顽抗,但是郭子安团这边不但人数较多,而且装备优良,尽管日本人凭借着优秀的单兵素质苦苦维持了半个小时,才彻底被攻下了阵地,但是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后退或逃跑者,战斗就此结束。
郭子安见汪家河子战斗结束,一边向后方报告这一好消息,一边命令士兵立即构筑防御工事,同时还不忘记派人审问那些因为受伤而被俘的日本并。
不久之后,167旅受到来自郭子安团的情报:“4012阵地已拿下,我部已照命令完成关门之举,并已开始在附近构筑工事,无论敌军攻势如行,我部都将坚守于此,望主力尽快赶到,合力围剿盖州日军主力第18联队!”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七百二十八章 辽东恶战3
如果要说哪个城市中国现在最繁忙的地区,毫无疑问必非奉天莫属。
此次与日本的全面战争,北方战区的总指挥部就设在奉天,李济深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东北军区的总司令,理所当然的如今也被任命为北方战区的总司令。
为了战争的需要,北方战区如今的第一军到第六军,都在奉天的直接指挥之下。如今第一军、第三军、第五军跟第六军赫然都已经投入了战斗之中,尚有第二军驻扎在锦州一向,准备随时沿东北大铁路往辽东半岛一带增援。为了防止日本舰队攻击锦州侧翼,在葫芦岛一带驻泊着一支鱼雷快艇部队,可以对辽东湾方向海面之敌实施战术骚扰,牵制敌舰队活动。
实际上,奉天一直被当做一个大型军事要塞在建设之中。作为东北军区的司令部所在地,奉天及附近的县城、乡镇,建设了大量的永久性军事设施。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那规模还在登州之上的全国最大的野战机场,可在战争时期供超过二十个中队规模的陆航战机停驻。
作为北方战区的总司令,李济深此时坐镇奉天亲自指挥超过五十万军队的行动。日本人在东北经营多年,为防止奉天城内尚有日本间谍及暗杀者存在,李济深的指挥部所在的东北军区总司令部周围已经拉起了戒备森严的警戒线,除非持有军方特批的通行令,否则任何人想要自由出入都要接受驻军检查。
戒备森严的还不止这里一处,整个奉天城,不……甚至东北几省,如今已经全部进入了一级戒备之中。不仅高中小学全部停课,就连一些比较靠近前线跟可能爆发战争地区的百姓,也都在军队的保护下撤离往后方几座大城市之中。
整个东北地区,如今赫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军营,仅在战争爆发四个小时之后,东北各省省政府便先后颁发了安民告示跟征召令,意图在战争爆发之后的一周内在东北地区征召六十万民工跟7000头骡马为军队运送物资。尽管大东北铁路网已经建设起来,但是整个东北依旧是地广人稀,很多地方的军用物资,都不是只靠铁路就能满足后勤线的。政府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此次开战,中枢准备多年决心很大,是做好与日本打一场你死我活的全面战争,长期战争的准备中国已经做好了。不过按照总参指定的计划,如果前线战局顺利,战争长期化的可能性很低,李济深作为北方战区总司令,肩上的责任重大,在一场偷袭拉开了对日作战之后,他本人不认为自己的脑袋会比总参那些集合了全国最优秀的战术、战略指挥官们联手制定的计划还要优秀,因此决定完全按照原定战术方案展开进攻,只在遇到情况时,再行更改进攻方案。
现在,李济深正与他的参谋部成员在作战室里举行战前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到会的除了一些部队的高级将领之外,还有一些公共安全部跟调查局的情报官员们。他们将负责协助为军事进攻提供可靠情报支持工作,并加强地方反谍能力。东北有满铁的存在,一直是日本最眼馋的肥肉,因此过去几十年里,日本在东北地区建设了一张广大的情报网,很多骨干人员都隐藏的很深,一旦战后日本动用起来,不但民国这边的军事情报可能泄露,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战争的胜利跟后方的稳定。因此西安在战争爆发之前便开始以各种名义向东北增拨了一批精通反间能力的警员跟调查局、公安部的探员,他们得到了李汉的亲口御批,战争期间所有可能与日本有所联系的人员,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个。
