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吕言正喝着水,听到这话的时候顿时吐了出来。其他工作人员也是哄堂大笑,大家都知道这只是句玩笑话。
【还是现在传了吧,试试12点前敲出一章来。顺便求下推荐票,很久没码字生疏了。希望大家多多鼓励、支持,废材我会继续努力。】
第五章 小小场记
【求几章推荐票,毕竟传了总该冲冲榜。希望喜欢的朋友能够多多支持吧!今天第三更送上。】
徐克同黄百鸣倒谈不上不欢而散,只是争执也没有被搁浅下来。最后黄百鸣自然是拗不过徐克,三位制作人最终还是决定追加了些资金。
开机拜神之后,《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自然马上就投入拍摄起来。
好在吕言本身也是这个专业出身,加上融合了记忆倒也不至于出错。只不过这几天结结实实把他忙的头昏脑热,好象自己不是场记,反而是助理导演似的。
事实上场记看似跟打杂没什么区别,不过其在幕后发挥的重量不可忽视。对于影片拍摄阶段的一项工作内容,也指担任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主要任务是将现场拍摄的每个镜头的详细情况:镜头号码、拍摄方法、镜头长度、演员的动作和对白、音响效果、布景、道具、服装、化妆等各方面的细节和数据详细、精确地记入场记单。
由于一部影片是分割成若干场景和数百个镜头进行拍摄的,拍摄时不能按镜头顺序进行,因此,场记所作的记录有助于影片各镜头之间的衔接,为导演的继续拍摄以及补拍、剪辑、配音、洗印提供准确的数据和资料。场记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协助导演合理规划镜头,防止穿帮、越轴等失误出现。影片完成后,这些记录还可供制作完成台本之用。
现在每天出入与片场的吕言身上必备三宝:场记板、场记单、剧本。
场记板这种东西不言而喻,在网络发达的后世大家也是见怪不怪。这东西在每个镜头开拍时需要打板用的,在板子上记录摄像机将要拍摄的集数、场数、镜数。然后被摄像机拍摄。
“言仔,把今天的场记单拿来我看看。”休息间隙,徐克戴着墨镜靠在椅子上说道。
吕言现在对于场记单的记录倒也是轻车熟路,并没有多想就递了过去。写这东西,有一定的格式。先写上集数、场数、镜数、条数。再写上拍摄的内容。最后记录时间码。并且要对导演满意的条数做记录。
由于徐克戴着墨镜,吕言并不能看出什么。
不一会,徐克就将场记单递了回来道:“不错,不过其中一条可以删去了。”
听不出夸奖,也听不出不满。
徐克将场记单递回后,就站起身喊道:“差不多了,刚才那条重拍。”
做一个场记要时时在导演身边,及时记录导演所说的。所以吕言也来不及多想,就匆匆将徐克所指的那条划上横线后马上跟了上去。
1984年的香港并没有让吕言觉得那么难以融入,反而开始真正意义上接触到自己最喜爱的行业之后越发的积极起来。每天拍摄结束后的他,就会开始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吸收一切他需要的东西来结合自己的记忆,这让他对这个时期的香港电影越发的了解起来。
对于新(和谐)浪潮电影和新艺城,吕言涉足颇深。一个是电影大运动,一个是自己现在的东家。吕言自然特别关注,从而开始慢慢体会到那些内在的东西。
在香港**潮电影运动之后,香港独立制片公司赖以生存的东南亚电影市场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新加坡开始把资金主要投向香港电视连续剧,泰国因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和限制进口配额等原因而让港片举步维艰,越南市场则由于政治原因而丧失殆尽。
因此,香港独立制片陷入低谷,艺术性和思想性较强而商业性薄弱的电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香港电影步入了更加商业化、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的历史时期。在如此严酷的生态环境下,新艺城采取的最主要的一个选题策略,是密切跟踪世界影坛的热门题材,以力保票房赢利。自1962年第一部007电影公映,至1981年,007电影已出品了12部,风靡全球。从1981年起,新艺城就戏仿007电影,推出了《最佳拍档》系列。
新艺城对世界影坛热门题材的改编和翻拍,并不是简单化地将故事发生的空间挪移到香港,再将片中的角色置换为香港人。以《最佳拍档》为例,该系列没有停留在对007影片的简单模仿上,而是从精神内核上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改写。007电影的主角詹姆斯·邦德是被神化了的大英雄,《最佳拍档》的主角之一却是相貌滑稽可笑的光头佬,说着一口土得掉渣的方言(在香港发行的版本中,他说的是台山话;在台湾等地发行的版本中,他讲的是山东话)。他与另一位主角金刚机智、滑头有余,却绝非勇敢无畏的大英雄。
简言之,《最佳拍档》以实用主义、机会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人生哲学解构了007电影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和精英主义,表现出浓郁的香港本土文化特色,并初步显示出这一时期香港电影颠覆一切权威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这一倾向在后来王晶和周星驰等人的电影中被不断强化,成为90年代前后香港电影突出的文化特征之一。
《最佳拍档》系列在市场上大获成功。其后,对世界影坛热门题材和卖座影片的本土化改编和翻拍,成为新艺城常用的选题策略之一。以《阿郎的故事》为例,该片的灵感就来自一部韩国电影,叫《我最心爱的人》。在翻拍过程中,新艺城特别注重影片与香港乃至亚洲观众在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等方面达成契合。这可以称为香港电影一种行之有效的“拿来主义”。
当初上课时,吕言也听导师分析过这种‘拿来主义’。不过那时候的他并没有诸多了解,现在他对香港电影的了解又加深了几分。
“阿言,比对一下有没有什么出入!”徐克对着身边的吕言说完后,便喊道:“开麦啦!”
