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八六一-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着马刀扬起,奋然挥下,鲜血飞过,小芬的一边脑袋被生生砍下。

“小芬——”那一刹那,李全只觉天旋地转,树林中鸟雀纷飞,只为他凄厉的长嘶所惊。

差一点,李全就要冲上去与那三个明军拼命,但内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他那样做只是徒送了一条性命而已。他紧咬着嘴唇,鲜血从牙缝间缓缓的淌出。

“啊——”他狂叫着,没命的向林子更深处逃去。

那杀人的军官待再追,另一人却道:“算了吧,一是个穷鬼,再追别人吧,说不准还能捞到个有油水的。”几人短暂的商量了一下,便是拨马而回,放了李全一条生路。

三天之后,李全逃到了绵附近的一个叫羊谷镇的小地方,这里原本只是一个两百人的镇子,但现在却聚集了大约七百多逃难而来的成*人,这些人意图从这里北上,逃往明军仍未完全控制的甘肃省。

然而就在们惶恐的心情刚刚有一丁点安稳之时,消息传来,一支一百人左右的明军正往这羊谷镇杀来。很显然,他们是探听到这里是一处北逃者的聚集歇脚之处,想要来一个大扫荡。

这个消息如一声惊雷,将这些逃人吓得魂飞魄散,连同当地人在内的约八百多人,连夜拔脚,欲要逃离这羊谷小镇,继续往南逃去。

过,小镇的镇长却率领着五十多个团练兵将北门拦住,不允许任何人出去。八百多人挤在北门城下,乱成了一锅粥,任凭人们如何的哭喊与诉说,那镇长只是站在城头冷冷的注视着惶恐的人群,却只是不肯开门。

这镇长是怕明杀来之后,扑了一个空,怪罪于他,所决定将这一城之人全部关起来,等着明军将来蹂躏。

“老爷,求行行好吧,放我们一条生路吧。”

“求你开门啊。”

城门下黑压压的跪了一片的人,他们磕破了额头,也不见镇长皱一下眉头。渐渐的人群由害怕变得绝望,由绝望变得愤怒,人们开始破口大骂起来。

这时,跪在人群中的李全想起了女儿的死状,心底的愤怒如滚滚岩浆,势不可挡的喷发而出。

他腾的跳将起来,跃上一处台阶,高呼道:“明匪要杀我们,这个狗镇长要把我们关起来让明匪杀,他们这是要把咱们往死路里逼呀!乡亲们,都到了这个份上,咱们若还是不敢奋起一拼,那咱就都要死在这里啦。”

所谓官逼民反,气势已成,唯一欠的就是这个振臂一呼者,李全跳将出来充当这个角色,立刻引燃了此间的怒之火。

“拼了,跟他娘的拼啦!”

“我要老娘报仇,杀死狗日的明匪。”

愤怒的呼喊之声震天动地,城头装酷的镇长瞬间变色,吓得不知该如何是好。李全身先士卒,随手操起一根木棒便冲上城头,身后的民众们便也举着扁担、铁棍什么的,一窝蜂的冲了上去。

八百多号人造起反来,那五十几个团练哪还有胆去搏战,丢下兵器便狼狈而逃。那镇长也待逃命,却被一马当先的李全一把揪住,他扬起拾到的大刀,挟着满腔的愤怒劈下,便将镇长一颗油头割丢。

李全跳上城墙,将那颗血淋淋的脑袋示向众人,高呼道:“反了,反他娘的了。



“了,反了。”

“反了。”

……

结束了这次颇有漏*点的采访,曾纪泽旋将精力转向了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之战,根据路程计算,李潜龙部骑兵此时距开封府不出一百多里地,而北面的张树声部此刻也应当渡过黄河。

现在,他最需要的就是西面曾国部拖住太平军的一部分兵力,然而,他收到的不是西军如期夹攻的消息,而是令人震惊的四川内乱。

川人李全不堪西军压迫,聚八百之众造反,三天之内克绵州,传檄四川各府,十日之内聚兵五万,旋下保宁府、顺庆府,威胁成都。湘王不得已急调汉中前线主力回川镇压叛乱,未能如期夹攻太平天国……

砰!

曾纪泽将手中的情报拍在了案上,脸上抑制不住的愤怒与失望,喘着粗气骂道:“早劝过他不可纵兵掠民,他就是不听,这下可好,酿出大祸了吧。废物,真是废物!”(未完待续,首发

第二百一十三章立场

纪泽怒不可遏的将曾国痛斥了一番,又将那情报了一桌子。众人少见吴王发这么大的脾气,均是屏住了呼吸,大气也不敢多喘一口。

曾纪泽骂过之后,气消了几分,杜聿光便向下人们示意,叫他们将桌上打扫干净,接着宽慰道:“川民作乱的声势虽然不小,但毕竟是群匪民罢了,手中无枪无炮,又没经过什么训练,用不了多久,相信便会被西军扑灭。”