如此杀伐手段,可见中枢对于日本的重视了。
会议内容无非是根据辽东跟朝鲜前线日本军队的反抗力度,来小幅度的修改跟安排具体作战计划,总参制定的大方针并不变动。同时,李济深也严令地方军队协助各地警察机构严查间谍跟为日本人服务的各马贼及地方势力。
下午过了三点,前线各处依次传回了电报,告之奉天有关辽东战线跟朝鲜战场的具体战况。凌晨时分偷袭战的结果,李济深已经很清楚了,那无疑是一场辉煌胜利。驻扎旅顺的日本海军一部舰队遭到重创,已无法为旅顺、大连的日本关东州驻防部队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同时,发动空袭的轰炸机群也摧毁了大量辽东半岛跟朝鲜半岛前线的日本防线,才刚战争刚开始不久,国防军便势若猛虎,打得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摆在李济深面前的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持续强攻辽东半岛,集中火力先行摧毁旅顺、大连等地抵挡的日本第三、第八师团,先行肃清辽东半岛的日本敌寇之后,完成总统交给北方战区的第一任务,然后伺机而动;第二个选择则是齐头并进,在维持辽东半岛战线的攻击强度的同时,同样兼顾朝鲜战线,强攻朝鲜半岛的日本军队,争取双线开花。
总参虽然制定了众多的战略,但是考虑到战争的复杂性。在北方战线的战争推敲之中,也制定了这么两种计划以应付各种可能存在的局面,两种计划各有利弊。比如第一种,它能够集中优势力量在短时间内摧毁辽东半岛的日本守军,缺点却是要将大量的陆航战机跟军队集中往辽东半岛,导致朝鲜半岛的攻势因此受挫,为日本人留下从容应对跟调兵遣将的时间。
而第二种,则是总参内一些稳健派制定的计划。他们立足于中日两国国力对比,说的也是清楚明白,那就是中日两国既然开战,便要做好打一场持久战、消耗战的准备。日本若论国力乃是东亚第一强国,便是民国历经辛亥革命之后数年低头猛赶,也不过在军事工业上勉强追平了日本、航空制造业超过了这个国家而已。基础工业、造船业等等,中日两国之间的差距依旧明显。
现在选择权摆在了李济深的面前,他需要尽快从两种选择之中挑选出一个最合适的计划,然后尽快安排下去。
该如何做出选择呢?
李济深陷入了思考之中,在总参有关北方战线的计划出炉之后,他便跟陆军部及总参的诸位高官交流过经验。毫无疑问,绝大多数陆军部高层及总参的指挥官们都是赞同第二种选择的。而支持第一种计划的也不乏大佬,至少李济深就知道,总统是十分赞同先集中主力打掉辽东半岛,收复了辽东半岛主权。然后再集中力量,与日本决战朝鲜半岛,争取对日谈判主动权的。
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是李济深在经过仔细的考虑之后,他决定采取第一个选择,集中陆航跟第一军、第二军主力,顺便从尚未调动的第四军中调用两个炮兵旅,加强辽东半岛方面的战斗力,以争取在一周内瓦解日本防线。
之所以做出这个选择,李济深和李汉的思考都是基本一致的,他们都还记得,这一场中日战争的初衷并不是与日本争夺东北亚霸权,第一战略目的其实只是为了收复被日本所占领的国土,至于其他的重创日本陆军,争取谈判主动权都是第二、第三战略目标罢了。
所以,只有集中力量在日本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以数倍于日本人的力量,摧毁日本驻守辽东半岛的第三、第八师团,在收复国土的同时,也让日本人感觉到了痛,才能避免了两线作战的不利。
李济深很快做出了选择,而事实上,他的这个决策得到了李汉的支持。这个决定确实有些冒险,不过战争本身就是冒险,国防军在辽东半岛集中了四倍于日军的绝对优势兵力,又调集了数百架战机跟上千门火炮强攻,这股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力量能够碾压一般在一周内摧毁日本在辽东半岛的兵力,直接决定了整个北线战场,民国方面能否一直掌握战争主动权。
在收到了第一军开始强攻盖州的消息后,李济深立刻下令第二军向岫岩进攻,岫岩位于辽东半岛中部的大洋河南岸,这个城市虽然不大,但是战略意义重大,根据当年清廷与俄国签订的旅大租借条约,岫岩就位于所谓的“中立地带线”上,这条线的北部由中国控制,而南部则由日本控制,虽然名义上这里不能驻扎日本军队。