徐克让吕言比对的则是他手上的剧本和演员们,吕言手中的剧本可区别与演员们拿到的剧本。这个剧本是对现场的记录导演对画面的要求,比如如何分镜,镜别等等;以及细节之类的,比如:演员在这场戏是穿什么衣服、什么鞋子需要与哪一场戏连戏等等。
吕言仔细的比对之后,点点头道:“导演,可以开镜了。”
如今的他,不再是当初刚进片场时的毛头小子了。不论是从气质还是话语上都从容、稳重了几分。
这场戏拍的是麦嘉扮演的光头佬被老婆由张艾嘉饰演的贺东施误会的镜头,不过最难处理的就是小光头佬的安抚工作。这小东西由于才一岁多,所以很难哄。好在这小家伙特别容易被逗笑,加上其母亲也在现场所以想办法做到那些简单的动作倒也不难。
这小家伙叫——王嘉明,深得大家喜欢。特别是麦嘉,可谓是当亲生儿子一样宝贝着。
吕言对这小家伙也是记忆犹新,所以格外喜欢去逗他。
“各部门注意,大家各就各位……”徐克跟小光头佬的母亲交谈几句后,便喊道:“ACTION……”
第六章 冷遇
这组镜头拍摄起来的难度并不大,而且是在室内。对于麦嘉与张艾嘉两位老戏骨来说,可谓是手到擒来。不过真正的亮点反而不是他们,那个小光头——王嘉明的一举一动倒是让大家捧腹大笑。
不同与其他的一些工作人员,吕言除了认真司职本身的工作外还格外的关注徐克的拍摄手法。当然,黄百鸣的诸多建议他也是记在心里。要知道黄百鸣可不是一般的监制,他的许多技巧也着实让吕言受益良多。
看着吕言一会认真记录,一会沉思的徐克会心笑笑并没有去打扰这个小家伙。
“CUT!”徐克对着话筒高喊一声,显然这几组镜头还是让他非常的满意。
模仿美国007影片的拍摄风格拍摄的《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剧情主要围绕神偷黑猫盗宝时无间中遗下一只白手套展开,警方怀疑是国际犯罪集团的“白手套”所为,于是惊动国际刑警,派光头神探前来查案;而黑手党因为有人冒充其“白手套〃四处犯罪,也派杀手来港调查。这倒让黑猫感到危机重重,为保命向警方自首,并一起对付真正的“白手套”。
金刚(许冠杰饰)受一名自称英国特工的邦先生所托,为英女皇伊利莎二世回港盗取被窃的皇冠宝石。与此同时,隶属秘密组织总部的汤哥伦士已到港调查由邦先生领导之国际犯罪集团。金刚为邦先生顺利完成任务后,再被港督传召协助汤夺回宝石及捉拿邦等人。
对于剧本,吕言现在已经是熟悉的不得了。不过这几天他反复研究,觉得其中有几个细节还可以修改。只不过苦于忙碌,倒一直没机会跟徐克提起。
想了想的吕言,最终还是壮着胆子到徐克跟前道:“导演,我觉得在后面那几部分的戏还可以改一改……”
“改一改?”听到这话的徐克盯着吕言,这让吕言心里多少有些发憷。
咽了咽口水的吕言正准备提出自己的建议,却不料徐克把手一挥道:“阿言,不用说了。改剧本是不可能的,你以后就会明白了。”
说完之后的徐克并没有再跟吕言深入下去,反而自顾找黄百鸣交流了起来。
这多少让吕言心里有些受伤,他望了望徐克和黄百鸣那边。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只能选择沉默。
其实现在的他如何又会明白,要知道新艺城在早期可是采用集体创作和决策方式。这段时期的七人小组每天深夜开会,一直开到凌晨,风雨无阻。
新艺城几乎所有的决策都由七人小组集体讨论和决定;剧本也大多由七人小组集体“度桥”,共同创作。剧本一经议定,就不允许任何人(包括导演)擅自修改。《夜惊魂》最初的导演没有依照剧本拍摄,麦嘉马上把导演撤换掉了。
执导《阴阳错》时,梁普智也不按七人小组的本子拍摄,被麦嘉再次挥剑斩将。
拍《英伦琵琶》时,梁普智又要改动剧本,泰迪罗宾行使监制权力,不准他改。梁普智一怒之下拂袖而去。泰迪罗宾马上当起导演来喊“开麦拉”。翌日,梁普智无奈,只好回来依本子办事。
在《开心鬼撞鬼》片头的演职员名单中,甚至只有执行导演杜琪峰的名字,而没有导演的名字出现。可见杜琪峰只是在执行七人小组的计划,按照定好的本子拍摄而已。
这就是现实的残酷,哪怕现在的徐克也不敢去坏了这个规矩。更何况,他自己就是这七人之中的一员呢!