“你休要小瞧乱民的能耐,当年宋军入川,蹂躏百姓,惹得民怨腾揭竿而起,宋廷费了多大的力气才平定叛乱。当年宋朝尚处于安定时期,自然有的是人马,有的是时间去平定叛乱。而我大明正处在集中兵力灭太平天国的关键时刻,湘王惹出了这等乱子,实不知给国家添了多大的麻烦。”曾纪泽怨气不减,仿佛他对他的这位九叔忍耐了很久,到这个时候却再也压制不住心头的那口怨气。

“唉,对待川民这件事上,湘王确实是负有一定的责任的。我只怕依湘王那性子,平起叛乱来会收不住手脚,把整个四川屠一遍也说不定。”杜聿光心有忧虑。

说来四川这地方也真够倒霉的,因其有易守难攻的蜀道之险,使得历朝历代以来,那里都是最难攻克的地区之一。而每当新的统治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拿下四川之后,便将满腔的怨气撒在了川人身上,于是,一幕又一幕的屠杀惨剧便不断的重复上演。从宋军到蒙古人,从蒙古人到张献忠,从张献忠再到清军,现下,他们又遇上了一个心狠手辣之程度绝不逊于前边那几位先辈的曾国。

所以说,投胎还是个技术活,有眼光的投到了北京那地方。那里的人民自唐以降,是辽人来了,降。金人来了,降。蒙古人来了,降。明军来了,降。农民军来了,降。清兵来了,降。

总之不管你是异族还是族,只要杀到咱城下咱就降。所以说投胎到北京就是好,谁来了谁就是咱主子,这样听话的奴才,哪个主子又舍得呢,给块骨头听听汪汪叫也好啊。

川人就不同血性地汉子,宁死不屈,于是便有了无数次地“湖广填四杜聿光猜得没错,曾国这个刽子手是绝对不会对川人手软的。

“湘王治川的手段虽然有所不妥,那些叛民们公然打出造反的旗号,湘王用些霹雳手段血腥~》压,也不能说是有错。想当初太平天国盘踞江南之时,湘军不就是这样对付助匪之民地吗。”李鸿章对湘王倒是给予了几分肯定。

他理论上将被朝廷委为直隶省长,但因直隶很多市县尚未攻克,故李鸿章只能暂居于济南,提前草创他的领导班子。鉴于李鸿章是原淮军的军事高参,曾纪泽便也让他暂时参与下军机。

“苏这话就不当了。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湘军打出地是‘保明教’地口号。太平天国乃邪魔异教。对于顽固不化地匪民予以严惩也是无奈之举。而咱们大明地口号是‘驱逐满奴。恢复中华’。而川民暴乱。无非也是压迫太重。为活命不得已而为之。两者还是有本质性地区别地。绝不能简单地用同样地方法对待。

”杜聿光话深得曾纪泽之心。他不愧为黄浦军官学堂出身地新式军官。

“杜参谋言之有理。四川之乱。根本就在于湘王治川无方。非在于川人不愿臣于大明。若想从根本上瓦解叛众。那就必须严厉约束西军。立即停止劫掠残害百姓。以宽政治民。如此。方可断了川民从贼之心。然后再剿抚并重。才能尽快地收拾了四川地烂摊子。”曾纪泽远在万里之遥。却很清楚四川叛乱地根源。

李鸿章见曾纪泽也这般表态。便不再发言。杜聿光却道:“只怕湘王是不会这么想地。”“哼。本王地这位九叔啊。若再容你胡闹下去。岂不断送了大明地江山。”曾纪泽决定不再妥协不去。他要抓住这一次地机会。给曾国以沉痛一击。当即便拂袖道:“苏侯。你就为本王执笔写一道奏折。向皇上参他湘王治军无方。激起民变。严重影响了朝廷爱民地形象和正在进行地战争。看皇上怎么对待此事。”

李鸿章当场就愣了。他哪想到曾纪泽要让他来执笔写这道“告状”地奏折。如此一来。岂不公然表示自己是站在王这一边。明着要与湘王作对吗。

李鸿章由一介幕僚混成了如今的封疆大吏,他的仕途荣辱其实与曾纪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外人也一直把他李氏看作是曾纪泽一系的骨干力量。

然而李鸿章本人却并不这么长久以来,他在辅佐曾纪泽的同时,一直对曾国保关系,他试图在二人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便是因此,在曾纪泽每一次针对曾一的事件中,他都极力的将自己装扮成一个旁观者。而他的这种做法,在大明创立之后就更加的明显。

但这一次,曾纪泽却容不得他做骑墙派,利用这个机会,要逼他表明立场。

“王爷,目下大战在即,东两军更当保持友好相处的局面,王爷在这个时候参奏湘王,是否会对正在进行的战争造成不利的影响呢。”李鸿章以大局来压他。

曾纪泽哼了一声:“你以为四川出了这等乱子,本王还指望着西军能在灭太平天国这一战上出力吗。既然我这王叔不争气,那本王就自己灭了那李秀成。”

