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诗涵这么一提醒,他才意识到自己一回京就赶回家里,而不是入宫去看望曾皇,这确实是有些不妥的。
于是他哄了诗涵入睡之后,便匆匆忙忙的赶入了龙城。
寝宫之中,曾皇斜卧龙榻,梅妃在旁端茶递手,殷勤的伺候着。
曾皇听宣入内,跪拜之后便是一番的关切询问,语词神态之间都极尽孝子之情。
有儿子在跟前嘘寒问暖,曾皇的气色明显好了许多,有时候天伦之乐,对于一位暮色垂垂的老人来说,反倒不失为一种更好的补药。
“太医说万岁爷只是一时急火攻心,并无大碍,这几日调养的已经好多了,殿下莫要太过担心。”一旁的梅妃宽慰道。
“那我就放心了,有劳娘娘照顾父皇龙体了。”
想当初南京拥立之时,曾纪泽挑选了梅玉二妃来为曾皇下套,当时也只是一面之缘而已,后来虽屡差人入宫送些礼物,但见面的机会却着实无多。这梅妃年纪轻轻,与诗涵不相上下,但却是曾皇宠爱的妃子之一,曾纪泽对他自然要多有恭敬。
“服侍万岁爷是我的福份和职责,谈何一个劳字呢。”梅妃答的很乖巧,说话间明眸笑盈盈看着曾纪泽,让人感到很亲切。
“呵呵,有你们这般体贴关心,看来朕还能多活几年呀。”曾皇倍感欣慰。
曾纪泽忙道:“什么叫多活几年,父皇乃真龙之躯,必可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的那是妖精,朕虽然老了,但还没糊涂到学古时那些帝王,寻那什么长生之法。”
曾皇倒是看的很开,他摆了摆手,转换了话题:“眼下除了若干宵小之外,华夏已基本归于我大明,这今后的路怎么走,你可有什么看法。”
“儿臣以为有三个要点,其一是继续在全国范围推行土地改革,如此才能革除满清留下来的土地兼并弊病,此为固国之本。”
曾皇点头表示同意:“土地问题确是国家稳定的根本,历朝历代的农民暴皆是祸出于此。说下去。”
“这第二件便是要继续推行洋务,包括建新学、办工厂、兴商业,这是大明强国之路。”
曾皇同样默认了这一条,曾纪泽继续道:“这第三条便练新军,儿臣以为如今大局已定,便当撤除三面军的军事结构,将全**队整编成一体,并新设一个国防部,取代原先之兵部,由朝廷直接统辖全**队。”
这一条是曾纪泽专门针对湘王的,算是变相的解除了武将们的军权,加强了皇权的的集中。这样尽管他自己的兵权可能被收回,但这江山迟早是他的,从长远角度来讲,对他却是十分有利的。
曾皇陷入了沉默,刚刚舒展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曾纪泽知道他在担心些什么,旁人皆不是问题,就算是那个鲍超,只要给他钱花,给他女人玩,收回军权他虽不爽,顶多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
唯一的变数就是湘王,军权一收,就等于夺走了他争储的最大筹码,而今野心极度膨胀的这个人,只怕是不会轻易肯就范。
沉思良久,曾皇抬了抬手,道:“此事还须与众臣商议,不用操之过急,先放一放吧。”
曾纪泽还待再劝,那太监总管黄骏来报,说是楚国公胡林翼前来探视皇帝。
曾皇笑道:“今儿个是吹的什么风,都赶一块来瞧朕了。宣楚国公进来吧。”(未完待续,首发
第二百四十六章削兵
那儿臣就先告退了,晚些时候再来给父皇问安。”退。
曾皇手一挥:“梅,你就替朕送送吴王吧。”
他二人便一起离去,出大门之时,正巧碰见胡林翼。这宫禁之内,话说多了容易招人耳目,曾纪泽便只与他打了个招呼,说了句客气话而已。
梅一路要送他出宫去,曾纪泽道:“娘娘不必远送,就请先回吧。”
梅笑道:“不打紧的,万岁爷同宋国公定有许多话要讲,我就送殿下多走会吧,就当走动走动身子。”
曾纪泽只好恭敬不如从命,边走边闲聊着,曾纪泽有意无意的提到了湘王,梅妃也似是随意的说道:“湘王这些日子进宫进的很频繁,差不多隔三岔五的就来给万岁爷问安,每每也顺道看望下我和姐姐。殿下呀,恕我直言,你可得多向你的王叔学学。”
梅最后这句话,明显是在有所提醒,曾纪泽听得明白,便道:“多谢娘娘教诲。对了,方才是不是九叔他就来过?”