或许吕言的建议确实可取,或许对于剧本确实还能更加的精益求精。只不过在这会,已经来之晚矣。
“怎么,又被导演给削了一顿?”见吕言有些颓废的在发呆,黄锐民语重心长道:“干这行的谁不是被骂过来的,你又不是新人。哪怕是麦嘉,拍摄的时候不照样要被导演说上那么几句嘛!”
说起来徐克也确实够火暴,虽然片子开拍没多久。但不论是许冠杰或是麦嘉,好象都或多或少的被他骂了个结实。其他一些演员就不用多说了,看到徐克的身影多少已经有些畏惧了。
“民哥,谢谢。我没什么事!”吕言也没想解释太多,不过对于黄锐民却是真心感谢。抛开刚才的安慰之外,自己最近一直请教了黄锐民很多问题。
要知道黄锐民可是本片的艺术指导,若不是他瞅着吕言这后生仔顺眼的话估计根本不会关心。
别人或许不太看重这位艺术指导,吕言焉能不识?在《功夫》里冯小刚一口口水吐在了一个警察身上,又一脚揣翻一个热水壶溅烫了他,这个哇哇乱叫的警察就是影片的美术总监黄锐民。
在吕言的记忆中,指导完这部片子后的黄锐民就正式踏上了康庄大道与成龙开始合作。从《警察故事》开始,便担任成龙大部份作品的美术总监。曾于1982年及1988年分别以《再生人》和《警察故事II》获得金马奖。
也正是因为如此,吕言才会时不时的抽空去请教一些专业性的东西。将来作为导演的他虽然不用去兼任艺术指导,但起码的认知还是必须要有的。
黄锐民见吕言不想多说,也就没有多问。反而是挑了个地,就在他身边坐下道:“怎么样,觉得最近几场戏如何?”
“挺逗的,我想票房肯定不会差了。”吕言也没多想,如实回答道。而且这部《最佳拍档》的票房,好象再度打破了香港票房记录。
“新艺城就是这种风格……”黄锐民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语气中似乎有些无奈。
吕言自然明白为什么黄锐民会表现的有些无奈,毕竟作为艺术指导。这样的片子,几乎没他什么发挥的余地。更谈不上所谓的成就感……
这种东西本就是相通的,不论是导演,武术指导还是艺术指导等等。若是片子不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东西,心中难免郁结。
“吁……”长出一口气后的黄锐民笑笑,没由来道:“过段时间就要去法国拍摄了,到时候又有的我忙了。不过看看埃菲尔铁塔,让我去感受下法国的浪漫风情也好……”
说的好听是去法国拍摄了……其实也就许冠杰他们几个人去,毕竟也就那么几组镜头。为了节省开支,就算徐克同意全剧组去度假,那三位出品人还舍不得呢!
至于吕言这位助理导演级别的场记,自然也是随行人员之一。
第七章 离开新艺城?
“阿Sam,看来你今天格外的兴奋啊!”埃菲尔铁塔的打斗情节刚结束,黄百鸣就开口道:“怎么都没想到今天的拍摄居然这么顺利,早知道你那份保险都可以省下来。”
今天不单单是黄百鸣高兴,其他工作人员也都是大松了口气。毕竟埃菲尔铁塔上的打斗戏份在大家的预想中至少要拍几十条,没想到阿Sam格外的卖力,很出色的一条就过。
从影片的开拍起,一条就过的记录在徐克手上真是头一次。
许冠杰擦了擦额头的汗渍,爽然道:“主要是今天状态不错,而且我可是头一次让这么多外国人看着自己拍戏,也特别的兴奋。”
这话倒是不虚,从大家架起摄象机开始拍摄起,各国的游客都是纷纷驻足观看。特别是看到居然还要上埃菲尔铁塔上层拍摄,有些好事者好鼓起掌来。
要知道80年代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