曾纪泽的话令在场的二人都吃了一惊,李鸿章忙道:“王爷,太平军战斗力虽不及我东军,但自盘据开封之后,归附者犹如蚁聚,李秀成麾下之兵,只怕不下四十万。就算剔除老弱之众,至少也有精兵十万左右。

而我东军总计过八万余人,南方沿海、直隶、江苏等地驻防之军又调动不得,单凭不足三万的人马对付太平军,似乎有点力不从心啊。”

看来李鸿章的军事思想与杜聿光这等年轻崛起之秀产生了不小的差距,大明军队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已经进化成为一支完全的热武器化现代军队,其仅步兵连中装备了相当数量的大炮,还建立了独立的炮兵团,以及世界上唯一个机枪营,同时也拥有了机动能力与火力完美结合的枪骑兵师。

再加上纵横亚的蒸汽舰队,明军的综合战斗力已称得上是东亚第一,就算是与英法开战,这两国如不从本土大规模调动远征的话,也将不是明军的对手。当然,这支明军只包括曾纪泽统辖下的东军,至于西军,人数虽然号称有十五万之众,但其真实战斗力,却只比当初的湘军有了一点的进步而已。

至于李秀成的太平军,尽管定都封之后,太平军的数量虽然剧增,但由于地处内陆,很难再像从前那样从洋人处走私到枪炮,仅仅依靠捻军骑兵的加入,太平军此时的战斗力与当年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在这种军事格局下,李章还仍为太平军数量的优势对东军将是致命的威胁,这不但是低估了东军的战斗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在军事上的保守与落伍。

“苏呀,你莫非忘了吗,当年的太平军有百万之众,最后难道不是被不足三十万的湘淮两军击败的吗?枪炮技术发展到这个阶段,放眼环球世界,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中,人数的优势已不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更何,千百年来,人海战术从来就不是致胜的第一要素。”曾纪泽拍着他的肩膀,用给小学生上课的口气说道。

“聿光,你那几本从德国购来的关于步炮联合作战的书拿来。”曾纪泽指着书架道。杜聿光从那一排厚厚的书中抽出了两本,曾纪泽将之交到了李鸿章手里,道:“这是德意志一位军事家写得关于当代战争的前沿理论,苏侯有时间可以多看一看,从这里面你一定可以找到本王此战必胜的理由。”

李鸿章莫名其妙的被数落了一番,手捧着那两本书有点不知所措,曾纪泽却又板起了脸,用无可质疑的口吻说道:“本王心意已决,苏侯,这参湘王的奏折,你到底愿不愿意代本王执笔?”

朝廷委任李鸿章为直隶省长的诏令尚未下达,在没有正式成为封疆大吏之时,李鸿章仍然只是吴王辖下的一名市长而已,他的仕途牢牢的掌握在曾纪泽的手中。他很清楚,这一次只要他敢说一个不字,吴王会毫不留情的翻脸,只消其几句话,便可轻松的令皇上改变主意,而自己青云直上,大殿宏图的蓝图,亦将随之烟灭。

又到了选择的时候。十年前,他选择了投奔于曾皇门下,从而声名雀起。四年前,他又选择跟随吴王创立淮军,所以才能成为东系举足轻重的人物。而现在,他试图摆脱那种为人操纵的处境,但却发现,自己所谓的仕途,只不过是天上悬下的一根细丝,将自己高的提起,看似风光无险,但只要天上那人一松手,他便会摔个粉身碎骨。

罢了,罢了,无论我如何的努力,终究还是逃不出他们曾家人的掌控啊。

李鸿章心中长叹一声,挽起袖子叫道:“拿笔来。

第二百一十四章小喜儿

鸿章执笔写下了参奏湘王的折子,心中大喊无奈。x为满意,第二天朝廷委任李鸿章为直隶省长的诏命便到,曾纪泽便嘱咐他尽快准备好新的幕府班子,不日起程赶赴天津主持大局。

济南城现下是东军的统帅部的所在地,李鸿章起程在即,自然少不了临行之前拜访一番故旧,叙些旧谊倒是其次,主要是想再打通些人脉,使自己去往直隶之后,东军中能多些声援他的人。

郭羡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原先本是一名淮军小官,但在多次作战中都显出不凡的才能,李鸿章慧眼识人,便将他推荐给了曾纪泽。而曾纪泽对此人也颇为欣赏,便令其入黄浦军校进修,之后升迁之路一帆风顺,如今已做到了东军统帅部训导部副总长的位置。

因曾纪泽在其辖境极力推行军政分开的政策,似李鸿章这样的封疆大吏已不再掌握正规军,但平行比较一下,郭羡龄与李鸿章已应当是平级。

“侯爷,这一杯酒羡龄敬你,祝你此番执掌直隶,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因李鸿章有侯爵在身,郭羡龄在他面前显得矮了半截,又因自己为李鸿章推荐,多少有些感遇之恩,故态度一直十分的恭谦。

“好,干了这杯。”李鸿章举杯饮尽。

两壶好酒下肚,兴致渐浓,故人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