“他前脚走,你后脚来,怎么,你们没碰上吗?”梅妃奇道。
曾纪泽摇了摇头。梅妃眼睛一亮,道:“那他八成是又去看望姐姐了,你们没碰上也是正常。”
曾纪泽眉头不由微微一皱,他在这龙城之中也是布有耳目的,有风声说那湘王与玉妃走的异常的近,其中多半有芶且之事。不过这也只是风声而已,湘王身为小叔,偶来宫中问候一下皇嫂也是合情合情,只是这次数多了,未免会引起人的猜忌。
“看来我确实得向九叔多学一学行孝之道。没能多来看望娘娘。实在是我地过错。”曾纪泽自责道。
梅妃淡淡笑道:“王爷只要常常来看望一下万岁爷就好了。至于我们这些后妃。其实不必太过在意。”她说到这里。脸色忽然转晴为阴。“就像姐姐她和湘王……”
她只说了这么几个字。猛然间神情一变。忙是微掩半面。表现出一副失言之状。
她那样子虽然表现地自然。但曾纪泽眼光何等地犀利。立时瞧出她有故意地蛛丝马迹。似乎在有意地引起他地兴趣。
而曾纪泽恰巧对此也很想听个究竟。便顺势问道:“九叔他和玉妃娘娘怎么了?”
梅叹了一声:“其实也没什么。我就送到这里了。王爷好走。”
梅显然心中有话,但只露了个苗头却不肯再多说一个字,曾纪泽也不再多问,告辞而去。
出了宫门,翻身上马而去,在离开宫门有一段距离之后,曾纪泽对跟随的白震山道:“叫宫里人地想想办法,一定要查出湘王和玉妃之间有什么瓜葛。”
寝宫中,胡林翼已向曾皇行过君臣之礼,开头几句话,无非还是些“皇上龙体安康”之类的客套话,曾皇这几日也听了许多,有那么点腻了。
“润之啊,想当初朕与你创建湘军,纵横大江南北,那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没想到弹指间十几年已过,咱们都已垂垂老矣了。”曾皇忽发感慨,他与胡林翼关系特殊,名为君臣,实为知己老友,他也只有与胡林翼才能说几句肺腑之言。
“皇上剿灭发匪,驱逐胡虏,创建这大明王朝,此等功业,可与秦皇汉武并肩,纵使老矣,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胡林翼安慰道,说着不由咳了几声。
“润之,你慢些说话,不急。最近是不是旧病又复发了。”曾皇关切的问。
“最近身子越来越差,恐怕是没多少日子了。不过若不是当年吴王请了洋大夫为臣治病,臣这把老骨头早就尘归尘,土归土了,现在多活了三五年,臣算是赚了。”胡林翼说的坦然。
“是啊,咱这把老骨头没了就没了,有什么大不了呢。可大明江山刚刚打下,有些事,朕还是不放心呀。”曾皇有感而发。
胡林翼听出了皇帝几分暗示,便道:“恕臣斗胆说一句话,如今大明江山已定,皇上也该考虑立储之事了。”
皇帝立储君也是理应之事,但历朝历代的皇帝,最怕的就是有人威胁到自己的皇帝,哪怕是自己地儿子也不例外,所以说一听到臣子们劝他立储,便会联想到这些人是算计着自己要死了,心中总会有些不悦。
不过胡林翼与皇帝关系非同一般,这话由他说出来,便像一位忠诚的老友在提出建议。
“唉,这事朕也不是没想过。泽儿他英武雄略,心存仁厚却又处事果断,这大明的江山托负必能重振我华夏天威,这一点,朕从来没有怀过。终于第一次在外人面前确定了储君的人选,但脸上的表情却越发的凝重。
“只是国他这人贪念太重,朕知道他一直想争这储君之位,说起来这大明地江山,也有他一半的功劳,他有这心朕也理解。只是依他那性情,朕岂能放心将江山传给他!”