但是实际上,日本一直将这里当作是保卫旅大租借地的前哨基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岫岩是距离鸭绿江中朝边境地区最近的战略据点,而根据中日相关条约的规定,在和平时期,日军不得离开“中立地带线”和南满铁路“保卫线”,如此一来,日本政府修建的那条起于朝鲜南部海岸、终于沈阳的铁路线就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一旦开战,中国军队随时可以挺进鸭绿江,切断这条国际铁路,使日本陆军无法由铁路增援旅大租借地的日军,更为要命的是,中国军队甚至可能利用这条国际铁路一口气冲到朝鲜半岛最南端,饮马日本海,眺望对马海峡。
所以,日本关东州总督府一直将岫岩当作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据点来建设,跟盖州一样这里也驻扎着日本第三师团的一个步兵联队,甚至因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这里不仅驻扎了日本一个步兵联队,还有一个炮兵大队,并且日本人还在附近修筑了长达一百七十多里的防御阵地,是中日关系冷淡期时,日本主力修建的最重要防御中国东北军区大举南下的防御工事。
而一旦第二军摧毁了岫岩防线,第一军摧毁了盖州之后,不但日本的精锐第三师团将彻底遭受重创,辽东半岛的日本所谓金州防线便已被摧毁了三分之二,无力阻挡国防军大举南下。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七百二十九章 辽东恶战4
就在郭子安率领的攻坚团对汪家河子发动攻击的半个小时之后,第57师主力终于赶到了盖州城下,将对这一座日本第三师团18联队驻守的县城发动强攻。
盖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为境内低山与丘陵居多,往北便是中华民国领土,往南便是被日本强占割据的所谓‘关东州’腹地,就战略而言,日本人若是能够紧紧守住盖州,便可将国防军第一军主力阻挡在关东州以北,而民国若掌握了此地,便可长驱直入攻入辽东半岛。
自古以来,盖州就是兵家必争之的。明代末年,围绕着盖州的控制权。明军与清军曾在这一带地方进行过惨烈的拉锯战,当清军控制了盖州之后,明军便彻底失去了对辽东半岛的控制权,无力再行组建双角牵制清军香料西地区进攻了,八旗入关之后,对盖州格外重视,在此地驻有重兵,并由盛京驻防将军直接负责盖州地区的防务,甲午战争期间,盖州地区也有大战爆发,当清军彻底退出盖州之后半也意味着辽东半岛彻底失守,果不其然,日后清廷收拢残兵败将之后也只能集中屯驻于锦州一带,勉强阻止日军由辽西走廊入侵山海关,并进窥京津地区。
日本控制了盖州地区之后,出于对满清军事力量的鄙夷起先并不看重此地的军事重要性,只在此地驻扎一个步兵大队,并有山炮数门以威慑满清。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面对东北之乱局。当时的关东总督大岛义昌察觉到了干涉民国东北事务的机会,便将驻扎盖州军力增加到两个步兵大队,而后增派机枪队一部,火炮小队一部,虎视眈眈北望东北地区。
57师的师长刘静安是新军出身,籍贯浙江的他家庭富裕,早年便在叔父的帮助下东渡日本留学,回国之后加入新军,到了辛亥革命爆发之时,已经年满三十的他靠着自己的本事再加上家里的打点,已是一营管带。辛亥革命一朝爆发,他是浙江最早响应的人,只可惜后来在浙江都督朱瑞的打压下,一直过得并不如意。直到后来李汉吞并了浙江之后,他才有了用武之地,在李汉掌握了全国政权之后,国防军进入了大发展阶段,对于高素质军官的大量需求,令刘静安可谓是节节高升,几年下来他伴着国防军南征北战,逐渐从一营管带变成了现在的一师师长。
盖州不好打!
57师作为常驻锦州的一支部队,刘静安也是高级将领之一,自然早就听到了一些风声,知道国家早晚要把辽东半岛给收回来。只是,战前刘静安便研究过辽东半岛,对于盖州的复杂他也有些觉悟。但是真当动手的时候,他才感觉到更加麻烦。
盖州县城虽然不是雄城、要塞,但是作为日本辽东半岛方向的第二线枢纽,过去几年里经过日本的建设,已经用水泥跟钢铁,建成了不少的永久工事,对面只有一个18联队,从兵力上来看,57师要几乎四倍于他们,但是日本士兵作战十分顽强,18联队所在的第三师团又是其中的精锐,再加上有城可守,要在最短时间内攻下盖州,可不是一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