曾皇的顾虑群臣们又何尝不知,只是事关曾氏皇族内部的事,他们这些外人自不好轻易干涉。
胡林翼沉思了片刻,道:“自古以来选择储君,无非立长立贤两条,虽有传弟不传子的特例,但那也仅仅是特例而已。如今吴王既为长子,又是贤名广播于天下,立他为储君,乃是应天意,顺民心的选择,皇上根本无须多虑。
至于湘王那方面……”
胡林翼沉吟了片刻:“至于湘王那方面,倒确实得想些办法才行。”
到底人家是兄弟,自己只是一个外人,胡林翼还是有所顾忌,并没有道明。
“吴王方才给朕提过一个计划,建议朕将三大军重编,改兵部为国防部,统辖全国之军队,你以为如何?”曾皇用咨询地口吻道。
胡林翼眼睛转了转,道:“此法甚好,所谓此一时彼一时,眼下中原已定,三大军自也该收归朝廷,这也有利于社稷安稳。吴王身为东军之主,能主动提出这方案,确实难得呀。”
得到了胡林翼的附合,曾皇的表情也轻松了一些,听他赞曾纪泽,自己这当父亲的也有些得意,笑道:“这么说来,楚国公是赞同吴王这奏议了。”
“此事有利于国家,臣自然赞同了。”胡林翼干脆的答道。
曾皇抚须而笑:“好好好,此事朕还待要在朝上议一议,能先知道卿地立场,朕这心里就有底了。”
胡林翼笑着应合,但心头却云聚起了一团阴影,他预感到,曾皇的这削兵政策,绝不会一帆风顺,这朝堂之上,必将掀起一番大风大浪。
果不其然,两天之后,当曾皇在早朝中提出这重编三军地建议时,便如同在众臣之中扔了一颗炸弹,立刻炸开了花。
鲍超心急口快,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当着众臣的面嚷嚷道:“皇上,你把咱地军队都收了,那像我这样的武夫还能做什么呀,不打仗了,难不成叫我们在家养花逗鸟呀。”
鲍超出言激烈,曾皇立时就不爽了,不过他仍强压着不满,和颜悦色道:“军队重编了,并不意味着没仗给你打了。如今关外、台湾仍未平,将来还有地仗要你打,你想闲,朕还不让你闲呢。”
鲍超说的豪气,但其实也不过是在担心,没了军队,没了仗打,他到哪里去抢掠呢,现下曾皇分析的明白,他的火气便减了几分。
他心头仍有不少抱怨,嗓门降低了几分,道:“有仗打就好,那我也不用操心闲出病来了。不过军队不归咱管了,带出去打仗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那岂不是整的跟宋朝一样了,这哪儿打得好仗啊。”
鲍超一个大老粗竟然能够说出来“将不识兵,兵不识将”这八个字,很明显早先就听到了些风声,是有所准备的,这八个字也不知是哪个狗头军师教他的。
这时,胡林翼站出来道:“宋国公此言差矣,军队虽收归国家统一调配,并不意味着就会频繁的调动将官,至于你所担心的‘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缺点,自然也就不会出现。而朝廷收回兵权,更有利于根据全国战略,及时的调配兵力,这就避免了出现灭太平天国之战时所出现的各路军协调不当的恶果。”
胡林翼后边这句话是击中了鲍超的软肋,这让他顿时颜面无光,惭愧之下便也不再反对,嘀嘀咕咕道:“收就收嘛,反正这兵也是皇上的,又不是我老鲍的,要收就收好了。”
鲍超一闭嘴,他派系的那些大臣们便不敢吱声,吴王那边也没做声,大殿上立时安静了下来,曾皇见形势比他预料的要好,心情顿时好了很多,笑道:“既然众臣没有别的意见,那么这事就这么定了吧。”
“皇上,臣弟以为不可!”在最后一刻,曾国站了出来,语气凝重,一副绝不退缩的样子。
曾纪泽心头微微一动,他知道,这场削兵之议的大戏,现在才真正的进入了惊险刺激的一幕。(未完待续,首发
第二百四十七章储君
皇脸色微变,不动声色道:“湘王有什么合适的理
曾国清了清嗓子,高声道:“众臣以为眼下大明江山已固,臣弟却不这么认为。如今关外满洲整个高层都基本毫发无损的逃出了关外,听说他们已经用洋枪洋炮武装了军队,臣弟相信,若不及时铲除他们,假以时日他们极有可能死灰复燃。”
曾国目光环视众人,一脸的自信泰然,继续道:“再说南面,左宗棠割据台湾,仗着有海峡之险,咱们大明一时片刻奈何不了他,便大肆搞起了洋务运动,听说他们在法国人的帮助下,现在连船厂都建起来了。此贼不除,将来必为我大明心腹之患。”
“至于疆藏外蒙等地,虽名义上归附于我大明,但外蒙新疆有沙俄虎视眈眈,逐步侵吞,藏地则为英人觊觎,那些夷族贵族又跟咱们汉人貌合神离,不是一条心,说不定哪天时机成熟,便会割据自立。”
曾纪泽简直不敢相信,这番条理清楚,言辞凿凿的长篇大论,会是出自于那个蛮横暴戾的曾国之口!看来这厮的功课也没落下,背后请的狗头军师比鲍超的要高明许多“所有说,我大明似江山已固,但其实却是内忧重重,这个时候改编军队,难道真的合适吗?”曾国理直气壮的反问了一句,“再者,内患重重不说,外面还有英法俄美这些洋毛子肆机以待,瞅准机会便想从咱身上割肉。在这种情况下贸易整编军队,臣弟以为这风险实在太大,还请皇上以社稷为重,千万要三思而定呀。”
“这——”曾皇一时也无言可对,颇愿的应了一句:“湘王所言,也不是没道理。”
曾皇把投向了曾纪泽,那意思是:这计划是你提出来的,现在到了这个份上,你也该出来收场了吧。
“王叔此言差矣。”曾纪泽终于站了出,大殿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众人都竖起了耳朵。
“满清固然开始备了洋枪洋炮,但他们所谓的洋务,只是皮毛而已。不请西人练兵,不革除指挥系统的弊病,不培养新式的军官,这样一支军队,就算是准备了再先进的武器,所能提高的战斗力也是有限的。何况满清素来愚昧落后,等那些通古斯野猪们意识到这一点时,恐怕已为时晚矣。”
“再说那疆藏外蒙。不错。那些族们确实对大明心存猜忌。英俄也确有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